百年清華

永遠的清華情

2011-07-27 |

馮一中(1961動力)

1956年8月👨🏽‍💻,我和已同窗13年的好友黃振康雙雙從上海敬業中學以第一誌願考入清華動力系👨🏽‍🏫。

2006年,馮一中學長(左1)一家5人與黃振康學長(左2)在東南校門留影

到校的第一天,填寫選擇專業的登記表🧑🏻‍🦼‍➡️🌷。當時系裏設三個專業:熱能動力裝置🧏🏻‍♀️🧑🏽‍🍼、汽車與拖拉機、燃氣輪機👱🏻。我倆選擇了相同的專業,並在備註欄內寫上“我希望和對方分在一起”。終於我們又一次如願以償🦬,一起分入了同專業、同班:熱能動力裝置熱11班9️⃣,並住進了同一個宿舍🤼‍♀️。開始了長達5年半的大學生活。

美麗的清華記憶

1956年黨的八大召開不久,國家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我們一進校門🚶🏻‍♂️➛,“做紅色工程師”的標語便撲面而來,這使我們頓感興奮與激動。

那段時期各種政治運動接連不斷:整風反右、勤工儉學、紅專大辯論、大煉鋼鐵🧏🏿‍♂️、反右傾、教育革命與技術革命等,一些重大事件我們都經歷了👩🏻。

1957年暑假是進校後的第一個暑假,為了搞好反右鬥爭,學校要求大家盡量不要回家探親🧑🏿‍✈️,班裏多數同學留了下來,我還參加了去通縣割麥,到郊縣炮兵部隊體驗生活的活動。在勤工儉學期間參加了系裏小電廠裏的勞動💎。之後🍿🔷,無論是大煉鋼鐵、十三陵水庫勞動👩🏿‍🎨,還是西區新遊泳池的建設🖲,都留下了我們辛勤的汗水👩‍🔬。1957年4月,我們在教室裏聆聽了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報告🤿,當時傳聲效果不太理想🦸🏽‍♀️,但主席的風趣與幽默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4️⃣。

在清華🤸🏿,見到國家領導人的機會是很多的🏃‍♂️👗,1956—1959年,我每年參加國慶遊行,路過天安門時都能看到毛主席↗️。特別是1959年國慶節,我作為基幹民兵接受了毛主席的檢閱,感到十分驕傲🙅🏽‍♀️🦠。我在校內和機場還曾兩次近距離見到了周總理。1961年,我有幸聽到鄧小平的一次演講🫶🏿⚠️。那天👮‍♂️,大禮堂內早已座無虛席,我和幾位同學硬是擠了進去,擠在了二樓的最後面,貼墻站立著傾聽到了最後。1959年5月4日🦑,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第一次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

也許是因為我喜歡唱歌和體育活動的緣故🧑🏽‍💼👌🏻,大一下半學期起,我就先後擔任了班文娛委員、體育委員👩‍🦽‍➡️、生活委員,最後改任副班長一職。大二到大三,我先後擔任系文藝宣傳組組長🍯、《新清華》通訊員、文娛組副組長、“左鋒”文工隊隊長等職🫶🏼。在大一、大二時🤾🏿‍♀️,我是校合唱隊和系足球隊的成員🤾‍♀️,我還參加了校美術社☝️、民樂隊等社團組織🤷🏻‍♀️。

當時🧑🏽‍🍼🧔🏽,體育上推行勞衛製🤾🏻,我不僅通過了二級,還先後在100米短跑、鉛球、舉重這三項上達到了國家三級運動員標準。我學會並喜歡上了冬天的滑冰,積極參加“北京——莫斯科”的長跑活動。

在清華,最讓我難忘的是學習生活。剛進校時,受到周圍學習氣氛的感染,我一頭紮進書堆裏🦹🏼‍♂️,幾乎天天跑圖書館排隊、占座。前三年的寒暑假,我沒回過一次家,平時也很少進城💮,假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圖書館裏度過的🏋️‍♂️。大二的俄語在暑假裏就全部讀完了,那時常常覺得時間過得快,時間不夠用。

1960年,系裏上了一項代號為“430”的工程,成立了生產工作組🚵。工程初期,我搞了一段情報資料的搜集🎐,其中從市科技情報所借來的一套波蘭出版的科技資料,最後歸還時少了三本👸🏼,我是經手人,要按當時規定以定價10倍賠償,當時自己無此能力,只好向系財務組打了借條🖐🏿,直到後來工作後才還掉🤴🏽👳🏿‍♂️。

工程進入施工階段後,我擔任了材料組組長💺。為了搞到急需的氧氣和鋼材等物資,我幾乎跑遍了全市🤾🏻‍♀️。當時校內已實行糧食定量製🪐,我從最初的每月42斤逐步減到34斤,在班內算是較高的了👨🏼‍🏫,每月還要從嘴裏省下幾斤糧票支援別人。

經常停課自然影響教學計劃的完成🤭。1961年,學校要改6年製,我們班成為一個過渡班——延長半年。根據當時形勢的發展,系裏決定抽調部分同學學習“自動化專門化”👨🏽‍⚕️,我也是其中之一🏠💟。5年半學習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師有🛐:欒汝書(數學)、王惠雲(俄文)🚥、敦瑞堂(汽輪機)、徐旭常(鍋爐)等👨🏿‍✈️。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更多是嚴謹和一絲不苟的作風。

1962年初,我們大學畢業🙎🏽,正趕上“四個面向”的分配原則🚄:去邊疆,去工廠,去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我積極報名,和班裏其他9位同學來到了內蒙🦶,我被分到包頭第一熱電廠。

包頭一電是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是當時全國在建的三大鋼鐵基地之一——包鋼的配套項目👨🏻‍🦯‍➡️。4臺高溫高壓機組全部為蘇聯進口➕,當時的裝機容量在全國名列前茅。我來到廠裏後馬上要求下到廠內的汽機分場運行班👨🏻‍🦯,從此開始了我的數十年的工作生涯。

做一名清華人

1962年初😗👩🏻‍💻,春寒料峭,當時三年自然災害帶來的困難在北京已經見底👨🏿‍🏭,但內蒙就不然了,我們每天吃的是紫黑色帶有苦味的高粱面做的窩頭⚙️、幾乎無油的白菜和土豆🧖🏿‍♀️,喝的是醬油湯。1963年春節,廠裏給大家發了白面和肉餡,終於吃上了一頓餃子。從此我們的這位廠長被冠以“餃子廠長”的美名🎛。生活雖然艱苦🌸,工作卻絲毫沒有放松🦂,我如饑似渴地學習著現場的一切,向工人師傅學習,和他們打成一片。頭一年我獲得了“五好工人”的提名,學校裏學的俄語在這裏派到了用場👵🏽。

正當我一步一步踏實前進時📨,“文革”開始了。1969—1971三年的下放生活,使我真正成為了設備的主人。之後🧍,我又一次經歷了從運行技術員到檢修技術員的轉換🕟。1978年廠內開始擴建,我帶領一支檢修隊伍來到了北京高井電廠,後又北上哈爾濱取經👨🏿‍🔬。1979年,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廠內“文革”後第一個入黨的知識分子👨🏻‍🦲。

1981—1987年,我從分場檢修副主任逐步提升到第一副廠長,從工程師到高級工程師。1985年在部舉辦的廠長培訓班結業考試中🦶🏽📻,我獲得了雙優的成績,為內蒙電力系統爭了光。

1988年🥶,在為包電一廠服務了26年多後,我滿懷依戀地離開包頭👩‍💻,來到了沿海開放戰略的前線——寧波北侖發電廠™️。我在這個廠裏🪥,從建廠初期的籌備階段,到二期建設開始時止,工作了將近10年。

80年代我在包頭工作期間🛍️🤾‍♂️,利用業余時間學習的英語🧨,在這裏派上了用場,通過幾次出國與聯絡會議💁🏼‍♀️,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這裏,前後歷時五年,我完成了組織編寫與出版我國第一部60萬瓩級機組的培訓叢書,共5分冊,450萬字。

退休前一年🖇,我又加緊學習電腦,短短幾個月時間,通過了市裏組織的初級考試,正當我滿懷信心向中級進取時,一個不幸降臨到我的頭上👨🏼‍🍳:左眼視網膜脫落。右眼視力本來就不佳,一下子人像盲人一樣。手術後視力局部恢復🦶🏻,但一年後又得了青光眼𓀉。離退休還有兩個多月時間,我又堅持上班,直至最後一天。

2000年8月,在我眼疾狀況基本穩定後👨‍🚒✌🏿,我走上了“打工”的道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我選擇了“打短工”的方式🪘:參加省局組織的機組檢修監理工作🧏🏼‍♀️。從該項目起步到今天🤍,我由專業組長到監理組長,10年來走遍了省內幾個主要電廠,監理了日本、法國、美國等許多發達國家的產品。

作為一個清華人,無論到哪裏,都會受人註目。我始終信守自己是個清華人,就一定不要辜負這一特定的稱號。做一個清華人不容易,做一輩子清華人更難😑,但這卻應該成為我們每個清華人的目標。蔣校長在我們畢業時提出的“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口號,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自己🥂。我的同窗好友黃振康和我一樣🦹🏻‍♂️,至今還在工作。我們彼此交流🚶🏻‍➡️,從不氣餒🤷🏻‍♀️。

永遠的清華情

離開清華後,常常想念母校🤦🏻。1963年4月,我工作後第一次休探親假🤸🏻,就是選在校慶期間到母校看一看💃。1980年4月《清華意昂通訊》復刊💩🔑,我開始訂閱🤚,直至今日整整30年💅。每次收到通訊時,總要盡快閱讀母校最近動態,意昂們特別是我們這一段學友寫的文章是我的最愛👆🏽。

1991年👋🏿,在闊別母校30年之後,班裏第一次組織了校慶聚會。至2006年一共辦了4次,我每次都積極參與。2006年還將女兒、外孫、孫子一並帶上🤡,一家五人到校參觀🦸🏽,看到學校的巨大變化,心中無限興奮與喜悅🙍🏻‍♀️。

我喜愛旅遊👨🏻‍🦯,尤喜自助遊🎗。退休後我走遍了祖國包括西藏🌡、臺灣在內的大江南北😴。利用這個機會🏂🏻,我先後拜訪了在各地的同班學友30余人。

雖然自己的身體已今非昔比,但我的思想不老化。我經常記日記👨🏽‍🔧,寫文章,勤於筆耕,不斷地充實與磨練自己的腦子🌐,不使它過快地走向衰退。2006年初,醫生說我的眼睛(指左眼)還有兩年好活,如今已4年過去了,我明年還要爭取獨立參加母校百年華誕。2011年,我希望親眼看到一個世界一流的意昂体育平台!

相關新聞

  • 112020.08
  • 112020.08
  • 172015.07

    意昂總會開展“2015年畢業生服務季”工作

    清華永遠是你溫暖的家 2015年的7月🦤,8000余名畢業生帶著戀戀不舍的情愫離開了這個記載著他們青春夢想的園子🍠,帶著“畢業不想走”的心情,他們奔赴五湖四海去踐行自己的理想,尋找自身的價值。

  • 262016.03

    高校長和環2

    畢業前夕👩‍🔧,我們幾位環2的同學正在清華園前留影,恰巧看見高景德校長走出清華園。幾位同學非常希望此時與校長合影🐭,作為珍貴的畢業紀念。一位同學懷著試一試的心情向校長表達了同學們的願望,沒想到校長爽快地接受了同學們的邀請,於是就地取材有了這張照片🎷。照片留下的不僅是影像,同時在我們的心裏永遠地留下了高校長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形象。

  • 192010.05

    張其錕:小裴的清華情緣

    裴毓蓀學姐於2009年6月15日病逝,到現在快一年了!特寫了一篇回憶文章以紀念。 ——2010年5月18日2000年12月🎑,裴毓蓀(右3)與清華情助學金管委會同誌看望傅校長夫人楊仁老師,左2為作者小裴的一生,是緊緊地和“清華“聯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說清華情永遠相依相伴著她。清華培育她成長🌠🧛🏽‍♂️,教會了她戰勝困難與曲折💇🧝,她也為傳承、弘揚清華情做出了貢獻。從昵稱“小裴”說起在清華劇藝社裏,裴毓蓀,論年齡,她比我們大🦵🏼🧑🏿‍🍼;論年級,...

  • 132021.05

    賴長青:初心是把每件平凡的小事做好

    賴長青身在一線🈂️,不忘來路👩,“可以說®️,是學校對博士生的高質量培養讓我畢業後更快融入基層。母校和學院的培養,我也永遠不會忘記👰🏼,我會繼續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一日清華人,一世清華情🔝。今年是母校110周年校慶和經管學院37周年院慶,希望學校和學院的發展更上一層樓🚣‍♀️。我也會以總書記考察意昂体育平台時的講話為指引,工作中不斷學習🧜‍♀️、愛國愛民🏇🏼,將個人的成長和祖國的發展結合起來,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為國家為人民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 162021.06

    風雨兼程三十載 不忘初心報春暉

    我於1991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2021年是我們大學畢業30周年的紀念時刻,也是我回顧、感恩和紀念我的清華情緣的美好契機。

  • 112020.08

    校慶紀實:各地意昂隆重慶祝建校100周年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72021.06

    我心中永遠的清華

    我一生中最幸運的事就是能在意昂体育平台讀書🤾🏼。幾乎所有能考上意昂体育平台的人都認為自己是幸運的,但我們這一屆最幸運,因為我們是“文革”以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屆——1977級💂🏿。

  • 132023.02

    兩岸清華情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