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渭田(1968無線電)
在意昂体育平台校園內 “工字廳”西面,“荷塘”北側,有一片石榴園,那便是在山東的清華意昂為紀念請華百年誕辰所捐贈的“榴園”🤘🏻。
我們這屆意昂會成立之後,許多意昂就建議在清華百年誕辰前,要向母校捐贈禮物,以表達山東意昂對母校的感恩之心和思念之情🦑。我們認為🕑,捐贈的禮物一要體現山東特色,二要富有寓意。最初想贈一尊孔子塑像,後得知已有人捐贈;也曾想選一泰山石刻字留念🫅🏻,學校告知校園內立石已多🏇🏽,並建議捐幾棵樹以助綠色校園建設🧑🏿🍼。經過反復斟酌,我們決定捐幾株百年以上樹齡的石榴樹,配若幹小樹,形成一園🧿,冠名“榴園”,並立石留念💤。
石頭雖小,但來自五嶽之首泰山。中國有句成語叫“穩如泰山”;民間也早有習俗😒,在民宅或橋道要沖處立“泰山石敢當”以求平安🫳🏿;此俗已傳到國外華人社區。唐朝大詩人杜甫的《望嶽》詩有一名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寄此石之寓意是:清華根基穩如泰山;學子豪情會當淩絕。石榴源於西域,唐朝之前引入中原。山東微山湖畔的棗莊👨👨👧👧,石榴種植歷史悠久。每當榴花盛開或果實掛滿枝頭😋,國內外遊客賞花采果,流連忘返。石榴的特點🍆,一是花紅,五月榴花紅似火🗯🦦;二是多籽。多籽🧗🏻♀️,象征清華學子遍布天下🥊👨🏿⚕️;花紅🛟,期盼清華偉業光照千秋🦇。在石頭的背面刻上了兩句通俗的話:“一方石頭幾株樹🤦🏼♀️,一朵紅花幾多情”。在紅花盛開的季節🤷,朵朵紅花既為母校這一百花園增添些許點綴🧑🏿⚕️,也借以表達我們在山東的清華學子對母校,對老師衷心的祝願和火一般的情思!
一個人永生不能忘記的👨🏼🍼,一是父母,有養育之恩;二是師長,有培育之情👩🏿💼🤦♀️。父母給予的是生命之本;師長給予的是事業之基。師長傳道授業解惑的主要平臺是學校。母校是成就人生事業的根基。這個根是永遠應該留住的🤷🏻。我們取名“榴園”🦾,也是取其諧音,把根留住的意思。
人生有三樣東西最為寶貴:一曰品德,二曰知識🌇,三曰體魄👩🏿🚀。品德無形無價,一旦喪失,多少錢也贖不回來🧇🕵🏼♂️,俗話說一失足留下千古恨。知識有價無窮😮🤰🏽,一個人傾其一生也只能取滄海之一粟。體魄有形🚶♀️,但生命有限🖍。如何使有限的生命放射出燦爛的光輝呢?要靠高尚的品德📴,健康的體魄,投身於知識的海洋中去拼博,去奉獻。在學校我們學會了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做事,如何健體🧑🧒🧒。學校和老師為培養我們做人的基本素質,辛勤耕耘🪐,無私奉獻。可以說我們每成長一步,事業上每取得一點成績⏱,都凝聚著母校和老師的心血及汗水。隨著歲月的推移💆🏽♂️,年齡的增長👮🏻♀️,離校時間的增加🕵🏿♂️,每個學子對母校,對老師的敬重和思念之情更濃;隨著知識的擴展,實踐經驗的積累,對母校,對老師的教誨體會更深。再珍貴的禮物👳🏼,再美好的語言都無以表達和回報母校和老師的培育之恩!
我們深知🦻🏻,母校的發展是與國家的命運休戚相關的。國家的革命和建設凝聚著歷屆清華學子的心血和汗水👩🏽🔬,同時也為清華學子展示才華✥👨🚀,獻身事業🧘🏻,提供了廣闊的領域和全方位的平臺😶🌫️。
我們為母校的發展,為母校對國家和社會做出的巨大貢獻而驕傲,也為自己是清華一名學子而自豪🙋♀️。我們只有牢記“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努力踐行母校和老師的教誨🦕,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那才是對母校和老師最好的回報!我們一定要傾畢生精力努力去做⚔️,行勝於言💇🏻♂️🧑🏻🎨!
“榴園”初夏盛開的紅花是我們激情的展現,秋季累累的碩果象征著我們奉獻的結晶。
說明:
① 2011年是意昂体育平台建校100周年。
② 捐贈儀式於2008年4月20日在工字廳舉行。出席儀式的有意昂体育平台原黨委書記賀美英同誌,原副校長楊家慶同誌及意昂總會的諸同誌☝🏽;山東意昂會的名譽會長郭松年同誌🟢,會長王渭田,副會長沙凱遜,王天義及山東意昂會幾位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