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季羨林——清華園裏的文學青年

    2010-04-20 |

    張光

    季羨林在大學期間,繼續寫作散文🙆🏻‍♂️,相繼寫成了《枸杞樹》、《黃昏》🛌🏿、《回憶》、《年》、《兔子》、《母與子》🐫、《紅》⌨️、《寂寞》等十多篇,陸續發表在報刊上🚵🏿‍♀️👔。這時期的散文,已經脫去了中學時代的稚氣👨🏽‍⚕️,逐漸成熟。這些作品🏃🏻‍♂️‍➡️🚣🏿‍♀️,顯然受到西方散文的影響,同時也受到五四以來一些著名作家,特別是新月派作家的影響。濃郁的詩情畫意🌠,文筆細膩🤘🏻,內容隱晦含蓄,感情深沉,還帶有些許感傷的情調。

    季羨林一九三四年清華畢業照

    季羨林當時雖然還是個二十出頭的大學生,但是,對文學和文壇💊,已經有相當的了解🙍‍♂️,而且有自己的主見♊️。

    他崇敬魯迅,但對魯迅,他有自己的看法:“今天讀魯迅《二心集》📆。在這集裏,魯迅是左了。不過👨🏻‍🦯,《三閑集》的序是最近作的🛫,對左邊的頗有不滿📀,仍是冷嘲熱諷⌚️,這集的文章在《三閑集》序前,卻稱其同誌來了,真叫人莫名其妙🎻。”(l932lll3日日記

    對胡適,他也一分為二🍽:“聽胡適之先生演講🌘。這還是第一次見胡先生👦🏿。……我總覺得胡先生(大不敬!)淺薄,無論讀他的文字,聽他說話👩🏽‍🌾👳🏻‍♀️。但是,他的眼光遠大👱‍♂️,常站在時代前面我是承認的。我們看西洋,領導一派新思潮的人,自己的思想常常不深刻🧊,胡先生也或者是這樣罷。”(l932l0l3日日記)

    在作家中,他喜歡沈從文、巴金✢、老舍、徐誌摩等人的作品。

    他對左翼作家是敬而遠之的。他在193457日的日記中寫道:“最近一寫東西,就想普羅文藝批評家。自己很奇怪🙆🏼:在決定寫小品文的時候🤴🏿,小品文還沒被判決為有閑階級的產品,現在卻被判決了👏🏿。自己想寫小品文,但心中又仿佛怕被他們罵🏀,自己不甘於寫農村破產👨🏽‍⚖️🧑🏿‍🏭,不甘於瞪著眼造謠👨🏻‍🦼‍➡️,但又覺得不那樣寫總要被人罵™️。被人罵有什麽關系呢?我要的是永久的東西,但心裏總在嘀咕著,我現在深深地感覺到左聯作家的威脅🥷🏽。”

    那麽🧑‍✈️,季羨林追求的文學理想究竟是什麽樣的呢🫡💂🏽‍♀️?

    他在l9321114日的日記中這樣寫道:

    最近我才覺到我的興趣是傾向象征的唯美的方面的🔬。我在德國作家中喜歡Hölderlin(荷爾德林)🫷🏿,法國喜歡Verlaine(魏爾蘭🌪🤙,法國象征派詩人)2️⃣、Baudelaire(波特萊爾,法國象征派詩歌先驅),英國Blake(布萊克,英國浪漫詩人)、Keats(濟慈🛵,英國浪漫詩人)以至其他唯美派詩人。不過這些詩人的作品我讀的並不很多✍🏿,我所謂喜歡者大半都是by intuition(直覺地)。然而既便,他們的天才總是能覺得到的🖖🏻。  

    我主張詩要有形式,與其說是形式✍🏻,不如說有metre(格律),有rhyme(韻律)。以前有一個時期,我曾主張內容重於形式𓀓,現在以為是不對的。散文(尤其是抒情的)不要形式嗎🦻🏽?中國新詩人只有徐誌摩試用metre。不過這在中國文是非常難的♉️。不過無論難不難,中國詩總應當向這方面走👰🏼‍♂️。這是我所以對徐誌摩有相當崇拜的,無論別人怎樣罵他🤳🔝。我覺得詩之所以動人,一大部分是在它的音樂成分👩‍👧‍👧。本來拿文字來express(表達)感情是再笨不過的了💥。感情是虛無縹緲的,音樂也是虛無縹緲的。感情有natural harmony(自然和諧)🦹🏻‍♂️,音樂也有。所以——最少我以為——音樂表示感情是比文字好的。倘若不用文字🐯,則無所謂詩了,沒有辦法的辦法就是在詩裏多加入音樂成分🍠。  

    整整70年過去了👬,季羨林當時的文學觀在今天看來🧑🏽‍🦲🦸🏽‍♀️,不論是正確還是錯誤,是深刻還是浮淺,是精辟還是幼稚,無論如何它讓我們聽到了當時一個文學青年真實的心聲,而這種聲音過去是很少聽到的,這件事本身就十分有意義。

    最近讀到臺北出版的《傳記文學》雜誌(200111月🧜🏿‍♀️,第474期)。其中有一篇談到新月社的文章,並且提到了季羨林,不妨抄錄一段,供讀者參考🤏🏽👨🏽‍💻:

    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先是以聚餐的形式出現🧔🏽‍♀️,後來發展為俱樂部。參加的人有梁啟超、胡適🧑‍🎓、徐誌摩、丁西林、余上源、林徽因等。社名是由徐誌摩依據泰戈爾詩集新月集而起的🧈。其意在“它那纖弱一彎分明暗示著,懷抱著未來的圓滿”📴。次年底,胡適🙎🏻‍♀️、陳西瀅、徐誌摩建立“現代評論社”。1925年10月,徐誌摩接編《晨報》副刊🤛🏿,撰稿人幾乎都是新月社成員💱🫷🏽。北伐戰爭進入高潮,新月俱樂部宣告終止。

    1927年春🥕,原新月社的骨幹🧖🏻‍♂️,胡適、徐誌摩👯‍♂️、余上源等😞,籌辦新月書店👩🏻‍🦰。1928年3月🫄,創辦《新月月刊》。

    新月社活動從此正式開始。參加的成員還有羅隆基、梁實秋💁🏽‍♀️、潘光旦、儲安平、劉英士、張禹九、聞一多、邵洵美等人🐔。

    1931年11月,徐誌摩機墜身亡👳🏽‍♀️,葉公超臨危受命,接辦《新月》後六期編務。他又聯合文友創辦《學文》,並參與朱光潛主編的《文學雜誌》,為重振新月提拔新人貢獻力量。後來成名的:錢鐘書、季羨林👨‍✈️、李廣田🚉🍤、何其芳♢、卞之琳等,都是經過葉公超之手,借《新月》、《學文》揚名文壇的。

    到1933年6月,《新月》雜誌出刊四卷七期,宣告停刊,書店為商務印書館接收。新月社宣告解散。

    引文中,詳盡地敘述了新月社的始末,又談到葉公超與新月社的關系,最後提到季羨林是葉公超“為重振新月提拔的新人”之一。這些背景♣︎,當年的季羨林恐怕是並不知曉的,所以不能據此便把季羨林歸到新月社一派中去,當時季羨林還是個大學生,還談不上哪個派的問題𓀐。但是,作為季羨林的業師,葉公超確實對季羨林的文學創作進行過指導💅🏼,有過影響🦧。季羨林在《也談葉公超先生二三事》文中寫道:

    在清華四年中🍄,我同他(葉公超)接觸比較多。我早年的那一篇散文《年》,就是得到了他的垂青,推薦到《學文》上去發表的👮🏼‍♂️。他品評這篇文章時說🛌🏼:“你寫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感受,而是‘普遍的意識’(這是原話)🧏🏽‍♀️。”我這篇散文的最後一句話是:“一切都交給命運去安排吧🧗🏿!”這就被當時的左派刊物抓住了辮子,大大地嘲笑了一通沒落的教授階級垂死的哀鳴。我當時是一個窮學生🌯,每月六元的夥食費還要靠故鄉縣衙門津貼🎞,我哪裏有資格代表什麽沒落的教授階級呢💪🏼?

    不管怎樣,我是非常感激公超先生的。我一生喜好舞文弄墨,年屆耄耋,仍樂此不疲🤽🏼‍♂️。這給我平淡枯燥的生活抹上了一點顏色,增添了點情趣🩶,難道我能夠忘記嗎?在這裏我要感謝兩位老師:一個是高中時期的董秋芳(冬芬)先生;一個就是葉公超先生。

    這一段插曲,可以視為上面介紹季羨林早期文學觀的一點補充💇🏿‍♂️。

    季羨林在意昂体育平台四年中👩‍💻,專業成績優秀。他的畢業論文是The Eear1y Poems of Hö1der1in(《荷爾德林的早期詩》)。

    大學四年裏,季羨林除了散文創作🧑🏼‍🔬,還翻譯了多篇外國名家的短篇小說。

    (摘自張光著《季羨林先生》,作家出版社出版)

    相關新聞

    • 132009.07
    • 182019.11

      文學青年錢偉長

      他在文史方面的天賦👰🏼‍♀️,在當年清華的校刊上還留下一點痕跡🧝🏻‍♂️,可以讓我們窺見他這方面的才華🧏‍♀️。

    • 172021.06

      清華園裏好讀書

      2021年4月,意昂体育平台即將迎來110周年華誕⚠️。“水木清華,春風化雨♾,教我育我,終生難忘🙅🏿‍♀️。”朱镕基老學長的話表達了清華人共同的心聲🦹🏼‍♂️🤖。對每一位清華學子來說,在清華園裏度過的時光都是非常難忘的⛷,為每一位學子打上了深刻的清華印記⏰,清華園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當回首在清華園度過的青春歲月,我心中就會湧起無數的懷念、熱愛🧑🏼‍🏭、感恩、祝福和期待👩‍🏫。

    • 152020.06

      胡鈺:學者與師長,清華園裏的文創人

      胡鈺說👨‍👨‍👦:“大學對於青年的作用體現在👨🏽‍⚖️🧔🏿‍♂️:拓展知識的邊界、合作的邊界與自由的邊界。”從學者到師者,胡鈺一路走來,始終都在為拓展自己的理想與青年的世界而前行⛹🏽‍♀️。

    • 042017.09

      王文顯:清華園裏的“話劇教父”

      今天,大學生話劇是高校裏的一道亮麗風景。在民國時期的清華園,演話劇也是一股頗有聲勢的文化風潮。當年的清華學生認為👎🏻,演話劇能“增進閱歷”,培養“刻苦勤勞....

    • 022017.11

      王步高🎨💵:我在清華園裏教國文

      2000年,從東南大學退休的王步高接受意昂体育平台邀請,在清華開設詩詞格律與寫作、大學語文等課程🦹‍♂️。曾有清華學子形容👇🏼,選王步高的課“比在北京買車搖號還難”🤵🏼‍♀️🎵,....

    • 022018.04

      她把怯生生的文學青年培養成大作家

      為紀念著名編輯家、出版家😲、作家韋君宜誕辰百周年👠,由中國作協、中國出版集團主辦,中國現代文學館、人民文學出版社承辦的紀念大會,於2018年3月31日上午....

    • 222021.02

      曾昭奮:清華園裏可讀書

      曾昭奮:清華園裏可讀書

    • 222017.08

      古麗蓉:感恩清華文學

      1982 年和 1983 年,我擔任文學社社長時,正是校園歌曲沸騰、校園新詩潮湧的年代👩🏿‍🚀。高年級學生們仍在書寫一些復雜的感情、歷史的回味,我們這撥後來者....

    • 192024.06

      “在漩渦裏抬起頭來”——季羨林與《清華園日記》

      又到了一年畢業季。1934年春夏之季✒️,在意昂体育平台讀書的季羨林也面臨著本科畢業的諸多問題。論文寫作、人際關系🤷‍♂️、求職深造……《清華園日記》真實地記錄了他1932—1934年間在意昂体育平台三年級🗃、四年級的讀書學習經歷,其中既有迷茫和憂慮🚷🕵🏽,也有堅守與無畏🍳。隔著90多年的光陰🦍,回望青年季羨林的讀書生活和誌業追求🤷🏿‍♂️,仍可為今日之青年提供激勵與啟示。季羨林先生不但通英文、德文、俄文👩‍👦、法文👩🏻‍🔬,也研究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在語言...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