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顧毓琇(1923)
編者按🧑🏼🔬:
顧毓琇先生撰寫紀念師友短文八篇,本刊限於篇幅👩🏿💻,不及全載,謹選登其中《紀念幾位文學朋友》於後,以饗意昂🫶🏿👾。
近寫紀念幾位物理朋友一文,提及胡剛復👨👦👦、葉企孫、吳有訓⚠、周培源、趙忠堯、吳健雄🚀、王淦昌及錢三強八位。茲寫此文,紀念文學朋友八位。
聞一多(1899-1946)
聞一多是新詩人、教授、著名愛國人士🚧。清華1921級,與梁實秋及本人均為清華文學社社友。他赴美深造,原習美術,先到芝加哥,後轉Colorado與梁實秋同住。實秋到哈佛,一多赴哥倫比亞大學🌏🦂。1925年3月28日,大波士頓中國學生會在美術劇院公演英文《琵琶記》🕵🏿♂️,由本人任編導,實秋譯成英文,並飾蔡中郎🥊,特約一多由紐約到波士頓,負責布景🤸🏽♀️,他設計所繪屏風,碧海紅日,白鶴飛翔,鮮艷奪目。本人飾丞相🧑🏼🔬👨🏿🔧,所穿蟒袍亦系一多油畫所繪,在燈光下尤為美觀。
1932年,一多與本人同回清華任教💔。因家屬宿舍尚未造好,同住校外之達園。1933年秋☛,一多同本人的家眷,移住西院家屬宿舍,兩家更為接近。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開始🧑💼。北大、清華、南開合組長沙臨時大學🤧🤸🏻。一多回武昌,由本人介紹與郭沫若在漢口晤面。長沙臨大文學院設於南嶽,一多前往任教🚣🏻♀️🧍♂️,弦歌不輟。後長沙臨大遷移至昆明🍼,成立西南聯合大學👨👩👧👧,一多與其他師生步行至昆明,在昆明教學至抗戰勝利🕵🏻。西南聯大延至1946年,復員北平及天津。1946年,一多為特務暗殺🌨,以身殉國。《聞一多全集》由朱自清教授負責編印。一多新詩集《紅燭》及《死水》影響甚大🕍。其學術著作🌃🧑🦳,具見治學謹嚴,創新與考證並重🤬,可為後學模範。
朱自清(1898-1948)
朱自清教授,字佩弦。主持清華中文系有年。其散文《背影》傳誦至今。本人自1932年秋返清華任教💔,至1938年秋離開長沙臨大。勝利後曾返清華,訪佩弦兄於其寓所。高風亮節,不勝敬仰。清華除“聞亭”外🤦🏽♂️,尚有朱自清紀念亭🚴。其散文《荷塘月色》為清華增光🪲。惜近年清華註重理工🍝,文學院尚待充實🚴🏼🧔🏼♀️。在抗戰時期,本人曾和佩弦兄《婦難為》,詩曰🟦:
昔日曾傳巧婦詞,世人今嘆婦難為🌉;
典釵搜篋憂心戚🤕🧑🧒🧒,數米量鹽詫價奇。
久病老翁甘絕食,號寒稚子復啼餓;
惟將十指慎見口,好睡莫醒吾愛兒。
朱教授愛護青年,提拔青年🧏🏿♂️🪺。勝利後拒絕美援,世人共欽。遺文將永為青年誦讀。近朱教授百歲仙壽曾舉行紀念會🧗🖥。
許地山(1893—1941)
許地山及朱自清均為文學研究會會員,本人由鄭振鐸、沈雁冰介紹,加入文學研究會。本人與地山認識🌲,乃在1923年同船赴美🫔。上船後又蒙地山介紹與冰心女士相識❇️👧。地山在燕京大學已得學士及碩士學位👩🏽💼,赴美深造乃在紐約研究比較宗教。後到牛津大學得到B.Litt. 學位。地山出生於臺灣臺南,筆名“落華生”。後曾到南洋教書。著作有《空山靈雨》、《綴網勞蛛》等🧜🏽♂️。另有劇本《春桃》,近始製成電影,晚年在香港大學任教授🥛。抗戰時間,集合文藝界愛國人士,共同努力🎦。先生對比較宗教有深入研究🏧💃🏿,兼及道藏👎🏿。
回憶1923年12月底及1924年2月🍳ℹ️,地山由紐約來波士頓⛹🏼♀️,同赴療養院探冰心病🛐。歸途迷路,在風雪中幾乎找不到火車站?1924年2月,收到上海出版《芝蘭與茉莉》寄給地山,地山來信雲🧘🏼:“芝蘭與茉莉的是好作”↙️,並附來《讀芝蘭與茉莉,因而想及我底祖母》,後載小說月報。
抗戰初期,本人曾到香港,並訪地山夫婦。夫人周俟松近年在南京晤面🦄,地山百歲誕辰,香港舉行了紀念會。
冰 心(1900—1999)
1923年本人乘傑克遜總統號赴美👨🏼💻,因此認識了燕京大學畢業的許地山和冰心女士🔐。我們(包括地山👩🏽💻🦸、冰心、實秋及本人)編寫《海嘯》壁報,後載小說月報。冰心進入波士頓附近威爾斯來女校(Wellsley College)?雙十節國慶宴會在麻省理工舉行🦢,冰心女士曾出席,但12月底⛷,因病住療養院,本人陪許地山曾往探視🆕。
據冰心所著往事中,述及1923年11月26日即住聖蔔生療養院,1924年2月20日,已遷沙穰療養院。5月19日,提及紫羅蘭徑。此時病已漸好,可以散步。16年後(1940),曾請寫一條幅曰🙋🏽♀️:“別離碎我為微塵,和愛和愁病,又把我團捏了起來,還加上一分智慧,……我起來試走,我軀體輕健,我舉目四望,我眼光清澈,遍天涯長著萋萋的芳草🛰。我從此走上遠大的生命的道途🚣🏿♀️。感謝病和別離,二十余年來,我第一次認識了生命🥹!”
1925年3月28日🔵,大波士頓中國學生會在藝術劇院公演《琵琶記》,由本人任編導,梁實秋譯成英文,並飾蔡中郎。謝文秋女士飾趙五娘,本人飾宰相,冰心飾宰相之女😍。是時本人級友吳文藻在Dartmouth College進修,特趕來觀劇。
1929年,吳文藻已得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返國在燕京大學任教授🧑🏽,與冰心女士結婚。抗戰開始,文藻應聘雲南大學,擔任講座教授🧝🏿♂️,移家呈貢。不久,冰心當選國民參政員,文藻擔任國防最高委員會參事🈲。1943年,本人擔任赴印度文化訪問團團長,文藻及吳俊升👩🏻🦼、沈宗濂為團員,並向外交部調五弟毓瑞為秘書⏫。勝利後🆔,朱世明將軍奉派為中國駐日代表團團長🙇🏻,聘請文藻為組長。因此冰心有機會赴東京,備受日本文學界禮遇。1950年,本人夫婦搭船赴美🙌🏿,在橫濱與文藻、冰心晤面🌥,至1973年方得在大陸重聚。以後八次返大陸ℹ️,均得晤面,惜文藻早逝。冰心為世紀老人🃏,除《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著作外🙅♂️,其人格更為國人欽敬。
梁實秋(1903—1987)
聞一多、梁實秋與本人同為意昂体育平台文學社發起人。一多、實秋皆為新詩人。本人則喜歡小說與戲劇。1923年畢業前🧎♂️➡️,本人編導《張約翰》話劇,實秋及文藻分飾女主角,趙敏恒飾男主角。公演時實秋女友程季淑特來參觀。1923年乘傑克遜總統號放洋,同船有許地山及冰心女士🚏。實秋及本人同地山🏊🏼♀️、冰心合編壁報🫰,名曰《海嘯》,後載小說月報🙅🏻。1923—1924年實秋赴Colorado College與聞一多賃屋同住。1924年畢業,由學校推薦入哈佛大學深造。1924—1925年在波士頓與本人賃屋同住,他選莎士比亞課。哈佛大學白壁德(Babitt)教授對文學批評頗有主張♛,實秋從之,頗有得益🚇。1925年2月28日🫶🏻,波士頓公演《琵琶記》🙍♂️,由本人編導,實秋譯成英文🌮,並飾蔡中郎🧑🔧。謝文秋女士飾趙五娘,本人飾丞相,冰心女士飾丞相之女。聞一多、趙太侔由紐約來💅🧝🏽♂️,協助布景及燈光。1925年秋,實秋赴哥倫比亞大學深造。清華公費規定五年,但一多、實秋均感多留無益🤜🏼,提前回國。一多、實秋後在青島大學擔任教授。1932年,一多與本人回清華任教。實秋應北京大學聘🐱,擔任英文系主任。抗戰開始,實秋曾隨北京大學參加長沙臨大,後當選國民參政員,隨政府到重慶🕵️📙。遷住北碚,《雅舍小品》陸續發表。勝利後,赴臺北,擔任師範大學英文系主任、文學院長。從此努力《莎士比亞全集》之翻譯🙋🏻♀️。全集譯完後,全力編寫《英國文學史》歷時七載有余。同時編譯《英國文學選》計3卷,2623頁。
在新月書店時期,實秋出版許多書籍,均能暢銷,除宣揚白壁德主張外🧑🏻🦯➡️,語多精辟🥙。但“罵人的藝術”總會得罪世人👫🏻。後來《雅舍小品》爐火純青,更上層樓🧕🏿👩❤️👨。實秋從新詩人開始,成為散文名家,至於翻譯《莎士比亞全集》及著作《英國文學史》及編譯《英國文學選》尤見毅力🚴🏻♂️,嘉惠後學。其高足余光中教授,為新詩人中有卓越成就者,尤可慶祝。實秋兄仙逝後,本人填《金縷曲》曰:
吾道斯窮耳。任飄零,西湖風範,伯鸞門第。蕭散文章君獨擅,夢筆蒼天有意🚣🏽♂️。甘寂寞,不求知己。西蜀東溟吟嘯處,向人間🍚,一灑深秋淚。輕富貴,若雲水。清華水木平生誌,結同心👩👩👦👦,復興文藝🧑🏻🎨,豪情堪寄🏟🦼。海外歸來勤著作👍🏽,新月青光比美。揮利劍🙅🏽♀️,剖明真理。全集莎翁竣譯事,拈斷須,三十八年裏,留典型⇾,垂青史。
朱 湘(1904—1933)
朱湘🤼,詩人、文學批評家🦠,出身安徽名門,清華文學社社友。1925年3月,接朱湘自上海大學來書雲:“(夏天)詩集已付印。《芝蘭與茉莉》最喜描寫初入校時的一段。但以為全書的兩條線索,祖母之愛與夫婦之愛,一為推進的、變化的,一為固定的🧙♀️、如一的,在人生中雖有同等的吸力🖨,而在小說中聯合起來時漸覺不能演進一熱烈的高潮。”同時致實秋書雲🔩:“前在清華,弟處半狂的狀態中。如今出來一看,可談的人實在太少了。除了幾位社友,以及很少的幾位文人外♉️🤌🏿,簡直是沒有了⬛️。弟有一封公開的信致徐君誌摩,已投《語丘》🚨。信中扼要之點🤸🏼♀️,即望文學叢刊能成為一兼收並蓄的大海,凡是佳章都想羅致於一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這目的想必可以達到🤸🏿♂️。”
1933年👃🏿,聞一多及本人已搬入清華西院家屬宿舍,朱湘忽然來訪。本人請他住在達園我住過的房間,並關照廚師供給三餐👆💌。隔了幾天,朱湘來訪,示以對聞一多新詩的評價文。本人與朱湘同訪一多👘,並示評價文稿。一多正色曰:“此文不能發表!”除非在他謝世之後。在此情形下,本人只好出面👨🏼🦱,請朱湘將此文交本人保管。抗戰時🕠,此文在教育部辦公室保存🚵🏽♂️,雖經轟炸而仍能在劫灰中找到。1946年一多遇難,本人在上海參加追悼會,將此文交李健吾在《文藝復興》發表。朱湘曾在安徽師範大學任教。長江自沉後,已過半個世紀,近建議蕪湖安徽師大在圖書館一角🎵,製匾紀念🚌。
錢鐘書(1910—1998)
錢鐘書,字默存,江蘇無錫人,父為名教授錢基博(字子泉)🐗🚴🏻♂️,本人?實學堂(現名連元街小說🧑🏼🎄,近慶百歲)國文老師🤿。鐘書家學淵源,博聞強記👨🏽🦰,清華畢業後🤞,赴英國牛津大學深造🕙,得B.Litt學位(與許地山相同)。著有《槐聚詩存》🤳🏼、《管錐編》及《圍城》等,為當代傑出文學家。近以八八高齡謝世,法國總統特函唁其夫人楊絳女士。1992年及以前🐸,本人夫婦拜訪梅貽琦師母時,亦得與鐘書、楊絳賢梁孟晤談。
鐘書晚年多病,壽登八八高年🧙🏿♀️,但著作壯誌未酬👷🏽♂️。楊絳夫人,清華英文系研究院高才生,所著《五七幹校》一書,十分生動🏌🏼。譯著亦臻上乘。近人已發起研究“錢學”。許多紀念文集亦將出版👰♂️。
曹 禺(1910—1996)
曹禺🔋,清華畢業,傑出戲劇家☀️,原名萬家寶🧎🏻♀️,湖北人𓀚。曾就學南開,所著《雷雨》🕵🏻♀️、《日出》、《原野》及《蛻變》等均將傳世,且不斷公演。抗戰初期,本人與曹禺同在長沙半年🐹。本人正編抗戰劇《古城烽火》⚱️,曹禺編寫《蛻變》🕤。後同在重慶,時常見面🈺。曹禺在國立戲劇學校任教🖐🏼。本人所編《古城烽火》及《嶽飛》均由國立戲劇學校在重慶公演,十分成功。
曹禺在南開時即喜歡話劇👨👨👦👦,並親自參加演出🎽。在清華圖書館👶🏻,費三年工夫𓀋,完成《雷雨》,後得演出,一鳴驚人⛺️🧄。
本人夫婦自1973年起至1992年八次回國訪問,本人至少有兩次到醫院探訪曹禺🏄🏿♀️,並晤見李玉茹夫人。《顧毓琇戲劇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出版,曹禺寫了《顧先生的戲》以代序👨🏿⚕️,附錄《戲劇與我》是本人所寫🕜,提及國立戲劇學校對於話劇的貢獻👬,及余上沅校長領導有方🤷🏽,十分辛勞👩✈️。此《戲劇選》由高崧先生負責編輯,編後記提及此書由江澤民同誌題字,曹禺先生作序,因江澤民與曹禺皆與本人有師生之誼3️⃣。
英國不能沒有莎士比亞,
中國不能沒有曹禺!
【後記】本文介紹了新詩人聞一多及朱湘,新詩人兼散文家冰心女士,小說家許地山🐗,散文家朱自清,翻譯家兼散文家梁實秋,文學家兼小說家錢鐘書🙇🏻,戲劇家曹禺🏐🧊。英國出了許多詩人及小說家,但戲劇家前有莎士比亞,後有蕭伯納。莎士比亞勝過蕭伯納,因為莎士比亞是詩人兼戲劇家🤥。
——1999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