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金融危機證明了小平同誌的一句話: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

2009-01-01 |

祁斌(85級物理)

在新年來臨之際,我想簡單地刻畫 一下我對於過去的2008年以及未來2009年的感悟🟢。2008年我想到的是華爾街之殤🤽🏿,2009年是中國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第一年🪗:轉型元年。

我想到了幾個問題,自問自答。第一,關於華爾街之殤👨‍💻🤚,我自己提了四個問題,可能大家比較關心。

一是大家會關心這次風險是怎麽傳遞的,它怎麽樣從美國很小的局域市場最後成為全球的金融風暴和金融危機。用一個最直接的主題詞來回答就叫做“蝴蝶效應”。1988年的時候,我在清華學物理學👨🏿‍🚒,那一年國際物理學界產生了一個混沌理論,用一個想象的,或是模擬的例子來描述,就是南美的亞馬遜河流域有一只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結果在北美的德克薩斯引起了一場龍卷風✭。20年之後的2008年🧾,這個蝴蝶效應在全球最大範圍內顯現出來了🧗‍♀️。當時,物理學對於蝴蝶效應的解釋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叫做非線性動力學📢,就是蝴蝶扇動翅膀的時候,正好周邊的氣溫或氣壓在一個臨界點,使得周圍的環境一下發生了質的躍遷🫅。這個效果得到逐級放大,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災難性的。這次金融危機與此有很大的相似性,有些金融機構長期在高杠桿高風險的狀態下運行🪕,次貸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效應在全球非線性的傳遞造就了這場危機。

2008年這場危機可以證明什麽呢💉?證明小平同誌合 來講的“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如果金融體系正常運行時你還體會不到🚠,那麽在金融危機的時候,你能充分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二是危機是如何發生的呢?用一個詞來表達,叫做“青萍之末”🚱🤷🏽‍♂️,很多事情的發生發展是從非常小的地方在不經意間開始的𓀒👩🏻‍🏫,最後成為了巨大的危機。我一直想講一個觀點,這次金融風暴直接的原因是次貸,但是核心合 因是三個不經意間悄悄發生的變化🏃‍➡️:一個是美國的投行從合 來比較保守的業務模式變成了“對沖基金”。對沖基金一直是華爾街的小舢板,投資銀行是航空母艦,漸漸地這些投資銀行開始用駕駛小舢板的方法來駕駛航空母艦🥄,那就很懸了👦🏻。第二個是美國市場上,“陽光下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證券化”,不怕你做不到,只怕你想不到🌑。而東京市場除了股票和債券以外🧖🏻‍♂️,任何其他的創新品種都要經 過冗長的審批。因此🙉,日本的金融市場成為全世界比較沒有活力的市場。三是美國的信用體系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漸漸放松ℹ️,乃至失效👩🏼‍🔧。見微知著,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們到美國留學的時候🧝🏼‍♀️,申請第一張信用卡要花半年的時間👩🏻‍⚕️;八年之後,新來的留學生可以在第一個星期就拿到五張信用卡。

三是華爾街為什麽會不斷地出現危機?簡單地回答,就是人性。

首先資本市場不僅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而且是現代經濟的鋒刃,是最前沿的,它總是首先探索人類沒有到達過的地方👷🏻‍♀️。例如九十年代的互聯網,現在的衍生品。這相當於一艘船,開到了沒有航標的地方是很容易· 船的。互聯網公司的定價偏離了基本面,最後產生了泡沫 🙋‍♂️,現在是衍生品,人類以前也沒有嘗試過𓀉,所以出問題是比較自然的。

其次,問題是為什麽不斷發生危機呢🚔🤽🏽‍♂️?因為市場的參與者來參與都是為了牟利💛,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違法,違法的利潤是最大的🙅🏽‍♀️;那麽如果法律體系或者監管體系正好有一個漏洞,肯定會被利用,這叫監管套利。比如說索羅斯攻擊亞洲貨幣的時候🌖✍🏻,一定攻擊其最薄弱的環節,那就是泰銖。這就如螞蟻掏一個洞🤵🏼‍♂️,往往把這個大壩掏垮了🙍🏽。但是如果螞蟻不去掏這個洞👸🏼,可能我們永遠也不知道監管體系存在缺陷。但是市場比大壩要復雜🎴,即使堵上了一個洞👗,還會出現新的洞,因為市場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最後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人性🚴🏼‍♂️。《偉大的博弈》中曾說過:“華爾街過去所有參與者🦶🏼💒,過去是既偉大又渺小🪄、既偉大又卑賤🫄🏼、既自私又慷慨,他們都是☺️,也永遠是普通人”☹️。像我們今天看到麥道夫的詐騙 案👨🏻‍⚖️,我們很震驚,它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大的詐騙案之一。他用的是最簡單的方法,而上當受騙的人中有很多絕頂聰明的人們💅🏼,他們竟然相信一個基金可以每個月都達到正的回報🙆🏼。而且其中很多人事後承認🟢,他們投資於麥道夫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相信麥道夫能夠得到“內幕信息”🥲。而我們都知道,利用內幕信息牟利是嚴重違法的👊🏿。

第四個問題,發生了危機怎麽辦😋?人類是不是在無謂地重復自己的錯誤🎅👩🏻‍🏭?

發生了危機就應該變革,所謂“危機帶來變革,變革帶來進步”。

例如,華爾街的第一個100年是沒有信息披露製度的。最荒唐的時候出現一個公司上市時說要從地球修一條通往月球的鐵路,很多人買到了這只股票😬,才意識到地球和月球並沒有連在一起🧏。隨後1890年的經 紀人革命帶來了信息披露製度。1929年的股災帶來的是羅斯福的新政,凱恩斯主義也是在那時出現。1929年的股災爆發時美國社會有很多笑話,最著名的笑話就是在美國的麗茲卡爾頓酒店🧙,前臺問候語從合 來的“歡迎您來下塌”,改為“您是來住店🍍,還是來跳樓”🍔。正是這麽大的災難👋🏻,帶來巨大的變革。今天我們所知道的投資銀行、價值投資等等一切理念,我們所知道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都是股災帶來的變革結果。

相信這次災難也會帶來很多新的變革。比如說以前有一些國家監管機構很難坐在一起🙅🏻‍♂️,但是這次危機之後,政府監管和首腦都坐在一起研究如何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傳遞。因為大家發現👩🏿‍🌾😝,在全球化的金融市場中,大家已經不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大家都在一個網上,這個網如果哪兒出現一個洞,大家都從這個洞一塊漏下去🐶。所以這次危機至少可以推動全球各國一起來面對全球金融風險的傳遞🏗,走向全球的聯合監管時代🤦🏻‍♂️。

以上第一部分我想表達的內容,是說人類的歷史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歷史,資本市場也是如此;同時👩🏽‍🦳,在全球新的競爭格局下,各國金融體系的競爭🎃,競爭的不僅是規模和效率,更重要的是應對危機變革的速度和力度😢。

第二部分講一下中國經濟的轉型,也是先提出四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壓力是不是來自於金融危機?我想這個答案並不是很簡單的。我們看全球二戰以後60年的經 濟發展,全球主要的經濟體都有一個大致30年的周期🤡:歐洲是從1945年走到1975年📪;美國是從1945年走到了1972年,發生了石油危機等等;日本是從五十年代開始走到了1989年,經 濟泡沫 破裂,大致三十年多一點;亞洲“四小龍”,60年代開始起飛🔧,也是到了90年代末的時候發生了亞洲金融危機,此後鮮有作為。中國創造了一個非常大的奇跡🛀🏽,這麽大的國家,起點那麽低🏋🏿,每年的經濟增長可以達到10%,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在30年的高增長之後面臨的困境是早晚要來的事情,我用一個詞是“不約而至”。那麽,這種比較低端的發展方式,在傳統的意義上一般就是走30年左右,必須轉型。小平同誌也曾說過,在中國的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之後我們還要穩定發展30年。第一步我們已經完成了,那麽後面30年我們怎麽走🤶🧛🏻‍♀️?

金融危機加速了這個過程的到來,縮短了我們的時間表🧑‍🎨。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面對壓力怎麽辦?簡單地說,要把壓力轉變為動力。舉幾個例子👶,我們在2007年年底的時候訪問巴西🎟,巴西的央行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過去的幾年中,巴西的貨幣不斷地升值,他們發現擺地攤的全部破產了🪨;幾年之後發現有幾家皮鞋廠竟然活下來了,原來這些廠商是放棄了低端皮鞋📍,他們不再競爭地攤上三、五美元的皮鞋👩🏻‍🎨🧉,而是跟意大利競爭兩、三百美元的皮鞋🤾‍♀️,反而活下來了。更加成功的例子是我們大家熟知的矽谷經濟🫄,矽谷依靠高科技產業為主🚣🏽‍♂️,在過去的30年出現了幾十個不同的科技產業。

轉型不成功的例子有哪些?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日本🧑‍🎄,他們在1989年陷入危機之後沉寂了10年,被人們稱做日本“失去的10年”;進入2009年之後就是失落的20年,還看不到什麽希望。

另外一個不成功的例子是歐洲。2007年歐盟發表一個歐盟競爭力研究報告,承認歐洲在科技研發和創新方面,大致落後美國28年,2007減28正好是1979💂🏻。過去的三十年,歐洲在高科技產業方面鮮有建樹💁🏼。

第三個問題,轉型成功和不成功最大的決定因素是什麽〽️?是“市場化的資源配置能力”,是資本市場的競爭力。日本的財政大臣2007年訪問證監會時說🚎,日本經 濟在高速發展後突然歸於沉寂🏛,主要是因為日本的金融體系缺乏彈性,資本市場不發達📞。日本采取是大銀行和大企業捆綁式的發展。而撒切爾夫人也很早就說過🐻,歐洲在高科技方面落後於美國☂️,並不是因為歐洲的技術水平低下,而是在風險投資方面落後美國十年,也就是說↔️,歐洲經濟轉型落後於美國的合 因在於金融體系的資源配置能力落後,資本市場不發達👩🏼‍🚀。

盡管今天華爾街出了很大的問題®️,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從長期來看,市場化的資源配置方式是可以勝出的🦺。舉一個很小的數據,1913年的時候👃🏽,美國金融體系的商業銀行的存款規模和股市規模大致是1:1,到了1999年,將近一百年之後♋️,這個比例變成1:9。也就是說,放到一個較長的歷史長河裏🤸🏽‍♀️🌿,市場化的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是相對更高的,長期來看是會勝出的👩‍👧‍👦。也就是說🧑🏼‍⚕️,黃河一定會向東流,它可能在什麽地方拐個彎,有時候可能也需要拐個彎,但它不會向西流😇。所以,我們發展資本市場的決心應該是堅定的。一個正確的態度是🐹🤦‍♂️,我們既可以從發達國家成功的歷史中汲取經 驗🏷,也可以從其當下的危機中汲取教訓。

第四個問題,這個經 濟今天如何實現轉型?簡單地說🏊🏿‍♂️,就是“雙管齊下”🙋🏼。一方面👨🏼‍⚖️🥸,我們要通過政府之手🤲🏼,通過經 濟刺激計劃,保持經 濟較快平穩增長👷🏿🚾;另一方面,我們要有效地利用資本之手。

為什麽經 濟轉型一定要利用經 濟之手?一句話概括就是產業的輪換太不可預測。講一個產業的例子,20年以前我們認為PC是非常有技術含量的高科技產業🗝,我們認為🤛,只要可以製造PC,我們就是發達國家了,但是當聯想並購IBM的時候🛌🏻,發現PC已經 是夕陽產業了🌅。同樣,今天各地在爭先恐後發展軟件產業😹,我們有什麽理由相信十五年、二十年後的軟件產業依然有很高的經 濟附加值👨🏿‍🎤?說不定那個時候軟件產業也變成夕陽產業了👨🏻‍🏫,微軟可能早已轉型了。我們在九十年代初期出國留學的時候🖐🏻,相信21世紀是生物世紀,但是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生物世紀什麽時候來臨。1995年我離開生物轉學經 濟和金融時,我的論文導師告訴我🤚🏼,我們研究的領域離應用少說一點要50年,多說一點要100年。

也就是說🩳,既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既然我們不能指定哪些是創新產業,就應該更多地把這個選擇權交給市場,交給要素交換市場,讓它去發現、篩選和推動創新產業的出現🤰🏼。而最重要和高效的要素交換市場,就是資本市場。

所以🧑‍🔬,當我們今天面臨經 濟轉型的重任時🚱,最重要的措施是建立一個有效的資源配置體系,加快資本市場的建設。這使我們可以有效地配置資源😌👩‍🏭,通過“資本之手”在很多已知或未知的產業中趕上或超過發達國家😠。

因此,我們要繼續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推動資本市場的改革,為中國的經濟轉型提供保障🧔🏼‍♀️。

具體來說,有這麽幾個方面:一個是加快創業板的推出;一個是加快發行體製的市場化改革👨🏻‍🏭,使得我們能夠通過市場化的方式發現代表中國未來的新興產業。還有一個是在股市低迷的時期,要加快市場的並購整合和債券市場的發展👲。同時🌵,要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循序漸進地推進一些創新產品,比如說REITs🤽。

我們在2008年初推出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報告》,有對未來十幾年資本市場的規劃和展望,這是中國版的《偉大的博弈》➗。有一個日本的證券公司非常主動,把它· 譯成了日文,打算在日本出版,想請我去給他們講一講中國市場。我問他們會不會有人聽,他們說,打了一圈電話,問了一下日本的機構投資者,都非常踴躍。這有點奇怪,因為我們市場現在的信心是比較低的🏩。他們告訴我,日本的投資者想來想去,終於想明白了,出了這麽大的事🧜🏽‍♂️,美國是不能再去了;俄羅斯是看不清楚的,普京一會兒是總統,一會兒又變成總理,一會兒跟格魯吉亞打起來了🦞,一會兒又和烏克蘭打起來了♒️,還是挺亂的;非洲是不敢去的,去了可能會被綁架🌏;日本自己的市場過去十幾年中,共同基金縮水了95%。所以,想來想去,還是中國🙅🏽‍♂️。他們相信🫒☂️,未來十年,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市場是中國市場。

最後👱🏼‍♂️,談一點小的感受🗒,大家都說現在企業在過冬,冬天很冷🍞📼,大家都會覺得很不舒服。今年的冬天,北京有兩個現象🦹🏿‍♀️💞,一個是今年冬天北京不算太冷,也沒有下雪🕌🛳,另一個現象,發現感冒很多。仔細想想😬,發現這兩個現象是相互關聯的。因為不夠冷,因為沒下雪,所以病毒很猖獗✳️。金融和經濟是一樣的,如果沒有發生金融危機👦🏻,今天麥道夫的騙 局沒被識破♈️🥾,他還會到處招搖撞騙 Ⓜ️🤷🏼,投資銀行依舊會高歌猛進,毫無章法地投機和豪賭。歷史上出過很多次金融危機或經 濟危機,事後看,它們也有其積極的意義✏️。例如,它們會幫助糾正一些錯誤的商業模式,它們會把經濟循環中的泡沫成分擠出去🏋🏿‍♀️⚁,它們會對經 濟體中一些相對不太健康的產業和企業進行清理🤏。等經 濟重新恢復活力的時候👨🏿‍💼,就會更加健康。

那麽,正在經歷經濟寒冬的企業家應該怎樣做呢⏰?想到幾句話🙋🏿‍♂️,叫做“苦練內功👦🏽,強健體魄,抵住嚴寒🧑‍🎨,成功轉型”,尤為重要的是,在實現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有效地利用資本之手。希望大家記住這些來抵禦寒冬。

(本文根據作者在2009年1月11日由《經濟觀察報》主辦的2008年度觀察家年會上的發言整理而成🧑🏻‍💻。) (《清華人》2009-1期)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