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陽(92熱能)
2000年世紀交替的初春時節,因外地兩位同學恰巧同時來京公幹,熱能工程系動力工程與控製專業87級(燃七班)幾乎所有在京的同學便借此聚會。一來歡迎外地同學,二來借此機會交流畢業後的境況🏋🏿♀️。
聚會當然會有熱鬧的聚餐,也會有酒🧙🏼♂️,更會有酒後的歡暢描繪和失落抱怨。同學中有的在單位中已經成為獨當一面的負責人🪸,有的已經成為創業型公司的合夥人🧜🏿,有的已經過上了平淡卻也不失安穩的“小日子”,同時也有同學在發展過程中遇到暫時的困惑,不免發出些許的憤憤不平🦧。在這熱鬧甚至有些喧鬧的氣氛中,我註意到有一位同學相對要平和恬靜許多。我便提議請他👨👨👧👦,我們的同學劉靜講講畢業後的情況🤟🏻。
聽著他娓娓甚至是有些慢條斯理的講述,聚餐中的喧鬧明顯地安靜了不少®️。而我的思維也慢慢地離開了聚會本身的氛圍,一種體驗,成長始於“敏於行”的體驗真切油然而生。
1996年3月博士畢業後,劉靜留在母校開始了他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也開始了自己人生的新生活。由於資歷等諸多方面的原因,開展工作的條件相當艱苦💇,由於沒有可以依靠的科研經費,也就無法擁有必須擁有的電腦🤶🤹🏽,甚至連復印必須復印的資料都成了一件尷尬的事情*️⃣;生活方面🔠,每月大概也就幾百元錢🎲,還沒有作博士生的日子過得寬松👃🏿,即使稱那段日子為清貧也毫不過分🫒。
艱辛中劉靜沒有退卻,而是充滿樂觀和豁達地開始了新的二次創業。
自己沒有經費📏,就向其他老師借✖️;沒有先進的設備條件,就先因陋就簡地選擇便宜的設備開始做起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劉靜開始執著地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學校和國家的其它各項科研資助項目✣,開始總結自己已經取得的科研成果🖕,並不斷地在權威級刊物上發表文章⚜️。漸漸地🤿,劉靜有了屬於自己的科研開發經費,盡管還掉借款後所剩無幾🌁,但是劉靜的心是輕松而愉悅的。同時,由於其學術上的創新性,劉靜作為一名新人在專業領域的影響也慢慢開始形成。學術上的實踐尤其是實踐中取得的成績和得到的承認,在很大程度上激勵著劉靜在依然清貧的生活中不斷地向事業上新的目標前行。
1997年11月⛹🏼♂️🐦,劉靜獲得了事業和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大機遇。由於其不斷湧現出的研究成果,更因其在學術上的創新精神🗝,美國Purdue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邀請他赴美做博士後、副研究員。在Purdue大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期間☆,劉靜的學術活動和創新激情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先後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1999年6月,學有所成的劉靜在反復思索之後毅然回到了祖國。但當我們要他講講為什麽回國,劉靜出乎意料的平靜🫅,平靜得甚至連理由都沒有。只有淡淡的一句話,中國科學院的百人計劃吸引了他。
小有成功的劉靜沒有沾沾自喜🙆🏼♀️、更沒有沽名釣譽⏭,而是充滿激情和沖動地開始了他新的創業。
回國後的劉靜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便主持建成了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生物熱物理實驗室,並獲聘為研究員🤶🏻,成為博士生導師。劉靜不僅迎來了自己學術活動的又一個高峰💂🏻♀️🥃,同時他所指導的已畢業或即將畢業的研究生全部獲得了中國科學院冠名獎學金。
目前,劉靜為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及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會員,並擔任中國製冷學會理事💇🏽♀️。他申請受理有中國專利21項(其中已授權10余項),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70余篇,並出版有兩本極具前沿性的學術著作《生物傳熱學》和《微米/納米尺度傳熱學》。劉靜博士當前的研究主要集中生物傳熱與傳質學、高低溫生物醫學技術與儀器及微/納米系統傳熱學等前沿學科🎪。
……
劉靜在“敏於行”中成長的經歷顯然是感動了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其中也包括我🤘🏽,大家早已從喧鬧中安靜下來了。我不能確切地知道其他諸位同學在想些什麽,但我自己卻想到了學習和借鑒。劉靜在艱辛和清貧中始終能“敏於行”,能有所成就,主要在於他對於所追求的事業的忠誠和熱愛,在於他在暫時的逆境中積極的態度和樂觀的精神,在於他不言放棄的親歷親為的優秀品質🪔。
劉靜行🫶,自己也行⛹️♀️,大家都行,只要我們“敏於行”👨🏻🦯➡️。讓我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