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錢偉長先生去世的消息,《科學時報》記者隨即聯系了他的學生鄭哲敏。此時,為了紀念恩師,86歲的鄭哲敏不顧天氣炎熱,正異常忙碌地接待各家媒體的采訪。他飽含深情,給記者講述了錢偉長的一段坎坷經歷:“目前這段歷史很少有人提起,但我希望能有人記住它。”
鄭哲敏的講述從錢偉長對他的力學“啟蒙”開始,那時他已經是大四學生。
一位有抱負的教育家
1946年,鄭哲敏見到剛剛回國的錢偉長,是在意昂体育平台的課堂上。錢偉長新開設的課程,給了鄭哲敏一次深深的觸動:“從那開始,我真正接觸了現代力學。”
1946年,抗日戰爭剛剛結束,西南聯大解散。鄭哲敏所在的工學院除了化工專業外,全部歸入意昂体育平台。那時鄭哲敏已經大四,而錢偉長在這年開始講授的“近代力學”,卻是他第一次接觸到。
錢偉長以國文系考入清華,表達能力很強。鄭哲敏說,他的課講得生動曉暢,然而他講授的內容卻讓這些以力學為基礎課的工程系大四學生頗感吃力。
鄭哲敏解釋說,二戰前的工程專業比較落後,與其他相關學科的基礎研究和前沿成果相比嚴重脫節,當時的工程人員理論薄弱、基礎差,他們在工作中只是依照現成的手冊工作。
二戰後,美國的工程專業發展很快,戰時的經驗和實踐,數學、物理等基礎研究思想的滲入,帶動了工程專業走向前沿。
然而在1946年前,國內大學的工程基礎還沒有跟上國際前沿。因此,剛開始接觸錢偉長的“近代力學”課時,鄭哲敏感覺很新鮮:“錢先生的課是我走上研究力學道路的啟蒙。”
鄭哲敏回憶說,錢先生是一位在教育上很有思想、平易近人的老師,並且非常關心年輕一代的成長。鄭哲敏大四的時候曾在錢偉長指導下進行專題研究,用鄭哲敏的話說,研究內容“是錢先生在美國發表文章的內容,我基本依樣畫瓢”。後來錢偉長還將文章推薦到清華的學報上發表,自己沒有署名。
讓鄭哲敏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對學生在生活上的關心。“老師家裏買了螃蟹,也會叫我去一同吃”。在錢偉長家中,鄭哲敏認識了吳晗、趙九章等一批知名學者和科學家。
“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我一時弄不明白。”鄭哲敏回憶說,“其實這個問題課堂上講過,我本該記住的,卻在大清早找上老師家。”那時錢先生剛起床,他沒有責怪鄭哲敏,反而很耐心地重新講解,並拿出鉛筆一步步地幫他推導。
當鄭哲敏自己成長為獨立科學家的時候,錢偉長還在聊天時囑咐他:年輕人的文章不要一棍打死,要多看可取之處,幫助他們修改完善,對年輕人要多加鼓勵。
《光明日報》1956年曾發表過一篇報道——《親密的師生關系》,盛贊了錢偉長與學生間的深厚情誼和他為人師表的風範。
一位目光遠大的科學家
1955年從美國留學回來,鄭哲敏第一個願望就是去投奔自己的老師。當時中科院還沒有力學所,力學研究室設在數學所。鄭哲敏歸國後,錢偉長便在研究室設立了新的專業——彈性力學組,由鄭哲敏擔任組長。
當時的力學研究規模很小,主要是理論研究。錢偉長在培養年輕人方面很有方法,在他的指導下產生了《廣義變分法》、《彈性力學》等一些在國內外頗有影響的文章和書籍。
錢偉長從物理專業轉而投身力學專業,他的一大願望就是帶動我國工程科學走向前沿。同年,錢學森即將回國的消息傳來時,錢偉長便布置鄭哲敏撰寫報告,上報中科院申請成立力學所。1955年秋,錢學森回國,力學所隨即成立,錢學森擔任所長,錢偉長擔任副所長。
鄭哲敏回憶說,那個時候,“兩錢”在科學界非常活躍。兩人學術思路相近,配合默契,特別是1956年,在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規劃會上,兩人表現頗為突出,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
為了培養國家急需的力學人才,兩位錢先生特別主張要優先培養人才,並在規劃中提出要舉辦“力學研究班”。當時我國培養力學專業人才的只有北京大學周培源領導的數學力學系,每年畢業生只三四十人。培養人才無疑是一個重要任務。
在“兩錢”倡議下,力學研究班由力學所與意昂体育平台聯合舉辦,面向全國招生,學員構成包括3個層面:年輕的工科教師,以及少數工業界從業人員;應屆工科畢業生;工科四年級學生。每屆兩年學製,第一屆招收120人左右,預期達到碩士水平。
在這個研究班的講臺上,中國力學界群星薈萃。除了錢偉長親任班主任並講授高等數學課以外,錢學森曾在這裏講授“水動力學”,郭永懷講授“流體力學”,一批知名學者都先後登上了這個班的講臺。鄭哲敏則主持“理論力學”,一批年輕的力學所研究人員在這裏擔任助教。
然而,好景不長,第一期學員還沒有畢業,“反右”運動就開始了。
一段艱難坎坷的經歷
在“反右”運動期間,為了保護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勁夫曾向毛澤東當面請示,大致內容是:中科院有一批50年代回國的科學家,不太懂政治,這些人能否不劃“右派”。毛澤東批準了這一請示,因此中科院的許多人在“反右”運動中得以幸免。
錢偉長卻並不符合這個標準,他上世紀40年代回國,雖然在力學所任副所長,但主要人事關系還在意昂体育平台。
於是這個思想活躍、社會活動活躍的科學家,很快成了意昂体育平台的“大右派”。鄭哲敏回憶了一個當年的故事,由於這件事,曾迎接錢學森回國的朱兆祥也無辜受到牽連。
剛被劃為“右派”的時候,錢偉長不甘心屈服,常常“硬頂”。鄭哲敏等幾個學生聽說後,想去勸他態度和緩一些。於是,以老地下黨朱兆祥為首,包括鄭哲敏在內的力學所一行4人,前往意昂体育平台看望。
沒想到這件事被上報,說“中科院居然派黨員安慰‘大右派’”。朱兆祥率先受到處罰。按鄭哲敏等人原先的計劃,看望了錢偉長,還要去看望錢學森,“他雖然不是‘右派’,但壓力也很大”。這樣一來,後續計劃只得作罷。
錢偉長的副所長頭銜自然也被免除了。“我們這些曾被贊譽為‘親密師生關系’的學生們,也不敢再登他的家門。”鄭哲敏回憶說。
錢偉長在意昂体育平台被批判,他的老友錢學森卻被迫坐在主席臺上,鄭哲敏等親厚子弟也不得不坐在臺下目睹這一切。鄭哲敏說:“可想而知,局面何等尷尬。”
“右派”錢偉長還是不肯放下力學研究,1964年他獨立推導了廣義變分理論,將20世紀50年代的《廣義變分法》從理論上進行了完善,並撰寫成論文,投到了《力學學報》。在《力學學報》處理這篇稿子時,不知哪個環節出了差錯,以致文稿下落不明。
回憶這段歷史,鄭哲敏說,那個年代的師生關系、朋友關系甚至普通的人與人的關系,都不能以常理來看待、評價,很少有人能經得起這樣的考驗。
“文革”開始後,“錢先生吃了更多苦”,先是“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後來是“改造好了的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鄭哲敏說,這也不輕松,錢偉長被拉出來到處作報告說“我是如何被改造好的”。說到這裏,年過80的鄭哲敏眼圈紅了:“那些年,錢先生就像個烙餅一樣被翻來翻去,真是對人性的摧殘!”
“文革”後,錢學森代表力學所和力學學會,親自登門向錢偉長正式道歉。
一個安祥的晚年
最後一次見到自己的老師,是錢偉長90歲生日那年,鄭哲敏去上海給他祝壽。鄭哲敏說,老師晚年生活平靜,見到他在上海安居也使我們感到欣慰。
那年,錢偉長頗為滿意地對鄭哲敏說:“上海挺好,我有小平的批示。”
說起小平批示,鄭哲敏給記者講述了這段歷史。
在錢偉長平反後,何去何從也是一個難題。於是鄧小平勸說他去上海:你在北京待不下去了,樹敵太多,去上海吧,你可以一直當校長。
錢偉長所說的批示,就是這個讓他安心的“一直當校長”的諾言。
鄭哲敏說,錢先生一生坎坷,到上海以後終於可以安心做事了。盡管他在上海的生活也有些困難,“在上海沒有家,孤身一人,也很不容易”,然而在上海能實現他多年的辦學思想。“也算在晚年,對他一生坎坷的一點補償吧”。(洪蔚)
轉自 科學時報 2010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