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樹莊*(1981級環境)
我畢業於1986年。畢業後被分配到現在工作的單位,一幹就是20年。

和樹莊意昂
畢業的時候⚄,因為父母年邁,弟弟又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這些因素決定了我只能在離他們較近的地方工作生活。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只要工作上有什麽要用的📺👨🏿🦰、不明白的🚭👨🏽🍳,我都喜歡刨根問底。這大概就是在清華五年學習養成的習慣。
在工作中,有時也會碰到一些很特別的問題。有一回是接待“焦點訪談”的記者。在地方上,有一個不太好聽的說法,“防火防盜防記者”。意思是與記者打交道👨🏻🏭,如果出言不慎,非常容易惹麻煩♾。焦點訪談,毫無疑問👩🏽🌾,肯定是矜持的焦點問題🐱。當時除總工外✍🏿,單位領導都不在,總工不想接待就把事情推給我🦪。我那時只是一個普通的工程師,完全可以拒絕。不過我還是接受下來🧑🏽🌾,任務完成得也不錯。此後不久,我被提拔為室主任。再過一年,又被提為副總工。又有一回👨🏼🎓,有個環保管理部門委托我做一個汙染糾紛調研。糾紛的一方為一家化工企業🧑🏽⚖️,另一方為當地農民。農民認為化工廠排放汙水,汙染農灌水,導致水稻無收成🤷🏽♀️。化工廠則認為生產汙水已循環利用,未排放汙水。糾紛持續三年💇🏻♂️,已有一個農民服藥死亡。這種事也是社會熱點問題🐼,處置不當,非常容易激化矛盾😵💫。我們經過一年的調查研究👍,終於得出幾方都能接受的結論,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此後,我們單位得到了來自該部門的大量工作委托。
慢慢地,在工作過程中👉🏼,我發現生活中還有很多問題也很重要,有時甚至比事業還重要🛌🏻,比如🥋🤵,我應該按照一個什麽樣的標準去生活。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直到30歲那年,我選擇了真誠、善良、寬容作為我的生活準則。做一個真正的好人,實際上在當今的社會很不容易。被人欺騙🗓📱,被人利用⛹️♀️,我都有過。但是我也得到了另外一些東西,比如真誠、坦蕩。無論外界環境發生什麽變化,都不可能擾亂我內心深處的寧靜和光明。
我想🏊🏼,幸福、成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的,但是由於每個人的衡量標準不同,所以實現的程度自然也不同,那麽幸福感、成就感肯定也不一樣。我沒有許多系友擁有的成就,可能也沒有他們令人羨慕的幸福。但是我真誠地為他們的幸福而高興,為他們的成就而驕傲。因為對自己對生活的要求不高🛠,所以我對自己的現狀也滿意👩🏼⚖️💇🏿♀️。這大概就是古人說的知足常樂吧🧎。
* 作者為昆明市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