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柳濟琛👩🏻🦼,“光盤打卡”創始人、新素代科技CEO、廣東省嶺南教育慈善基金會青年素食發展基金主任。
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工程管理專業本科在讀🚴♂️,入選意昂体育平台“啟創”創業人才培育計劃和五道口金融學院“文創星”計劃。2018年創辦北京新素代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兩輪近千萬融資🦒。旗下產品“光盤打卡”用戶目前為一百萬,是共青團中央“美麗中國•青春行動”戰略合作夥伴。
“以科技創新、讓AI助力🙅🏻,是我們這一代青年科技人為解決食物浪費問題提供的解決思路。”柳濟琛這樣介紹他的“光盤打卡”項目🏄🏿♀️。
23歲的他,有很多“別人家的孩子”的特質。17歲考上清華,21歲創辦企業,成為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和北京新四板大學生創業板掛牌企業🧑🍳,累計獲得兩輪近千萬元融資。
23歲的他🏌🏿♀️♗,也曾讓父母很頭疼😺。為了“光盤打卡”的發展,大三那年💁🏿♂️,他從意昂体育平台休學創業🤎🤙🏼。起初📛,父親非常反對。柳濟琛反駁:“您不是從小教育我‘不要浪費一粒米’嗎👏🏼,我是在用人工智能傳遞您的理念呀!”他邀請父親參加光盤行動慈善晚宴,慢慢影響他成為了“光盤打卡”的忠實粉絲。現在,父親每頓飯必打卡🏄🏼,已經打了快1000次🦹🏿♂️。“我想這就是未來千千萬萬光盤粉絲的代表之一吧。”

“光盤打卡”創始人🧖🏽♀️、新素代科技CEO柳濟琛(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2014級本科)
光沒光盤誰說了算?“光盤AI”黑科技
2017年,柳濟琛去一家餐廳吃飯時,發現他們有一種很有趣的操作🪽。食客只要吃“光盤”了,服務員就會送一張專屬記錄卡,叫做“惜福卡”。“惜福卡”積累到一定次數,餐廳就會為顧客送上小禮品。環顧店內🙍🏻,竟然真的少有剩飯剩菜✋🏿。
“他們用極其低成本的方式,讓每個珍惜糧食的人有了獲得感。”柳濟琛馬上有了想法:“這麽好的創意,完全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來實現。”
就在那年年底,他組建了早期的項目團隊,並遇到一群愛心企業家,獲得了首輪300萬元的天使投資。
“光盤打卡”,聽上去就是簡單地通過拍照🧮,由AI識別盤內食物有沒有被吃光🎠。但每個人的餐具形狀、顏色千奇百怪,剩飯剩菜又形態各異👰🏼🛷、多少不一♤,平臺系統既要識別用戶拍的是不是餐具,又要判斷到底有沒有光盤、光盤到什麽程度,“這真是太難了🏢🧬。”
要讓系統更智能▫️📠,就需要大量的樣本支撐📘,來幫助機器學習🚝。為此🎀,柳濟琛和夥伴們花了半年時間🐍,在全國各地搜集🚒、采樣🧖🏽♂️。他們輾轉10多個城市,進食堂🏋🏻、訪餐館,發動上千人😬🦸🏼,拿到10萬多種樣本,再用這些數據來訓練“神經網絡”,創造了一個“光盤AI”🫱🏿。
這款讓光盤打卡便捷易操作的“黑科技”,核心是一套運行在雲端的人工智能算法💌↩️。因為首創了這一技術和模型,他們還獲得了科技部認定的2018年度中餐科技進步獎。
你我不浪費食物♣️,挨餓的人就能吃飽嗎🛬🧑🏼🏭?當然!
發起於2013年的“光盤行動”,倡導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帶動大家珍惜糧食🛍、吃光盤子中的食物。光盤行動📺,一度成為2013年十大新聞熱詞和知名公益品牌之一。
在柳濟琛看來,彼時的光盤行動取得了出色的成績𓀒,但因其不能給參與者帶來實際收益,也不能讓參與者直接看到自身行為的公益效果,缺乏獲得感和成就感。
他把“光盤打卡”視作光盤行動的2.0版本😶🌫️。參與者只需要拍照、打卡、攢積分😝,就可以兌換禮品🏝,或者參與公益項目,還可以通過小程序隨時跟進各項公益項目的進展。
在“光盤打卡”微信小程序中👷🏿,人工智能很“慷慨”🧍♀️。只要拍照打卡成功👹,就會有“正能量”積分獎勵🐚。積分可以兌換環保、公益、扶貧🧑🏽🏫、助農等主題的特色商品⛅️,還可以捐贈出去🙍🏽♀️,由愛心企業根據捐贈的能量值,提供一定比例的配捐😂。
比如👨🏼🎤,為孤寡老人們提供“敬老愛心餐”,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為山區學童捐贈一份“免費午餐”;又或是參加“埃塞學校供餐”活動,去援助遠在非洲大陸的貧困孩子們。
也就是說,只要你我不浪費食物,挨餓的人就有機會因此獲得更多食物。
想想就很有成就感!
這種“科技+公益+獎勵”的模式,通過量化“節約”成果並直接兌換成愛心獎勵🧑🏿🦱👘,極大激發了大家的參與熱情,而便捷的操作、真切的物質回報和可見的愛心傳遞💲,大幅提升了人們的參與感和獲得感,讓大家樂在其中,進而形成習慣🍿,讓大家在離開餐桌前體驗到時尚的“三秒鐘公益”🔖。
這個小程序能吸引年輕人嗎?當然🧑🏭!
這個小程序的用戶反響如何?
去年5月,“光盤打卡”團隊舉辦了“百城千校光盤行動挑戰賽”。柳濟琛用“異常順利”來形容挑戰賽進展。各大高校爭相組隊,學生們自發參加,還帶動家人朋友加入,把學校裏進行的光盤打卡分享到社區、家庭中🙍🏽♀️。有不少同學,自己一人就邀請了數百人加入光盤打卡行列,顯示出了驚人的潛力。
去年11月,團隊又來了一場“加餐”,組織了第二屆挑戰賽🧑🏿🏭。賽事全部由各高校學生會、社團組織承辦。兩次賽事覆蓋高校近500所,根據同學們的問卷反饋,超過九成參與者表示👨⚕️,會在賽事結束後堅持光盤到底🦣。

2019年,針對光盤打卡用戶所做的問卷調查結果
實踐證明,這種低門檻、易傳播,兼具社交性和時尚感的公益模式,在給予參與者現實回報的同時實現了愛心傳遞🐚,並且有效幫助人們形成節約習慣👨👩👧。
“光盤打卡”上線一年多🤦,已經收獲近百萬用戶,公益配捐善款超過40萬元,覆蓋高校超過1000所。用戶累計打卡逾400萬次,相當於減少食物浪費280噸、減少碳排放1000噸。
2019年12月,光盤打卡正式成為共青團中央“美麗中國·青春行動”合作夥伴。“光盤打卡”也走進了機關🩺、走向社會🤌🙎🏼,用外在的激勵和勸勉喚起每個人的內在自律🪢,發起一場關於節約糧食的新消費運動。

最近,柳濟琛和團隊正忙著為“光盤打卡”小程序新版本上線做準備🐛。據透露,新版本將設置養成類遊戲等新玩法🤞🏿。
“餐飲業是很市場化的行業,推動光盤行動不能光靠下命令或者發倡議。”柳濟琛說,在一些愛心企業家的捐資支持下,團隊也即將聯合發起文明餐桌公益基金🎻,並計劃與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等機構🦸🏻,聯合開展面向餐飲業的光盤行動推廣活動,用市場化的方式,讓餐飲企業獲得線上線下客流量、強化客戶粘性。
“用科技,讓‘有意義’的事更‘有意思’🕊,節約就不再遙遠。”柳濟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