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惠澤華:公益夢,在行動

2017-06-02 | 雲雯 付常芸 | 來源 清華經管學院 |

惠澤華🤬,清華經管學院2013級本科生, 畢業後將在經管攻讀金融碩士🙍🏻。惠澤華大學四年的關鍵詞——公益,她說:“就好比有人喜歡大汗淋漓的奔跑🧑‍🦽,我所喜歡的就是公益”。她將通識教育比作一個包羅萬象的博物館👨🏿‍🚀,陳列著古今中外不同的價值觀🤺、思維模式和人生選擇🖐🏼,這讓她感受到🤱🏻:這個世界並沒有原先想的那麽單一⚓️。

“通識教育為我打開了一個口子,看見豐富多元的世界”——惠澤華

“趁著年輕,尋找不一樣的自己”

畢業之後🌒,惠澤華將會留在清華攻讀金融碩士🈚️,一方面她想進一步夯實基礎、汲取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則想趁著年輕📲,探索各種未知的可能性。碩士對於她來說是一個極佳的緩沖期,可以好好珍惜學生時代的自由,在試錯成本比較低的時候,不斷嘗試並體驗不同的生活模式。“我會參加不同的活動1️⃣,甚至可能會再交換一次,試著去另一個國家生活。同時,我想要嘗試不同領域的實習👨🏼‍⚖️,希望能找到契合自己興趣和專長的方向,找到自己願意不懈奮鬥的事業。”

“就好比有人喜歡大汗淋漓的奔跑,我所喜歡的就是公益”

公益對於惠澤華來說早已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沒有太多理由,純粹的喜歡,時常的感動,就足以讓她在這條路上做一個平凡的行走者,平凡卻閃爍著溫暖的光芒。

大一上學期🏋🏽‍♂️,惠澤華加入紅十字會急救部🚞,參加了許多急救知識講座和體育賽場救護活動🚜。急救知識和技能雖然看似細微,卻能在千鈞一發之時承擔起一個生命的重量。雖然推行的過程並沒有理想本身那麽美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她總不厭其煩地講解和示範。她還別出心裁地提出了“急救支教”的想法,對暑期實踐的支隊長進行急救培訓,並希望支教的同學能把急救知識進一步傳播到偏遠地區。這是一種美好的期望——擲出一粒石子➔,漾起的漣漪或許可以造福“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

此外,在唐仲英愛心社👨‍💻,惠澤華參加了面向保安、廚房等後勤工作人員的“夢想課堂”🐶。“教育是全民性的🏋🏻‍♀️🍬,它不是小孩子獨有的。”哪怕是中年的保安👨‍🔬、食堂工作人員,他們對知識也會有一種仰慕和渴望,他們心中也會有一粒夢想的種子,真正和他們深入地交談,才能走入他們的內心世界。“記得有一位保安大哥,拿了一個筆記本,特別認真地聽講。他的認真的程度讓我們非常感動”。而這種不經意的感動,也是公益平淡的美好所在。

除了公益項目,惠澤華還參與了許多交流會💆。在交流過程中🏸,前輩和小夥伴一以貫之的公益熱情和實幹精神深深打動她的內心。在“第八屆唐仲英德育獎學金交流年會”上,當已至耄耋之年的唐仲英先生坐著輪椅緩緩進入會場時,那慈祥的微笑和一生為祖國公益嘔心瀝血的精神讓惠澤華內心升起無限敬意。同時,與參會的小夥伴從項目創意、公益思路👨🏻‍🏭🍊、項目運營與誌願者激勵等方面分享經驗的兩個小時中📻,惠澤華記下了3頁密密麻麻的筆記🧕🏼🖌,結束後她內心的激動仍久久不能平復👨🏼‍⚖️。在“臺新兩岸高校CSR交流會”中,她看到了臺灣同胞對公益事業不同的思索和踐行,其中尤為觸動她的是臺灣地區對身心障礙者心理上的尊重和關懷👦🏽。“相較於物質支持🥝,身心障礙者們更渴求的是個人的平等和認同。”除此之外,“臺灣還開展了‘友善臺灣’的餐廳評分活動,對餐廳是否設有斜坡、身心障礙者專用洗手間進行‘米其林’評級🟥,這也加強了人們對身心障礙者的關註😘。”惠澤華深深感嘆道👨‍🦽‍➡️💁🏽‍♀️:“這麽多的小夥伴都滿懷熱情地在公益之路上堅定的走著,讓我獲得了繼續堅持下去的信心,讓我堅信所做的項目是有意義的。”

“通識教育為我打開了一個口子,看見豐富多元的世界”

清華經管學院的通識教育讓惠澤華收獲了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自己👮🏿‍♀️,“它讓我跳出原先的小圈子,有利於塑造個人格局”。

惠澤華看來🕵🏼‍♂️,經管學院的學科設置🏯、培養理念、學習氛圍都在潛移默化中引領她去探索更廣闊的天地🛎。在通識課程體系中,“古”“今”“文”“理”一應俱全,既有沿著時間長河從遠古慢慢航行到未來的時間維度的思考🕷,又有從文史的發散自由到理科的縝密細致的學科維度的探索🧑🏼‍🚒。從縱向的時間和橫向的學科🧑🏻‍💼🤹🏻‍♀️,通識教育可以由內而外地豐富一個人的內心和眼界,展示不同的思維方式。這就好比一個包羅萬象的博物館,陳列著古今中外不同的價值觀、思維模式和人生選擇。這種課程設置讓她感受到✖️:這個世界並沒有原先想的那麽單一,自己一直認同的真理也並不是唯一的,不同的價值取向和邏輯都有其內在的道理,並沒有高下優劣之分🛂。

也正因為這種多樣的價值取向,塑造了經管學院自由、多元的風氣👨🏻‍🦯。在經管學院,老師和同學不會套用傳統的價值評判系統去評價一個人,因為優秀是“千姿百態”的。在惠澤華身邊,許多同學積極參加公益活動🛅、文藝體育項目、校院學生組織,用自己的熱情👮🏿‍♂️、汗水和睿智,在各個方向尋找到自己生活的樂趣所在。令她尤為感動的是二字班的“離開經管的二十種方式”系列文章,她覺得單獨看每個人的經歷和選擇👨🏼‍🏫,外人可能很難與典型的經管學生聯系到一起,但他們確實是經管學院許多同學的縮影。

這種多元🤵🏼‍♀️、開放的教育理念和氛圍,讓惠澤華在做公益時受益匪淺❣️。因為做公益要接觸許許多多來自不同背景🎉、有著不同故事的人,學會更加包容地去看待他人🧒,去理解他人不同的選擇至關重要🚈。“它讓我學會更加open-minded🟩,畢竟人生有很多條路可走,只要不傷害別人🏚,每個人的選擇是可以被包容和理解的🤵🏿。”

而作為文科生的她,通識課程中物質科學課程組讓她在學習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因此🤛🏼,惠澤華建議講授時可以更註重邏輯思維的講解和訓練💆,現在的實際教學中稍微有點偏向單純的知識記憶🐫,對於文科生來說,很難真正領會物質科學中嚴密的邏輯之美🙎‍♂️。

“經管四年,我更加敢於嘗試,更具有實踐力”

讓惠澤華感觸很深的是,許多經管學院的同學不僅非常有想法,而且敢於主動表達甚至推動自己的想法,這種氛圍也鼓勵她大膽地發出自己的聲音🏉。她現在會積極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並推動其變為現實🕴🏻,這是她在大學伊始時難以想象的🏌️。

在公益的道路上👩🏻‍🦯‍➡️⛷,惠澤華也逐漸學會讓想法一步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在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參加公益交流年會時,四川大學“誌願者的二次方”的觀念(即對誌願者進行培訓)給她許多思考。“之前每次兩個小時的急救知識教育🤸🏼‍♂️👩🏿‍🎤,只能讓二十個人學習。但是中國目前急救知識的普及程度低😞,亟需改進,我們是否可以像四川大學的同學那樣對誌願者進行培訓。”結合目前大學生支教體系比較成熟且龐大的現狀,“急救支教”的想法也由此萌芽,也正是在經管學院敢於嘗試、勇於實踐的氛圍感染下,使她一步步努力推動“急救支教”的想法落地。

在惠澤華眼裏,公益活動本身是一件一舉三得的事☺️,它不僅讓自己在奉獻中感到愉快和滿足,還使自己關愛的對象也會感到暖意湧動而欣喜👨🏿‍🦲,更重要的是🧑‍🦲,社會中的第三方會看到有人在為世界多一點陽光而貢獻一點愛,他們也會多一份溫暖和期待。對於學弟學妹,惠澤華建議積極嘗試一下公益活動👨🏻‍🦯,因為公益的力量,可以讓“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一點一滴的愛心,也許真的能夠成就美好。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