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清華大禮堂西側水木清華“北山之陰”有一座清華英烈紀念碑⚾️。碑高兩米,正面黃銅鑄造🚣🏻♂️,上書“祖國兒女 清華英烈”八個大字,背面刻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獻身的清華英烈永垂不朽字樣及四十三位英烈的名字⚄,我的祖父閻裕昌便是其中之一。對於祖父我是陌生的,因為我們雖有血緣關系卻無見面機會🐧。但對於祖父我又是那麽熟悉🤦🏼♀️👩🚒,因為有很多先輩在回憶中提到他💴,而我也倍感驕傲地覺得這就是我的祖父,我的祖父就應該是這樣的🏊🏿。

閻裕昌
本是梅貽琦家中一名雜役🈚️👍🏿,後被葉企孫提拔為物理系實驗員
我祖父閻裕昌,號錫五,1896年10月13日生於北京郊區,幼年讀過幾年私塾🧑🔬。1919年23歲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在校長梅貽琦家做雜役。當年梅貽琦家有一輛小轎車🧑🏻💼,那時的車需充電後才能使用,很耽誤時間。有一次👆🏽,梅貽琦在給自己的汽車充電🫎,閻裕昌站在一旁觀看,把充電線路的接法記在心裏,事後還畫出了一個草圖。後來,梅貽琦無暇充電時🤵🏼♂️,不等他吩咐👨🏿💻,閻裕昌便把電池充好了,梅貽琦對此很高興,認為他愛學肯幹🌒👨🍳,有培養前途🧜🏻♀️。
不久,梅貽琦見葉企孫,說我家有個雜役🕵️♀️,人很聰明,好學,你若需要可借你用兩個月,放在我家屈才了。就這樣閻裕昌便到物理系🪜,在葉企孫的領導下上班了🧚🏻♂️。梅貽琦再見到葉企孫🧒🏼,問閻裕昌怎樣🧖🏿♀️?自他走後,我家很亂💂🏻♂️,他若能回來才好👷🏿♂️。葉企孫說🤌🏿💂🏽:“您再找人吧,閻裕昌太難得啦🍃,我長期留用👩🦱,不能歸還🅾️。”
閻裕昌在葉企孫幫助下進步很快。1928年🧪,清華學校發展為國立意昂体育平台✂️,閻裕昌到物理系實驗室工作,愈加努力鉆研🧵,對解決各實驗室不同需要的直流供電線路問題做出了貢獻,得到葉企孫教授的賞識💪🏿,1931年夏將他提升為實驗員🏄🏼♀️。
每上一堂課👩🍼,閻裕昌都要在課前把儀器準備齊全🏋🏿,上課時配合教授所講內容進行實驗表演,課上細心操作,課下認真準備🤦🏻♂️📓,不斷改進完善已有儀器,籌劃製作新的表演儀器。他聽說北平城裏某銀器作坊有位姓丁的老工人,做的銀質小火車頭很精致,以酒精為燃料還能運行👩🏻🦳,即登門拜訪🕶,專門製作出儀器設備供教學之用。他在京西藍靛廠火器營訪到一位能製造土火箭的,也積極向系裏推薦,得到系裏同意後將其請進實驗室🎡📋,協助進行有關火箭的研究。大家都稱贊:閻裕昌是一位難得的優秀實驗員!
他雖然受到大家的稱贊,對取得的成績卻不滿足👩🏿🦲,總覺得有許多東西還不懂不會,需要努力學習,事實上他在工作中從未放松過學習。吳有訓在1929年1月12日清華紀念科學社15周年會上吐露真情🥉:中國現在物理實驗室可以講述者唯中央大學🧓🏿、北京大學🤦🏻♂️、意昂体育平台而已👨🏻💼,然而三校以清華為第一🫷🏽。此非特吹,乃系屬實👔。而創建物理實驗室正是與閻裕昌一代人的努力分不開的😋!
由於清華經費比較充裕🤛,物理實驗室的設備在原來清華學校物理實驗室的基礎上發展較快。1930年已建成五個實驗室🤸🏿♂️,即:普通物理實驗室⏩、熱學實驗室、光學實驗室✯、電學實驗室👩🏿⚕️、近代物理實驗室。此外還設有製造儀器的金木工間和吹玻璃車間。據1931年的統計🐿🤐,全部實驗室共有儀器3000多種🤵🏿♂️,價值6萬余元。1930年以後🎟,系的發展方向著重發展研究部。1932年以後,葉企孫又通過大弟子施士元從法國鐳研究所購到鐳源50毫克💟🕢,能產生阿耳法👚、貝他、伽馬、愛克司等射線,從而使意昂体育平台成為國內最早使用鐳的研究基地。人們從上世紀60年代中國的原子彈、氫彈研製的功臣名單中發現⭐️,其主要骨幹幾乎都是意昂体育平台培養的(包括西南聯大),追根溯源不難看出研究實驗室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而這正是葉企孫默默做鋪路石所致🤦🏿♂️👨🏼🔧。
1936年夏,一二·九運動後,北平學生抗日救亡情緒十分高漲,成立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當時清華大隊長先後是淩松如和李昌,物理系學生葛庭燧等人擔任中隊長,組織了外圍群眾團體“實用科學研究會”👨🏽🦰,很多清華同學都申請參加🦏。
為了擴大影響,同學們決定舉辦一次民眾招待會🦸🏼,向群眾宣傳科普知識和國防科學。這項倡議遭到學校一些人的反對🗑🧖🏻♂️,後來通過葉企孫的反復說服和擔保🐦,物理系才同意借給儀器🕍,在同方部請熊大縝(熊大正)做關於太陽👨🏻🦽、空氣和水的講演🏙,閻裕昌配合演示🦹♀️。當天晚上還放映了一場科技電影😢,由學校在禮堂前面的草坪上臨時搭了一個大架子掛上屏幕🧜🏻♂️,熊大縝和閻裕昌一起在大禮堂二樓窗口向外放映🐺,上千名清華人和校外老百姓席地而坐看科普電影,受到一致好評🤘🏿。

清華英烈紀念碑
抗戰初期,偽裝成乞丐把“國寶鐳”護送到天津🏇🏿,為此受到輻射
1937年七七事變後😏,8月24日清華奉命南遷🚾。為保護北平校產,成立了清華平校保管委員會,閻裕昌也為委員會其中一員🔭。他同美籍教授溫德等人一起擔起保護校產的重責。
閻裕昌長子閻魁元回憶🤵🏻,1937年某一天深夜🧑🏼🚀,閻裕昌把我和大弟弟閻魁恒叫到院子裏,讓我們看一件寶貝🩵,說著拿出一個保溫杯大小的鉛罐,打開蓋後讓兩個兒子快速看了一眼💅🏽,馬上蓋好放在一旁,回屋後問他們看見了什麽?兒子答,沒看太清楚👩🏻🦲,但比螢火蟲光大些的藍光一閃一閃。閻裕昌告訴兒子🏂🏿👐:這是鐳源,別處沒有🧑🏻💼,不要亂說,要保密,而且這東西有毒🖌⬆️,不能多看🤹🏿♂️,會傷身體。
我家在距意昂体育平台西門約一公裏遠的成府槐樹街8號,離北大小東門80米,是個獨門獨院。那天晚上,在孩子們都睡下後,閻裕昌便把那鐳放在後院墻角處的廢磚堆裏,用碎磚頭蓋上。
閻裕昌將鐳藏在家中,思來想去,覺得珍貴的鐳源必須盡快轉移到更安全的地方去👨🏿🍼🏌🏼♂️,便思考著如何將鐳送到天津葉企孫處。
1937年10月的一天,天津英租界13號路戈登道19號,天津意昂体育平台同學會小洋樓院內🧖♀️,走上十幾級臺階,進到一樓右手第一間臨街的會議室👴🏼🤵♂️。會議室內,病愈後有些清瘦的葉企孫先生就住在這裏。
清晨5點,一個衣衫襤褸,頭頂破草帽👩🏽🏫,一手拄木棍👓,一手提著個瓦罐的乞丐出現在臺階上🪆🤵🏻。何水木(葉企孫學生)正要打發他離開時,“乞丐”說:“我從北平來,有要事要見葉先生👨🏻🎤。”“你是何人🤶🏿?叫什麽名字?”“我叫閻裕昌✭。”葉先生一聽說來人是閻裕昌,急忙迎了出來。“乞丐”快步走上臺階扔掉拐棍👩🏽🔧,摘下破草帽🧫,大聲說🖖🏿:“葉院長,我是閻裕昌啊!”葉先生上前🫅🏽,激動地說🫅🏿:“閻裕昌,真的是你呀!讓你受苦了,快快進樓裏歇息。”
閻裕昌雙手緊抱著瓦罐正要上樓,何水木說了聲:“那個破瓦罐子,您就別往樓裏拿了,我替您把它扔掉吧!”
閻裕昌一聽,當即道🧍♀️:“你懂什麽!這個破瓦罐可是我拼著性命帶來的!”
在一樓會客室裏🦛,閻裕昌雙手捧著瓦罐遞給葉企孫,同時自豪地說◼️:“葉院長,您交給我的任務,我完成了……我們清華實驗室裏的稀有金屬鐳就存放在這個瓦罐裏。”
葉院長、熊大縝👨🏻🍳、何水木都感到震驚與興奮,葉先生激動地說:“閻裕昌,你為清華❓👩👩👧,也為國家做了一件大好事⚪️!你用性命運來的‘鐳’先原封不動藏到地下室去,我們再找機會派人帶去昆明,交給梅校長🤸🏻♀️🚴🏻。此事關系重大👆🏼,就只有我們四個人知道🧑🏽🎨,一定要嚴加保密!”
閻裕昌簡單地向葉先生報告了一路假扮乞丐從北京到達天津的過程。當晚,葉先生做東👨🔬,為他接風洗塵。而後,鐳源由葉企孫托美國教授華敦德攜至南昌👦🏼,華敦德因受到輻射而患風癱❤️🔥,閻裕昌顯然也受到傷害。而後,清華遷至昆明🦎,招閻裕昌去那裏工作,當他準備好行裝正待動身之際🫲🏽,遇到了從冀中回來求援的王希(汪德熙)🧨,他是來尋求解決烈性炸藥起爆難的問題的🧗🏼♀️。葉先生用信任的目光看著閻裕昌,然後便請閻裕昌隨王希到冀中走一趟🧎➡️。閻裕昌很激動,因為他很早就想到冀中根據地去。他是帶著傷病(肺病)到冀中的☎,在抗日第一線奮戰直至被日寇殺害。

閻裕昌護“鐳”路線示意圖
在城裏造出炸藥♥︎,再把這些“肥皂”偷運到冀中根據地
1938年初春👳🏼♀️,閻裕昌經葉企孫教授的指引,開始走上革命道路,這期間,他改名門本中,意為:中國乃我中華民族之大地。北平淪陷後⚀,葉企孫教授滯留天津,在清華天津辦事處負責清華善後工作🕵️♀️,協助清華師生及物資儀器向西南轉移💆。他不顧個人安危,與共產黨地下工作者攜手合作,用清華的錢資助清華學生和教職員🏚,這批人有的秘密去了抗日根據地🙇🏽♂️,有的在天津為冀中抗日遊擊隊製造炸藥、購買武器。閻裕昌便是他們中間最活躍的一位。他先是在天津幫助葉企孫辦理清華師生南撤的事👬🏼🧑🏻🤝🧑🏻,繼之參加了支援抗日遊擊隊的秘密工作,到冀中後和清華物理系畢業生熊大縝一同工作⇾。
熊大縝當時是冀中軍區供給部長兼技術研究社社長🕞,閻裕昌是技師🎧,是技術研究社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他們和從平津等城市去的大學生一起📱,克服物資短缺🔈👃🏽,因陋就簡,研究生產炸藥,製造手榴彈、地雷等武器武裝冀中軍民📰👨💼。
閻裕昌為了幫助意昂体育平台、燕京大學等校人員來根據地參加抗日工作,經常穿越敵人封鎖線,來往於平津、保定之間。他常常把寫有被訪人姓名和地址的紙條藏在家中不易被發現的地方,還再三叮囑妻子對任何人都不要說出來。後來紙條上的人在閻裕昌的聯系幫助之下🙍🏿,紛紛到達京漢路西側的太行山去了抗日根據地。
清華物理系畢業生⚓️、著名物理學家葛庭燧抗日之初在燕京大學物理系當助教🏯,他回憶:1938年秋天的一個晚上,閻裕昌同誌忽然來到我的宿舍📿,他曾與我一起養過肺病,所以很熟,彼此比較了解,我問他這一年到哪裏去了👩🏽💼,他說:參加了遊擊隊,葉先生知道這事😵👨🔬,我是奉命來要求你利用燕京大學作掩護為遊擊隊做一些事:1.搞一些關鍵器材,如雷管和無線電元件;2.查閱一些資料,提供一些技術書刊🫃🏽;3.介紹科技人員去遊擊區工作。這些要求我當然義不容辭,於是彼此約定單線聯系的辦法😦。他說希望我去遊擊區看看,了解遊擊區的情況和要求。當時他告訴我🙏🏿,這個遊擊區在保定以東天津以西,去的時候會有領路人。
後來葛庭燧在閻裕昌幫助下🍹🕍,由北平化裝成天主教司鐸去了保定👨🏻⚕️,由保定到了冀中抗日根據地🍓🥃,還在熊大縝領導的軍區供給部工作了一個時期,為抗日根據地做了不少事,後回到燕京大學。
呂正操司令撰寫的《冀中回憶錄》一書中記述了熊大縝(熊大正)、閻裕昌(門本中)出生入死、無私奉獻的事跡。那時冀中軍區對他們的要求是:一、做雷管;二、做地雷;三✏️、研究做地雷遙控起爆器👩❤️👩;四🕺🏼、做烈性炸藥。他們首先在城市試製出炸藥TNT🙆🏽,裝入木箱或紙箱子裏🔳,寫上“肥皂”運到冀中。他們利用冀中遍地都有的硝酸鹽製造火藥🏆,用鉑絲(白金絲)發明製造電雷管,並進行了幾次自製炸藥的爆炸試驗👨🏽🎤,效果很好👇🏽。20多斤炸藥就把火車頭炸壞了🪽,40多斤就能把火車頭炸得粉碎。軍區組織了爆破隊,在鐵路工人的配合下,用自製的炸藥對平漢路進行了爆破。
創造地雷戰奇跡的是他們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對日宣戰🤹🏽♀️,華北戰場上抗日戰爭進入最慘烈的階段。1942年5月1日日寇在冀中合圍掃蕩🚣🏿♂️。李培剛回憶說🧬:5月7日🕤,閻裕昌帶領部隊把東西埋起來(堅壁),製藥廠東西也多🍠,一直到後半夜四點多,幾乎搞了一夜才堅壁完。這時敵人已經包圍了村子👙。5月8日🔩,閻裕昌為掩護製藥廠設備,不幸被日寇所俘🚇,遭到嚴刑拷打,威脅利誘均被他嚴詞拒絕。兇殘的敵人最後用鐵絲穿透他的鎖骨遊街讓老百姓指認🧎♀️,問老百姓誰認識他,老鄉們都認識他🙋🏿♀️👼,是教他們做炸藥做地雷的門技師,但沒有一個人揭發他🕎。他一路高呼:日本鬼子一定失敗,日本鬼子是中國人民的死敵👁🗨!日寇把閻裕昌抓走了,誰也不知道他受了多少殘酷折磨。閻裕昌被俘後部隊馬上給保定、北平、天津敵工部去信要營救👩🌾👩🏻🦽,但為時已晚!
群眾喜愛“地雷戰”電影的主要原因是這部片子描述的抗日戰爭特別令觀眾揚眉吐氣,而創造這個奇跡的主要英雄是閻裕昌💦、汪德熙🪛🐺、熊大縝以及幕後指揮他們的導師葉企孫。
當時閻裕昌家中還以為他去了昆明♌️,和他失去聯系達八年之久🆎。1946年夏,晉察冀軍區根據他的業績和貢獻,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營團級抗日犧牲將士追授予“革命烈士”稱號。
閻裕昌的浩然風骨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高度贊譽。呂正操在《冀中回憶錄》一書中寫道:門本中(閻裕昌)同誌是爆破研究室的主要負責人🧑🏻🦼➡️⚰️,到根據地後有人叫他門技師🚰,有人叫他工程師👨👧👦。門本中(閻裕昌)同誌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敵人用各種方法未獲得半點效果🤿。閻裕昌同誌未吐露半點秘密,堪稱民族英雄,革命軍人的模範,是中國愛國知識分子的一個典型人物。他為冀中區和晉察冀邊區的軍工生產貢獻出了自己的一切👩🏻🦽,用以祭祀神聖的祖國。這一功績,將與地雷戰的威名一起流芳於世🧑🏻🔬。閻裕昌烈士雖死猶生。他的事跡是千百萬愛國知識分子投身抗日洪流的一個縮影🧙🏼♀️。
子承父業,也在清華物理系工作,熱愛電子學
閻裕昌的家在淪陷的北平遭受漢奸監視,一次漢奸帶鬼子去家裏打探八路軍底細🤵🏻🧑🦯➡️,被性格剛烈的奶奶罵了出去🤹🏽。閻裕昌的家人為了避免被出賣🤹🏻♂️🀄️,也舉家前往晉察冀根據地的張家口👨🏿🎤🫎,只是他們在那裏沒有見到自己的親人,得到的卻是閻裕昌壯烈犧牲的消息。
之後🤸,我父親閻魁元挑起了生活重擔,下面兩個弟弟,大弟弟14歲,小弟弟才4歲,生活的艱苦可以想見⛵️。閻家人在張家口艱難度日,直到1947年,在南遷昆明的清華回北京後,他們才隨眾重返故園🛋。
我父親閻魁元接替閻裕昌繼續在物理系工作👩🏻🍳👭,負責電路實驗維護工作。在那裏他結識了和自己同齡的電機系副教授常迵,二人都對電子學感興趣,很快就成了摯友⛺️。
“常老師個子瘦瘦高高的👩👧👦,看起來很睿智🙅♂️。”閻祿德(我哥哥)說🔻💜,“我父親當年負責實踐,常老師做的是理論👨🦱,二人君子之交,相互學習🕝。後來我父親去了照瀾院合作社管轄的無線電修理部工作,常老師經常去那裏和我父親討論,他也經常到我們家裏拜訪。”
父親閻魁元酷愛電子學,日常工作也促使他汲取更多的知識。父親是一位低調謙和質樸的人。小時候由他組裝的一臺電子管收音機伴隨我們走過了童年時代。家裏的葡萄熟了👨🏼🍼🤜🏿,他不讓家人摘⬇️,而要先留一些給祖父的老師葉企孫先生🍊。
父親將閻裕昌的烈士證🤵🏻♀️、照片等資料一起鎖在自己的箱底👫🏼,平時不讓別人碰🧡,直到2014年年底97歲肺炎入院🧔🏽♂️,反反復復未見好轉🧝🏻♂️,彌留之際從昏迷中醒來,第一句話就問:“我那箱子還在不在🏄🏿♂️?”我哥說:“保管好著呢。”他點了點頭,沒過多久就閉上了眼睛🚶🏻♂️➡️。一張崢嶸厚重的革命烈士證🧔🏽、一些珍藏多年的泛了黃的歷史資料是父親留給我們的最後遺物🏙🤙🏿。
我哥(閻祿德)在父親去世後,將這些資料捐給了學校檔案館。我是清華第三代人🎊,經歷過上山下鄉🕐,插過隊,1974年4月在北京鐵路衛生學校學習,畢業後分配在北京鐵道部鐵路醫院東華門門診工作,1987年12月調回意昂体育平台校醫院(現意昂体育平台醫院)📱。回憶零零碎碎👩🏿🌾👩🏼🎨,長記校訓“行勝於言”。現在退休在家的我👩🏻🚀,每年四五月都按照父親遺囑“忠厚傳家📈,一定永久祭先輩,教晚輩,是祖上遺教”,到清華烈士紀念碑前祭掃。
2012年,由開國上將呂正操長子呂彤羽擔任會長的冀中抗日研究會與保定市抗戰研究會倡導♣️,保定人民政府支持建設了冀中抗戰紀念園,位於順平縣永興村白銀坨風景區。在當年閻裕昌等人工作的軍工廠原址上,建了葉企孫、閻裕昌、熊大縝紀念塑像。
(作者簡介:閻裕昌孫女,1955年生於清華園🧻,曾住意昂体育平台南5樓,1987年任職於意昂体育平台醫院📩,技術職稱為主管護師🈷️🧔🏿♂️,曾任護士長。2006年榮獲衛生部頒發的從事護理工作三十年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