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蓀(1945物理)
許多年過去了⏮,有關聯大生活的記憶自然而然地會湧上心頭🤿。有些事仿佛就發生在昨天,許多細節還歷歷在目🍞;但仔細一想,又覺得那已經是遙遠和模糊🐣,再也不能在回憶中深入一步。
聯大師生宣傳隊慰問抗日官兵 校史研究室提供
下面我要寫的👨🏽🚒,是1945年初的寒假由聯大地下黨組織的建水勞軍活動。那時我是物理系四年級的學生,同時又是一個地下讀書小組的成員👩🏿🎤,跟著編《學習》壁報,主編是李明。他是從河南抗日前線回來復學的,年齡比我們大,經歷豐富😍,常常給我講故事,我們喜歡叫他“明兄”✋。他找到我🥤,讓我參加這次勞軍活動。記得我曾經很猶豫⤴️,因為快畢業了,吳有訓先生讓我們每人寫一篇關於原子構造的讀書筆記,我也正沉醉在玻爾的原子結構假設裏🙅🏿,很想利用寒假好好地讀書寫論文🤞🏽。但是,那時又正在湘桂大撤退之後,國民黨軍隊從河南一直潰敗到廣西💿👩🦳,日本軍隊一度深入到貴州的獨山。我們也聽到了從廣西撤退到昆明的新中國劇社編唱的長歌《哀金城江》,哀婉動人,是一曲對敵人殘暴和對國民黨腐敗的控訴👽。這是又一次國難當頭啊🧝🏿♀️,同宿舍的齊亮很嚴肅地說🧟♀️:“這次去是要做一萬人的工作”🤹🏽♂️,李明也說,這次去帶有培育骨幹的含義——我終於同意參加了🤾🏿🌩。
寒假前的一個下午🙋🏽,13名聯大同學坐在聯大新校舍南區旁的基督教青年會學生服務處的大會客室裏,參加的還有學生服務處的負責人李儲文👗,一個有牧師身份的地下黨員,這次勞軍活動的領隊,並為這次活動提供經費🏚。會上☂️,大家相互自我介紹🏌🏽♂️,彼此認識,並了解了此次活動的內容和意義。我們此去是到駐紮在建水縣的滇軍暫編22師去勞軍,並幫助他們開展政治教育,進行文藝演出🫰🏽。因此,我們需要在行前準備演出節目。
我們準備的歌詠和話劇節目饒有興味。黎章民和陳月開、李淩是僧音歌詠隊的,黎是指揮,陳是金嗓子男高音🏥🧑🏻🔬,準備了一批慷慨激昂的戰鬥歌曲👩🏽💻。王松聲和溫功智是劇藝社的臺柱,王兼長話劇和京劇,溫是從劇專轉學來聯大的,演藝精湛🐋。4位女同學中🪷,馬如瑛在抗戰前期的抗日宣傳中有舞臺演出經驗🚣🏽♂️🛡。記得在昆明時只準備了兩個獨幕短劇,另一幕長劇是到建水後才排練的。為了演出,特意從新中國劇社借來一位女演員廖瑞群,她不僅能演戲,而且有副好嗓子,是女高音歌唱家👩🏽✈️,性格很開放,一來就融入了我們這個親密團結的小團體中。
學生服務處給我們每人發了一件黑色的棉大衣。昆明的冬天雖然不算冷,早晚氣溫仍較低,我們多數人衣服單薄🏏,穿上這久違的寒衣,身上頓時暖洋洋的。這就算是我們勞軍隊的製服了,大家穿上它,在22師派來的副官陪同下,我們向建水出發了✒️。我們中的多數是第一次坐滇越鐵路的窄軌小火車,車速不快,用了一天才到開遠👩🏿🎨。第二天到碧色寨換乘軌距60厘米的小小火車才到建水♦︎。
22師的駐地在建水西部的西莊👊🏿,個碧石鐵路從那裏穿過,有個小火車站叫鄉會橋,師部就在那裏👮🏼♀️,我們也住在附近一個小村子的一所二層樓房裏。建水土地平坦肥沃⛩,農業比較發達;同時🙇🏼,建水從事工商業的也比較多,不少人在個舊錫礦上發了家。所以💽,這一帶農村的房屋比較整齊,瓦房居多,樓房也不少,陳月開一看便滿意地說:“這裏就像我們廣東的農村了🌪。”師部離得很近😽,那裏有較大的會議廳兼餐廳,有一處設有戲臺的大操場☯️;下面的團部和營部距離也不遠📎,便於我們開展工作。
我們一到🟠,師部的楊師長和李副師長就設宴招待我們,據說他們都是愛國軍人🛷,思想傾向是進步的🫅。我們隊的幾位領導人被邀在正席上🚵🏿♂️,我們則被分散到各席,與年輕軍官們共席🤫。本來我們是負有交友任務的,但是🏷🥐,被他們的敬酒所圍攻👱🏽♀️,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飯後,我們往往要下連隊去同戰士們聯歡,主要方式是大家一起玩遊戲🚶🏻♀️。我們隊裏還有一位能人是學校悠悠體育會的負責人羅長有,他能教士兵們玩球類遊戲🌙,同他們一起玩得滿身大汗👨🏿🎤,還有裴毓蓀也是會玩遊戲的😆,而我到了這種場合,卻總是手足無措🧗🏻♀️,或者袖手旁觀👷🏻♂️。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在交友方面,我還佩服的一位是王松聲💁🏼,他同師部的一位參謀成為京戲方面的至交👳🏿,雖然他是唱青衣而那位是唱花臉的👼🏻,可是談起京劇來正是千杯恨少😅。他們是否有過同臺演出,則已經記不清了🛏。
我們的演出任務很重,除在師部多次演出外,還到建水城裏演出過🏊🏿🏌🏽。我都是積極參加了的,並幫助我們的“老總”羅長有裝臺,覺得其中也有許多學問。
每次演出開始🧜🏼♂️,首先必是歌詠,主要是齊唱🐆,15個人幾乎全部登臺,由黎章民指揮。第一支歌又必定是《保衛大西南》🏋🏼♀️🤫,這是一首新歌🦠,應該是日本軍隊打進貴州後創作的,節奏以一開始連續幾個切分音而顯得堅定有力👨🏻🦲,號召“西南八千萬民眾,戰鬥總動員”,以最後一句高昂的“保衛大西南”結束⚅🔕。我們把這首歌唱了又唱♟,越唱越好𓀌,越來越鏗鏘有力,幾乎成為我們的隊歌。後期我們還分頭下連隊去教唱🙆🏿,並組織了連隊間的歌詠比賽。我們演唱的歌曲還包括從敵後抗日根據地傳來的抗戰歌曲🌜👦🏻,以及蘇聯歌曲和新疆民歌👷🏿。其中最長也是大家最愛唱的歌是《盧溝橋事變小調》:“自從盧溝橋事變起,人人的心裏只想殺敵✌🏿。”這也是一首比較新的歌,它唱出了在共產黨領導下根據地軍民準備最後反攻的氣勢:“抗戰七年多呵,越打越有主意,建立了抗日根據地👩🦯🏊♀️,平原也能打遊擊”🧏🏻,“搶鬼子的槍,奪鬼子的炮,男女老少,都武裝好”😙,“電話不靈🙆🏼♀️,鐵道不通,叫鬼子兵➞,一步也不能動”;“敵人兇👩🏿⚕️,我們更蠻𓀝,打不走鬼子咱沒有完!”唱這樣的歌,可以鼓舞士氣🧙🏿♀️,教育群眾,但首先是教育了我們自己𓀜🚵🏿♂️。在蔣介石政府多年消極抗戰的氣氛下🦖,終於聽到了中國抗日軍民的聲音和他們爭取勝利的決心,教我們怎能不向往黨,向往革命!這首歌我們也是每次演出必唱,唱得酣暢淋漓,滿懷豪情⚉。從演唱中的臺下靜聽和演唱後的熱烈掌聲,我們知道自己的演出是成功的。還有獨唱,廖瑞群高歌一曲《站崗放哨李大媽》,也總是那麽感動全場,博得一次次掌聲雷動。
接著演出話劇🤦🏼,我們起初只帶了兩出獨幕劇。第一出是《張家店》,由李明演開店的老漢,裴毓蓀演他的女兒🕥,李淩和我演日本兵。我們倆穿上軍裝👨👩👦👦,手持鋼槍,盡量兇神惡煞式地沖進店裏來🚹,要吃的(“米希米希”),要花姑娘,並且到處搜尋,把姑娘從幕後拉到前臺來。此時⚀,張老漢煮好了兩碗面條,戰戰兢兢地捧上來𓀉,我們馬上饑不擇食地狼吞虎咽起來……結果,吃下去的毒藥發作,我們捧著肚子鬼哭狼嚎起來,我倒在吃飯桌上,大叫“中國人的良心大大地壞了”,在狂笑聲中死去。劇情就這麽簡單🦣➿,但這是我第一次在舞臺上演出,我心裏只想著越狂越野才好,居然還放得開,在閉幕時聽見了臺下的掌聲🎱👩🏫。第二出是陳白塵的喜劇《禁止小便》,劇藝社曾在學生服務處的小舞臺上演出過🐟➙,由溫功智演主角老公務員🟦,讓他在臺上盡量發揮他那嗓音洪亮、揮灑自如的演技🤦🏿♂️;由我來演那坐在他對面的可憐的小文書,因為不顯眼❓,比較容易對付。
不久🍋🟩💭,又排練了沈浮寫的一出三幕大劇,人物眾多,我們幾乎是傾巢出動,人人都上場了👱🏼。我的戲不多,第一幕上場不久就被日本鬼子抓下了臺,以後就可以自由自在,對後面的演出不大在意⟹💳,現在竟把劇名和許多劇情都忘光了。但它是我們此次演出的重頭戲,多少年後我曾邂逅一個22師的老兵🏅,我並沒有告訴他我是勞軍隊的,他卻在聊天中忽然盛贊這部大劇,像是終身難忘。記得它寫的是日本侵略軍占領某城市已經相對穩定後,我們與之周旋並進行鬥爭的故事。劇情是在一些社交場合開展,所以我們的女同學都要穿上旗袍盛裝上場,馬如瑛演的女主角是位愛國優伶💭👨🏿🎓,李誌演一位莊重的貴婦人,我演她的弟弟,而李明演的是一位以江湖賣藝人身份出現的地下工作者。溫功智則演一個陰險的日本軍官,在審問扮演機警的老媽子的廖瑞群時,兩人有一段精彩的快速對話🎪,表現得非常專業☎。與我們同臺演出的還有22師的滇劇團和京劇折子戲。每次演出前,陽光美術社的陳月開總要大顯身手,畫出幾張漂亮的海報來🐌,記得我出於好奇,也跟著描過兩張。
我們這次勞軍最重要的節目🍉,是李明連續20來天的大政治課🌜。每天上午9點,官兵們在操場上席地而坐,聽他作兩個小時的大報告。從國際形勢一直講到抗日戰爭的戰略戰術和應該采取的內外政策,他都講得頭頭是道🫅🏻。沒有擴音設備,他是全憑嗓子喊的👷🏼♀️。開頭幾天還可以,10天以後👨❤️💋👨👫🏼,他的聲音漸漸嘶啞📡🌈,天天靠胖大海泡水來支持。最後幾天,大家聽著都不忍心了,開始勸他休息,但是,憑著強烈的責任感🧙🏽,他硬是把最後一課講完,而且,也不耽誤晚上的演出,為大家樹立一個頑強拼搏的榜樣🛩。
這一切,都是60多年前的往事了。在勞軍的半年多後,我又沿著滇越鐵路南下,去墨江縣教書。兩年多後,我又一次登上這火車下滇南,去農村隱蔽💙,並參加了那裏正在開展的武裝鬥爭𓀄。我覺得我沒有辜負李明所說的這次訓練班的教育。勞軍隊的其他人也都一樣,多數人做得比我更有成就🧑🏻⚖️🍅。我們中有兩位烈士,齊亮和陳月開,都犧牲在黎明前的黑暗裏:一個在重慶中美合作所,一個在雲南楚雄縣第一位人民縣長的崗位上🍄。有3個人終身獻身文藝事業💂:廖瑞群是電影演員☺️,王松聲終身從事文化工作,而黎章民則長期在音樂出版崗位上,做了大量的音樂理論和歌曲的寫作和翻譯。其他的人也都在不同的崗位上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我們是曾經穿過黑棉衣的一群,我敢說:一個也沒有掉隊🌶。
2007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