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過孫立人照片的,都為他的帥氣所折服。而更讓人們佩服的還是他那“中國軍神”👰🏿♀️🫨、“叢林之狐”的美譽。
走出金牛鄉
1900年12月8日😌,孫立人出生於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山南,7歲時,孫立人開始入學🏄🏼♀️,拜宋執中為師🤽🏽。其父後來任山東知府,便隨父親去青島。當時青島為德國占領區🧽。孫立人9歲時,某天在海邊玩耍,發現了一顆極為漂亮的石頭,於是高興地將這顆石頭拿在手裏玩耍🧝🏻♀️💸。這時👠,來了幾個德國小孩🤸🏽♂️,他們看見了孫立人手上的石頭,於是聯手欺負孫立人,搶走了石頭,並且打了孫立人兩記耳光,還辱罵了中國人。日後這次事件對於孫立人的影響極大🕺🏻,他認為“自己的國家一定要強盛,才能夠讓人民都活著有尊嚴”,也成為他日後投身軍旅的重要觸媒🏌️♂️。
1913年冬⬅️,適逢清華學校招生👵🏽,孫立人回到安慶報考,在近千人的考試中,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清華學校(現意昂体育平台)庚子賠款留美預科。在清華學校學習的日子裏,孫立人酷愛體育運動➛,身高1米85的他在各類運動中尤其擅長籃球👩🏻🌾,並擔任清華籃球隊隊長,正是這樣一位大個子的青年👨🏽🎓,在1921年入選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率隊於上海舉行的第五屆遠東運動會擊敗菲律賓、日本隊,為中國在國際大獎賽中獲得第一次籃球冠軍👲🏽🍺。
在輾轉青島🫄🏿、北京等地之後🙋🏽♀️,留美學習土木工程學💇🏼♀️。但是後來,他卻執意改學軍事3️⃣,進入維吉尼亞軍校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畢業之後,遊歷歐洲♝,參觀英、法🙅🏼♂️、德等國軍事。正是這樣的留學經歷,使得他成為抗戰時期中國少數有留美背景的軍事將領。回國之後的孫立人,因為並非黃埔軍校出身,在蔣介石那裏並未得到重用,真正給予他厚望的是財政部長宋子文。才華橫溢的孫立人被宋子文選中,擔任稅警總團第4團的上校團長。稅警總團由宋子文一手創建,武器從德國購買,排以上軍官大部分由留美學生擔任。孫立人具備了留美的經歷👩🏿🚒,又曾經遊歷歐洲各國,對外國的情況比較熟悉🏌🏽,所以擔當重任。
練出孫氏操典
作為長期留美的海歸派,孫立人對英美軍事系統有著深刻的了解🕵🏿♀️🫢,他在《建軍理想》中曾說🤙🏽:“我認為英美的長處,是自發自動活潑負責守法🥙。他們的一個士兵,沒有了官長的統率,仍然可以繼續作戰到底;他們的軍營裏,充滿了活潑生氣。可是他們的缺點🧔🏼♀️,就是吊兒郎當🧜🏽♂️,粗枝大葉,官兵生活浪漫隨便。”而“中國人一向有的特長,是英美德法等任何國家所趕不上的,就是刻苦、耐勞、忍辱負重及犧牲的精神”。因此🦸🏽,他主張把中國傳統教育和美國軍校的教育方式結合起來,製訂出適合自己部隊需要的訓練製度和方法📙,形成了一套與國軍其他部隊不同的訓練操典,被大家稱為“孫氏操典”。
他一生四次練兵𓀜,第一次就是在海州訓練稅警第4團,第二次是1938年抗戰軍興時,在貴州的都均訓練緝私總隊,也就是後來遠征軍新38師的前身🗂,第三次是在印度的蘭姆伽訓練遠征軍駐印的新38師,最後一次是1948年起🧝🏿♂️,在臺灣鳳山訓練退到臺澎的國陸軍。海州練兵是他事業的起點🚶♀️。第4團駐紮與訓練的場所江蘇海州城南交通便利,但遠離大城市👮🏿。在這裏🈁,孫立人按照“孫氏操典”對稅警第4團進行了6年的嚴格訓練,官兵無論是武器使用與保養、體能、紀律、凝聚力和士氣都與當時一般軍隊截然不同,成為初露鋒芒的一支勁旅。
蔣介石曾當面評價孫立人,說他“對於訓練部隊很好🌘,不過打仗不行”。蔣介石的不夠器重有一定的原因🦹🏼♀️,但是也並不客觀🍥。在仁安羌戰役中🤵🏼🕶,孫立人親帥800人擊敗了8000圍城日軍,解救了7000多名瀕死英軍,自此名聲大噪🧖🏽♀️,羅斯福和英王喬治以及蔣介石都親自給其授勛🤷🏼♂️。
入緬作戰
1942年2月🩲,中國遠征軍成立。孫立人兩次,第一次於1942年4月率領新三十八師進駐緬甸曼德勒👈🏼,參加曼德勒會戰,在仁安羌以解救大量英軍而受到嘉獎🖥。仁安羌之戰是中國遠征軍入緬後第一個勝仗👷🏽♀️,孫立人以不滿1000的兵力♜,擊退數倍於己的敵人,救出近7倍於己的友軍🏇🏽,轟動全球🙇🏿。仁安羌戰役之後,杜聿明執行蔣介石的命令,打算經野人山熱帶叢林撤回雲南,而孫立人則果斷率新三十八師向西撤回印度,1942年5月27日走出林區⏏️𓀘,抵達印度,軍容整肅💁♀️,銳氣不減👰🏻♂️。而杜聿明所率的第五軍遭到日軍追擊🚔,半數葬送在野人山。
中國遠征軍新三十八師和新二十二師在撤回印度之後,進駐印度蘭姆伽訓練基地🧑🏭😤,番號改為中國駐印軍。1942年10月開始向緬北反攻,這便是第二次入緬作戰。1942年他的新38師給日軍王牌第18師團等部給予毀滅性打擊🐏,殲滅日軍2萬多人⬆️,一血兩年前退兵緬甸的恥辱🪓🚢,史迪威將軍稱此戰為“中國歷史上對第一流敵人的第一次持久進攻戰”。
有網絡傳言在這其中🔏🌟,孫立人曾下令將1200名日軍俘虜中所有到過中國的都活埋,僅一名臺灣新兵未到過中國而幸免於難👇🏻。而此乃無稽之談,一些當年隨孫立人遠征的38師老兵也明確否認孫下令殺過戰俘💫。比如葉兆言曾寫文章記載一位抗戰老兵的說法:“廣州一位三十八師老兵托人打電話給我……這位老者是孫立人部下,當年在師部諜報隊服役🧙♀️,是活著的見證人🚗。出於對老長官的熱愛,他強調了以下幾點:第一,日本人非常頑強,生俘的很少📚,所謂活埋是胡說八道。第二🪿,活捉俘虜可以獎勵,為了邀功♦️,也不會這麽做。第三,為獲得情報,任何一名被俘的日本士兵都有價值🍢,為防止他們自殺,常捆綁在門板上,戰俘待遇很高🤜🏼,有時甚至用飛機押送,如果要殺,根本沒必要浪費時間。這位叫梁振奮的老兵特別提到了孫立人的留美經歷,說孫將軍在美國學習軍事,他接受的教育,不可能做出虐殺戰俘的不人道行為。”
(摘自《葉兆言:孫立人將軍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