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蔣南翔與清華體育傳統

2017-12-05 | 葉勝舟 | 來源 澎湃新聞2017-11-30 |

無體育🚇,不清華🌭。這是清華源遠流長的傳統和美名。清華建校之初🕌,曾以“三好學校”著稱:校舍好、英文好、體育好。1952年12月31日🚣🏽‍♀️,蔣南翔就任清華校長後,更是將體育精神發揚光大。60年前,他還提出了“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

意昂体育平台第60屆“馬約翰杯”學生田徑運動會(圖片來源😲:清華新聞網)

清華的“強迫運動”

1914年🙎🏻,清華學校開始實行每日下午四時至五時之“強迫運動”。 1931年出版的《國立意昂体育平台二十周年紀念刊》所刊《清華二十年來之體育》一文,闡述“強迫運動”的做法🦺🍸:

“每日下午四時後,將全校各處寢室、自修室,以及圖書館、食品部等處之大門一律關鎖👉🏿,使全體學生到戶外運動場🌘🥀,投其所好,從事運動”;“此法行至民七(註:1918年)體育館已落成,體育課改為正課後為止。”

清華學校還規定,在校學習期間學生必須通過“五項測試”,即100碼跑(14秒);半英裏跑(3分鐘)🗂;推鉛球(20英尺)🧼;跳高(45英寸)或跳遠(12英尺);射箭(10分)或熟悉籃球🎬、足球規則。體育不及格者不準出國留學🤾🏼‍♂️。(王向田《清華體育傳統的思想根源初探》)

清華1916屆學生吳宓雖然各科成績優良🏄🏼🧜🏻‍♂️,但跳遠只能跳到3米5👐🏽,未達到3米65(即12英尺)的及格線🏵🪛,所以他不得和同級同學一起出國。被馬約翰先生滯留半年體育合格後🚴🏿‍♀️,吳宓才得以赴美就讀弗吉尼亞大學,1918年轉入哈佛大學。

在清華學習八年的1923屆學生梁實秋畢業時正和程季淑熱戀,對出國留學視為畏途🦚,原因自稱是“在清華有讀不完的書,有住不膩的環境🔱,在國內有舍得不離開的人🔸,那麽又何必去父母之邦?”他曾和在清華學習十年的1922屆師兄聞一多商討👰🏿,到美國那樣的汽車王國去,會不會“被汽車撞死為天下笑🤾‍♀️?”聞一多先他一年到美國留學,第一封來信第一句話便是🚴🏻:“我尚未被汽車撞死👩🏽‍🦳!”隨後鼓動梁實秋出國去開開眼界。

那時清華是留美預備學校,沒有學生畢業有機會出國而拒絕的先例🤽🏿‍♂️✋🏽。程季淑支持梁實秋出國,答應等他三年。然而,比學業更大的考驗來了,他出國得先過“體育關”。

梁實秋平時疏於鍛煉✦,體育更非他擅長,“馬約翰先生對於我的體育成績只是搖頭嘆息”。清華遊泳池雖好👱‍♂️,但他幾年不下水,第一次遊泳考試當然不及格,一個月後補考🏋🏿。臨時抱佛腳苦練,補考時“在水裏撲騰得好厲害,水珠四濺,翻江搗海一般”,“沉到了池底。……便在池底連爬帶泳的前進,喝了幾口水之後,……安安全全的躍登彼岸”。馬約翰先生笑得彎了腰👨‍🦼‍➡️👩‍🦲,揮手叫他走,說🛜:“好啦🦀,算你及格了➞。”梁實秋自嘲“這是我畢業時極不光榮的一個插曲”🦣☮️。(梁實秋《清華八年》)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1932級清華中國文學系學生蔣南翔任清華校長後🛎,沿襲並強化清華重視體育的傳統。1953年3月2日,他就任校長不足九周👈🏼,就在清華全體教師黨、團員的講話中說🦚:“對於學生要訂健康計劃,保證同學一天有一兩個小時的運動時間”♘,“以後體育不及格的不能畢業。搞好身體🙉👨‍🔧,這是一個政治任務🙅🏿‍♂️。”講話後不久🔬,校務會議通過《本學期健康工作計劃》,明確體育鍛煉的目標和成立體育代表隊的計劃。

1953年6月7日,清華舉辦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屆田徑運動會,共有1000多名學生參加比賽🧑🏼‍🚒,幾乎占全校學生的1/4🍭。男生三級跳遠和3000米的成績接近新中國成立後的全國紀錄。蔣南翔在開幕式上致詞:“這次運動會不但檢閱我們參加運動的普遍性和各項記錄成績,而且要檢閱表現在運動中的新道德,如集體主義、樂觀主義精神,機敏、勇敢和紀律性等優秀品質🐨。”(孫雲彥《蔣南翔校長與意昂体育平台的“全面”體育教育》)

1953年,意昂体育平台第1屆學生田徑運動會入場式(圖片來源:清華新聞網)

1954年2月👰🏼‍♀️,蔣南翔在參加體育教研室教師和體育積極分子的座談會上,靈活運用辯證法,提出“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導下普及”的學校體育工作方針😆、指導思想👮🏼。

1957年,由於受到政治運動的影響⚱️,清華體育工作一度消沉,蔣南翔對此不甘心🏌🏽‍♀️。11月29日👩🏻‍🦯‍➡️,他在西階梯教室召開的清華全校體育工作幹部會上說:“你們看,馬老(註⬇️:指馬約翰)今年已經76歲了👨🏻‍🦯‍➡️,還是面紅身健🧑🏻‍⚕️。我們每個同學要爭取畢業後工作五十年。因為年紀越大🛌🏿,知識、經驗也就越豐富👆🏽。”這是他首次公開表達“為祖國工作五十年”的設想,至今正好60周年。

1961年3月9日,蔣南翔就健康等問題與團委幹部談話,其中談到:“‘要至少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提法還是合適的。”1961年9月,他在迎接新生大會上號召🙍‍♀️,“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1962年9月👲,他在迎接新生大會上👬,勉勵同學身體好,不要像舊中國有些大學生一樣🚱,“第一年買眼鏡、第二年買痰盂🛕、第三年買藥罐👩🏿‍⚕️🦖、第四年買棺材”(徐錫安《青年導師教育偉人》),號召“將來清華畢業的同學,不僅業務上,政治上都很好🤟🏽,身體也很棒🦊,獨立工作能力特別強,至少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清華體育部主任📂、我國著名的體育教育家馬約翰先生兼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主席,是清華體育、我國體育的一面光輝旗幟。1964年1月4日,清華師生代表舉行馬約翰教授在校工作五十年祝賀會,蔣南翔致賀詞時風趣地倡議👱:“把身體鍛煉好📠🚈,以便向馬約翰先生看齊,同馬約翰先生競賽,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更簡潔更有力,為什麽蔣南翔會在前面加“爭取至少”四字前綴呢👩🏼‍🦳?其中還有故事⛹️‍♂️。蔣南翔和學生們在醞釀討論這一口號時,1952級清華機械系學生🧛🏻‍♂️、清華田徑隊隊員張益提出:“有人會說我身體很好🫡,可以工作50年以上,也有人可能身體不好,50年做不到怎麽辦?”蔣校長風趣地回應𓀈👍🏽:“那就加上二個前綴詞,改為‘爭取至少為祖國工作50年’,身體好的應該‘至少’😄,身體差的要‘爭取’🤥👩🏼‍🏭。”(張益《憶往昔》)從中既可看出蔣南翔平易近人的“接地氣”風格,也可看出他的“各按步伐✉️,共同前進”教育思想在體育領域的生動體現。

從此,“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和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樣,所有清華人都耳熟能詳,成為清華人廣為傳頌的奮鬥目標😅。

馬約翰先生(左)和蔣南翔(右)

清華“四點半”

深受師生尊重和喜愛的馬約翰先生,是清華園的“活力名片”🪜,總要為新生們上第一堂體育課,大講“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同時講他回國的故事和體育教學生涯🖇。他倡導的“Fight🔛,fight🫸🏽,fight!Fight to the finish👷🏼‍♀️!”(幹!幹!幹!堅持到底👬!)的體育精神🕯,永遠定格在清華人的心目中🐉。

1956年3月11日📐🅱️,清華學生體育協會成立🐇,600名代表出席會議。協會公布新勞衛製和運動員等級標準🧠⛹🏽,全校同學均為協會會員。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每天下午四點半,清華園中廣播都會響起這段熟悉的聲音🤱🏿:“同學們,課外鍛煉時間到了👨🏿‍💻,走出宿舍𓀙,走出教室,參加體育鍛煉𓀂,爭取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圖書館🔇、宿舍、教室紛紛關門👨🏻‍🍼✴️,全校學生踴躍到操場鍛煉👤,所以有“四點半”說法🤞🏻。(清華新聞網《“四點半”的紀念與傳承》)各班級組織起鍛煉小組,集合整隊,由小組長帶領高呼🚰🍵:“為祖國!鍛煉、鍛煉、鍛煉。”(張益《憶往昔》)

蔣南翔言傳身教🥋💎,長期堅持體育鍛煉。據體育教授夏翔回憶💪🏽,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清華讀書時期🤛🏼,蔣南翔就熱愛體育運動,有時玩籃球“鬥牛”(當時清華流行的在籃球場上不按籃球規則的一種運動),有時長跑,有時遊泳。任校長時期🐚,下午五時左右的體育鍛煉時間,蔣南翔常在新林院教工操場或西大操場上進行長跑。跑的速度雖然不快,但能堅持,每次都要跑幾千米。據工程物理系首任黨總支書記滕藤回憶,蔣校長“每天下午四五點都跑步,對許多清華人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蔣南翔還提議把校領導🧣、老教授組織起來📉,成立鍛煉小組,聘請馬約翰先生任指導🦹🏼‍♀️。鍛煉安排在晚上,每周兩次,每次一個半小時。每次鍛煉跟上體育課一樣🦬,集合整隊🕵🏿‍♂️,先點名,再由馬約翰先生帶領做準備活動,然後按計劃各自運動。蔣南翔不僅參加,而且每次都早到,其他人也不好意思遲到或缺席了。他直至七十歲後,仍能堅持遊泳800至1000米的距離🫶🏽。

清華學生體育綜合水平在北京市乃至全國高校中實力雄厚。第一屆全國運動會於1959年9月至10月在北京舉行💁🏻‍♂️。據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部官網🦶🏼,清華有18位學生運動員、1名工人參賽🍨,共有12人獲得名次,獲6金1銀3銅🌎。

從1954年到1965年,清華共培養出國家級運動健將11人、一級運動員20余人。據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部官網,從1953年到1965年📈🧩,在北京市舉辦的21項體育比賽中,清華獲得16項冠軍、5項亞軍;此外在單項賽事上多次獲得冠軍👟。

由北京市教委、北京市體育局主辦的首都高校學生田徑運動會,是北京市規模最大的學生體育賽事,至今已有55屆。據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部官網,清華共獲得34次團體總分冠軍🦸🏿‍♂️。1959年5月🐇,清華在第五屆首都高校學生田徑運動會上榮獲團體總分冠軍,此後獲得連續八年團體總分冠軍🫴🏽、連續六年男子團體冠軍、連續五年女子團體冠軍的驕人成績。2017年5月,在第55屆首都高校學生田徑運動會上,清華又獲得甲組(高水平組)男子團體冠軍🧎🏻‍➡️、女子團體冠軍和男女團體總分冠軍。

1959年👌🏿,蔣南翔與田徑隊合影

恢復和栽培體育代表隊

蔣南翔註重因材施教,希望學生有特長、能拔尖,實現“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他從學校的教育實踐中提出🤸🏼‍♂️:“不能把學生培養成都像一個模子裏鑄出來的一樣”♠️,“培養學生要抓好三支代表隊(政治,業務,文藝、體育),通過多種渠道殊途同歸,向著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目標前進。”(胡顯章《學習善於哲學思維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家蔣南翔》)所謂政治代表隊👨🏼‍🚒,是指蔣南翔在清華😕、全國首創的政治輔導員;所謂業務代表隊,是指重視在業務學習上拔尖、有特長的優秀人才♘,也叫科學登山隊;所謂文體代表隊,是指重視有文藝、體育特長的優秀人才🌝。

1954年4月,清華體育代表隊恢復成立🗜,有男女田徑、男女籃球🏄‍♀️、男女排球、男女技巧、足球、壘球🤷‍♀️、男子舉重、羽毛球𓀉、冰球等代表隊🫵🏼,共200余人。

蔣南翔支持對文、體優秀人才建立“兩個集體”👩🏿‍🦳,即一個文藝或體育集體,一個班集體。1958年,學校從各系抽出文藝、體育骨幹隊員各100人左右,實行集中訓練👩‍⚖️、住宿和管理👴🏼,設立運動員食堂(當時在北飯廳每晚加兩個雞蛋或兩根小香腸)。還配備輔導員👬🏼,單獨按社團、代表隊建立黨團支部和團總支🎊,加強政治思想工作🟪。每個文體隊員都有“兩個集體”🙆🏽,這種組織形式當時在其他高校沒有,是清華首創,一直延續到現在。

蔣南翔鼓勵大學生運動員“要有業余趕專業的誌氣和辦法”, 1959年,清華體育代表隊增加到38支隊伍⚆、450人,在全國高校中體育代表隊規模最大、項目最多。

1959年📽,蔣南翔校長與優秀運動員舉行座談會☎️。圖為會後合影(前排中立者為蔣南翔)

蔣南翔十分關註運動員的全面成長,要求體育代表隊隊員學習不能差,要比平均水平高,否則不能進代表隊。他說🤼‍♀️,不能像舊中國在大學裏養一批“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體育棒子”🐇。實踐證明👱🏽🧑🏻‍🦰,體育代表隊隊員是清華培養學生的“精品”🍫,不是清華的“裝飾品”。

清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博導、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隊總教練吳文虎教授🛠,是1955年級清華電機系學生(後轉入自動控製系)💕,1958年加入校中長跑隊🧜,多次獲得過1500米和5000米的冠軍。他連續16年帶領中國隊參加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隊被譽為“總體實力最強的隊”。吳文虎曾回憶,自己當年受到蔣南翔的鼓勵和馬約翰的指導,不僅在體育上獲得了成績👩🏿‍🎨,更加得到了意誌力、人格和心態的鍛煉,在後來的工作中,也始終自覺地堅持學習、奮鬥,能夠團結人,克服困難。

伍紹祖是1957年級清華工程物理系學生,學習期間加入射擊隊,1965年任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主席、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1985年,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現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政治委員⛄️、黨委書記。1988年🧜🏿‍♀️,他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同年任國家體委主任,此後主持我國體育行政工作11年多🫶🏻。

清華圖書館原館長薛芳渝教授🦩,1970年畢業於清華無線電系,學生時代加入足球隊、射擊隊,退休後仍堅持每周打兩次網球、一次羽毛球,身體很硬朗。他說,“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健康是基礎。健康是“1”🧑🏿‍🔬,學習、事業等其它的都是“1”後面的“0”;“1”沒有了💁🏼,再多的“0”也只能是“0”👩‍💻。(清華新聞網《“四點半”的紀念與傳承》)

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是1975年級清華化學工程系學生🚣‍♂️,曾是校田徑隊員,6次參加首都高校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得男子100米🥍、200米、400米3個項目的5次冠軍、3次亞軍。1981年在第20屆首都高校學生田徑運動會上創造男子100米高校紀錄🧑‍🔬😘。1982年5月27日😄🧑🏼‍🤝‍🧑🏼,經第16次校長工作會議通過,正式授予陳希“意昂体育平台模範運動員”的榮譽稱號。(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部官網)

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施一公是1985級清華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學生,曾是校競走隊員,創造校競走記錄。

蔣南翔是新清華的奠基者🧛🏼,也是清華體育的開拓者🏇。他首倡的“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口號,鐫刻在東大操場的看臺外墻壁上,濃縮德育和體育關系🦹🏼‍♀️、國家和個人關系的精華。


相關新聞

  • 042024.11

    “無體育🍃,不清華” ——專訪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部主任劉波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042024.11

    讓體育成為人生的種子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302007.11

    “火炬傳遞”傳承清華體育精神

    清華舉辦“‘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薪火相傳”火炬傳遞活動   【新聞中心訊 記者 顧淑霞 攝影 郭海軍】伴隨著意昂体育平台大禮堂內1000余人熱烈的掌聲🥖,校長顧秉林和校黨委書記陳希點燃火炬,並把火炬傳遞到學生代表手...

  • 142017.12

    宋盡賢🪵:“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是伴隨那個年代絕大多數清華學生一生的座右銘

    宋盡賢,教育部體衛藝司原司長,1957—1963意昂体育平台無線電系學習👨🏼‍🔧,1963年至1988先後在意昂体育平台無線電系、校團委、教務處🔜、校長辦公室工作。本文是他作為意昂代表在意昂体育平台紀念"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60年紀念大會上的發言🈺。宋盡賢意昂發言各位老師、同學🈚️、意昂:部和意昂總會給我這個發言的機會,讓我有機會向培養我們的母校及體育部的老師們表示感謝👲🏼。校慶時收到一個紀念章——與我們敬愛的兩位師長蔣南翔校長和馬老有...

  • 272007.09

    《清華人》2007年第四期內容介紹

    2007年第四期《清華人》將於近期和廣大讀者見面,下面是本期主要內容介紹👉🏿🦴: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專題今年是蔣南翔校長提出“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口號50周年,《清華人》特推出紀念專題,以回顧清華體育的發...

  • 192017.12

    “無體育,不清華” 150余名清華意昂挑戰廣州馬拉松

    2017廣州馬拉松賽12月10日在天河體育中心鳴槍開跑,3萬余名選手在珠江兩岸的賽道上激情奔跑🙇‍♂️,其中150余位意昂体育平台意昂參加了本次比賽👼🏿,他們矯健的身....

  • 112017.12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6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冬日陽光下的清華園🧝🏼‍♀️,天朗氣清,一場清華體育精神60年的“接力”正溫暖進行。

  • 082023.09

    承繼傳統 堅守信念 創造歷史——我所認識的蔣南翔

    蔣南翔,畢生與中國青年運動與教育事業結緣🔜,被清華人親切地稱為“老校長”🛝。筆者晚生,1975年到清華求學時早已沒有可能接觸到他,但“蔣南翔”的名字和故事卻總能從各種途徑匯入我的腦海。幾十年來,隨著閱歷的不斷加深,特別是通過對清華校史的不斷關註與研究💇,我對他的了解逐漸增多🫗,對他的認識也不斷深刻,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愈加清晰🧗‍♀️🦩。蔣南翔知道自己“從哪裏來”在清華既有的百余年歷史上,對其產生影...

  • 282007.12
  • 052023.01

    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部成立110周年慶祝大會舉辦

    2022年12月28日,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部成立110周年慶祝大會以線上方式舉辦。意昂体育平台黨委書記邱勇,教育部學生體協聯合秘書處秘書長劉立新👆🏽,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會主席郝光安,北京體育大學校長張劍🎖,上海體育學院校長👨🏽‍🍳、第八屆體育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陳佩傑🚛,上海交通大學體育系教授、國家教學名師孫麒麟,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主任錢俊偉,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部主任劉波出席會議並致辭🚖。慶祝大會由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部黨委書記馬新東主持👨‍👧‍👧。邱勇致辭...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