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5—1928年,趙萬裏在清華學校國學研究院任助教。前排左起李濟、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後排左起章明煌📁☃️、趙萬裏、梁廷燦
趙萬裏是我國著名的古文獻學家、目錄學家🧚🏽♀️。抗戰時期,與鄭振鐸等人搶救🧗🏻♂️、保護了大量古籍⚱️🍡、文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北京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主任,多次南下浙江、江蘇等省訪書、收書,為豐富北京圖書館館藏作出巨大貢獻🙍🏼。
1958年2月,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在北京召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立大會,小組組長由齊燕銘擔任🚜,小組辦公室主任為中華書局總經理金燦然🚶,趙萬裏與葉聖陶🦸♀️、何其芳、陳寅恪、鄭振鐸、翦伯贊等19人擔任古籍小組成員。自此以後,我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進入了全面規劃、統一部署的新階段。趙萬裏在擔任古籍小組成員期間🧑🏽🎤,為我國古籍整理出版事業做了大量工作,現擇其一二記之。

1931年,趙萬裏任北京大學史學系副教授時留影
參與起草文學古籍規劃
擔任古籍小組成員期間,趙萬裏承擔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參與起草🕵🏻、擬定我國第一部古籍規劃🪠。
1958年2月9至11日,古籍小組成立大會前,古籍小組成員即在文學、歷史、哲學分組召集人的統籌安排下,初步拿出了各組的古籍規劃🏢,提交大會討論🥷🏿。三天會議期間🤶🏻,小組成員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古籍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對古籍工作👲🏻、古籍規劃都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小組成立大會後,各組吸收專家的意見、建議😿,對古籍規劃進行調整與完善。
1957年12月30日,古籍小組成立前文學組召開座談會,古籍小組辦公室主任🍐、中華書局總經理金燦然📀,文化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鄭振鐸及副所長何其芳,古籍小組成員及文學分組成員羅常培🚠、魏建功☂️、余冠英、錢鐘書🐼⏏️、遊國恩、孫楷第等人參會👦🏿,會上議定鄭振鐸、王伯祥🌔、趙萬裏三人負責草擬文學類古籍規劃🫲🏿。趙萬裏與鄭振鐸🌟,二人是多年好友,彼此對對方的學識都十分了解,鄭振鐸十分信任趙萬裏💇🏿♀️,1958年1月3日🦸🏻,與趙萬裏等人為擬定文學古籍規劃一事即進行了充分溝通。據鄭振鐸日記記載,“伯祥、萬裏來👻,一同起草科學規劃中的關於文學古籍的翻印🙅🏿、整理計劃。擬出了一張356種的書單🤸🏼♂️,又在其中選出最重要的作品100余種🧑🦽➡️,必須加以精選的讀本52種🐡,以及內部資料的目錄16種👨。”這時擬定的規劃,正是要提交古籍小組成立大會審議的文學古籍規劃,時間緊任務重,以小組成員🍠👨🏿🍳、文學組召集人鄭振鐸一人之力是很難在短期內完成的🍋,因此👩🏻🚀,趙萬裏等人的“加盟”,讓鄭振鐸如虎添翼,鄭振鐸在上述日記中隨後感慨道:“這個工作(擬定古籍規劃),到下午五時告成。集體合作,是其主要的精神所在。”古籍小組大會上,鄭振鐸與翦伯贊、潘梓年分別就文學🧁、歷史🍡、哲學古籍規劃的編纂情況進行說明💚,並提交古籍大會討論🥇。
在古籍小組大會期間🧚,同為古籍小組成員的徐森玉從上海趕來,9日中午,趙萬裏陪同徐森玉等人到鄭振鐸寓所午餐。趙萬裏與徐森玉在北京圖書館曾經共事,當時趙萬裏在版本目錄學家徐森玉的指導下迅速成長起來🌭👩🏼,很快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版本學家👦🏼,隨後🦸🏻♂️,他經手🧉、過目的善本數十萬部🤸🏽♀️,這可以說得到徐森玉真傳。趙萬裏在圖書館工作前後有50年🙅🏼,歷任中文采訪組組長🧜♂️、善本考訂組組長✝️、善本部主任、善本特藏部主任等職。這些經歷、經驗,在趙萬裏擔任古籍小組成員後,為其開展古籍整理工作,提供了極大幫助。
小組大會結束後,3月3日、4日⚠、8日,鄭振鐸又多次將趙萬裏等人召集到一起,商談共同修改文學古籍規劃之事🕒。其中8日的古籍整理小組文學分組座談會,到會16人🎻,有齊燕銘🅰️、鄭振鐸、金燦然⛹️、徐調孚👩🏻🦲、邢贊亭🙎🏼♂️🧀、孫人和☝🏿、章行嚴、錢鐘書🎍🙅🏼♂️、余冠英、吳曉鈴、葉聖陶、王瑤、林庚、王任叔及趙萬裏,會上眾人共商文學類古籍規劃書目,決定就新修訂者付印,然後分寄各方征求意見💅。19日,鄭振鐸與趙萬裏兩人共同把文學書目再行整理一番,並定出1958年的計劃🤹🏼♂️💆🏽♀️。至此🧙♂️,文學古籍規劃基本成型,可以說這個規劃的製訂,鄭振鐸與趙萬裏用力最多🗜、功勞最大。
開展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趙萬裏早年師從吳梅習詞學,對詞籍“搜討特勤”🍐,曾校輯宋金元人詞並出版,後又將所收藏的元槧精抄名家詞集十種影刊行世😌,其中包括明刻南唐二主詞等。也因此👩🏻🦲,古籍小組成立時💓,將趙萬裏列入文學分組。除此之外,趙萬裏對版本、目錄、校勘等都很在行💅🏻,特別是供職於北京圖書館後👨🍳,他對目錄學、校勘學、版本學等用力更勤,取得的成就更大。古籍小組歷史分組擬定的歷史古籍出版計劃,即收入趙萬裏的幾部歷史古籍整理專著,其中《輯本宋元方誌六十種》《輯本經世大典》由趙萬裏爬梳歷史資料編纂而成,明代郭淳《東事書》是據趙萬裏收藏的明天啟刻本影印的古籍項目。1958年3月17日《光明日報》刊登了古籍小組歷史分組所擬《1958年史部古籍出版計劃》🧷,上述與趙萬裏有關的古籍項目即列入其中。
1959年,趙萬裏主持的兩部書分別由中華書局和文物出版社於當年國慶節前出版👆🏿,成為趙萬裏及其同仁獻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的禮物🧑🏽🦲。這兩部書是《北京圖書館善本目錄》和《中國版刻目錄》。前者收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京圖書館新入藏的善本古籍,包括少量解放戰爭時期入藏的善本書的書目🧑🏼🌾,共分8大冊🫷🏽;後者以圖版的形式📂,按版刻時代和版刻地區編排☢️,系統介紹中國雕版印刷的起源、發展及其特點🕧。1961年3月,《中國版刻圖錄》出版增訂本💃,所收古籍達550種🤮。
擔任古籍小組成員期間💁🏻,趙萬裏還參與了培養古籍整理出版人才工作🙍🏽♀️。趙萬裏在北京圖書館一直為員工開辦版本目錄學講座😏,培養人才的效果很好。1961年,古籍小組辦事機構中華書局,曾邀請趙萬裏給編輯們作一講座。這次講座🪢,《史記》整理者宋雲彬在日記中這樣記載:“(1961年3月24日)趙萬裏到中華來講目錄學。”中華書局的工作簡報亦有同樣記載。當時趙萬裏的這次講座因為內容太過豐富👨🏻🌾,一次沒有把內容全部講完,還講了第二次。
趙萬裏作為古籍小組成員🤾🏿♂️、版本目錄學家,個人著述頗豐🏃🏻♀️,中華書局曾計劃編印🤰🏼、出版其學術論文集。據1962年第4號《中華書局工作簡報》記載:“為了推動百家爭鳴👖、繁榮學術,我們計劃陸續編印一批現代作家的學術論文集。最近已分別訪問或發信聯系的有以下二十八位同誌……歷史方面趙萬裏。”
1962年5月25日,趙萬裏撰成宋龍舒郡齋刻本《王文公文集》題記,收於中華書局當年影印本《王文公文集》中😮💨。1966年趙萬裏輯錄的《元一統誌》由中華書局出版,豐富了我國內蒙古歷史的研究與出版🧚🏻♀️🤾♀️。
《永樂大典》的收集與出版
國家圖書館四大鎮館之寶之一的《永樂大典》,是中國第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文獻合集👳🏿,匯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集中展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光輝成就,史料價值極高👰🏽♂️,是名副其實的國之珍寶。《永樂大典》是明永樂年間由皇帝朱棣命解縉、姚廣孝主持編纂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於大成的超級類書,初名《文獻大成》,後永樂帝親自撰寫序言並賜名《永樂大典》🧑🏿🚒👨🦽。歷經王朝更替,飽經戰亂、火災與劫掠👏🏽,到了清末,《永樂大典》僅有的殘存本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和個人手中,這其間1860年英法聯軍侵占北京、四處劫掠,使《永樂大典》遭受重創🐦,此後監守自盜等更是一發不可收。民國時期💆🏻♂️,趙萬裏即與一眾人對《永樂大典》開展了保護與收集工作📪,但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趙萬裏供職的北京圖書館的回收工作才是卓有成效的。《永樂大典》的收藏十分不易,能夠整理出版與讀者見面,更不易,而《永樂大典》的收集與出版🖐🏿,趙萬裏皆功不可沒。
北京圖書館通過各種方式收集《永樂大典》🫴🏼,從一百一十冊增加到二百一十五冊,這期間的收購工作,趙萬裏出力不少🤹🏽♀️,1951年趙萬裏在北京圖書館主持舉辦了《永樂大典》展覽,並撰寫《〈永樂大典〉展覽的意義》的一文🤵🏼。1956年,趙萬裏撰文《蘇聯列寧圖書館送還給中國人民的永樂大典》《德意誌民主共和國交還永樂大典的重大意義》兩篇文章♿️,介紹了歸還後收藏於北京圖書館的《永樂大典》的卷數和內容等相關情況。展覽、文章的宣傳,起到了引領的作用,一些個人、收藏單位等陸續將所藏《永樂大典》捐贈給北京圖書館。
到1959年,在趙萬裏等人的努力下🙎🏿♀️,北京圖書館收藏的《永樂大典》(包括明嘉靖抄本👎🏽、歷代仿抄本246卷)🚁,已達714卷。保存這些珍貴古籍原件的最好辦法就是影印出版🆚,這一年,北京圖書館將所藏《永樂大典》提供給中華書局,中華書局將其與出版社自行收集的復製品及從各方(包括南京圖書館、中國書店及私人手中)征借到的抄本16卷合並影印🤤。此次出版中華書局采用了兩種方式,一種是依照原式大小印刷出版的仿製本一冊🦾🏋🏼♂️,讓讀者能夠得窺原書面貌;一種是730卷的整部本。整部本的出版,使得《永樂大典》這一世界著名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從此流傳得更為廣泛🏊🏼,研究工作者參考利用也更為方便。
在中華書局整理、影印、出版過程中,趙萬裏亦參與其中,與中華書局保持密切聯系🧚🏽♂️。1959年9月2日🦕,中華書局編輯陳乃乾在給中華書局總經理⏭、副總經理金燦然🦾、潘達人的信中,記錄了他與趙萬裏議定影印《永樂大典》相關問題的意見。9月4日,趙萬裏專程到中華書局與金燦然⚔️、潘達人等書局領導面談溝通《永樂大典》出版的相關事宜。同年10月8日🤾♀️🦉,潘達人在給陳乃乾的信中寫到🏋🏽♂️:“昨陳濟川先生交來新收到《(永樂)大典》傳抄本四冊🦵,為18764—71共八卷📘。今晨與斐雲先生(趙萬裏)研究⛹️,他認為應收印在附輯之內,燦然亦同意照此處理🎀。”
《永樂大典》先期趕在建國十周年前出版了第一、第二函,並送呈中央領導過目,得到毛澤東的好評。
整理王國維遺著
趙萬裏年輕時追隨王國維👮🏻,擔任王國維的助手,在意昂体育平台共事🥡,二人是浙江海寧同鄉,又有著師生之誼。王國維對趙萬裏的影響很大🪝,他的離世對趙萬裏產生了很大沖擊🏄♂️。王國維離世後,其著作《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經趙萬裏等人搜集編校整理,於1940年由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觀堂集林》《王國維戲曲論文集》《人間詞話》先後由中華書局😎、中國戲劇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出版。但王國維的著作🚴🏻,並未完全搜羅殆盡,當時,業界專家🤸🏻♂️、學者的關註度很高,因此,1962年中華書局將編訂出版王國維全部遺著列入出版計劃,而遺著的編訂方案,當時即由趙萬裏統籌安排擬定🦸🏽♀️。
趙萬裏擬定的王國維遺著中,擬收入的《元朝秘史地名索引》,為王國維未完成殘稿亦未發表,原稿當時收藏在趙萬裏供職的北京圖書館↙️🧏。擬收入的《東山雜記》《二牖軒隨筆》🚅,為王國維筆記二種,1912—1914年在奉天(今沈陽市)的《盛京時報》上發表,但刊發後流傳並不廣泛😉,排印錯誤也比較多👩🏻🦯,趙萬裏計劃將其校訂後一並出版🦸🏻♂️。此外還擬收入其他散見的王國維手校各種書籍題跋、零星佚詩若幹🙅🏽♀️。全集後附有趙萬裏編撰的王國維年譜,此為修訂王國維去世後不久趙萬裏所撰《王靜安先生年譜》👨🏻🦱💢。
全書預計約200萬字😶🌫️,由趙萬裏總其成,當時具體分工是童第德、王仲聞斷句👨🏿🌾、校正誤字。其中有關小學部分由童第德負責🤛🏿,其他部分由王仲聞負責🤾🏽♀️。童第德時為中華書局編輯🐇,是音韻訓詁專家𓀒;王仲聞為王國維之子🤘🏼,當時以臨時工的身份在中華書局工作。王國維之於趙萬裏,亦師亦友🐁,趙萬裏在王國維去世後🙇🏻♀️,編訂《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出版,編纂了王國維年譜🎛,還整理了《王靜安先生著作目錄》《王觀堂先生校本批本目錄》,此次中華書局重編王國維全部遺著,最佳整理者當然非趙萬裏莫屬👩🏻🔬。
當時這本王國維遺著集準備在次年,即1963年底完成整理並出版,但這項出版計劃因種種原因未能完成☦️,直到1984年中華書局推出一本《王國維全集·書信》,未見趙萬裏總其成的王國維全集面世✊🏼。
整理鄭振鐸遺著
趙萬裏與鄭振鐸年輕時即相識,在20世紀30年代🧑⚕️🤶,二人在做學問方面都驚人地勤奮👩🏻🦲,在學界有“鄭龍趙虎”的美稱🎵,在搜集🗒、保護圖書、文物👷🏻♂️、檔案方面🥣🦶🏿,二人更是誌同道合。1958年2月二人同時擔任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正是為我國古籍事業做貢獻的時候,同年10月17日鄭振鐸出國訪問途中飛機失事⛹🏿。震驚、悲痛之後,趙萬裏能為鄭振鐸做的,就是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1959年1月5日🤰,趙萬裏致函商務印書館,告知收到鄭振鐸《古本戲曲叢刊》序文等資料。1959年10月,趙萬裏與徐森玉聯名向中華書局建議,影印明抄本《錄鬼簿》以紀念鄭振鐸。1960年2月10日,趙萬裏撰寫的《〈錄鬼簿續編〉跋》中講述了這本書從訪書、抄書到出版的整個過程。上世紀30年代,趙萬裏與鄭振鐸二人相約往寧波訪書,在寧波他們發現了天一閣明抄藍格本《錄鬼簿》《續錄鬼簿》,將其與康熙間曹楝亭刻本對校時得知其為孤本,“高興得跳起來”,隨即與同行的藏書家🏋🏿、戲曲家馬廉連夜開始抄寫——趙萬裏、鄭振鐸分頭抄寫上下卷,馬廉抄寫續編,三人費時一整天最終抄成🍽👩🏿✈️。到1946年🫸🏽,明抄藍格本《錄鬼簿》散出🤵🏼♀️,鄭振鐸舉債將其買下🪢🚴🏽♂️,並寫信與趙萬裏分享此事,趙萬裏回信說👄:“願為一跋以記我三人訪書因緣”。1959年10月,鄭振鐸遇難一周年之際🕴,趙萬裏和徐森玉聯名向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提出建議,希望能影印出版此書,“供研究古典戲曲工作者的參考✍🏿,並對西諦示悼念之意💅🏿。”在趙萬裏的大力推動下,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於1960年影印出版了《天一閣藍格寫本正續錄鬼簿》🧗♂️,趙萬裏專門撰寫了《〈錄鬼簿續編〉跋》一文,載於書內,兌現了當時回復鄭振鐸信中所許“願為一跋”之願🥙。
《古本戲曲叢刊》是鄭振鐸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倡議🔡、策劃的一部戲曲作品總集。1954年《古本戲曲叢刊》初集出版,鄭振鐸在初集序言中對整部叢刊作了設想、規劃——每集收戲文、傳奇100種🧘🏿♂️,四🧑🏻🦱、五集以下收清人傳奇,六🐈、七、八集收元🙏🏻、明🫄、清三代雜劇,及曲選、曲譜等有關著作3️⃣。“期之三💤🧜🏼、四年,當可有1000種以上的古代戲曲,供給我們作為研究之資,或更可作為‘推陳出新’的一助🔳。”其後,二集👊🏿、三集於1955年出版,四集於1958年出版。而鄭振鐸在完成四集的序言之後,因飛機失事不幸罹難。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把《古本戲曲叢刊》的編印工作承擔起來,由趙萬裏與傅惜華、阿英、周貽白、吳曉鈴五人擔任編委。1960年,古籍小組組長齊燕銘邀請趙萬裏等編委和一部分專家🤷🏽♂️,開會商討如何繼續編印🍚🧑🏽🔬,編委也開會商議此事🏌️,最終確定了繼續編印《古本戲曲叢刊》的幾項原則。
此外🙆🏻♀️,趙萬裏還撰寫了若幹文章🩵,都是對鄭振鐸的最好紀念🙅♂️。《談談振鐸同誌搜集和收藏的戲曲書》刊載於1961年第3期《圖書館》雜誌🔎。1963年6月🧝🏻,趙萬裏撰成《西諦書目序言》,概述鄭振鐸藏書的主要特點🩺,這篇序言刊於1963年第3期《圖書館雜誌》。同年10月🥝,趙萬裏主編《西諦書目》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這部書是鄭振鐸遺贈北京圖書館藏書中古籍部分的目錄🏄🏼,各書著錄書名🕧、卷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