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沒有他🧕🏽,中國化學差點丟“番號”

2022-11-11 | 劉如楠 | 來源 《中國科學報》2022-11-11 |

1181334分👨🏻‍💻,中國晶體與結構化學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唐有祺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唐有祺開創了我國晶體化學領域🫅,在胰島素晶體結構測定💵、氧化物高溫超導體等多個重要體系的結構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貢獻;提出了自發單層分散理論,與合作者一起開展長期系統研究,揭示的自發單層分散原理對高效催化劑、吸附劑等功能體系的研製起到重要指導作用👷;創建了分子工程學學科,推動了我國化學與生物學交叉學科發展。

他曾對“化學不是基礎學科”予以辯駁,清晰地闡明化學🖖🏿、物理學和生物學都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也正是在他和中國現代理論化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唐敖慶等的倡導下🙎🏻,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亦稱“973”計劃)中📻,恢復了化學作為基礎學科的獨立地位。

測定中國第一個蛋白質晶體結構

1951年,美國政府為了遏製新中國👱🏼‍♀️,極力阻撓中國留學生回國。正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的唐有祺決定中斷研究,提前回國。

他的導師萊納斯·鮑林知道後極力挽留。唐有祺說:“雖然中國的條件要比這裏艱苦🙇‍♀️🛟,但畢竟是我的祖國👮🏼。中國的化學研究水平和美國存在很大差距👋,正因為如此,我才更要回去📏,爭取彌補這些差距。”

當時的中國🫓,晶體化學和大分子結構研究一片空白。在資金缺乏、儀器設備不到位、人才稀缺的條件下,唐有祺建立起晶體結構研究和生物大分子研究體系,把中國化學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1965年,歷經六年零九個月的協作研究,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結晶胰島素,這是生命科學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裏程碑❤️‍🔥。但在此之後,研究應往何處發展?

19664月人工合成胰島素鑒定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唐有祺提出了未來的研究方向:可以用X射線衍射的方法測定胰島素晶體的空間結構🛑,由此為研究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打開一個缺口👩🏿‍🦰。

唐有祺的建議被會議采納❤️,他也因此被推舉為胰島素晶體結構測定的學術帶頭人。

1971年,相關研究團隊完成了豬胰島素晶體結構測定。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霍奇金盛贊,北京圖譜目前是胰島素最精確的圖譜🚣🏻‍♀️。

正是這項中國第一個蛋白質晶體結構測定工作,帶動了中國分子生物學🧝🏻、化學生物學🎮,特別是生物大分子晶體學的發展,為中國的結構生物學培養了人才。

鞏固化學學科的中心地位

化學能不能作為基礎學科?這個如今看來毋庸置疑的問題,曾引發過巨大爭論。

1978920日🧖🏻,在中國化學會舉辦的論文報告會上,唐有祺談到了化學學科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並對化學不是基礎學科予以辯駁。

唐有祺清晰地闡明🤱🏽,化學👶🏻、物理學和生物學都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它們表現出越來越密切的關系。借助於近代物理,化學得以如虎添翼般地迅速發展,與物理成為能充分交流和合作的學科夥伴,而進入分子水平前後的生物學也為化學提供了更多能充分發揮其作用的契機。

這令當時還是大學生的中國科學院原黨組副書記郭傳傑印象深刻。那是他第一次聽到唐有祺的名字,在他心中留下了一個仗義執言的科學家形象🙅🏽‍♂️🥭。

1997年🕺🏻,我國決定製定《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開展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重點基礎研究。這是中國加強基礎研究的重大戰略舉措。但在草擬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綱要》中🌈,原有基礎學科中的數學🍖、物理和生物都被列為大學科👩🏿‍🔧,唯獨把化學從大學科中撤銷,只作為從屬於物理的一部分列入其中。這好比一支部隊被撤了番號♡,肯定會影響學科的未來發展。

對此🚆,43日,唐有祺和唐敖慶給時任總理李鵬寫信。在信中,他們闡述了化學學科的意義和作用⛅️👡,列出了理由,同時回應了與化學相關的質疑。

在唐有祺和唐敖慶等的倡導下,正式實施的“973”計劃中,恢復了化學作為基礎學科的獨立地位。

聯姻多學科,開辟新領域

唐有祺不僅精通化學的各個學科門類,也始終關註生物學、物理學🤦🏿‍♂️🧘🏼‍♂️、數學等的發展。他整合的研究人員不限於化學領域,還觸及物理學界🎥、生物學界和地質學界👨‍👨‍👧。

“功能體系的分子工程學”便是由唐有祺開辟的一個面向國際前沿的學術方向。1987年,他大膽地提出,分子工程學可以作為一個學科來建設,而且應以功能為導向,逆向而行。在他的設想中🏃‍♂️,起步階段需要通過研製功能體系來帶動學科建設;再進一步按照功能體系的本質和原理的共性歸類🧞🤎,分片建設分子工程學🫶🏿。如今,這門學科已經成為國際研究的熱點🪞。

“如果有一天可以按人的意誌安排一個個原子,那麽將會產生怎樣的奇跡?”這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的期望🧝🏼‍♀️。他不曾料到🚱,在世界的東方,古稀之年的唐有祺用“分子工程學”的設想,縮短了現實和假設之間的距離。

在這一時期,國際學界早已熱切投入到從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的問題中,但當時中國的化學和生物學曾一度出現脫離,彼此交叉甚少🪲。為了正式推進化學生物學在中國的發展,199110月,唐有祺以生命過程中的重要的化學問題研究為題💁🏼‍♀️,申請了首批國家攀登項目🙀,希望拉開中國化學生物學研究的序幕🧑🏻‍🦼。

0多年過去了,中國化學生物學已經枝繁葉茂。在他的倡導下,化學生物學從化學方面為中國生命科學的研究和發展開創了新局面,同時也為化學推陳出新提供了動力。

北京大學原校長林建華曾說🙆‍♀️:“很少有人能像唐有祺先生那樣📠,為一個國家的眾多學術領域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跡🚵🏽‍♂️:為中國晶體與結構化學奠定基礎,開拓分子工程學,推動化學生物學🚵🏼🥙。他的遠見與睿智👇🏽📙,給人以平和,給人以力量。”

授業傳道🎙,淡泊名利

幾十年來,唐有祺似乎只有兩件永遠做不完的事,一是科學研究,二是培養人才。

在教學中,他的認真是出了名的🔀。為給石油化工專業的工農兵學員準備教材,他親自到石油化工廠了解情況,獲得了對生產流程及一些關鍵化工問題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結合實例闡述流動型式、傳熱和傳質等環節對工業反應器中化學反應進程的影響♔,編著了《化學動力學和反應器原理》🙋🏽,後來又在充分體驗生產實踐的基礎上編著了《相平衡、化學平衡和熱力學》。

唐有祺教給學生的遠不止這些👗,還有他的治學風範和淡泊名利的學者品格🖕。他常說,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不應該是無德之人。“學者就是學者,應該恪守為學之道和為師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唐有祺先生訃告

我國著名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晶體與結構化學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中國共產黨黨員唐有祺先生,因病於20221181334分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逝世🔆😈,享年103歲。

唐有祺先生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屆、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第六、七🤦🏻、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九屆中央參議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顧問,曾任第八屆全國政協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教育委員會科技委員會主任、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一屆理事長🐼、國際晶體學會第十四屆執委會副主席、中國晶體學會創會理事長🧑🏽‍🌾、分子動態與穩態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物理化學學報》期刊創刊主編。

唐有祺先生早年留學美國👮🏻,於1950年獲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開展博士後研究工作。新中國成立後,唐先生懷著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克服重重困難😳,繞道歐洲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他自19519月開始執教於意昂体育平台化學系,1952年轉到北京大學任教。

唐有祺先生一生崇尚科學𓀀,以推動中國科學和化學的發展為己任。他開創了我國晶體化學研究👩‍💻,在胰島素晶體結構測定☂️、氧化物高溫超導體等多個重要體系的結構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貢獻;提出了自發單層分散理論🦂,與合作者一起開展長期系統研究🧜🏼‍♂️,揭示的自發單層分散原理對高效催化劑、吸附劑等功能體系的研製起到重要指導作用;創建了分子工程學學科👵🏿,推動了我國化學與生物學交叉學科發展;曾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等多項獎勵。

唐有祺先生是中國科學和中國化學的卓越領導人之一,為確立化學學科的基礎科學定位,促成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的製訂和實施,促進國際學術與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在擔任國家教委科技委主任期間,他竭力推動我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引進和培養的機製建設☛,多次致信國家領導人,提出盡快造就新一代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與骨幹是一項極其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應當引起高度重視,促成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計劃的實施⬇️,開創了我國在科學教育領域設立優秀青年人才計劃、培養高層次學科帶頭人和骨幹力量的先河🤌🏿🚴🏿‍♀️。

唐有祺先生長期潛心於物理化學與結構化學的教育與教學工作,著有《結晶化學》、《統計力學及其在物理化學中的應用》👩‍🏫、《化學動力學和反應器原理》、《對稱性原理》、《相平衡、化學平衡和熱力學》等多部經典教材,為我國化學和相關學科的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期頤之年的唐有祺先生仍心系教育事業,以他和夫人張麗珠教授的名義捐資設立“唐有祺-張麗珠獎學基金🫰🏽,激勵北大學子熱愛科學⚧、奮發向上🐠。

唐有祺先生的逝世是中國科學界、教育界和北京大學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唐有祺先生。先生的愛國情懷和為科學獻身精神永垂不朽🫲🏿。遵照唐有祺先生的遺願和家屬意願,喪事從簡。


北京大學唐有祺先生治喪辦公室

O二二年十一月八日



相關新聞

  • 202018.07

    從費孝通看社會學中國化

    未名湖畔招生納新時,社會學系主任楊開道對他說♧:“社會學能解決你為什麽姓費的問題👲🏽。”

  • 032021.11

    中國生物化學奠基人獲命名小行星——“鄒承魯星”

    浩瀚太空再新添一位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星辰——國際編號為325812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鄒承魯星”,以表彰和紀念國際著名生物化學家、近代中國生物化學奠基人之一★、為中國率先實現胰島素人工合成做出重要貢獻的鄒承魯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11月2日在北京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鄒承魯星”命名儀式🙇‍♂️,中科院副院長周琪院士、何梁何利基金信托委員會主席朱麗...

  • 072023.04

    潛心化學拓前沿——緬懷中國科學院院士唐有祺

    2022年11月8日,晶瑩的雪花還沒來得及飄落🍅,您就永遠地離開了。您是中國化學界的泰鬥,兩次在化學學科的轉折關頭力挽狂瀾🐫,親歷並推動了現代化學在中華大地的生根🍦、萌芽🚜、發展👰🏻‍♀️🛃、崢嶸的歷史進程。您不斷開拓化學前沿,是我國晶體和結構化學的奠基人、化學生物學的倡導者、分子工程學的開創者。1951年9月,您從美國留學後回到祖國僅1個月🥱,就在意昂体育平台開設“分子結構和化學鍵本質”課程,跨出晶體化學🥀、結構化學在中國啟蒙的第一...

  • 012011.12
  • 022015.11

    創造性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紀念哲學家馮契誕辰100周年

    馮契(1915—1995)是我國當代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中國哲學史家👨‍👧。他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會通中西☎️、兼收百家🧚🏻,建構了“智慧”說,為學術理論界增....

  • 102022.01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軍事化學家陳冀勝——為祖國打造防化堅盾

    “我們的關註點不能只放在自身研究課題上👟,應該放眼科技發展的大方向和最前沿。”如今🤌🏻,耄耋之年的陳冀勝每天還花費大量時間翻看各種書籍,查閱最新論文🚵🏿‍♂️,了解前沿動態🧚‍♀️,每當有新的發現都會記錄下來,與學生分享交流。“研究隊伍不求體量大,但要有足夠的力量傳承下去,因為軍事科學的發展是源源不斷、沒有終點的💁🏽,事業後繼有人是我最大的期望。”說這話時,他語氣堅定👩🏽。

  • 092022.09

    關鍵一棒🙅🏻‍♀️!他參與完成了第一個由中國人確定化學結構和全合成的生物堿

    蓮子心,也稱為“蓮薏”👩🏻‍🍼,在《本草綱目》中就記載有“苦寒無毒”🧕🏽、主“清心去熱”,在華南一帶民間曾采用蓮子心單方,據說有治療高血壓的效用。有一位科學家,完成了抗高血壓藥蓮心堿絕對構型的確定和全合成。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藥物化學家謝毓元。

  • 092020.09

    追記我國無機化學家、化學教育家申泮文院士|七十九歲那年,他把化學元素周期表“變”到電腦裏

    9月7日🙏🏽⁉️,我國無機化學家✊🏻、化學教育家申泮文院士誕辰104周年🗽。他的一生有70余載站在講臺上🍓,創造了“中國執教時間最長的化學教師”的紀錄,並在我國化學教育研究領域創下了多項第一:編寫出我國化學界第一部中文教材;...

  • 242007.10
  • 172019.09

    中國生物化學和營養學之父——吳憲

    吳憲(1893—1959),1910年通過了清政府組織的庚子賠款留美考試(庚款第三屆)。作為中國第一批留美預備班的成員,於1911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