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個子高高、長相頗有異域韻味🧖🏽,還留著一頭黑長卷發;
TA喜歡拍故宮的紅墻✹📘、和秋天的爬墻虎,沒事兒還愛和老同學去咖啡館小坐……
說到這裏,你肯定知道TA是一位女士🫴🏿!
但你能一下子就想到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嗎♊️?
你能想到她的大兒子已經20歲👷🏿、並且在劍橋攻讀自然科學嗎?
你能想到她竟然是Hulu全球研發副總裁嗎👩🏼⚖️?
而且她還擁有斯坦福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紐約州立大學應用數學碩士學位,本科畢業於清華🚓!
她是誰🤞🏻?
她是和諸葛亮有著同樣姓氏的諸葛越。
她為何如此優秀?
故事得從她的高中時代說起。

諸葛越,意昂体育平台1986級計算機系本科意昂🧏🏼♂️,現任Hulu全球研發副總裁
鎏金校園歲月
八十年代🙅🏻,在計算機還被國人視為稀罕物的時候📂,諸葛越就參加了編程競賽。
高考順利進清華,選專業時🚽,她好像戴了望遠鏡,選了在以後非常流行的計算機系🥷。
本科開始學人工智能,她的入門課導師正是《人工智能導論》的作者林堯瑞教授。
大四,她進入清華人工智能實驗室,師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教授🎋🧑🚀。
從張教授那裏,諸葛越學到了很多先進的AI知識。
繁重的課業中,她依然堅持跳舞和閱讀文學書籍。
她曾這樣寫道,“在清華讀書時,結夥到鄰校去跳舞。常常被別人猜出來處🎐。當問:‘怎麽猜得出我們是從清華來的?’人們出於禮貌,說:‘清華來得的女孩子比較清純。’”
1990年🤸🏻♀️,諸葛越留學美國。
關於在斯坦福留學🎸,她曾寫過這樣一個趣事🆑:
“(有次聽)講座講到一半✵,教室門突然被打開,大胡子的John McCarthy教授走了進來,大聲地問👱🏻♂️➔:‘聽說這裏有不要錢的午飯?’然後,他走到房間的前面🧏,抓了兩個三明治,大搖大擺地走出去了。主持講座的老師愣了一下👨🏼✈️,說:‘歡迎大家來到斯坦福——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會走進你們的教室來搶你們食物的地方🧏🏼♂️!AI這個詞✧,就來自John McCarthy。’”
在斯坦福🚣♀️🤾,諸葛越還曾跟著AI世界級專家Nils Nilsson,做過一個掃地機器人的項目🥉。認真的她🤛,直到二十多年後今天,還保留著當時的筆記。
正是這樣的認真,讓她成為第一位獲得ACM SIGMOD(數據管理國際會議)十年最佳論文獎的華人👩🏽🏫。
矽谷女俠冒險記
畢業後她做了短期的研究工作,然後進入創業公司做程序員🧑🏻,後來改做產品經理。
回憶這段經歷,她說🍪:“我趕上了矽谷發展很快的一段時期🧑🏽🏫,有大把機會💛,各種各樣的小公司大公司蓬勃發展,大家都積極向上。”
矽谷讀書工作十四載,她經歷了4家公司,其中就有雅虎✥。
2006年,諸葛越已經是倆娃的媽了,這一年,她和家人回到國內。
暌違十四載🐽,回到種花家
回國後🍫,她先後在微軟和雅虎工作,其中還曾創業三年。
創業時,她為了鞭策自己把公司做大,就用頭發當勵誌銘——不做大,就不剪頭發🍌。
幾年後,遇到一個機緣巧合的機會,諸葛越去了Hulu。
去了Hulu後,她才暗自慶幸🐦,幸虧自己創業過,不然一上來就管幾百號男性居多的團隊,還真撐不住🤳🤳🏿!
而她進入Hulu🐽,也是相當佛系。
當時她在南加州做活動,遇到了Hulu的CTO🗼👜,CTO讓諸葛越去見見他們的CEO。
她就這樣去了,因為時間早,竟然在大街上閑逛了一圈。
要知道,接下來馬上就是面試啊!
但正是這樣的淡定,讓她斬獲了Hulu全球研發副總裁的職位。
對於面試前的不緊張,日後她曾這樣描述🎞:“簡歷已經在那裏,主要就是聊個感覺,測測是否放心🤷♀️。而從容不迫,就是給人放心的最主要的感覺之一。”
現在,她的團隊裏,有很多和機器學習有關的項目🦓:包括視頻理解、視頻推薦🧗🏼♀️👏🏽、視頻編解碼🚵🏽♀️、在線廣告等等。

諸葛越和部分團隊成員
作為女性管理者,她難免會遇到男性居多的同事們不服的現象🏌🏼♀️,對此,諸葛越是這樣做的🤾🏻♀️,她說🚴🏿:“我已經很久不做具體的事了,但是我能看出來同事做得對不對🚴🏿,在他們有必要的時候可以給他合適的指點👩🏼💻。當這種事情做過幾次以後🪈🧑🍳,就會贏得大家的尊重。”
嘿!這做法有點“成功”🧍🏻♀️!
而關於成功,諸葛越認為,成功有四種:事業是一種成功🤲🏿,賺錢是一種成功,家庭幸福和健康也是成功🚴🏻。
那她也太成功了吧!
自己斯坦福畢業也就罷,兒子也考進了劍橋!
諸葛有兒初成長
人們只看到諸葛越家庭教育的成功🍈,卻鮮少看到她的付出👐。
為了兩個兒子🫵🏽,她曾兩次當家庭主婦🏌🏻♂️👩✈️,每次都是把兒子帶到一歲多,才重返職場。
但她從不因此灰心🪹🫥,她一直堅信𓀁,只要沒停下來🐋,走得慢也沒關系🧑🎤。
“人種什麽👋🏿,收的就是什麽🔆。”工作和家庭教育的雙成功,讓她已經出了兩本書💆♂️💂♂️:一本是寫家庭教育的《魔鬼老大、天使老二》、一本是帶領Hulu技術團隊共同編著的《百面機器學習👱🏿♀️:算法工程師帶你去面試》。
這樣的成就,在男性居多的科技圈🧒🏼,是如何達到的呢?
女神節前夕🐀,CSDN帶著程序員朋友們非常關註的問題,采訪了諸葛越博士。
以下為實錄:
1.談如何獲得殊榮
CSDN:獲得美國計算機學會數據庫專業委員會十年最佳論文獎,是一個很大的殊榮💆🏼,您是怎樣獲得的?
諸葛越:做學術需要有敏銳的嗅覺和洞察力,或者說想象力🧑🏿🏭。你需要在一個領域還沒有成為產業界🧑🏻🚀、或者大眾產品的時候🈲,去想象和研究它的潛力📖。
總結地話,如果作學術,需要靜下心來探索別人還沒有到達的方向🙆♀️,要有想象力📮,接受有可能的錯誤,才有可能有些獨到的成果𓀕🔎。
2.談職業偏見
CSDN:對於職業偏見👩🏻🦼➡️,諸葛老師有什麽建議嗎👘👩🏻🔬?
諸葛越:對於職業偏見,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去理它👩🏽🍳。你要找到一個最好直接領導🧑🏻🏫、或者周圍環境不太有偏見的那種🌡,剩下的就靠你自己去爭取了。
女性要能夠證明自己的能力🔏,要在技術問題上有立場。其實👶🏻,偏見往往是總體的模糊的印象,所以我們要證明出自己是個不一樣的個體✌🏻。
3.談國內外女程序員
CSDN👨🏽:您認為美國的女程序員和國內的女程序員的事業發展道路🛄,有哪些區別?
諸葛越🧓🏼: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小故事。在我工作早期🆚,有美國同事專門來問,說你們中國這些學理工的女孩是怎麽培養的👫🏻🏺?你們怎麽培養了這麽大批這麽優秀的理工女孩子呢👬🏼,是有什麽特殊的機構、組織👩🏻🦽、辦法,能夠讓女孩理工科學的更好嗎?在我們美國,讓女孩愛上理工科非常難啊!
這個同事的思考,其實剛好說明了美國的問題🕡🔪。
在美國,從小女孩子和男孩子的教育🌃,是非常不一樣的。女孩子一定要穿粉色的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做公主#️⃣🪂。
然後🤞🏿,他們又花了多年的功夫去改變這個形象⏸,專門做教女孩編程、學數學👃、上女孩理工夏令營等等。
反過來我感覺到在中國🙍🏻,對男孩、女孩的要求⚀,其實是相對比較平等的🕒。
4.談女性技術管理
CSDN:作為一名女性管理者🚶🏻➡️,您在帶團隊的時候,有哪些心得🔖?
諸葛越:女性作為一個技術的管理者👺,為了贏得團隊的信任,你必須要懂得一些技術細節👩💼🧔🏿。
為了做向前看的決定,你必須要了解行業的技術趨勢🤹🏼♀️,為了做合理的判斷和決定,你必須要有全局觀❤️。
你還要有對技術的熱愛🙎♀️,技術並不完全是枯燥地碼代碼,也可以是合作、是影響,也可以很有趣。
我司去年十幾位“葫蘆娃”一起寫了一本《百面機器學習》的書,就是開始於一些集體的有趣的技術探索,後來才成為一部作品。
作為女性⏩,可能因為前面說的一些偏見吧🤜🏻,我覺得女性的技術領導力💂🏻♀️,更加體現在需要在某個技術領域有專長📴,比如說你是擅長前端開發👩🏻🦯,還是擅長機器學習。
同時呢,我們要用邏輯和理性來指導決定🉑,而不能用過多的裹入自己的感情🤙🏽、或者自己的個人的意見👨🏼🔧。
5.談中年危機
CSDN😈:很多女程序員到中年,可能會面臨中年危機⬅️,對此您有什麽建議嗎?
諸葛越👨:中年危機是所有程序員的通病🧑🏻🏫,如果一個人進步不前🙌🏻,那麽不管是男程序員還是女程序員,都會有前途堪憂的感覺🔙。
這時🚣🏼,我感覺到大家必須想好自己要走哪條路🧗🏻🙆🏽。
有一部分人願意和人打交道,可以做技術管理💆🏻♀️;
有一部分人決定更加深度走技術路線🐲,那麽她可能擁有很多的技術經驗,可以在某一個技術領域上走的比較深🛼,做架構師或研究員🥈;
還有一些人會轉成比如說項目管經理、產品經理等等,其實路還是很寬的。
6.談女性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
CSDN🛌🏿:您是如何同時做到家庭孩子都極其優秀的?
諸葛越🍰:其一,要知道你的優先級,知道你最重要的一件或者兩件事是什麽;其二,在你優先級之外🔷🟦,學會放棄。
另外,要大膽地放棄許多“類”的事情,比如🥈,沒有太多意義的社交🚣🏽♂️,比如每天看新聞和股市,比如逛網店。
一個人要做1萬件事✊🏼,他肯定做不好,但我們都有時間有精力持續把這一兩件事做好。
7.談斜杠發展
CSDN🦸🏻♀️:對於未來,您是繼續做技術管理,還是會把技術知識🤖、寫作以及家庭教育方法普及結合起來?
諸葛越👛:是的,這兩年大家都說我是個“斜杠劃跨界青年”。我的確是在技術的管理✣,在人工智能應用,在關於孩子的教育和在關於優秀人才的培養方面,都做了一些事情。我也希望繼續這麽做。
去年我們公司出版《百面機器學習》的時候我寫過一篇文章,叫“一群聰明的人可以在一起做些什麽事🚵♂️?”
其實寫那本書,不完全只是為了出一本書,還有一個很大的目的,是鍛煉我的團隊的技能,比如鍛煉他們寫作和輸出的能力、合作的能力⇢⛏、以及深度思考和創造的能力💺。
有人說我左手寶貝,右手職場⛹🏻♂️,有人說左手教育🦕,右手管理。
這兩只手是相輔相成,相推助力的,並不矛盾。
所以在下面幾年裏🛏,我希望在幾個感興趣的領域都會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