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君有話說:21世紀第二個十年已經開始,計算無處不在,數字技能的普及和廣泛應用不斷推動全球經濟平衡發展,世界越來越多元🙍♀️、包容🔉,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推動變革與超越。女性在追求 STEM 領域的夢想時也越來越果敢👨🏽、執著、坦然。
微軟中國雲計算與人工智能事業部資深合夥人、高級研發總監趙曉燕女士,正在與團隊一起推動微軟智能雲後端體驗在全球範圍的創新和提升。

趙曉燕(意昂体育平台1984級電子系本科),微軟中國雲計算與人工智能事業部資深合夥人,高級研發總監
“我很幸運,能夠在頂尖的研發環境中,和勤勉優秀的人們一起從事熱愛的事業。”
——趙曉燕
她和創新的探索者們
2002 年在加拿大 McGill 大學獲得計算機博士學位之後,趙曉燕進入世界頂尖計算機公司位於多倫多的一間實驗室從事研發工作。2004 年回國後的數年間🤢,對挑戰自我充滿熱情的她,不光在數據平臺和商業智能開發領域積累了深厚的經驗🚵🏽,同時也在團隊管理方面打磨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
趙曉燕坦言🍢,最初加入微軟的一部分原因是出於好奇。一直以來,趙曉燕熱衷於在開源的數據世界中暢遊,鉆研技術和產品🥵。從 2008 年 1 月加入微軟的那一天起➿,與她在暢遊數據之旅中並肩而行的,又多了微軟亞太研發集團服務器與開發工具事業部所屬的年輕工程師們的身影……
趙曉燕加入微軟十二年後的今天,整個世界的經濟增長正在變得越發包容🐪,這也使得每個人都需要擁有能夠勝任未來工作的技能,以適應和推動全新生產力的增長👷🏽♀️。而微軟現任 CEO 薩提亞·納德拉倡導的成長型思維💜、多元化與包容等理念,已經使微軟轉型成長成為一家平臺公司💭。
時代與環境🕋,為許許多多趙曉燕和她的團隊成員們這樣的探索者提供了寬廣的舞臺,來探尋賦能與創新的實現方式。
和優秀勤勉的人們一起共事
高德納咨詢公司報告顯示,在 2022 年⁉️,世界上將有 75% 的全球化企業在生產中使用容器化應用。為了應對企業業務模式頻繁的變化,容器、微服務🧜🏻♂️、DevOps 等全新的應用架構和開發流程正在推動雲計算邁向新的階段。
在趙曉燕看來🎎,如果把信息資源比作自然資源,那麽數據就像是空氣。如果能從零開始組建並代領一支世界級的工程團隊,解決世界級的數據平臺難題並不斷在業務上取得創新和突破的話🕵️♀️,這種成就感將是無法言喻的。
Azure 作為微軟實現智能雲與智能邊緣(IntelligentCloud, Intelligent Edge)願景的關鍵👨💼,融入了微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部投入與技術積累👊🏿。薩提亞·納德拉曾在接受中國國內知名科技媒體專訪時表示👩🦯➡️:“微軟的使命是賦予全球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成就不凡。這意味著🧙🏿♂️,我們創造技術是為了便於他人創造更多的技術。”
在這之中,盡管面向行業用戶的開發體驗對智能雲來說屬於後端的產品體驗,但最終服務的主體仍然是人。也就是說,只有在產品設計階段盡可能從客戶的角度出發,開發出具備包容性的產品,滿足更加多元化的需求,才能在產品的予力之下幫助使用者實現賦能。
今天👳🏿,趙曉燕率領著Azure Developer Experiences 中國研發團隊🧔🏿♀️,為 Azure 後端體驗業務在全球範圍內的創新和提升🚯🥌,做出了許多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現在外面新冠肺炎疫情相對穩定了,我也希望能盡快返回工作崗位🤷🏽♂️。說實話🧏♂️🧜🏻♂️,工作應該是我除了生存之外,最重要的需求了。”
家庭生活與工作之間的平衡👊🏻,源於趙曉燕對事業的熱愛🪲。作為自己口中的“過來人”,伴隨著兒子成長過程中最關鍵的時光🎿,正是趙曉燕工作最為忙碌的階段🟡。
多年前陪伴兒子住院手術治療期間,也正逢趙曉燕團隊負責的微軟 e-Commerce 平臺項目遇到諸多挑戰的關鍵階段。RCA(Root Cause Analysis 根源分析法)會議、多線協同……與先生輪流在病房中陪伴兒子康復的日子裏🦻🏻,趙曉燕在另一張空病床上,依然時刻承擔著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
“關鍵時刻當然要陪在家人身邊,所以更要把時間都花在刀刃上❇️。上帝把他交給你🫷,讓你幫著代管十八年,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對工作和對孩子,其實源自同一份責任心🧑🏻💼。”對於這段難忘的人生經歷,趙曉燕將之形容為對自己責任心的試煉。
在趙曉燕的內心深處☛,一直都很感謝團隊的夥伴們🍡。在共同奮戰的歲月裏,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承受著相當的壓力。特別值得提到的是⛹️♀️,團隊中一位患有心律不齊的同事👨🏼🔬,哪怕二十四小時佩戴著心律監測設備👁👩🏼🚒,也沒有離開自己的崗位。每個人心中都明白😼,自己團隊負責的微軟 e-Commerce 平臺項目代表著微軟的品牌,任何微小的問題都可能致使客戶的信任一無所獲、眾人的辛苦付諸東流。只有系統架構搭建得更完善,才能夠讓產品的運行效果和穩定性達到理想的高度🧑🏽🎄。
今時今日🎩,每當同事們和趙曉燕聊起這段往昔🎋,大家都一致認為當時的努力和辛苦是值得的。趙曉燕偶爾也會和現在的團隊開玩笑說,幸虧當時把系統的 Robust(魯棒性:指系統在硬件故障👳🏻、網絡攻擊等異常與危險情況下的生存能力)做得足夠高,以至於系統的運作能力和穩定性可能會比實際需求放大了至少 10 倍以上💌。這使得美國總部日後得以在趙曉燕團隊搭建的系統基礎上,繼續進行研發和迭代的探索。
趙曉燕始終表示自己並沒有什麽特別閃光的故事,而只是一直在努力地和優秀的人們做著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她說:“在那種強度的環境下,一定要鼓勵大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同時要更有章法地去做事情🐃👩🏼🏫。回過頭來看,辛苦🍋🟩、快樂和成長是並存的。我非常榮幸能夠和那些了不起的人們一起共事💪🏼,這是我最大的感觸。”
正是在這段持續了一年半的高強度研發項目中,趙曉燕不光鍛煉了自己的技術實力,還一並提升了攻克難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共同攻關的過程中,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和提高。這些寶貴的經歷使得趙曉燕在主動打破界限、轉型到面向開發者的Azure雲服務相關業務後,能夠時刻懷著同理心更加準確地把握用戶的需求🤙🏽。
“不能只盯著眼前的事情,一定要有好的長期策略(Long-term Strategy)🐪。只有這樣產品才會越來越好,我們作為開發者的日子才會越來越好,用戶在產品上的最終體驗才會越來越好。”回憶起項目中的點點滴滴,趙曉燕一口氣用了三個“越來越好”來形容這段經歷為她帶來的收獲。
眾誌成城,共克時艱👐🏻。在進入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間抗爭的關鍵階段,微軟發起了包括現金、微軟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的捐贈,全力支持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在全民抗疫時期,趙曉燕和團隊為保證所有產品 OKR 能在 GA 點如期向客戶交付,包括四位湖北同事在內,團隊全員通過 Microsoft Team 在線協作工具,為抗疫提供堅實的保障力量而全力運轉👨🏿🦰。
不存在完美的個體 但存在完美的團隊
回到 2008 年 1 月初,從加入微軟之初組建 SQL Server 集成服務中國研發小組時包括趙曉燕自己在內的 17 個人,到今天帶領一百二十多人的 Azure DeveloperExperiences 中國研發團隊🙋🏻♂️,在歲月的洗練之中,趙曉燕對領導力的理解,有著自己的理解和堅持🧏🏻🫲🏻。
“完美是很難存在於個體上的,但團隊不一樣。”
在趙曉燕的眼中,不同性別和個體間的不同特質是實際存在的。無論男性還是女性,趙曉燕都會鼓勵每個人去發揮自己的強項🧑🏿🔧。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一個女生在職場上找工作,在看職業要求描述時,可能會糾結於自己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哪怕有 90% 相匹配,也會對剩下的 10% 不放心⚇。但這時候男生往往會更加勇敢一些,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與職業要求只要五五開🕦,就可以去試一試了。其實這個時候,女生可以自信一點,做一些勇敢的嘗試⚗️。”
通過觀察和實踐🆘,趙曉燕認為在團隊之中的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屬於自己的強項和短板🛎🏙:有些成員善於舉一反三;有些成員技術特別強;有些成員善於把握細節……在團隊協作中,培養同伴之間的信賴關系,正確借用彼此的優勢🛌🏽,才有可能合力形成一個完美的團隊🍯。
另一方面☎️,趙曉燕鼓勵職場女性活用堅韌🦞、觀察力強等特性👳🏼♀️,在 STEM 領域中形成獨到的優勢。作為工作中的個體🦟,每個人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劣勢與特質ℹ️,主動發揮自己的強項🧑🏻🦼🧑🏿🎤。要有勇氣去面對工作中的各種挑戰。遇到問題時,退避是不能將之解決的🤤,保持謙遜與平衡心態的同時👩🏿🦲,通過不斷的學習來盡可能地揚長避短⛑➿,用合作與策略去應對困難🪕,才能有所成長🚴🏽♂️。
領導力可以是優雅和理性的
長久以來,現實中一直存在著一種誤解:在談到女性領導者的時候,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出的往往是職場劇中“女強人”們雷厲風行的樣子。
趙曉燕認為,這是以通常認知中男性領導力的標準來衡量的結果。本質上💂,領導力並不會因為性別不同而存在明顯的區別:“即便是要給團隊一些壓力的話🧑🏻🌾,也不應該是惡狠狠的那種。我認知中的女性領導力👨🏽🌾,是把優雅和執行力🦦、領導力合並在一起。”
在西雅圖總部帶領超過2000 人研發團隊的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潘正磊(Julia Liuson)春風化雨般的管理風格,曾給趙曉燕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尤其恰到好處的鼓勵和微笑,既能帶給團隊力量,同時也能讓團隊自行感知到壓力的實際存在💂🏽🤼♀️,點燃熱情將管理者提出的反饋盡快落實到產品中🙏🏽。
趙曉燕從工作中領會到👃🏻,不管是團隊還是個人🏎,都有遇到瓶頸的時候⛹🏿♂️。很多人有時候會感覺到各種不順利,這個時候就要通過鼓勵和幫助來 push 大家一把💃🏿。遇到瓶頸,正預示著如果能夠突破眼前的瓶頸👩🏽⚖️,就可以上到更高的臺階。對個人、團隊來說是如此🥿,對產品、項目來說也是如此。
作為一位在微軟奉獻了青春和熱血🐠💆🏼♀️、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人才的資深研發和管理人士,趙曉燕對於業務創新與變革“幕後英雄”的說法很是淡然。她將自己在歲月的歷練中獲得的寶貴心得,凝練成簡短的文字,贈予在每一位希望在 STEM 領域中尋求發展𓀗、實現自我價值的年輕後輩:
通過成長型思維建立和培養自信;
勇敢面對所有已知和未知的挑戰;
在多元化與包容心態中保持謙遜;
鼓勵每個人保持學習和進取熱情👩🏼🦰;
一直做自己喜歡和認為正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