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思想可以抵達——身殘誌堅的潘光旦

2015-03-02 |

想起來總會忍不住贊嘆👩‍❤️‍💋‍👩🌷,何以有人突遭天塌一般的意外事故,就有那樣一種定力面對。比如說潘光旦,1916年他十七歲時發生了嚴重的意外事故,最終導致右腿截肢🏌🏻‍♀️🧑🏽‍🎄!

潘光旦1899813日出生於江蘇省寶山縣(今為上海市寶山區)羅店鎮🪣,是我國著名社會學家✋🏻、優生學家👨🏼‍✈️🤶🏼、民族學家、教育家和翻譯家😵。他於1913年考取“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學堂。潘光旦說,“家庭要我考清華(學堂)🎓,本指望著我出洋,在科舉廢除之後,這無疑地是一般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父兄對子弟唯一最高的期望,在‘有誌氣’‘圖上進’的子弟也必然以此自期☄️🎅🏽。”潘光旦後來回憶道,清華學堂對於“學生的體育活動,幾乎從開辦之日起就用強迫的方式進行的。學校規定下午四至五時為強迫運動時間,到時👱🏼,圖書館與全部課堂⚛️、自修室、寢室都給鎖上,只有體育場與體育館敞開著”。更有硬性規定⏱:學生要取得“留美”資格,還必須在以下項目上達標🤾‍♀️,“即跑得夠快、跳得夠高👂🏻、遊得夠遠……”而且這一條章程“執行得十分嚴格”。不言而喻🌶,這樣做可以使學生避免成為書呆子,“只會專啃書本、足不出戶、手無縛雞之力”。但在潘光旦看來,“缺點也是有的,特別是在最初美國人擔任指導的若幹年裏👴🏼,一般的鼓勵有余🕠,個別的指導很不足。”入校不久的潘光旦好強,總想做到“文武雙全”🏇🏼,他想在體育方面也讓自己做好做強,於是選擇跳高作為經常鍛煉的項目。但由於“一般的鼓勵有余,個別的指導很不足”🛢,潘光旦在一次參加學校體育運動時受傷🤜🏽,付出了沉重代價。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無論是潘光旦本人抑或家人👩‍🍼,都沒有向學校興師問罪📘。相反,潘光旦更多的是自我反省👃🏻:“是我由於醉心體育運動而不得其道,終於失落一條腿”👨🏻‍🔬;是我“想在體育方面,也出人頭地💁🏿,好高騖遠🕵️‍♀️,一意孤行,當然要負主要的責任”。那麽誰負次要責任呢🙇🏿?當然是學校。潘光旦說👩🏼‍🏫,“但若當時,作為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能夠得到一些指導🤝,這毛病與後來的不可挽回的損失🤾🏽‍♂️,我想是可以不發生的🙇🏻。”面對不幸⏬,只有理智對待✢🍦,沒有無理糾纏🚤。這就是潘光旦及其家人的姿態。隨即,為了治療🧑🏻‍⚕️🤦🏻‍♂️,潘光旦休學一年多,然後重新上學。他在學校曾受到褒獎,褒獎詞說他“言動安詳👩🏻‍🎓,殊堪嘉尚”。潘光旦對此不由自嘲道:“一條腿的人也自不得不‘安詳’些了🤷🏽‍♂️。”

然而🥬,潘光旦骨子裏就不是個耽於“安詳”的人🛄。他曾自述:“1916年初🪑,我割掉了一條腿,照說應該知難而退🧑‍🔧,把(出洋留學)這樣一個‘遠大’的目標收起來🙆🏿‍♂️,或至少收得近些罷。不錯,在病後回家休養期間,我也曾一度動搖過👨🏿‍🦲,但轉念一想⏸,一條腿上學、畢業、出洋🐿,不更是稀罕麽?物以希(稀)為貴🕵🏻,不更足以自豪麽🩶?這才復了學👨🏽‍🎤,從此,對出洋的熱中🦸🏿‍♀️,當然不是減輕了🧒🏽🕵🏻‍♀️,而是逐年加重。”考慮到自己已是殘疾人🤽‍♂️,潘光旦還去找過當時的代理校長嚴鶴齡,問像他這樣的殘疾人還能不能出洋👩🏼‍🔬。結果不知是代理校長存心刺激他📬,或是真那樣想♨️,居然給了他這樣的答復:“不太好罷🕗,美國人會想到我們中國兩條腿的人不夠多,把一條腿的都送出來了。”

潘光旦果然不是個“安詳”的學生,他偏不信邪🧏🏻,偏不放棄自己的向往🕖。好在後來換了校長,而且潘光旦學習成績合格,他想出國深造的願望終於實現🧓🏼。他由此感嘆道🍐:“一條腿的人對出洋(留學)猶且如此不肯放松👞,其他長得更健全完整的人豈不是更多屬分有應得,不甘交臂失之👨🏻‍🎤。”從這裏不難看出潘光旦身上那種決不為“安詳”所束縛的心性。還可以佐證這一點的,是19227月的一天,潘光旦和梁啟超的一次交集。那天梁啟超在清華學堂給一群學生講授“中國五千年歷史鳥瞰”。課後學生們紛紛交上作業🙌🏼,請梁先生閱批👨‍✈️。其中潘光旦寫的《馮小青》一文格外引起梁啟超關註,不僅閱畢大加贊許🧏🏻‍♀️🏄‍♀️,還提筆批道:“對於部分的善為精密觀察𓀐,持此泛以治百學,蔑不濟矣。以吾弟頭腦之瑩澈,可以為科學家;以吾弟情緒之深刻🕊,可以為文學家。望將趣味集中,務成就其一🚄,勿如鄙人之泛濫無歸耳🙎🏿‍♂️🌌。”末句“勿如鄙人之泛濫無歸耳”,這是梁啟超自謙,但他希望潘光旦將所學興趣進行聚焦,“務成就其一”——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的期望,也是肺腑之言。但這時潘光旦再次顯示了他身上不“安詳”的心性,他沒有聽從梁先生教導,而是繼續走廣與博的學術道路。最後自成格局:一生學的是生物學🕋,教的是社會學🏊🏻,講演的題目則遍涉文史哲……

潘光旦拖著殘疾的身軀留美,勤奮學習生物學、動物學🦻🏻、古生物學、遺傳學🌽、單細胞生物學……1926年學成回國後🪟,先是在上海多所大學任職;後到北平意昂体育平台,抗戰開始又到西南聯大任教🧑🏿‍🎓。至於為作各種專題演講,他撐著拐杖的足跡👩🏽‍🦱,更是遍涉江蘇👰‍♀️、浙江、河南🆖、山東、四川、貴州、雲南👨‍🔬、廣東以及北平等地🕌。他193487日寫的《歡送遊美學生的一封公開信》中說到:“一個人能夠起而行,也就是能夠坐而思,能夠開拓,也就能夠發明,其結果總是一個‘製天而用’👷🏽‍♀️,總是一個‘人定勝天’🧗🏿‍♂️。”從中我們能夠理解他何以在右腿遭截肢後🚣🏽‍♂️☝🏽,即使撐著拐杖也要堅持出國的原因了🥔🌻。有這樣“起而行”的意念,必然有他“坐而思”的深邃——不糾結不抱怨腿殘的意外打擊,不接受梁啟超“望將趣味集中,務成就其一”的規勸,朝著自己既定的目標且行且思,學成歸國,講學各地🤩,任教多校,成為中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思想文化界具有淵博學問的學界巨擘。而受潘光旦先生的故事啟發🦶🏼,我想到🔑,人雙腿走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抵達🤩。當然,前提是——你得有思想👨🏽‍🏭。(陸其國)

轉自《文匯報》2015225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