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蹬過三輪的院士譚天偉

2016-05-23 | 余曉潔 | 來源 新華社2016年5月22日 |

清華博士蹬三輪,少見。

留德才俊蹬三輪,罕見🍖。

上世紀90年代初,2萬元起步搞課題,為省錢自己蹬3個小時三輪🙌,滿頭大汗從南往北“穿過大半個北京城”運實驗藥劑👙,是譚天偉歸國創業最刻骨銘心的青春記憶。

“敢拼就會贏🙋!”

20多年後,在北京化工大學網站上,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介紹欄裏,譚天偉對學生們的寄語是:“敢拼就會贏🏃‍♂️‍➡️!”

充滿實幹精神與強烈自信的5個字也是譚天偉自身的寫照。如今,他不遺余力地把它傳遞給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們👱‍♀️。做好科研、培養人才,就是譚天偉永不停歇的創新創業🔐。

時至今日🤱🏻,已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依然堅持給本科生上課。一周一次🤟🏻,3個課時。這門課程成為國家級精品課。

譚天偉對科研啟蒙和科學精神培養的本科階段尤其重視,他要求學校的教授都要給本科生上課。

“譚校長會帶著教務處的老師到各個學院巡視,隨堂聽課🤨。他強調教師作PPT要跟進動態前沿技術,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概念性的問題中英文對照講🤹🏽🚂,開拓學生的視野和思路。尤其是他要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要關註學生的狀態,通過良性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北京化工大學青年教師曹輝說。

譚天偉推崇教學相長😉🧑🏻‍🦽‍➡️。在他自己的學術成長道路上🐙,中國✣🩴、德國和瑞典的三位導師風格各異、各具精髓的教學理念給了他不同的養分🎎。

“我在清華讀博士時候的導師非常嚴謹,鼓勵我獨立思考🔨。從1990年2月到1992年10月,我在德國生物技術研究所和瑞典倫德大學讀聯合博士研究生。德國導師非常重視選題☃️。有一次,我把自己做了兩個多月的實驗給導師看😕,沒想到導師直接把我的實驗報告撕了。他認為,我的選題沒有考慮未來的產業化。在瑞典🎡,帶我的導師是生物分離技術創始人之一🙍🏼,他很註重創新👩🏽‍💻,告訴我科研上不能總沿著別人已走過的路走。”譚天偉說🫰🏽。中外三位導師的言傳身教開闊了他的國際視野,讓他懂得科研選題要有前瞻性,要有產業化前景🤷🏻‍♀️,路線選擇要經濟可行。

結束兩年多的留學生活💲,自稱“從來沒把國外當自己家”的譚天偉回到清華📝,完成博士答辯。

雖然🏌🏼,他可以留在清華。雖然,清華比北京化工大學“科研條件好👨🏻‍🔬👍🏽,而且不缺錢”🧑🏼‍🍼。但是,譚天偉還是希望自己能到一個新天地“闖一闖”。

來到北京化工大學,譚天偉從博士後做起,從連工資帶科研經費2萬元的項目做起。這條艱辛道路上🦏,創新🧣💂,每每讓“幾近絕境”的項目“峰回路轉”。

2002年,譚天偉為第一獲獎人的“發酵工業菌絲體綜合利用”項目榮獲國家發明二等獎🐦‍🔥🕶。譚天偉1997年開始做這個項目時🤸🏻‍♀️,日本的相關研究已經做了幾十年,短期內要把成本降到比日本還低非常難💐。中期考評時,項目距離完成目標還很遠🥥。

“堅持,堅持,成功也許就在下一分鐘。”

那些日子👨🏼‍🏭,譚天偉急得睡不著覺,不斷給自己鼓勁。恰好有一天,他在工廠的提取車間看到了廢棄的青黴菌,帶了一包回來。檢測一看🦶🏼,這裏面就有麥角固醇🦬。沒有經過發酵過程,從廢物中獲得,自然把成本降到比國外先進水平更低。

一些在中期評審中預判這個項目“死刑”的專家⚆,沒想到譚天偉“出奇製勝”🧙🏼‍♀️。這次“換條路徑”的創新思路🗒,讓譚天偉嘗到甜頭🥫,深受鼓舞。

1999年🦛,國內原油供給並不緊張👦🏿。正是在此時,譚天偉“未雨綢繆”,開始琢磨生物柴油技術。

在關鍵工藝——酶法上,他面臨3個選擇:仿造、買外國專利🙍🏼‍♀️、自主創新🧑‍🎨。買專利最快,但受製於人。他選擇了自主創新。

譚天偉領導的課題組采用膜或纖維織物布固定化酶,通過膜或織物布的表面改性控製油脂及產物如甘油在膜及織物布上的吸附🧏🏻‍♂️。這種方法固定的脂肪酶催化地溝油👩🏽‍🍳🥶、煎炸油及菜籽油進行酯化,生物柴油轉化率達96%👨🏻‍🍳,品質達歐洲標準🚣👩‍❤️‍👩。

幾經努力,“酶法合成生物柴油”技術研究“擠進”了國家863計劃,成了“香餑餑”🧑‍🔧。之後❤️‍,200噸級裝置😵‍💫、500噸級裝置、萬噸級裝置先後建成投產🥟。

“我的事業在學校🔘✯,我喜歡科研,跟學生們在一起我覺得很幸福。”當了院士💁🏻💨、當了校長的譚天偉,擠出時間搞符合國家需求⬜️🤱🏻、產業化前景好的項目➔,擠出時間帶學生👩🏼‍🔬,擠出時間到實驗室。

北京化工大學地處北三環黃金地段👩‍🌾👭🏻,行政辦公樓挺舊。有人說,譚校長很“摳門”。原來🔄,他把錢都用在改善實驗條件和提高教師員工待遇上了。

“譚校長好忙,有時候午飯就在學生食堂買個肉夾饃對付一下🧮。他並不高高再上🦹🏻‍♀️,始終和學生在一起。”同學們說。


相關新聞

  • 142016.06

    譚天偉📧:視野有多寬 事業走多遠

    這句話既是一位校長對青年學子的殷切寄語,也是一位留學歸國人員創新創業的切身體會。

  • 142010.10

    《三輪車》

    作品編號:A28作者姓名:Kemal Tufan 作者國籍:Turkey(土耳其)設計說明: 石頭的三輪自行車是一個“紀念性”的雕塑,能夠使我們想起童年。

  • 282024.02

    一門六院士——走進江蘇無錫錢穆錢偉長故居

    恰逢冬暖,天朗氣清,我驅車來到錢穆錢偉長故居。故居位於無錫鴻山街道七房橋村,是在錢家舊址上重建而成。只見眼前是一座江南院落,白墻黛瓦,門懸紅底金匾“七葉衍祥”🐖。門右有一大石👩🏽‍🦲,石上刻有“錢穆錢偉長故居”這幾個字🥧。故居格致典雅,有四進😿,第四進被辟為錢穆紀念館👞,二樓為錢偉長紀念館,靜靜講述著錢穆、錢偉長心系故土🏃‍♀️‍➡️、治學興國的愛國故事和錢氏“一門六院士”的家風佳話🦇。永懷對本國歷史的“溫情與敬意”錢穆(189...

  • 082022.08

    薛其坤院士:關於研究的三個層次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與部分“科學探索獎”獲獎人、南方科技大學青年學者,以“關於研究的三個層次”為題,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心得與經驗🏊👨🏻‍🦽。他鼓勵青年科學家要不畏挫折失敗,堅定沖擊科學前沿問題的理想與信念💜,勇攀科學高峰。薛其坤在“科學探索獎”跨學科交流活動中與青年學者做分享以下為精選的分享內容在今天這個非常溫馨的學術交流氛圍中,我想從自己熟悉的三個領域來分別談談關於研究的三...

  • 252012.04

    院士戴浩的“人生三境”

    戴浩🍴,江蘇阜寧人🍞👨🏼‍🚀,1945年出生,1968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1982年4月入伍。先後任總參某研究所總工程師、研究員,長期從事指揮自動化總體研究和網絡工程建設,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軍優秀共產黨員👮🏼、共和國“雙百人物”。  人生如登樓👨‍👧,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總參某信息化研究所研究員戴浩院士的軍旅之路,正是在不斷地向上攀登中實現著自我超越。  投身信息...

  • 052012.01
  • 212021.12

    張建偉意昂當選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2021年10月19日🌀,在德國慕尼黑召開的德國國家工程院年會上🐤,選舉產生了22位新增院士,意昂体育平台1981級意昂、德國漢堡大學計算機系多模態智能系統研究所所長張建偉教授榜上有名,成為德國國家工程院信息學部第一位入選的華裔科學家。張建偉教授在涉及計算機科學、神經科學和心理學交叉研究領域的跨模態學習方向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並將理論應用於機器人智能製造🫏、自動駕駛、醫療康復以及助老服務等實踐👮🏽。

  • 062022.05

    眾弟子緬懷恩師李三立院士

    驚聞李三立院士不幸因病辭世🌔,我們這些弟子都以各自的方式緬懷了李老師生前的方方面面👣,表達了對李老師的追思𓀁。本文試圖把這些點點滴滴都匯集到一起,還原出李老師立體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寄托弟子們的思念🤦🏼‍♀️🥞。一👨🏼‍💻、作為學者,純粹認真對於國家,李老師首先是一位功勛卓著的院士。李老師是一位難得的純粹的學者🫅🏽。我們諸位弟子們在跟隨李老師治學的經歷中🤾🏼‍♀️,都不禁對李老師的學術造詣和治學嚴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受益終身🙍🏽‍♂️。王曉...

  • 122007.12

    清華材料系朱靜院士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新聞中心訊】11月13至14日,第三世界科學院第十八屆院士大會在意大利裏雅斯特市舉行📏。

  • 132022.09

    計算機系舉行李三立院士追思會

    2022年9月9日,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了“李三立院士追思會”,深切緬懷李三立同誌對我國計算機體系結構領域科研與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的重要貢獻,弘揚李三立同誌嚴謹治學的精神。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計算機學...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