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教育事業、對多黨合作事業有著執著的愛🚶➡️。對培育英才,復興中華的偉業有著不變的追求,不懈的奮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的崇高師德和優秀事跡猶如萬紫千紅,爭奇鬥艷的百花園,僅從中擷取幾朵🎉,展列於此👏🏿。
胡沛成(1939年6月—2016年4月)⌛️,江蘇常州人。1964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曾任常州市政協副主席🍖;河海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河海大學常州分校黨委書記、校長🐙;九三學社江蘇省委常務委員🖐、常州市委主任委員;江蘇省人大代表。
在常州,說起“清華世家”自然會提到胡沛成,並由此聯想到河海大學常州校區,想到九三學社常州市委🪈。二十多年來,河海大學常州校區從無到有,逐漸形成規模和辦學條件🚔,逐漸形成良好的學風和校風👨🏼⚕️,逐漸形成聲譽和影響,他為此身心全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擔任九三學社常州市委主任委員的十年間🧚🏿♂️,九三在常州的影響力増強,全市九三組織有了明顯的發展,成員人數壯大了好幾倍😱,吸納了一大批參政議政能力較強🏵、在本職崗位工作出色、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年齡較輕的同誌入社🈳,使成員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初期的那種認為九三與其他黨派不同🧑🏽🦲,是個“學社”🤼👎🏽,類似學術團體的看法⚄,得到了根本的扭轉。胡沛成曾任常州市政協副主席💁🏽♂️;河海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河海大學常州校區黨委書記、校長;九三學社江蘇省委常委、常州市委主任委員🧙🏽;江蘇省人大代表,還有名目繁多的社會職務🙎🏽。三年前🐙✵,他卸掉了身上所有的“光環”👔,背起書包,走進老齡大學,他學PHOTOSHOP、學攝影🚳、學文學,重拾文學舊夢和他那夢想成為作家的不了情結……
去年🍆,一次偶然的體檢,在肺部檢出了癌細胞,還在人們深感驚詫和痛惜的時候,這位對人生一向充滿自信🩸,對生活一向充滿樂觀的慈祥老人卻樂呵呵地說🧗🏿⛑️:不怕,癌細胞要和我做朋友🧑🧒,如果能釋懷、看開,既來之則安之,正如有位法師所說:“面對它、接納它、處理它🙌🏽、放下它”就一定能戰勝它👩🏻🎨🌭。是啊,工作繁忙,肌體經常長時間地超負荷運轉🔌,落下了癌細胞的隱患,今天🧟♀️,每當說起這位“在其位而謀其政”的傳奇人物時🧑💻,不免肅然起敬。
“尺牘”情深
胡沛成生長在一個充滿書香的溫暖家庭,他是家中的長子0️⃣。父親胡鵬飛和母親齊季莊都是地道的常州人,且都是三十年代意昂体育平台的畢業生𓀔。
胡鵬飛曾和比他高一級的錢三強等同時被選入“意昂体育平台生乒乓球隊”接受指導教師馬約翰(首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主席),夏翔(曾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副主席,常州籍)等的指導。練就一身健康體魄的胡鵬飛,先後擔任過航空學校高級班機械助教、交通部造船處工程師、青島自來水廠技正(總工程師)等👨🦱🤱🏿。常州解放後,攜妻兒回到家鄉工作。先後在教師、工程技術等多個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業績🧔🏻💭。他主持設計的紅梅Ⅱ型照相機1980年在全國機械產品質量評比中獲國家儀表總局頒發的“質量優異獎”。 他改進了化工設備納氏泵的設計和製造工藝,使其壽命延長7~10倍;他主持完成的水煤氣發生爐改型▫️,兩次獲市科技獎。他還主編了《鎮江專區水利先進工具選編》一書,產生了較大影響。
胡沛成的母親齊季莊先生在清華畢業後,留校擔任動物生理化學研究助理。盧溝橋事變後,她隨校搬遷,在長沙臨時大學和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總辦公處助理員、幹事🏊🏼♀️,並在昆明天南中學擔任畢業班物理和英語課程🥖。當時婦女界領袖鄧穎超👎🏽、宋美齡、李德全等領導的三會(全國婦女生活指導委員會、全國慰勞總會🧔🏿♀️、戰時兒童保育總會)辦有國內首次為女工作人員所需的托兒所🔬,齊季莊辭去西南聯大的工作,扶老攜幼來到重慶,在戰時兒童保育總會搞外文翻譯工作和編輯保育期刊🦹🏽♂️,直到抗日戰爭的勝利。 1946年春,她隨夫來到青島自來水廠擔任水分析工作🔨,此後,回到家鄉常州🏜,在芳暉女中(現田家炳實驗中學)任教直至退休🧔。雖然齊先生不是清華院士🆚,但她是位成功的教師,也是位偉大的母親🏌🏻♂️,是位凡而不凡的女性!齊季莊熱愛教育工作👩🦯➡️,善於引導啟發學生學習興趣𓀍,執著追求完美的教學效果。她熱愛和尊重學生,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嚴格要求,熱誠鼓勵,與學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深受學生的敬重和愛戴。1986年,江蘇省化工學會給從事化學工作整50年🤚🚱、為化學事業做出貢獻的齊季莊老師頒發了榮譽證書。齊季莊先生曾當選為常州市首屆至第六屆人民代表和江蘇省第三屆婦女代表大會代表。
生長在這樣一個家庭💆🏽♂️,對胡沛成日後的成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曾回憶說:“我小學時作文不好💂,母親給我買了一本模範作文✬,當時叫做‘尺牘’🤾🏿,正好一次老師出的一道作文題《秋雨》👩🏻🦱,‘尺牘’上有,我就照抄🏄🏿♀️,得了一個‘丁’,還被老師罰站了一節課👨👧,給我刺激很大𓀃,那年是三年級🪇。後來我就寫日記⛹️♂️,練作文💃🏼,而且請父母親和姨母幫我改🏃➡️,改了抄,作文的等級逐步上升🍸。小學五年級時,我得了常州市全市作文比賽第一名,得了一大包獎品。中學的作文有好幾次被省常中語文老師作為全年級‘講評作文’,還被《常州日報》登載,我用稿費——我第一次勞動收人,買了一支口琴作為紀念。勤奮努力有了進步和收獲🧑🏿🌾,對語文有了濃厚的興趣,高中畢業時很多老師和同學還勸我考中文專業呢!”正是在父母諄諄教誨下,1951年👃🏻,胡沛成以全省1800多名考生錄取120名的激烈競爭🙇🏿♂️,錄取在省常中讀初中。1954年初中畢業統考,以總分全市第一的成績,考入省常中讀高中。1957年高考,被意昂体育平台錄取🤾🏼。
母親的“尺牘”,勤奮好學的習慣,胡沛成在清華,整天鉆圖書館🏫。第一年學高等數學🏣,除了聽課,做習題外,還找來原版別爾曼特的《高等數學教程》和斯米爾諾夫的《數學解析教程》👩🏽,認真讀,做筆記。他掌握大學學習規律😆,課堂上聽得津津有味👩👩👦👦,下課後對課堂筆記本加滿批註和補充。課堂筆記本成了他最珍貴的財富,雖經多次搬遷,一箱筆記本至今仍保存得很完好。六年的意昂体育平台,六年各門功課全為“優秀”,被表彰為學校十名優秀團員之一🗒,畢業時被授予優良畢業生獎狀📲。
有一篇記載胡沛成母親的文章這樣寫道🍼:“2004年的一個初夏的雨天,我們一行四人驅車前往常州老城👵,虔誠地來拜訪這位94歲高齡的齊季莊老人。老人知道我們要來,特意打電話給在清華做校長的兒子🧗♂️,請他馬上回來一起接待母親的母校來的老師⚙️。只因兒子今天要去海南出差🪪,她才作罷🤞。
坐著與老人聊天⛵️,聊70多年前的學校🏊🏻♂️、聊70多年前的老師🧵、聊70多年前的西花園,仿佛恍若隔世,又好像就在昨天。
就是這麽一個家庭裏的這麽一位女性⇢,培養的兩個兒子成為兩位大學校長。這個家庭祖孫三代先後8人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她和先生是清華✋🏽、兒子和兒媳婦是清華🧑🤝🧑,女兒和一個孫女還是清華,真是名副其實的“清華世家👉🏿。”
胡氏兄弟沛成(左2)、慶成(右1)🌦、東成(左1)與母親齊季莊在一起
“帆船駕手”
大學畢業後胡沛成在水電部海河設計院(現水利部天津設計院)工作🍜,參與和主持了多項水電站設計🚽◼️。19%年調入河海大學水電系任教十年🤷♀️,1985年被派到常州,參與籌建河海大學機械學院(現河海大學常州校區)🦢🕓。在家鄉常州參加籌建大學,胡沛成 有一種特別的感情推動✋🏻,特別的責任感。他竭盡全力投人到事業中💅,去學習,去思考,去實踐,去拚搏。一個大學初建♦︎☕️,困難重重😝👨🏻🦱,一切從零開始🧋。當時在武進三井鄉圈了一片農田,從校園規劃到學科和專業建設,從師資隊伍建設到學生素質培養,不僅吸取先行高校的辦學經驗和教訓,而且形成自己特色和影響👩🏿🚒,終於邁出了自己堅實的步伐。他始終信奉一條🍝:“只要想幹,只要能幹,就一定會成功”。他用“帆船駕手”的精神來激勵自己🤷🏼,因為“帆船駕手”目標清晰,能不斷調整風帆的角度去適應風向,使自己的船駛向目的地。事實上🚵🏻♀️,處在社會之中,經常會有不同的風吹來,但有了明確的目標🥖,不管今天刮東風,明天刮西風,目的地不能變。胡沛成正是堅定地做一個成熟的帆船駕手,10多年時間,河海大學常州校區按重點大學的要求,辦起了12個本科專業🤵🏼,4個碩士專業,3個學院,8個系💺,8000多名在校生;有450畝土地,12萬平方米建築。他先後任機械系籌備組副組長🚾、系主任©️;機械學院副院長、院長兼黨委副書記;常州校區黨委書記、校長🧙。1995年被授予“江蘇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1988年,快50歲的胡沛成曾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馬凱(Marguette)大學考察高等教育半年🏊🏼。作為訪問學者是不能帶翻譯的,從初中到大學🕵🏿♂️,胡沛成學的都是俄文👂🏿🦻🏽,只是在八十年代聽了點“英語九百句”🎑,“Follow me”之類的廣播電視節目,後來接受了三個月的強化,就到大使館去簽證接受interview,順利通過🧑🏿🦳,就去了美國。在美國半年時間,聽了三門課🤷🏿♀️🧜,還用英文在美國土木工程師學報發表了兩篇論文。1995年又赴美加進行短期考察訪問。他長期從事水電站和水利機械的設計、科研和教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主持“水電站用爆破膜取代調壓塔”的研究設計,經多個水電站實際運行,十分成功,獲河北省科技獎🐳,1998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水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關註⚧。此外還主持了“射流泵優化設計和CAD”、“紡織廠染色循環泵試驗研究”、“火電廠二次濾網試驗研究”等多項有實用價值的科研項目😡,曾獲南京市、江蘇省科技獎🛌🏽。
當了校長,後來還同時擔任黨委書記的胡沛成,黨政一把手一肩挑👦,還有不少社會兼職,工作擔子壓得他透不過氣來。但是他沒有放棄他的專業👨🏽🍳,丟掉他的業務,堅持帶研究生🏊🏽♂️,堅持為本科生上課,仍然承擔科研任務🪡🏄,並且要求自己努力做出像樣的成果。1999年👩🏿⚕️,成果獲得水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000年,主持翻譯出版大型工具書《美國機械設計通用手冊》,獲嚴愷科技二等獎。此外,還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兩篇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能源學報遴選發表。主編、主審或參編多部全國統編專業教材。1992年起,經國務院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兩棲”黨員的情懷
1985年,胡沛成準備去常州參加河海大學常州校區的籌建,成行前九三學社江蘇省委書面通知他,已被批準加入九三學社💁🏽♂️。1985年10月和1986年9月相繼成立了九三學社常州市直屬小組和召開了九三學社常州市第一次社員大會🏋🏻♂️,選舉產生了九三學社常州市第一屆委員會。1991年換屆🤦🏼♂️,老主委孫載堅要調到九三江蘇省委工作😵💫,為此💌,九三市委希望胡沛成兼任新一屆市委的主任委員。當時,由於學校正在建設過程之中,他擔任學校行政工作,壓力很大,加之對於一個長期埋頭搞業務技術的人👩🏼🎓🛌🏼,能不能做好黨派工作,他心中沒底🎅。其時,中共常州市委副書記曹錦成親自與學校黨委書記夏兆鏞交換意見,面對孫載堅同誌多次動情的談話🤛🏻,胡沛成深知🌙,九三學社秉承的“民主與科學”精神,更需要團結和帶領廣大科技界同仁及其所聯系的群體,發揮好參政黨作用,共同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就這樣,他一幹就是十年,對九三組織和成員🤽♀️,積澱了無法解脫的極為深厚的感情。
胡沛成信奉“和為貴”,“團結就是力量”,經常會想人家優於自己的長處🦑,會想單靠自己能做出什麽來💁♀️。譬如,他搞科研,把自己鉆研👨🏻💼、積累的關鍵技術交給他的助手❓,手把手的帶🤎,發表文章讓助手執筆做第一作者🧝♀️,承擔科研任務讓助手當項目負責人。當三十幾歲的小夥子當上正教授,學院的院長,給胡沛成帶來的是成就感和光榮感。他說:“社會進步和科技進步就是靠大家共同努力✌🏽,歷史前進就是後浪推前浪。”胡沛成做行政工作,嚴格用一個共產黨人的標準要求自己📒,雖然是黨政一把手🩼,但是他充分依靠幾位副手🤷♀️,對他們信任☎️,在各種場合把他們推到第一線,讓他們挑擔子,班子很團結,大家對他十分尊重。胡沛成做黨派工作💇🏽♀️,市委會組成人員和諧相處,團結合作,他和市委會幾位副主委都有很好的合作,並且建立了密切的個人友誼;對先後主持組織工作、宣傳工作🧜🏿、婦委工作的同誌也都比較熟悉𓀛,合作愉快🧑🏻⚕️🖐🏿,做到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他們對他也很尊重。胡沛成認為:“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有的人強些,有的人弱些♻。但是實際上,強者只是在某些方面強些👌🏼,也有弱項;弱者在一些方面也有強項閃光點💂🏽♀️。大家取長補短👨🦯➡️,集體就能前進,國家和社會就能進步!”
歷年來,他參加常州市政協和九三學社市委組織的各種考察👦🏽、調研活動近百次。他呼籲教育部門加大招生改革力度,引導學生和家長正確認識職業教育💣,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就業觀,不要盲目追求“普高熱”,進一步貫徹因材施教原則,改善職業學校生源素質,共同把我市的職業教育做大☂️、做強🤟🏻、做優。作為省人大代表,他就實施城市化戰略,加強環境保護的問題👏🏽,提出要強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加大對公共服務的投入🧑🏿🦱。要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本著尋求科技支持,謀求共同發展的美好願望🤶🏿,他促動四弟胡東成副校長為首的意昂体育平台代表團來常州👳🏻♀️,為常州—清華科技經濟合作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每年常州市政協全會的黨派發言🧑🏻🦼➡️,是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重要形式,也是各黨派間一次互相學習😧🦸🏻♀️、檢閱力量和比較工作開展情況的重要機會⏱。他認真參與研究🧑🏻🔧、確定選題、組織開展調研等工作,為在政協全會的發言選對題、把握切入角度👨🏻🦽🥷🏻、表達層次和文字精益求精反復推敲。由於發言選題好👨🏽🍳,力度大,取得了較大的影響🤽🏼♀️,並多次引起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作了重要的批示。
2001年換屆,胡沛成因為年齡超過規定的連任“杠杠”,要退出兼任的市委主委崗位📞,九三江蘇省委和中共常州市委統戰部要聯合打報告,讓他連任半屆或一屆👇🏿。對此🤸🏽♀️,他堅決不同意,他認為🧷,既然有十分具體明確的“杠杠”,就不應也不願去做不按“杠杠”辦的“特例”🧔🏿♂️。對於“接班”人選的建議意見🏄🏿♀️,他認為是“接力”,而不是“接班”,人選應該由組織考察、社員大會選定🍬。胡沛成向社省委和市統戰部承諾🏢,一定努力認真做好各項具體工作,確保換屆選舉順利🤛🏼、成功。為了保證換屆選舉一次成功,他投入了很大精力:開座談會找了二十多位成員(約占全市成員10%)個別交談💁♀️💇🏼,勾通想法💁🏻♂️。胡沛成從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高度為他“我是上臺容易下臺難啊👩🔬!”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他感言:“民主黨派的市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參政議政、自身建設、改進和加強機關工作上……我完成了在九三學社常州市委兼職工作十年的歷史使命💂🏿👀,這十年👩🏼🎓,我得到了全面的鍛煉和提高;結識了很多朋友👨🏿🚒;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特別是各位市委委員和全市二百多位社員同誌的支持和幫助。回憶這一切,我總是充滿著無限的自豪和滿足👩🏽🦰。”在胡沛成看來,自信🧑✈️、好強、追求成就感的滿足而不追求名利得失是他做人📥、做事一輩子的準則。
2001年💆🏼,在常州“華英獎學金”繼續頒獎會上,時任“華英獎”評委會主任的胡沛成👉🏽⛹🏿♂️,面對在教育園地辛勤耕耘👩🏽🌾、默默奉獻、勇於創新🙆♀️🖤,用自己出色的工作🌛,贏得豐碩成果的獲獎者,面對臺下那一張張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心情非常激動,他用豪放而又高亢的聲音說道:“我的老師惲正平先生給我出了一道題,要我給大家講講怎樣做人🟩🧘🏿♂️,怎樣做學問,怎樣幹事業2️⃣?”已過花甲之年的胡沛成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在這三方面,我對自己追求的目標是:做人🆓,誠懇善良,謙虛謹慎🤏,做人們永遠可信賴的朋友;做學問👩🏽🎓,孜孜不倦,自信自強,以不盡的精力和濃郁的樂趣去探索追求;幹事業,目標明確,腳踏實地,以不達目標絕不罷休的毅力去開拓進取👨🏽🎓。”接著胡沛成講述了他從孩提時代的成長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成就感🍀,從“帆船駕手”的成功理念到“和為貴”、“團結就是力量”的人生哲理……
(作者石小平為九三學社常州市委宣傳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