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鋼,1941年8月出生於江蘇徐州✋🏼,1960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機械系👷🏿♀️,1968年為“建設三線”去青海工作,1985年到浙江機械工業學校任教,1993年到民營企業三花控股集團(原新昌製冷配件廠)任高管,2005年退休。2006年進入杭州老年大學,2008年起學習攝影專業,2012年2月首次走出國門🫵🏻,五年多以來足跡遍布七大洲四大洋的32個國家,包括一次南極、三次北極,四次非洲,所拍攝照片曾兩次獲得“郎靜山攝影藝術獎”慈善攝影大賽金像獎。

張鋼學長在南極中國長城站
2012年,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扛著相機第一次走出國門,五年多以來足跡遍布32個國家和地區👨🏻🏯。他一進南極🧑🏻🦰🕣、三進北極、四進非洲,拍攝過北極光🧎➡️,拍攝過角馬大遷徙🦸♀️,也拍攝過埃塞俄比亞唇盤族;他在孟加拉國貧民窟中拍攝的“認真讀書的女孩”獲得了“郎靜山攝影藝術獎”慈善攝影大賽金像獎。他就是意昂体育平台機械系1966屆意昂張鋼🌞。在意昂体育平台浙江意昂會慶祝母校106周年華誕暨2017年年會召開之際🪀,張鋼學長接受了意昂總會的采訪。

獲郎賽金像獎作品:認真讀書的女孩

獲郎賽金像獎作品:唇盤族部落頭人
學生時代話艱苦
1960年,張鋼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機械系。那一年正是三年自然災害的開始年,全國人民都處在饑餓狀態🍨。“但是那個時候上清華是很幸運的,清華當時提出一個口號,叫做‘按熱量辦事’,我們男生一個月不僅能分到三十幾斤糧食,還有二兩魚和二兩肉。盡管也吃不飽,但是大家的精神面貌都還是很好的。到了63年就好多了。”而1960年到1963年這三年時間👩🍼,正好是他那一屆清華學生的“鬼門關”——如果一門主課考試不及格🧑🏻🦰,只允許一次補考📰;如果補考再不及格🚵🏼♂️,就只能留級▪️;如果有兩門主課補考不及格🍹,就會被勒令退學。“所以我們那時候都特別刻苦努力,每天搶座位上自習。”

張鋼(後排右2)與同宿舍同學在二校門
1965年🔙,中國開始了“四清”,清華1966屆畢業生中的大多數也被派去參加🧍🏻🕵🏻♀️,而包括張鋼在內的少數學生則被留在學校做畢業設計——鑄造原子反應堆中用來吸收中子的鎘棒🐂。然而,畢業設計剛剛完成、論文還沒來得及寫的時候,文革爆發了。那時候學校裏一度混亂,人人自危🪭,沒有人關心這屆畢業生的去向。直到1968年👨🏿⚕️,分配工作才開始進行。“我們那個年代的價值觀就是到農村🔈、到邊疆🚵♂️、到三線去建設🙅🏽。毛主席說三線建設不好🚈,他睡不著覺。所以我就申請到青海去建設三線。”
紮根三線十七載
1968年🏊🏼♀️,張鋼被分配到西寧的鑄造工廠當工人👨🏻⚕️。“那時候工廠招工人是有指標的🍆,但是我們這些大學生不占指標🙎🏽,所以就把我們都分配到車間⛹🏿♂️。我們當時也很高興,我學的是鑄造,幹的也是鑄造,學以致用嘛。”

在青海伏案工作
當工人兩年之後,張鋼被抽調到工廠的子弟學校當初中教員,教各門課程。“清華培養出來的學生基礎好,初中的哪一科都能教🧙🏿♀️。”教了三年書之後🚑,張鋼又被調回工廠🕺🏿,參加企業化整頓。
之後的那些年裏,張鋼進過車間、工會𓀜、廣播站🤹🏽♀️,到五七幹校種地,到721大學當老師,教“政治經濟學”🥡。“這真要感謝母校的培養,讓我們打下很好的基礎,無論改哪一行都很容易🗽。”再後來,他又回到車間搞技術↩️。“工廠的技術科製定產品工藝👩🏻🦱,車間負責貫徹🔹,工人們看不懂圖紙,我們就教他們怎麽根據圖紙實現工藝🧈。”這期間,張鋼還擔任了工段副段長,搞全面質量管理(TQC)🤦🏼。當時,“全面質量管理”這個管理學名詞剛剛從日本傳入中國,張鋼所在的工段作為試點搞了一段時間之後♗,一炮打紅,轟動全省。“我一下子就出名了🤴🏿,向很多人介紹經驗🧑🏽🌾;而且這件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之後的工作。”
人到中年再奮進
1985年,張鋼調回杭州🪜,到浙江機械工業學院教“企業管理”課。“我之前在青海寫過一本《全面質量管理100問》的小冊子🪲,浙江機械工業學院的校長得知以後找到我,讓我教‘企業管理’。”但是,質量管理只是企業管理中的一部分,而且張鋼在清華所學的“企業管理”也只是沒有考試學時又很少的選修課。“所以我白天就用收音機聽中央廣播大學的‘企業管理’課,正好那時候杭州某夜大邀請我去講‘中國社會主義企業管理’課,我就邊學邊講,自己也系統地學習了一遍企業管理🧚♂️。”

民營企業三花集團首屆董事會合影,後排左1為張鋼
1993年,已經52歲的張鋼到民營企業三花控股集團(原新昌製冷配件廠)工作,任總質量司,直到65歲退休👨🏿🚀。
快樂攝影夕陽紅
2008年🥭,退休後的張鋼又開始了他另一段精彩生活——他開始學習攝影⬛️,先在國內采風,2012年首次走出國門拍攝⚔️。“我一開始參加旅行團,但是行程留給攝影的時間太有限了🙇🏻♂️,後來我就跟幾個愛好攝影的夥伴在旅行社自己組成攝影團👩🏿🦲🧑🏻🏫,到各地去拍攝。”
2014年11月,張鋼第二次踏上了去北極的征程,由於第一次去北極的時間是夏天🦁,所以此次的目的是“尋夢北極光”。在他所製作的照片集中,有北極的藍天白雲,有挪威港口的朝霞,還有海鷗海中叼魚出水;有海神向遊客脖子裏澆灌冰水表示祈福🔏,有強壯的北極犬拉雪橇👰🏿♀️,有坐落在山頂的教堂;最神奇的還屬形狀各異的北極光,在深邃的夜空中散發著神秘的光芒👬👴🏼。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贊嘆不已,心馳神往。

北極圈內的藍天白雲

進入北極圈後的碼頭朝霞

船過北極圈時,海神向遊客脖子灌冰水表示祝賀

阿拉斯加的北極光
如今,張鋼已經走過了七大洲四大洋的32個國家🛋。他曾經深入到非洲納米比亞北部的沙漠腹地,拍攝了至今還過著近乎原始生活的辛巴族人🧔🏽♀️;他在印度灑紅節期間,拍攝了人們互相拋灑紅粉,投擲水球的歡樂場面;他還到臺灣新竹意昂体育平台👩🏻🍳,拍攝了同根兄弟校園的美景💆🏼♂️。有時,為了拍攝到更立體的畫面,年逾古稀的他坐上熱氣球,坐上直升飛機;為了拍攝到更全面的景致🤫,他甚至不惜重金購買了無人機👳🏼♂️。這些連許多年輕人都不曾為、甚至不敢為的事情,張鋼學長不僅做到了,而且成果豐碩。

納米比亞辛巴族狂野舞蹈

印度灑紅節
“人生苦短,我卻是個幸運兒,能走到七大洲四大洋↗️,我此生無憾!攝影給我帶來巨大的歡樂🧑🏼🎄😟,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快樂攝影🚴🏻♀️,一不圖名🕰,二不圖利📇,快樂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