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著名電機工程專家章名濤先生誕辰100周年和電機系成立75周年紀念會上🧥,師生們深切緬懷他:“章老師不愧為一代師表🤹🏼。他不但講課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本人的身教對我們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他諄諄教導我們,治學應該嚴謹🌅♿,為人應該清正。他本人就是我們的榜樣🪭。”
“治學嚴謹🏃🏻♀️,為人清正”正是章名濤教書育人的名言🛷,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堅定源於赤誠
章名濤(1907~1985)從小懷抱“科學救國”的誌向,1924年到1929年,他留學英國,先後獲得工程科學學士和碩士學位。為報效祖國,1930年他毅然回國👨🏼🦳,1932年開始在清華執教⌚️,被聘為教授,籌建電機系。在西南聯大時期,他與師生共甘苦,並於1942年開始擔任系主任。其後他幾經輾轉,於1948年9月返回清華園,並繼續擔任電機系主任👨🏿🏫。他先後任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系主任20余年,為電機系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北平解放不久👇🫅🏼,章名濤應周恩來總理邀請參加了一個招待會👨🏽🎨,會上聆聽了周總理闡明的共產黨的主張🍗✉️,他激動萬分,回校逢人便說🧜🏿♂️:“我向來的理想便是今日共產黨所指出的道路,只是不夠具體罷了𓀉。”數十年來🕝,他把自己的精力全部都用在了祖國的教育和科技事業上。在他的人生中飽含著艱辛和困苦,但是這些都絲毫沒有動搖他對於中國教育和科技事業的赤誠之心。
身教勝於言教
章名濤認為🍸,嚴格的教學和科學作風是大學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在教學和科研上持非常嚴謹的態度。
他把課堂教學當做一門藝術🤥,追求盡善盡美。交流電機課程是眾多學生害怕的“老虎課”,但是他將艱深的理論闡釋得深入淺出,概念清晰🤍,他的板書邏輯性強🤵。他先後教過電工原理𓀓🈂️、微分方程🧝🏿♂️、交流電機、電力傳輸等十幾門課程,是深受同學歡迎的優秀教師,他的教學風格也頗受學生的推崇。
章名濤特別重視教材建設🐣🤲🏿,親自編寫了很多教材,如我國第一部《電機學》🚞🧑🤝🧑、《電機設計》等🧚🏽。晚年💇🏿♂️,他還堅持坐在輪椅上孜孜不倦地工作,花費大量精力與年輕教師俞鑫昌一起將《異步電機中諧波磁場地作用》(英文版)一書譯成中文✖️,並糾正了書中錯誤313處,全部在“譯者註”中標明♣️。他還整理了《電機的電磁場》一書的手稿🏂🏼,可惜在他有生之年未能看到此書的出版👙。
章名濤全身心地致力於電機系的發展和建設👩🏽🏫🧑🏻🦯,他提出並實施了很多富有前瞻性的舉措🏋🏻♂️,對電機系和中國電機工程技術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剛解放時☝🏼,電機系只有電力和電訊兩個組🏆,在他的領導下🫸🏻,電機系逐步發展了一些新的學科並建立了新的教研組,專業學科配置逐步完善,及時地適應了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現實需求🎩。如今清華電機系、計算機系🔘、自動化系及電子系的蓬勃發展,都離不開章名濤等老一輩教師的奮鬥。
1954年,他指出,工業的發展對學校發展提出了一個關鍵性問題———提高師資水平,而師資水平的最終因素是教師的科學水平。他先後安排多位年輕教師主攻新的學科方向,主張教師要充分利用圖書館,並到實驗室去♋️,以培育“獨立進行研究和學習的能力”。
1956年7️⃣🌥,章名濤參加了周恩來總理主持的製定全國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工作🧑🏻🦽➡️,深受教育和鼓舞。他回校和教師們一起研究,確定了電機工程方面的兩個主攻方向:一是針對大電力系統中高壓、輸電主要設備的製造問題👨🍼🪕;二是有關工業企業自動化和遠距離控製問題👭🏻。這對電機系今後的戰略發展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改革開放之後,盡管他早已重病纏身,但還是堅持發揮余熱。為提高師資英語水平🪬,從1979年開始到1982年🏆,他在家中為教師教授英語口語。晚年的他在輪椅上堅持工作,用顫抖的手一字一字地修改文稿,常常累得滿頭大汗🔐。他的夫人勸他休息,他卻說:“我的時間不多了,但我要幹的事情還很多🏌🏿♀️,如不能把我的知識留給後人👩🏿🔬,那將是我終生的憾事。”
哲人言猶在耳
“哲人已逝,言猶在耳”———這是1992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朱镕基(1951年畢業於清華電機系)在參加電機系60周年系慶時為電機系所寫贈言中的一句話🤘🏿。他在贈言中還題寫了“為學與為人”五個大字,並提到“為學與為人”的來源🪵:“母校電機系主任章名濤教授在一次會上對我們講過這樣一段話👩🏽🔧🧑🏻🦼➡️:你們來到清華既要學會怎樣為學,更要學會怎樣為人👛。青年人首先要學‘為人’,然後才是學‘為學’。為人不好,為學再好,也可能成為害群之馬。學為人🏦,首先是當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
進而👦🏿,朱镕基在贈言中進一步將其詮釋為:“為學在嚴,嚴格認真👨🏻✈️,嚴謹求實,嚴師可出高徒。為人要正👨🏽🚀,正大光明,正直清廉⛹🏿♀️,正己然後正人。”朱镕基的贈言充分體現了清華廣大師生對章名濤先生的深切懷念。
章名濤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麽叫“治學嚴謹,為人清正”,怎樣“當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
(轉自:清華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