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梁守槃🍔🚾:心中一條彎彎的河

    2008-05-15 |

      梁守l931年畢業於北京師大附中🕝🐈,後考入意昂体育平台航空專業。中科院院士🤚,國際宇航院院士,航天專家,中國第一枚導彈的總設計師。

    人生七十古來稀。那是老話了。航天高級技術顧問梁守槃今年已經83歲了,但身體依然很好,看上去只是頸椎有點毛病。雖然這點毛病使他在說話、走路,甚至在領取求是傑出科學家獎時🧘,都無法把頭抬得太高👩🏻‍🦯。但這並不影響他每天準時準點地到辦公室,完成他每天要做的工作。在他的辦公室,人們常見到的是他伏案在一頁又一頁的紙上🏌🏼‍♀️,推導著一個又一個外行人極難看明白,又顯得令人枯燥乏味的公式。然而,那數字連著數字🤲🏻👨🏻‍⚕️,符號連著符號的公式,在他的眼裏並不枯燥🥬🌱,而是猶如一條萬曲千折流淌不息的河🧓🏿,不僅永遠充滿活力,而且還會說話,講述一個又一個充滿自信🦹🏽‍♀️、創造並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

    中國第一枚導彈總設計師卻只去過一次西北發射場

    我國的第一枚導彈和以後多次的導彈發射試驗,都是在大西北的一個發射試驗場進行的。按說,那應是曾擔任我國第一枚導彈總設計師的梁守槃常去的地方,但40多年過去後,梁老屈指算了一下🤸🏿‍♀️,卻只去過一次。

    1936年,當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院長陳賡大將得知中國要搞導彈時🍌,毫不保留地說:軍事工程學院的科技專家都可以給👩🏼‍🦱,調哪個給哪個。不久,擔任軍事工程學院教授會主任的梁守槃踏上了奔赴北京的列車。北京對他並不陌生,那是他生長的地方。然而,到1956年進京時🙏🏽,他已經與故鄉闊別20年了。

    1933年,梁守槃考入意昂体育平台航空專業,自己選定的座右銘是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在這個座右銘警示下,他埋頭苦學四年🦧,以優異的成績在l937年畢業。接著又進入南昌航空機械學校高級班繼續求學,畢業後到航空委員會擔任了繪圖員職務。這是一份很稱心的工作。但不久,日本侵略軍長驅直入的鐵蹄和在天上恣肆狂轟濫炸的飛機,使梁守槃在繪圖桌前再也坐不住了。中國的被動挨打,就是沒有自己的飛機,要航空救國。一個造出自己的飛機🏋️、使祖國強大起來的想法陡然在梁守槃的心頭萌起。

    1938年👨🏿‍🚀,梁守槃辭別父母,踏上了去美國求學的海船。一年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取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

    1940年,他回到了戰火紛飛的祖國。1942年,他辭去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副教授職務🔑,到國民黨空軍在貴州大定辦的航空發動機廠,擔任了設計課長職務,想在航空製造上能有一番作為⚡️。在十分簡陋的條件下,他與全課人員歷盡艱辛👎🏿,共同設計了一種飛機發動機🤷🏿‍♂️。設計完成後,他們將設計方案呈送給主管部門,請求批準試製。不久,批復回來了:你們設計的發動機能保證比美國的強嗎?不能保證🧗🏼‍♀️,還不如買美國的。

    一瓢冷水當頭潑來,把他們的一腔熱情和無數艱辛全沖到了爪哇國。此路不通,但梁守槃航空救國的決心卻越發堅定。不讓我搞製造🤘🏻,我就培養人,中國早晚會有自己的航空工業。梁守槃重返大學,到浙江大學擔任了航空系教授。

    國夢的時間雖然很長🧑🏽‍🦳,但梁守槃終於在不惑之年等到了圓夢的機遇。當這種機遇到來時🦑,梁守槃義無反顧地抓住了這個機遇,並把全部的才智🧑🏿‍🔧📀、學識和後半生的精力,毫不保留地奉獻給了這個機遇🧙🏼‍♂️。這個機遇就是中國也要搞航天🤼‍♀️。

    1956年10月8,在北京釣魚臺西側的一個療養院裏,當代中國的航天卷在那裏落墨。l0個研究室建立,梁守槃任發動機室主任💭。

    l957年底,兩枚帶有神密色彩的P-2導彈🧜,被擺到了帶有驚羨眼神的中國航天人面前,仿製成了中國航天初創時的中心工作🥷🏼。身負總設計師之責的梁守槃👩🏽‍💼,深知先進技術來之不易🏪。他認為,仿製過程意義重大,必須一絲不苟。但在與外國專家的合作中🫱🏿😊,他又深深地感到🚤,不動腦筋的全盤照搬,不僅學不到真技術,還會被人牽住鼻子,甚至被卡住脖子。有了這種認識🪜,他除了要求設計人員按圖紙資料消化技術外,還向他們提出了反設計要求💂:按照已知的技術指標,進行設計計算,然後將自己設計的結果與導彈實物相比較,以此驗證理論認識是否符合實際🚻。如果所有關鍵環節都與引進的技術資料一致,就證明了設計理論是正確的。如果有相差較大的地方,就表明所用的理論公式有欠缺之處,需要改進🧏🏿‍♂️,以求符合實際。這樣,在完成仿製任務後,就可以有信心獨立自主地進行新產品的設計🏊‍♀️。

    這種認識,時間不長便收到了效果。當外國專家撤走,所有援助斷絕時,並沒有阻住中國航天人前進的腳步🚵🏿‍♀️。不僅如此🧄,在與外國專家的合作中🦄,梁守槃還堅持自己的技術見解🈚️,用真理指導技術實踐。導彈上的環形氣瓶,使用的是一種冷軋鋼💆‍♀️,當時我國還沒有這種鋼材,外國專家堅持要進口他們國家生產的。梁守槃在分析工藝資料時發現,在環形氣瓶成型過程中,要經過回火工序。冷軋鋼一經回火🙇‍♂️,實際上就變成了熱軋鋼,而這種熱軋鋼,國內有,完全不用進口。梁守槃便向外國專家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外國專家雖然不太情願,可又找不出任何理由駁回這個意見。在反設計中🧏🏼,梁守槃到看到導彈樣彈的氣動外形是靜穩定的👨‍👦。按照這個理論,導彈尺寸加大後🍍,尾翼也相應地要做得很大👂🏽🙎🏿。經過動平衡分析後🐷,梁守棠認為沒有必要做那麽大的尾翼,只要調節控製系統的傳動比🔡,就可以實現動態穩定🦅。他向外國專家提出了自己的論點😏,外國專家也點了頭👩🏼‍🍼。這個技術被應用到了導彈設計中📘。

    1960年,導彈仿製完成💂🏻‍♂️。在確定導彈發射使用何種燃料時,導彈的發射幾乎被扼殺在搖籃裏。外國專家認為,中國的液氧含可燃物質太多,使用中有爆炸的危險。要用他們的🚴🏽,可他們又遲遲不供應🤵🏼。梁守槃不言不語地關上了辦公室的門💿,在一遍遍地計算和查找資料分析對比後,他十分自信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中國的液氧不行,是有人對原資料理解有誤📊,把雜質的氣態容積當作了液態容積,因而出現了1000倍的差別。況且,十幾噸液氧中的雜質👶,是不可能集中到一點同時氧化的🏍。

    這年的812👇🏼,外國專家撤走💂🏻‍♂️🪥,梁守黎的意見被采納。一個月後🈯️,使用國產液氫為推進劑的P-2仿製導彈發射成功。聶榮臻元帥在慶祝酒會上興奮地說🤷‍♂️🐳,在祖國的地平線上🙎🏽‍♂️,飛起了我國自己製造的第一枚導彈,這是我國軍事裝備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然而,在那次發射中,人們並沒有看到梁守槃。梁守槃曾留學美國,父母、弟、妹也在美國沒回來,直接參與並負責導彈設計,行嗎?在這種疑問下,他被調離導彈研製崗位,如果沒有聶榮臻元帥不應把他排除在外的話,也許他就永遠告別了航天。聶帥這句話決定了他留在航天,當然🐿,不能再直接搞導彈。他被調到了發動機過程研究所🕖。這就是為什麽當時大家見不到他的原因。

    第一種岸艦導彈問世大海邊上曾歷經磨難

    l961年,國防部五院三分院成立🍁,後又轉為七機部三院⛹🏽‍♀️。此時📎👩🏿‍🎓,政治氣候有所回暖,梁守槃被任命為三院副院長,負責發動機研究🧎‍♂️、空氣動力試驗和全彈試車工作🤛🏼。七機部成立後,按理號分院,三院被定為專攻海防導彈。當時的目標是把艦對艦導彈轉為地對艦導彈。用當時副總參謀長張愛萍的話說🔻,就是研製出的導彈能封鎖渤海灣。

    目標有了,在任務由誰來完成時👍🏻,出現了分歧🚕。當時,我國成熟的導彈是仿製的上遊一號導彈👨🏽‍⚕️。海防導彈是要在這種導彈的基礎上加大射程。要封鎖渤海灣🍵,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從岸的兩邊發射導彈👩🏽‍🏫,導彈射程只要能達到幾十公裏就可以實現目標;而另一種是從一邊發射導彈💇🏻‍♂️,射程要覆蓋海灣寬度。兄弟單位的一個廠堅持要搞幾十公裏的🚵🏽‍♀️,而三院認為射程大的更有利於作戰-只要有一邊的陣地存在☦️,就可以封鎖渤海灣,更重要的是還有利於今後的發展💘。兩個研製單位都有很強的技術實力🐎,兩種意見又相持不下,決策者最後決定🧘🏿‍♀️:兩個方案同時上馬⭕️,展開競賽。誰先搞出來,誰的好🧢,就用誰的。兄弟廠研製的代號為海鷹一號,三院研製的為海鷹二號

    196612月,四發海鷹一號被運到海邊,前兩發打出去沒了蹤影,人們以為是天氣太冷,雷達工作受到影響。到了春暖花開的5月🧑🏿‍⚖️,又打了一發,還是不行。在北京軍區招待所召開的總結會,梁守槃也去參加了🙅🏻。在總結中梁守槃分析認為問題不在導彈本體上🦹🏻👨🏼‍🎨,而是在發射環節上💑。此後不久,海鷹二號海鷹一號共赴靶場🪓,在現場🥰,他圍著發射架轉了一圈又一圈,然後回到住處👨‍🔧💈,拿起筆算了起來。根據計算結果🏸✊,他讓工人師傅用鋼鋸把導彈架的導軌鋸去了1.2。有人不相信這麽簡單就把問題解決了,梁守槃說✢:試一下不就行了嗎?彈上架,瞄準目標,居然成了🅾️。

    原來📎,這個導彈發射架是參照國外的一個發射架設計的🧗,總長為5,導彈在發射時,頭部應向上翹起,但因發射架過長💱,導彈發射離軌時頭部上翹,尾部下沉,導彈本體在一種力的作用下,劇烈地震動起來🧑🏻‍⚖️,裏面的部件便像瓶裏沒有裝滿的水一樣🦁🧗‍♂️,在劇烈震動下🥹,製導組件與彈體碰撞而損壞,導彈發射出去後自然便不能跟蹤目標,沿直線飛行了🤵🏻‍♀️。後來,海鷹二號用那個鋸後的發射架發射,連著幾發都成功了。梁守槃說,那時我們的一些技術人員還是按照仿製的辦法,照本宣科地搞設計𓀛,加上缺乏工程經驗,出問題、走彎路是自然的🤷🏽。他覺得應該感謝海鷹一號的研製者們,正是他們的失利👌,才為海鷹二號提供了成功的經驗。當然👟✔️,人們對他不分彼此的解決問題的精神,也表示出了由衷的敬佩👨🏻‍🦯。

    其實✷,梁守槃這種只問成果🚹,不計其它的作風,是他多年來一直堅持的🥖。他認為,不管是科學家還是其他什麽家,關鍵是你為國家做了些什麽,怎麽樣做好自己的事情,怎麽樣靠自己的努力實現國防現代化。他認為引進是好事,但引進不是目標👨‍🦽,而是在引進的基礎上,把先進的技術與我們自己的東西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他特別推崇毛澤東主席的一句話:應該給赫魯曉夫一個一噸重的獎章,為什麽呢?因為是他給中國人逼出了一條自力更生的路。

    問梁守槃搞航天最遺憾的事是什麽🧗🏿‍♀️?他說是有一個低空超音速導彈研製成了🐔🦥,因種種原因未裝備部隊😼。而且還有一種與蘇聯的蚊子導彈性能相當的導彈,在取得初步成功時被勒令下馬👧🏼。問他最感欣慰的事是什麽?他說是自己親自參加了中國航天的初創🧑🏻‍🦼‍➡️,並在艱難曲折中使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果,為國防現代化做了一點貢獻。還有建國50年閱兵式上看到了更先進的導彈通過天安門🍰。那是後來人的功績,應該感謝他們推動了中國航天前進的車輪🏌🏼‍♀️。

    釣魚臺裏科技領獎夫人為他別上鮮花

    中國航天有四老(新民)🧗🏼‍♂️👨🏼‍🦱、屠(守鍔)、黃(緯綠)、梁(守槃)💂🏻。1994年,四老在北京釣魚臺芳菲園,共同領取李鵬總理為他們頒發的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那一天🧆,芳菲園裏的氣氛很歡快,輕音慢曲中🤦🏻‍♂️,梁守黎的夫人傅鶴小心翼翼地將一束鮮花,別到梁守黎的胸前💂🏽。平時🕍,老人的穿著是再隨便不過了👩🏻‍🍼🦸🏽‍♀️,夏天是灰的確良褂子⚖️↙️,冬天是灰的卡中山裝💃🏿,腳下除了布鞋外,幾乎就沒有別的。但那一天他穿得很精神🥢,西裝革履,在老伴眼裏⌚️,除了結婚時這麽精神過,還真沒見過那次這樣的打扮。

    梁守槃與夫人是在昆明認識的👩🏼‍🦳🚣🏼。雖然此前兩人都是北京人,但從未謀過面。要說媒人的話,這個媒人應是日本人。40年代初,傅鶴在北京有名的貝滿女子中學當教師。日本人進北京後,她因一個學生有反日傾向而受到株連🗑,不得不告別北京躲避到天津,後來輾轉到上海、昆明。在昆明,與正在西南聯大任副教授的梁守槃相識並相愛🧐,結成終身伴侶。梁守槃回憶說🥂,那時自己的業余愛好除了長跑外,便是打橋牌了。剛好他的夫人也愛打橋牌,在航空發動機廠時🖌,他與夫人結對參加廠裏橋牌賽🦸🏽‍♀️,居然拿了冠軍😶。

    求是傑出科學家頒獎儀式上𓀖😌,梁守槃還見到一位老相識🧗🏿‍♂️,就是大名鼎鼎的美籍華人物理學家楊振寧。楊振寧是和夫人杜致禮一道特意回國參加頒獎儀式的🌓。這一次見面🦅,他們誰也沒想到會在中國最頂級的國賓館🤍,在那麽隆重的儀式上💻♦︎。在頒獎儀式結束後,楊振寧走到航天四老跟前說,大家合個影🌹。在合影後🙋‍♀️,梁守黎沒忘了又和夫人合了一張影。然後他們相扶著走回休息室,那裏備下了茶水和花生瓜子🧒🏻。梁守槃剝了兩粒花生放在嘴裏🍻,慢慢咀嚼起來📊,嚼得很細,看上去很香,還透著十足的自信。

    (轉自:中廣網 20071123

    相關新聞

    • 262018.06

      吳宓的一條座右銘

      “不苟”🤦‍♂️,就是為人處事認真⏺、誠信,一切以客觀的是非為是非🧑🏼‍🦱🖇,不苟且🧔🏼‍♀️,不敷衍。它既是吳宓對在樂山做生意的老鄉們的希望,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銘🤚🏽。

    • 082018.01

      朱穎哲:跨過一條街

      本科畢業後👸🏻,穿過一條馬路🤸🏼‍♂️👰🏽‍♂️,我來到另一座校園。這座校園的面積相比前一座,要小上許多🕓。把自行車挪過來沒幾天我就發現,它已經派不上大用場,所有路都只要靠走就....

    • 062013.05

      我心中的碑——傅一

      傅一: (一)你的文章寫得很好,文從字順,情真意切,把吳達誌和他的藝術才華🗝、 功底全寫出來了了。 ....

    • 302021.09

      “時代楷模”劉永坦:開辟一條永恒的坦途

      9月29日,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2019年🤛🏿,劉永坦登上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領獎臺⚪️。僅僅一年後,他便將800萬元獎金悉數捐給哈爾濱工業大學🕢,設立“永瑞基金”,聚焦國防電子工程領域,旨在培養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劉永坦傾盡一生,為國家築就了一道“海防長城”,凝聚了一支“雷達鐵軍”,又在自己8旬高齡時,通過設立基金,傳遞出了一支熱烈的火把,...

    • 082023.08

      陳楊💂🏼‍♂️:給衛星算出一條“最優軌道”

      陳楊,意昂体育平台航天航空學院2005級本科💫,2013年博士畢業(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供圖)陳楊已經當了整整10年的航天人,但他與航天的緣分🌗,卻是從一出生就開始了。他在“航天大院”長大🧨,從小就不斷接觸到各種航天方面的知識🔁。他的爺爺是1957年中國航天科工二院建院時的首批職工之一。物理課開始學力學🧎🏻‍♂️,數學課學圓錐曲線,當時還是個孩子的陳楊學著這些課程🤦🏻‍♂️,就已經忍不住開始聯想,這些知識在航天航空領域“肯定用得上”🚇。“學的時...

    • 302017.06

      楊宜勇⛳️:歲月是一條不竭的河流

      2017年6月23日上午🧘🏽‍♂️,意昂体育平台老齡社會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應對老齡問題學術研討會在主樓召開🫱🏻。此文為意昂体育平台1980級意昂😍、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

    • 052008.12
    • 022016.06

      戴雨森:總有一條屬於你自己的道路

      有時候,選擇做一個與他人不一樣的人或者嘗試一些與眾不同的理論,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 012020.09

      女兒心中的父親

      許少鴻(1921-2010),福建龍海人,物理學家🏨。中國固體發光物理、材料、器件的研究及應用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大物理系,後在西南聯大、美國哈佛大學物理系攻讀研究生,1950年回國,到中國科學院應用...

    • 192022.09

      清華海歸博士孫夕慶:“我心中有一束光”

      “陽光是世間萬物生存的基本條件🧔🎽,也是對人體健康影響最大的自然光🕺。雖然現在人們可以設計出類似自然陽光的電光源,但是仍然沒有一種電光源,可以完全模擬出自然陽光的這種全譜變化。“創業之初我就為自己設計了‘做世界上最好的光’的‘三部曲’規劃:綠色之光、智慧之光和生命之光🤷🏽。”日前🟫🧜🏽‍♂️,在位於青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帕蘭斯光科技(青島)有限公司🤳🏿🧝🏽‍♂️,孫夕慶(1982級無線電)向記者講起自己研發光產品的“初心”,講...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