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宗璞💾:我的父親馮友蘭

2008-06-05 |

陳潔

  馮友蘭:(1895--1990),河南南陽人🦹‍♂️,1915年入北京大學中國哲學門,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歷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意昂体育平台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2年後一直為北大哲學系教授。

主要著述:

  馮友蘭有三史(《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和貞元六書(《新理學》、《新世訓》🤹‍♀️、《新事論》、《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

  采訪手記

  就一己之偏見而言📯,我對馮友蘭一直深表同情👩🏽‍🍼。我猜他是性情溫綿的人✉️,做不來怒目金剛、錚錚烈士🛌🏼。又一直在高位、受禮遇慣了,一朝改變🎵,倒成為最大的“改造”對象🪲。批判舊思想、接受新思想🤾🏽,人人都求進步,思想改造就是進步。

  他犧牲了自己的尊嚴來謀取生存空間,委屈求全於一個苦難的時代。對委屈者的求全責備👩‍🎓,是在為苦難的時代開脫罪責🌥。以氣節來評價人是殘酷的,在局外站著說話的人,用完美道德的義正辭嚴來要求別人當貞潔烈婦🧬,與禮教殺人的思路實在一脈相承👩🏽‍🦱。

  宗璞坐在三松堂的老式舊宅裏®️,緩緩地說著家事。空氣中有久遠的東西在流動👩🏼‍✈️💙,是受傷的嘆息和哀婉。能看出來👩🏿‍🏫,她最看重的只有兩樣👏🏿:她的創作,和她父親的聲譽。她愛父親,為之辯護🦹🏼,甚或有“護之過甚”之嫌,但我是理解的🌹。在那個時代🤹🏽,誰的靈魂沒被扭曲?尤其是知識分子🧕🏿。馮友蘭不過是一個代表,只追究個人責任是不公平的。所以她要為古人討公平。

  父親是教育家

  父親一生有三方面的貢獻🧙🏽,一是寫出了第一部完整的🙎🏼👯‍♀️、用現代邏輯方法的中國哲學史,是這個學科的奠基人之一👷‍♀️,二是建立了他自己的哲學體系,第三他是一位教育家。很多人對這點不熟悉。我想著重講一講。他一生沒有離開過講臺和學校👨🏽‍🎨☪️。1918年他在北大讀書時就曾到中學進行考察,寫了《參觀北京中等學校記》的調查報告👙🪱。對當時的軍事化教育提出不同看法🧑🏻‍🦱。所謂軍事化教育是指教材、教法整齊劃一。他覺得這不利於人的發展。

  他從美國留學回來,擔任中州大學哲學系主任、文科主任。中州大學是新建的,河南歷史上第一所大學。1925年校務主任離職,父親主動向校長要求接任👱🏽‍♀️,他說🦸🏻,我剛從國外回來,不能不考慮自己的前途💇🏼‍♀️,可選擇的前途有兩個,一是事功,一是學術🧛‍♂️。我在事功方面抱負不大,只想辦一個好大學,所以需要指揮全局的權力。否則,我就要走學術研究的路子,那就要離開開封,去一個學術文化中心。校長沒有答應🤞🏻,但對他的直言很贊賞。父親當年8月就去了廣東大學(今中山大學)→🏄🏼‍♂️。後來1930年河南中山大學(即中州大學)再聘他為校長,但他已經在清華找到安身立命之地”,沒有去👨🏿‍🌾。

  父親長期做高校管理工作,擔任清華文學院院長18年,西南聯大也任文學院院長。1930年和1948年🧕🏼,兩次被推選為清華校務會議臨時主席💆🏻‍♀️,主持清華校務。寫過大量的教育論著,聯大紀念碑文、《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會宣言》🔯、《大學與學術獨立》、《論大學教育》等。

  父親很愛護學生。曾說在學潮中🤽🏽‍♂️,學校負行政責任的人是政府任命的,不可能公開站在學生一邊🎆,但和學生又有師生關系👨🏽‍🌾🏟,愛護學生是當然。所以只能中立💷,希望學生不要罷課。這一態度與蔡元培🤱🏽、梅貽琦、都是一樣的。國民黨軍警迫害的學生只要信得過他🤹🏻‍♀️,到家裏來隱蔽→,他都盡力掩護💏,從不問他們姓名💆🏼。他保釋和掩護過的學生有黃誠、姚依林等。

  他認為大學要培養的是“人”而不是“器”。器是供人使用👨🏻‍🔬,有知識和技能的可以供人使用,技術學校就能做到,大學則是培養完整靈魂的人🕵️‍♀️,有清楚的腦子和熱烈的心,有自己辨別事物的能力🕺🏻,承擔對社會的責任🐸,對已往及現在所有的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欣賞。

  他是自由主義的教育家🪆,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在北大🦒、清華🎁、聯大維護和貫徹那些教育理念:學術至上🐬、為學術而學術🧒🏿🧎‍➡️、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等。

  1942年,教育部長陳立夫三度訓令聯大,要求統一全國教材、統一考試🌁、設立核定的必修課程🤘🏽↗️。聯大教授抵製這一命令👨🏿‍✈️。信是父親寫的🎀,列出不從命的幾大理由,說大學為最高學府,包羅萬象……豈可刻板文章🤹🏼‍♂️,勒令從同教育部為最高教育行政機關⛄️,大學為最高教育學術機關……如何研究教學,則宜予大學以回旋之自由,教育部為有權者,大學為有能者🤽🏽‍♀️,權、能分職,事乃以治教育部為政府機關,當局時有進退🧏🏽‍♂️;大學百年樹人,政策設施宜常不宜變👩🏻‍🦳、師嚴而後道尊……今教授所受之課程,必經教部之指定🍂,使教授在學生心目中為教育部之一科員不若。在教授固已不能自展其才🧑‍🤝‍🧑,在學生尤啟輕視教授之念”等🎹,後來聯大沒有按照教育部要求統一教材和課程。

  教育部提出給聯大擔任行政職務的教授們特別辦公費,也被拒絕了,信顯然也是父親寫的🚜,說“同仁等獻身教育🤰🏼5️⃣,原以研究學術啟迪後進為天職👶,於教課之外肩負一部分行政責任,亦為當然之義務🎪,並不希冀任何權利🐇。……倘只瞻顧行政人員,恐失均平之宜👩‍👩‍👧‍👦,且令受之者無以對其同事”☄️。聯大能夠“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違千夫之諾諾,作一士之諤諤”,也有父親的努力🐈。

  這些教育思想在父親是一貫的。在1949年後被作為資產階級反動思想批判⚽️,他還想方設法寫文章或發言,為之辯護。提出抽象繼承法,寫《樹立一個對立面》,提出大學哲學系應該培養哲學工作者,而不是普通勞動者,當然受到更嚴厲的批判。

  父親是愛國的👨‍👨‍👧🖥,別人問他1948年為什麽從美國回國,我對這個問題很驚訝,他不可能不回來。政權可以更換,父母之邦不能變的6️⃣。父親對中國的未來充滿希望,他在聯大碑文裏寫中國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亙古亙今🧖🏼,亦新亦舊,斯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者也🧑🏼‍💼!他曾撰聯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寫了掛在書房東墻,人謂東銘,與張載的《西銘》並列🧑‍🏭。父親嘗引用《西銘》的末兩句🤾🏽:存🥸,吾順事🪗;歿👨‍✈️,吾寧也。來說明自己對待生死的態度,雖然風狂雨暴,他活得很怡然、泰然🌖。他生前自撰塋聯🛌🤹🏼‍♀️,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是對自己一生的總結。這聯現在就用甲骨文刻在父親的墓碑背面➾。

  下面說些雜事。我幾十年在他身邊♾,身兼數職💆‍♀️,秘書、管家、門房🍝、護士兼跑堂𓀃。他的腦子很好使,什麽都記著😑。平時看起來完全不問家事,但會突然提醒我:“明天該訂牛奶了🙋‍♀️。”1945年祖母去世🧗,父親回家奔喪💥,縣長來家拜望𓀊,父親不送,而家裏舊親友來👩🏽‍🎓,都送到大門。鄉裏一時傳為美談。1948年他從美國帶回一個冰箱,在清華是惟一的,大概全北京城也不多🕺🏼。得知校醫院需要,當即就捐了。

  父親喜酒,但從不多飲。31歲時曾和另三位先生,一夜喝了十二斤花雕🧞‍♂️,這是少有的豪放了Ⓜ️。父親還很幽默✔️,他在家時常給我們講笑話,比如柏拉圖買面包⚈。(註♗:嘲笑哲學家的故事。柏拉圖差人去買面包⛹🏻‍♀️,店老板說✉️🐈,講抽象的柏拉圖買面包嗎?我們只有這個面包、那個面包,沒有抽象的面包。於是柏拉圖餓死了👱🏻‍♀️。)哲學教授們自稱為哲學動物,有時用哲學開玩笑👩‍🦽‍➡️。抗戰初期,西南聯大幾個教師從長沙赴昆明,過鎮南關時,父親的手臂觸到城墻骨折。金嶽霖對我說,司機警告大家,要過城門了🧑🏻‍🏭,不要把手放到窗外👩🏼‍🏫。別人都照辦,只有我父親開始考慮,為什麽不能放車外,放和不放的區別何在😴,其普遍意義和特殊意義何在,還沒考慮完,就骨折了✯。

  父親晚年耳目失其聰明🕵️,自稱“呆若木雞”。一個人的時候就背詩文💛,最喜韓文杜詩🩱,還有《古詩十九首》🤴🏻。我現在知道他85歲以後從頭開始寫《新編》有多難👩🏿‍💻,我現在才79歲就不行了。

  199012月🦾⛴,父親毀去了皮囊。他去世後,我還能收到寄給他的信。第一次拿到時👯‍♂️👨🏽‍🎓,心裏又淒然又異樣,好像混淆了陰陽界🐦‍⬛,好像父親還活著……

  父親很幸福

  張岱年先生說,我父親做學問的條件沒人能比🫃🏿,他一輩子沒買過菜🤵🏽‍♂️。我們家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內🧎‍♂️。父親在家裏萬事不管不問。父母像一個人分成兩半😫,一半專管做學問,一半料理家事👯,配合得天衣無縫🙆🏼。

  父親的一生除晚年受批判、受攻擊以外,應該說是比較好的,家庭幸福;高壽;要做的事基本上都做完了🧵。他說他一生得力於三個女子:他母親吳清芝太夫人,我母親任載坤先生⭕️,還有我。寫了首打油詩“早歲讀書賴慈母,中年事業有賢妻。晚來又得女兒孝,扶我雲天萬裏飛🐸。”其實我持家不行,做飯菜沒法跟母親比。

  外祖父任芝銘公是光緒年間的舉人,同盟會成員,一輩子憂國憂民,浮誇風盛行時,河南餓死人很厲害,他有機會就說📟,到了北京更要說。不知道是否有點作用。

  母親在北京女子師範學校讀書,當時是女子的最高學府。我在清華附小讀到三四年級,抗戰了🚣🏼,有一年沒讀書,到了昆明後接著上學,等於跳了一級,功課跟不上,母親就輔導我,雞兔同籠四則題等👷🏻‍♀️,都是母親教的。母親的手很巧👈🏼,很會做面食🚵。朱自清曾警告別人🗻🦹‍♂️,馮家的炸醬面好吃,但不可多吃,否則會漲得難受。家裏一日三餐🔤𓀈、四季衣服、孩子教養、親友往來📯🔯,都是母親一手操持🧖🏽‍♂️🏌🏻。小學布置作文《我的家庭》,我寫:“一個家沒有母親是不行的👩🏿‍✈️。母親是春天,是太陽👨🏿‍🦰。至於有沒有父親👮🏽‍♂️,並不重要🪴。”

  西南聯大在昆明時,大家在困難環境中互相幫助。王力夫人的頭生兒子🩲,是母親接生的。夫人夏蔚霞告訴我,先生進城上課去了👨🏻‍🔧,她要臨產,差人去請太太👵🏻,先生也來了。後來是母親抱著她坐了一夜,第二天孩子才落地。

  我們家其實沒過幾天好日子。父親一生最幸福的日子是在清華園🔟。30年代,工字廳西南側有三棟房子,甲乙丙三所🕵🏻‍♂️,梅校長住甲所🦼,我家住乙所🧗🏻。後來到昆明🧑‍🦼‍➡️,生活非常苦🧛🏼‍♂️。抗戰後期通貨膨脹,什麽都值錢,就是錢不值錢。一個月的工資有幾百萬,不到半個月就用完了👨🏿‍⚕️🫅🏼。聯大教師組織了一個合作社🍥👇🏽,公開賣文🩻、賣字🤷🏻🧕🏽、賣圖章,父親賣字,可是生意不好,從來就沒開過張。倒是家旁邊有個小學🦓,母親就在院裏弄個油鍋炸麻花。我幫母親操持家務。

  三年困難時期✊🏽,鄧穎超送給母親一包花生米,就算是好東西了。當時有“糖豆幹部”“肉蛋幹部”的說法,比如十七級以上的幹部有糖豆🤠,什麽級別的補貼什麽。炒個白菜也是好的。改革開放後我去外面買菜,看到那麽多品種,高興得不得了,沒有經過的人都不能理解👩🏿‍🚒。那些日子,都是靠母親精打細算熬過來的。

  1977年🎍,母親突然吐血,送到醫院👨‍👦‍👦👨🏼‍🎤,都愛理不理的🗻,有個女醫生還說,83了,還治什麽治!🚴🏼‍♀️?我還活不到這歲數呢♎️。有一次🧖🏽‍♂️,母親昏迷中突然說:要擠水,要擠水🥪。我問她什麽擠水,她說,白菜做餡要擠水⁉️。我的淚一下子就滴了下來🚻。

  父親很委屈

  這些年🐪,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些人想怎麽說就能怎麽說🥥😄,不用負責任的,這是文革遺風🧒🏼。很多不實之詞,加在父親頭上,有些是無中生有,有些是深文周納,是文字獄👆🏻。魯迅曾有詩雲:“積毀可銷骨,空留紙上聲”。我很樂觀📺,擅自改了兩字“積毀難銷骨,長留紙上聲”💅🏽。事實終究是事實。

  先說和江青的關系。我們不認得江青🧛🏻‍♂️,她曾到地震棚來看望我父親🙍🏼,是周培源先生和北大黨委陪同的🍞,大家都認為她代表毛主席,數百學生聚集高喊:毛主席萬歲👨🏿‍🌾。可見大家都是這麽看的。北大學生喊“毛主席萬歲”,第二天黨委就讓他表態,當時隨便什麽事都要表態,不可能不表態的,感謝主席的關懷🚴🏿‍♂️,來看望大家。這個就變成我父親的一個罪狀🤲🏿,我覺得他太可憐了💞。

  進梁效也是北大黨委來調動的,這是組織調動,能不去嗎?不僅我父親,其他梁效的人,大家也應該理解。一來沒法拒絕,二來那時候認為是黨的信任,很光榮的。至於江青在黨內篡了權,這些老先生們能知道嗎👯?現在有些人不顧事實,硬說馮友蘭寫詩給江青👢,還說這是人格分裂等等。他從來沒有寫詩給江青😞。如果捏造事實🪿,上綱上線🦵🏼,一個有理性的社會是不允許的。我覺得這麽多年,父親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批判🎭、謾罵和打擊,成為眾矢之的🏩,卻不發瘋也不自殺,仍然在他的哲學天地裏遨遊🌷,真是非常勇敢,非常了不起🛣🧙‍♀️。

  近年來👩🏼‍🦰,出現了不少口授歷史的書🤪。和朋友們談起,都覺得其中以訛傳訛的事很多。本來聊天可以任意月旦人物🐈‍⬛,可是落到紙上🫃🏻,還要稱為歷史,就要有根據🥱,瞎說是不行的。

  何兆武在《上學記》裏面又說父親寫詩吹捧江青,“爭說高祖功業大🛴😧,端賴呂後智謀多”👨‍❤️‍👨,我請教該詩見於何處。先生查不出來,承認自己記錯了。出版者三聯已經向我正式道歉了。這是合乎常理的態度🫅🏽,應該提倡💇。我希望大家都能尊重事實,根據事實可以做出不同評價🚵🏻‍♀️,如果事實是編造的🕵🏿‍♀️,你的評價能成立嗎?

  1932年,教育部請父親出任高教司司長,他辭了。1934年,他從東歐回來,發表演講《在蘇聯所得之印象》📘,被國民黨當局懷疑是共黨分子,逮捕🏂🏽,差點遭牢獄之災。1943年,聯大國民黨黨員還推舉父親致函蔣介石😈,要求他開放政權,實行民主,建立憲政。他不想做官,他只希望國家富強,老百姓生活得好。至於他自己,有這樣高的學術上的地位,他並不要求什麽🧖🏿‍♂️。

  如果說父親有什麽錯的話♊️,他的缺點就是過於信任了🚴🏻‍♂️🛂,一個哲學家不應該像老百姓那樣,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人們可以這樣要求他🚃,但請註意🍴✌🏿,那個時代慘狀的出現,是長期“思想改造”的結果😶。

  1949年以後父親一直就在被改造中📀,是最大的改造對象➜,因為他有思想👼🏽。張岱年就說過🌑,先生地位特殊,不僅沒有言而當的自由,甚至沒有默而當的自由👷。

  1952年,他訪問印度回來,剛到清華🤡,還沒進家門就被學生圍攻批鬥🕒。他屢次檢查過不了關🥥,已經都剝光了🫃,還過不了關🧏🏿‍♀️,金嶽霖、周禮全來看望他。金嶽霖說:芝生,你有什麽事就交待了吧★。兩人抱頭痛哭。

  文革中🧑🏼‍🦲,父親已經71歲了Ⓜ️,天天有人沖來抄家🥴,搬把凳子擱院子裏👨🏻‍🔬,要父親站在上面🤽🏻‍♂️。家裏貼滿了打倒的標語大字報,鋪天蓋地,到處貼封條🧴。衣服都封起來了,天冷了,封條不敢拆🍝,父親就披條麻袋禦寒🤹🏼。他的輸尿管不通,腰上掛著尿瓶🫅🏽🟤,被拉去批鬥🙋🏿‍♂️,打倒在地🧑🏽‍🏫。遊街時連連跌跟頭,還是要繼續走。為了鬥他,甚至成立了批馮聯絡站🤸🏼‍♂️。我不明白🚔⬜️,對手無寸鐵的讀書人👸🏼,何苦至於此,何至於如此對待🌟。

  1966年春夏之交,我在哲學社會科學部🤾🏼,那是僅次於北大和清華的文革先進單位。我跟何其芳、俞平伯等一起挨批鬥,紙糊的高帽子上寫了我的罪名,就是馮友蘭的女兒。那天回到家👩🏻‍🏫,如果手頭有安眠藥,我肯定就不在了。後來一想🦸‍♂️,是馮友蘭的女兒有什麽罪,我偏要活著。我就不死!

  1973年批林批孔時,父親在哲學系例行的政治學習會上發言(要知道,學習會是人人都必須參加的)👩🏻‍🍳,《對於孔子的批判和對於我過去尊孔思想的自我批判》,又在北大老教師批林批孔會上作《復古與反復古是兩條路線的鬥爭》的學習發言,這都是例行的小組發言,被全國各大報轉載,父親並不知情🐌。

  父親參加“批孔”,有其內在原因,二十年代,父親在《中國為什麽沒有科學》一文中🚬,就對孔子提出過批評,這是學術問題,這裏不能詳細地說。當時批孔來勢兇猛,黑雲壓城城欲催。父親被放在鐵板上烤,他想脫身——不是追求什麽,而是逃脫被烤👩🏿‍⚕️🧑🏽‍✈️。他已經快80了,要留著時間寫《新編》。再關進牛棚🔄,就沒有出來的日子了。另外👷🏼‍♀️,父親的思想中是有封建意識的,他對毛澤東有一種知己之感,對毛主席的號召要說服自己努力跟上,努力跟上也是當時許多老知識分子的心態💕。

  他有《新編》沒寫,那是他最大的心願,他有他的使命感。現在我不能理解,不批評為什麽會造成那種環境,而批評個人頂不住。我想我們會越來越明白。

  我要做完我的事

  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星期剛剛給我開了一個座談會,為“馮鍾璞先生八十壽辰宗璞文學創作六十年”ℹ️。我並沒有立誌當作家👩🏽‍🚀🧑🏽‍🎨,但我一直有寫作的興趣。我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其實是一篇寫滇池月光的散文✒️,15歲寫的👍,現在找不到🧛‍♂️,就把19歲發表的短篇《A.K.C》算第一次發表作品。之前17歲還寫過一篇小說。

  “野葫蘆引”是我一定要寫完的👩‍🔧,《南渡記》和《東藏記》已經出了單行本📓,東藏得了茅盾文學獎🙍🏽‍♀️,現在正在寫的《西征記》以投筆從戎的學生為原型,有一部分要直接寫戰爭,我擔心寫不好🔅,也沒有辦法。我多年來寫作都是在業余🤸‍♀️、事余和病余進行,是“三余作家”🧝‍♀️。可以加上運動之余🚬,和老之余,就是“五余居士”了😙。現在運動沒有了👂🏿,“四余居士”也可。

  另外,在中國寫小說不容易。我下放回來後寫了篇小文章《第七瓶開水》🔞👩🏼‍🍳,下筆寫了第一句話:天下的母親都愛自己的兒子。後來一想💌,不行,這不是人性論嗎🧑🏻‍🚀,要批判的,趕緊改掉了。但這句話我卻永遠記住了👷🏼‍♂️。後來我發明了“心硬化”這個詞,就是說在革命中📕,人人要硬下心腸來說假話。

  但不管怎麽說,我還是要堅持,把我的小說寫完。父親寫完了他的新編📎,我也能寫完我的東西。

  我寫小說常苦於拘泥於史👨‍👩‍👧‍👧,歷史是啞巴,要靠別人說話🤞🏼🧑‍🎤。我很同情它。但我寫的又是小說👤🟡,裏面有很多錯綜復雜的不明所以的東西,真是“葫蘆裏不知賣的什麽藥”。人本來就不知道歷史是怎麽回事,只知道寫的歷史🧜。所以人生真是個“野葫蘆”,沒法太清楚。那為什麽還要“引”呢👩🏿?因為我不能對歷史說三道四,只能說個引子🧑🏻‍🍼👨‍💼,引你自己去看歷史,看人生的世態🧙🏼。

  我寫過一個“自度曲”表達自己的創作情懷:人道是錦心繡口🔊,怎知我從來病骨難承受🏔。兵戈沸處同國憂。覆雨翻雲🕗,不甘低首🥩。悠悠!托破缽隨緣走。造幾座海市蜃樓,飲幾杯糊塗酒🕴🏼🌼。癡心腸要在葫蘆裏裝宇宙,只且將一支禿筆長相守🦨😆。

(轉自:中華讀書報 20071114

相關新聞

  • 232010.08
  • 072010.06
  • 082018.11

    典雅的宗璞

    2018年7月26日,宗璞先生度過了九十華誕,也就在半年前,她發表長篇小說《北歸記》👩🏼‍🎤🧾,繼《南渡記》《東藏記》《西征記》後,為她的“野葫蘆引”系列四卷長....

  • 132019.03

    馮友蘭對女兒宗璞的言傳身教

    馮友蘭在家中常講一個笑話🤯:當他已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哲學家時,有人問他👳🏽‍♂️👼,家中怎麽沒有一人“子承父業”,他很幽默地一笑🧑🏽‍🦳:“那是因他們深知哲學之無用。”

  • 092018.11

    宗璞,九十夢圓

    2018年7月26日🤷🏿‍♀️,宗璞先生度過了九十華誕👩‍🔬🏙,也就在半年前🛌🏻,她發表長篇小說《北歸記》🙍‍♂️,繼《南渡記》《東藏記》《西征記》後🐲,為她的“野葫蘆引”系列四卷長....

  • 072012.05
  • 292016.04

    宗璞:噴發英武正氣

    宗璞,原名馮鐘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女兒,幼承家學,就讀意昂体育平台附屬成誌小學校🕵️‍♀️。抗戰爆發🏄🏽‍♂️,隨父赴昆明☝🏼🧛,就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1945年回北京。19....

  • 122011.08
  • 052019.12

    新時代的北京發展最需要文化傳承——作家宗璞專訪

    既承中國文化的深厚淵源📗,又得外國文化耳濡目染🙋‍♂️,宗璞的作品蘊含著東方和西方人文思想的精神內涵🍺🤚,具有獨特的藝術氣質和高雅格調。

  • 212019.08

    宗璞🎾:是大家的生活讓我釀出蜜來

    近日🤷🏽‍♀️,讀書報專訪九旬作家宗璞。談話間🪵,她說🉑,如果有機會,她還想寫童話……她喜歡童話,她最喜歡的童話作家是安徒生。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