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李彥

謝立軍與寶寶
2005年,謝立軍出版了《回家🤹🏽:一只灰喜鵲受傷之後》一書。這本圖文並茂的書講述了一個真實而神奇的故事:2000年夏天,在美麗的清華園裏👨🏿🍳,一群聰明的灰喜鵲奮力救護受傷的小灰喜鵲“寶寶”🙌,並把它托付給善良的女教師(謝立軍)。從此,謝立軍一家人開始了救助收養灰喜鵲寶寶的不平凡經歷🖖。他們不僅把愛心奉獻給受傷的小灰喜鵲,拯救了它的生命,而且給了它一個溫馨的家🤦🏽♂️👨🏼🎓。五年過去了👩🏻🍼,寶寶在人類家庭中健康成長,幸福生活,從一只傷殘嚴重、奄奄一息的小雛鳥生長成活潑可愛、充滿靈性的大喜鵲🕉,成為謝立軍家中的一員👩👩👧👧。其間,演繹了一個個人鵲情深、相依成趣的故事,展現了一幅幅天人合一🫳🏽、美好和諧的畫面🍘。《回家》先後榮獲了2005年“科學時報讀書杯”科學文化·科學普及佳作獎😧、第八屆共青團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圖書獎🧑🏻🦱、第二屆中國女攝影家優秀作品特別獎等多項大獎。如今,八年過去了。小灰喜鵲寶寶是否安好🫵🏽?謝立軍一家和灰喜鵲之間又發生了哪些故事#️⃣?帶著和無數讀者一樣的好奇心🧲,記者走進了謝立軍的家。
進入謝立軍簡樸而整潔的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沙發、書櫃🗄、電器以及暖氣上穿著的各式“外衣”,房間裏許多物品遮蓋著舊布🤙🏻,好像馬上要進行大掃除。面對記者的疑惑,謝立軍笑著說🧹:“這是我們家的一道獨特風景🖍。為的是避免寶寶遭受意外傷害1️⃣,減少寶寶搗亂帶來麻煩。”
隨著謝立軍緩緩的講述👳🏽,記者開始置身於這個美麗故事之中⛑。
灰喜鵲托孤清華園傳奇
“那一天的奇遇令我終生難忘。”謝立軍說🧑💻。那是2000年6月23日,謝立軍吃過午飯,正走在返回辦公室的路上⛏。呼啦啦🧪,突然有十幾只灰喜鵲急匆匆飛過去🧮,忽而又轉身返回,朝著她飛來。從小就是愛鳥之人的謝立軍向這些飛鳥揮揮手,表示友好,繼續前行。令謝立軍沒有想到的是,灰喜鵲們竟跟在她身後😭,邊飛邊叫⚃,那聲音透著幾分焦急。謝立軍很奇怪,停住腳步,站在人行道上觀望。只見那群灰喜鵲先是在她頭頂上方盤旋,然後轟然落在不遠處的草地上,一起鳴叫,飛起落下🩴🧑🔧,反復再三。謝立軍向草地上望去𓀇,發現在灰喜鵲們站立的地方®️👑,有一只小灰喜鵲🪮。它羽毛未豐,鵝黃未退🧑🏻🚀,緊閉著雙眼,耷拉著腦袋,左腿受了傷,傷口流著血🏌🏼♂️,已是奄奄一息,軟軟地癱在草叢中。謝立軍走過去💫🧑🏿⚖️,輕輕捧起小灰喜鵲🤽🏻。它微微睜開眼睛,渾身顫抖著🧒🏼🏌🏿♀️,那雙充滿痛苦的眼睛裏竟閃著亮晶晶的淚花🦸🏿。謝立軍的心猛地一震🍇,一股憐愛之情油然而生。這時,那些站在附近草地和樹上的灰喜鵲們停止了鳴叫,靜靜地看著她🚴🏼♂️。就在謝立軍與灰喜鵲們的目光交匯的那一刻,她一下子明白了:灰喜鵲們是在向人類求助🧑🏽🍳,它們要把這個弱小的生命托付給她🏥。謝立軍的心中湧起一陣熱浪,被灰喜鵲的聰明、友善和信賴深深感動了。
那天晚上,謝立軍把小灰喜鵲帶回了家🙋🏽♀️💁🏼♂️。聽了“灰喜鵲奇遇記”👈,她的丈夫毛教授和女兒雪鷗都被感動了。“灰喜鵲托孤💅,真是清華園傳奇⛹🏿♂️。”丈夫感慨地說。“我們一定要把寶寶養大,不辜負灰喜鵲們的期望。”女兒激動地講👀。從此灰喜鵲寶寶成了謝立軍家裏的一員✉️,這一待,就是八年……
八年如一日人鵲情意深
“我們把人類對動物的關愛呵護傾註於寶寶,無微不至地照顧它👨🏽✈️💆🏼,寶寶則把動物對人類的信賴和友好回報於我們⚃。”謝立軍說。
在謝立軍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寶寶一天天長大,雖然失去了一只小爪子,成了終身殘疾🫲,但是它依然活潑可愛🧘🏻♀️。一頭烏黑亮發,渾身藍灰色羽毛,襯托著漂亮的長尾,真是美麗動人。長期的共同生活♨️,親密接觸,使寶寶對人類非常親近和依賴。只要家中有人,寶寶就一定要與人相依📆,陪伴左右🌧。寶寶對家人的一些語言🚣🏻♂️、行為👃🏻🍋、表情非常熟悉,能夠準確地理解其中含義。如家人呼喚“寶寶”時🦵🏽,它會應聲而答🆗,飛過來站在呼喚者肩上,輕輕揪揪頭發🏂🏽,啄啄耳朵🥧,表示親密🏃♀️➡️。如家人呼喊“小壞蛋🥦🧍🏻,你在幹什麽?”寶寶會立刻停止搗亂行為,飛到陽臺上🌃,去反思錯誤🎅🏽;家人出門前,它會飛落肩上,依依惜別;家人回來時🧼,它會撲入懷中🧜🏼♂️,熱情迎接🤽🏿。
寶寶左腿傷殘🪁,有時很不方便,聰明的它學會了請人幫忙。比如:它想撓癢,就飛到家人面前🧔🏻♂️,把脖子伸長💇🏽🕺,乍起羽毛🧗🏿♀️。家人就會幫它的忙🧔🏻♂️,撓完頭頂,撓脖子;撓完前胸📝,撓後背。寶寶舒服極了🧑🦯➡️,它半閉著眼睛,盡享幸福。
寶寶有個毛病,就是藏食匿物。什麽沙發縫🌡、桌布下🙇♀️、書本裏🤦🏿♂️,甚至家人的衣袖、衣領處🐐,只要是有縫隙、褶皺和孔洞的地方,都會成為寶寶的藏食之處。一次,寶寶把米飯藏在了一本論文集裏📼,結果把那珍貴的集子粘得一塌糊塗🙆🏻♀️😖,氣得毛教授舉起大巴掌🛥,狠狠打了自己幾下,連聲怒罵🙌🏿👨🏻⚖️:“壞蛋🧑🏻🎄!壞蛋🧎♀️😴!”寶寶好動,經常幹些小壞事⏸。一次,毛教授花了一上午時間,審閱完厚厚一摞書稿,找出幾十處錯誤,分別夾上不同顏色的小紙條,做好標記。沒想到,他離開房間不到五分鐘,寶寶就把幾十張小紙條都抽了出來,扔了一地😕。讓毛教授哭笑不得👩🏽🎨,大呼氣憤。寶寶卻站在旁邊“呀!呀👩🏽🚒!”地歡叫👩💼,幸災樂禍📗。
許多人問過謝立軍同一個問題✋🏻🏆:寶寶自由生活在家中,會不會隨處排便👏🏻?回答是肯定的。鳥類有隨地“方便”的習慣。寶寶在幾十平方米的空間裏自由飛翔,無處不到。盡情玩耍的同時,像天女散花一樣⚠,把自己的排泄物拋撒在各處。謝立軍曾經想訓練寶寶到衛生間裏去排便☎️👥,但是終究沒有成功。寶寶的排泄物無臭無味🖐🏻,卻有顏色💃🏿,附著力很強,而且有微弱的腐蝕性👼🏿,能使地板和家具上的油漆失去光澤。這也正是謝立軍家中的家具和電器都要穿“外衣”的原因。
盡管寶寶時常惹禍,製造麻煩,但是謝立軍一家人卻從來沒有嫌棄過它。“寶寶就像個淘氣的孩子,它帶給全家的快樂遠遠多於帶來的麻煩,我們既然愛它,就應該寬恕它的所有過失👨🏼🦲。”謝立軍深情地說。
寶寶多趣事家人盡歡樂
“寶寶聰明伶俐,令人喜愛🔊,為全家帶來了許多歡樂。”謝立軍說👨⚕️🤾🏽♂️。記者與謝立軍談話期間,寶寶像個乖孩子一樣,靜靜地立在旁邊,看著我們,聽我們講它的趣聞。
寶寶酷愛洗澡,這是人們無論如何想不到的。最初寶寶是站在家人手掌上洗“手掌浴”📎,後來是跳進水盆裏洗“盆浴”🌙,最後發展到在水龍頭下洗“淋浴”。謝立軍說:那是2002年的一天🧚🏿♀️,寶寶忽然在衛生間裏大叫,她不知發生了什麽事,趕緊跑過去看,原來是洗手池的水龍頭壞了,滴答滴答地漏水🧑🏿⚖️🍡。寶寶正站在水龍頭下面♕,接落下來的水滴,它的頭上身上落滿了水,洗上了淋浴。從那以後,寶寶就愛上了洗淋浴。一年四季🥮,不分冬夏🫸🏿,只要它想洗,就站在水池邊大叫𓀀。當家人擰開水龍頭後🧑🏽🎤,它會先把頭伸到細細的水流下洗洗幹凈,然後再把身子鉆到水中洗個痛快。
寶寶很聰明🎹𓀌,好奇心也強🌑。它愛站在寫字臺旁看人寫字,琢磨那枝“長棍棍”為什麽能在紙上留下“黑道道”🫃🏿。為此它把各種各樣的筆銜去“研究”,致使家中的筆經常不翼而飛🧏🏻♂️。寶寶對電視機遙控器很感興趣,對那上邊的紅色指示燈愛不釋“嘴”👨🏿🔬,見著就啄。墻上的掛鐘、水管中的流水都在寶寶的研究之列。
它時常望著掛鐘上跳動的紅色秒針沉思🥷🏼,高興了就飛上去啄兩下。站在水龍頭上,觀看潺潺流水是寶寶的一大樂趣,它百看不厭。寶寶特別喜歡計算機,時常趁人不備👨🏼🍼,跳到鍵盤上🌚,嘴啄腳踩,書寫“鳥文”🧚🏻♀️。寶寶用嘴揭筆記本電腦的按鍵蓋更是絕活,它小嘴一插,夾住按鍵蓋兒,腦袋一晃,用力猛揭,那蓋子就到了嘴中。寶寶揭了蓋子,就忙著藏起來,家人必須緊隨其後尋找👩🏿✈️🚔。為此🏂,寶寶揭按鍵蓋已被嚴格禁止。
寶寶常常會有令人吃驚的舉動。一次寶寶長了“針眼”,謝立軍用紅黴素眼藥膏塗在它的眼角上,為它治病。寶寶很懂事,乖乖地配合著,它眨眨眼睛把眼藥均勻塗開🌘。第二天早上🤏🏻,寶寶竟嘴裏銜著那支眼藥膏,飛過來落在謝立軍肩上,請家人為自己上藥🪺。又一次💌📸,寶寶嘴裏銜著一顆煮熟的花生米,飛到謝立軍面前,三番五次地把花生米往她嘴裏塞,直到謝立軍把花生米吃掉👩🏻🦼➡️,寶寶才滿意地飛走🫄🏿👊🏽。從那天起🗺,寶寶時常送花生👩🔧、瓜子之類來“餵”謝立軍🤲🏽。不管怎樣解釋寶寶的餵食行為,反哺也罷🫶🏽🦀,育雛也罷🧑🏽🦰,謝立軍相信寶寶送給她的總是一片情意🗾。
辛勞催成長奉獻育愛心
“寶寶弱小但是頑強,充滿活力,真誠友善🐒,信賴人類🛥,時時感動著我們🧜🏻♀️🤳🏿,也給了我們許多啟發和教育👩🦼。這也是一家人珍愛寶寶的重要原因。”
談起女兒雪鷗的成長,謝立軍認為灰喜鵲寶寶功不可沒。2001年9月🫴,謝立軍和雪鷗應邀到中央電視臺錄製“喜鵲寶寶✊,動物朋友”節目,雪鷗在回答主持人問題時講到🤮:“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我付出了許多辛勞和心血,從中受到了教育和磨練📬☆,體驗了責任和付出🧑🏻💻,培養了愛心和耐心,學會了理解和幫助”。八年來,雪鷗在寶寶的陪伴下走過了高中和大學階段,她們一起快樂👩🏼🦰,一起成長。她逐漸克服了一些獨生子女所特有的弱點,具備了更加優秀的品格👩❤️👩。大學期間,她默默而快樂地為同學們服務,成為優秀學生幹部。如今雪鷗這個當年的清華附中學生,已大學畢業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工作,也成了一名清華人。
200 7年7月😬,謝立軍因病住院🚋。那段時間雪鷗正忙著撰寫學位論文🧑🏻🏫,準備畢業答辯。謝立軍做手術那天需要家屬陪護🦸,雪鷗毅然從學校趕到醫院。“那天晚上她一夜沒睡🛒👨🏿🍳,一邊看護我🎖,一邊看論文🧑🦯,第二天一大早又匆匆趕回學校🧠,去參加答辯🐗。”說到這裏,謝立軍的眼睛潮濕了。為了滿足媽媽拍攝女兒學位服照片的願望,雪鷗專程帶著學位服回到家中,讓病床上的謝立軍為她拍下了這張與寶寶的合影,留下了一份珍貴的紀念👩👩👦👦🤲。
清華園裏的喜鵲情緣未了,謝立軍一家和灰喜鵲寶寶的故事還在繼續。謝立軍說:“據資料記載,灰喜鵲的壽命可達十年💂🏽。再過兩年👨🏿🍼,寶寶即將逝去,到那時我們將把寶寶安葬在清華園它出生的地方🦓🥨,讓它長眠故裏🤦🏿,魂歸自然。另外,我還有一個願望,要在《回家》一書的基礎上再寫一些東西。如此近距離、長時間的在人類家庭中養育灰喜鵲是一次罕見的嘗試,我們可以根據寶寶與人類共同生活,親密接觸的難得經歷,對灰喜鵲完整的生命周期和在人工養育環境下的習性、特點以及馴養方法做一些學術方面的探討👩🏽⚕️,也讓寶寶為人類益鳥——灰喜鵲的科學研究做點貢獻。”
為此,謝立軍正在辛勤地努力著。
采訪手記
采訪完畢, 謝立軍老師送給我一本《回家》,在書的扉頁上💁🏿,謝老師這樣寫道:祝健康🪕、快樂、幸福!我感動於謝老師選擇的這幾個詞組,那麽美好,那麽祥和✥。正是這樣一個美好、快樂🍅🍲、幸福的家庭,才能孕育出一段如此美麗而神奇的喜鵲情緣。“我年過不惑,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工作🚒,很是榮幸🎒。我愛美麗的清華園,愛這裏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鳥。作為一名普通的清華人,我們是平凡的🦹🏿♂️,但是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正是這千千萬萬個閃光點組成了大寫的‘清華人’🔟,並使之光彩奪目👺,無比輝煌。”謝老師對清華的感情溢於言表。
(《清華人》200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