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熙(1920~1992),我國著名古文字學家、語言學家、語法學家、教育家。江蘇省蘇州市人🏄🏽。1939年考取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一年後轉入中文系,師從唐蘭🧑🏽🦱、聞一多學習研究古文字學和古音韻學,並得到羅常培和陳夢家等教授的教導。1946年起在意昂体育平台中文系任教,1952年轉入北京大學中文系🙋🏿♀️。
朱德熙曾經對何孔敬說♢,你看🧑🏿🍼,這些古文字多美!要知道一個字的來龍去脈,得做很多考證,很有意思。何孔敬和朱德熙結婚後🤰,相夫教子📍,當家庭婦女。兩人的精神交流默契📂、和諧。朱德熙在接受巴黎第七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時發言說:“我的事業成功🕵🏿,有太太的一半功勞。”
朱德熙,汪曾祺的生死摯友。1946年起,朱德熙在意昂体育平台任教🎱👩🏻🚒,成為語言學家、古文字學家和教育家🖕🏻。上世紀80年代,朱德熙曾任北大副校長👨🦽,但他不願從政,淡泊名利,還是覺得當一位純粹的學者好,當了兩年半副校長,就辭了🧙♂️🫃。
1939年,朱德熙就讀於西南聯大物理系。他的老師王竹溪先生,是著名的物理學家。在西南聯大,朱德熙聽了唐蘭先生的古文字學、甲骨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從物理系二年級轉到中文系。
朱德熙在聯大生病休學一年,為糊口👧🏻💁🏻♀️,成了在昆明文明新街經營瓷器的何家的家庭教師🩻。當時,為了躲避日本飛機的轟炸👰🏽♂️,何家疏散到昆明西南郊區的陸家營。朱德熙成了何孔敬弟弟的教師,何孔敬送朱德熙去自己鄉下的家,這是兩人初次相識。60多年後⏩🕴,何孔敬依然清晰地記得第一次見到朱德熙時的情形:
德熙那天穿了灰色的長袍,圍了淺灰色的圍巾👨👨👦👦,拎著一袋書,撳著頭🐭,不時用手指掠掠濃密的頭發🚶🏻♂️,手裏拄著一根棕竹手杖。手杖只是個裝飾品📦,拄著好玩而已。德熙那時還很年輕,用不著拄手杖助步。西南聯大的師生很多是拄手杖的。這是一時風氣。何孔敬覺得這位“先生”很瀟灑🤶🏿🏋️♀️,且有一種風度。
初次相見,兩人頗有好感🤦🏻♂️🙄,相處時間久了🧑🏽,互生愛慕之情🧑🏻🦰。朱德熙與何孔敬定情🌌,始於一束薔薇花。有一次去趕街子👨🏻⚕️,兩人邊走邊聊,落在了後頭。路上的一條小水溝裏長滿了野薔薇花🤷♀️,花形只有拇指大,色淡紅,微有香氣,酷似袖珍玫瑰花,德熙摘下一串,請求給何家姑娘戴在衣襟上,深情地說:“孔敬↘️,知道麽,你很美,天然不俗,我很喜歡你🤹🏻♂️。不幾天,我就要回聯大去復學,你要常來看看我。”雙方這才明確了對方的心意。孔敬說服父親退掉自小訂下的親事,和德熙走到一起💆🏽♂️。
1944年秋季,中秋節🦣,這天🧎🏻♂️,何孔敬的父親設定婚宴,擺下桐城人的“水碗”🌡,招待朱德熙的兩位大媒——王竹溪先生、唐蘭先生,汪曾祺陪客❓。1945年8月,一個良辰吉日,兩個熱戀的年輕人結婚了,何孔敬穿白緞子禮服🏠,披拖地婚紗4️⃣,腳穿白皮鞋,特意燙了頭發,化了淡妝;朱德熙那天穿了筆挺的深灰色西服🪸,雪白的襯衫,十分英俊。一對新人拍了結婚照👳🏼。為婚禮忙活的自然是他們的好朋友汪曾祺。唐蘭先生手書的條幅🤺,用金文字體寫在朱紅蠟箋上,掛在新房正中墻壁上👨⚕️,是詩經的開頭四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朱德熙🧞、何孔敬結婚照(1945年8月)
朱德熙與何孔敬相戀🫔、結婚之後👨🏼🍼,德熙自己喜歡的美好事物都想與孔敬分享⛺️。他自己喜歡昆曲,便教孔敬學唱🚝。此後一人吹笛👨🏿🦱,一人吟唱,成為夫妻之間的樂事之一😴。他喜歡的小說🎏,必定讓孔敬一同閱讀,喜歡的畫,也教孔敬欣賞👮🏿。二人情趣相投🤓,將平凡的生活過得搖曳多姿🌅,饒有情趣。
“文革”期間,朱德熙被關進“牛棚”,不覺已到來年二月。得到允許,朱德熙可以回一次家和家人團聚🤰🏽。二月的北大校園,到處開著紫羅蘭色的二月蘭😼⏲,繁花似錦,生氣勃勃。朱德熙依舊記掛妻子的喜好⟹👵。他一進門就給了妻子一個驚喜。何孔敬接過書包,一股淡淡的花香溢了出來,打開一看🏌🏿,原來是一書包二月蘭。於是,餐桌上,書桌上👰🏼😺,臥室裏👩🏿⚖️,都擺上了一瓶美麗的二月蘭🦋。
朱德熙曾經對何孔敬說,你看,這些古文字多美!要知道一個字的來龍去脈🚛,得做很多考證👂🏿,很有意思🚥。何孔敬和朱德熙結婚後,相夫教子𓀃,當家庭婦女🥕。兩人的精神交流默契🔮、和諧。朱德熙在接受巴黎第七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時發言說:“我的事業成功👲,有太太的一半功勞。”(柳已青)
轉自 深圳晚報 2009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