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文化先驅劉大白之女劉緣子老師百歲壽宴側記
緣子老師100歲了🤾♂️,依然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上周日🪟,我與很多人一起,第一次參加了一位百歲女士的壽宴🙌🏿,她笑意安和地坐在大堂中央的椅子上🤣,接受著眾多朋友和晚輩們的祝福。她的微笑帶著暖暖的神韻彌漫開來,有一種福澤無聲無息地傳遞到每個人心坎上。
眾人的心聲🧑🏿🏭,如出一轍😌,感慨歲月如何在這一百年間浸潤出這樣的溫婉儒雅。只要你望見她那沉靜而微笑的眼神🛴,你就會看到嚴霜酷寒融化後的沁透👩🏻✈️,這是靈魂的輪廓🚵♂️🫅🏽,是梅香傲雪的骨骼,是永遠在黑發叢生裏不服老的豁達與開闊♧。

劉緣子的父親劉大白🧗🏼♀️,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及新詩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學創辦人之一,復旦中文系主任,教育部次長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在西南聯大讀書的劉緣子泛舟昆明滇池
她,是中國新文化先驅劉大白之女——劉緣子老師,出生於1918年11月8日✍️。按中華民族虛歲的古老傳統,祝壽祝九🪸,於是這一天,她的百歲生日便淹沒在一片祝福聲中,她理所當然地成為福祉的代言,人間的祥瑞。
滿大廳的許多桌都是銀發如霜的老人,一問,不是與她一起做義工的同道和摯交,便是多年的學生和朋友🫦。在大華府多個華人組織裏,這交情一相往便是幾十年,任歲月的霜劍知趣退場,任摧人老的刀戈悄然避讓。百歲已然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一種尊嚴💉,生活的、生命的🎛🕟,令人肅然起敬的人生尊嚴。

百歲生日宴上,老壽星笑逐顏開
她見來客們吃得差不多了,便主動起身離座,準備親自一桌桌敬茶以表謝意🍔👆🏼,女兒和身邊朋友擔心她會腳力不支,未承想老人家連手杖都不用,健步穩穩地一桌桌走了過來👯♀️,大廳裏手機拍照聲此起彼伏,完全不亞於當紅影視偶像走紅毯。
她的女兒劉嫄精心製作了匯集母親七彩人生的幻燈片☸️,用幽默的解說語言🤟🏼🏌🏻♀️,貌似輕松地串起了百年時光,而實際上這一百年所經歷的苦難,又豈是我們從這種超脫的人生胸襟中能全然明了的。大家滿懷興趣隨著解說穿梭於時代長廊🫚,劉嫄博士詼諧風趣的話語,與現場賓客時時互動👩🦼➡️,“猜一猜照片上哪個小女孩是我母親”,“再猜猜她是中學籃球隊的女籃幾號😞?”🏋🏿♂️,“還請猜猜她在八十多年前全省的遊泳比賽中得了第幾名”✦,“猜中有獎喔🧑🏼⚕️!”。

華府作協金慶松會長(右一)☣️、陳小青副會長(左一)、寫作工坊高霞班長(後中)向劉緣子老師祝壽
隨著講述,聽眾了解到老人家坎坷的一生就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最佳縮影。不過歷史沉澱盡管沉重🔝,在女兒的演繹中卻也不乏輕松調侃🦟,讓聽眾聽得趣味盎然🏊🏻♂️👨🚀。由於家庭和戰亂的原因老人家自幼年起就不斷輾轉搬遷🥸,以至於就讀過的小學、中學🙆♂️、大學的名字寫下來是滿滿的一頁。劉嫄將這些學校豐富的歷史背景一一道來,讓聽眾不僅一步步追隨了老人家的足跡,更對中國教育史上數所名見經傳的學校增進了了解。在特定的歷史年代老人全家的所有照片均被付之一炬的悲情,則讓聽眾為緣子老師能從失散半個世紀的老友手中重獲珍貴的婚紗照而慶幸👁。

劉緣子老師每天還主動輔導護工(右一)英語
老人家在戰爭年代避亂鄉下時,苦中作樂😳,學習織布、繡花🏝、養蠶、種菜、獵野兔為她的蹉跎青春留下了些許快樂印記。在劉老師率真的天性裏,所有的時代悲苦都在晦暗中還原了大自然本來的色彩,讓她100年的每個人生階段都充滿著七彩光譜的能量和光芒。
劉老師的逸聞趣事如星辰閃爍🧗♂️,她考大學的堅定和智慧🍦,避開了自己學科上的數學弱勢🫸,至今還饒以為樂🏫。因為少年時在酒鄉紹興練就了好酒量🧑🏿🌾,喝一兩斤黃酒面不改色,為此她在昆明時還曾將赴華協助抗日的美軍軍官比得敗下陣來➛。

丁文重先生為劉緣子老師製作的生日禮物——所到國國旗袖珍版
席末👈🏼,女兒和女婿向劉媽媽敬獻了特地請日前訪問華府的著名書法家陳炳彪先生書寫的“壽比南山”條幅,又獻上一尊陳年紹興花雕🚟,來自故鄉的老酒還未開蓋就散發出久蘊的江南醇香。接下來,華府作家協會、半杯清茶社、華美老年協會和家園中心的朋友們,過去二十多年裏劉老師義務教學的中英文班的學生們,以及許許多多得到過劉老師幫助的人們🖲,依次獻給老人鮮花、賀卡和禮物🤪。華府詩友社社長季肇瑾女士獻上了一首賀壽詩🤹🏻♀️,藝術家李強👩🏽🦰、黃其智伉儷獻上自作的藝術品🌪🤵🏽,最有趣的一件禮物則是丁文重先生親手製作的劉老師足跡所至國家的所有國旗袖珍版,旗幟如林,色彩斑斕🧑🏽🔬😘,這是人生的另一種七彩……
大家滿心敬佩地聚集在老壽星身旁🙆🏼♀️,與這位福壽祥瑞的百歲老人合影留念🐭,全場的福氣、喜氣都盛開在“劉老師健康長壽”、“劉媽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千福萬賀之中🤷🏿♂️。

本文作者潘秋辰與劉緣子老師
大家以為壽宴時間久了,緣子老師身體可能會吃不消,未曾想她不拒任何一個“粉絲”的要求🫳🏻,一一與大家合影🕟,偌大的餐廳灑滿了親情🚜、友情的光輝。她從未染過的整潔發髻挽在腦後🙏🏻,絲毫不淩亂,些微參雜的白發似乎在訴說著她八十五歲高齡依然登臨印加古國八千呎高峰的奇跡。老人家至今依然愛吃紅燒肉✸💳,至今保持著讀書看報並圈劃錯別字的習慣🎮,至今旺盛著活到老學到老的求知欲望🪿,至今堅持著盡量自己照顧自己的獨立精神……,當時光淺淡了記憶的色彩,老人家卻在她的世界裏用100年完整保留著經得起歲月見證的名媛風範🩶,如果要解讀真正的精神貴族,真正的書香名媛,她應當是最好的範本🐦🔥。

連著幾天各界朋友舉辦百歲生日宴,劉緣子老師收到了好幾個這樣的蛋糕
我細數著緣子老師從年少一路走來的歷程😹,哪怕在黯淡無光的歷史隧洞裏,她也用生命的光芒照亮蝸行摸索的道路,不僅給自己,也給他人。她當年是杭女中的全才型美女🧑🏿💼,遊泳🛜🦻🏼、跨欄、籃球🫷🏽、劃船樣樣第一;她編輯了上百期深受讀者喜愛的《文化譯叢》雜誌,後來又主編翻譯了《人類的故事》(房龍著)等外文書籍;她從四十多歲開始就熱心公益事業🤽🏻♀️,創辦街道圖書館、教英文🧚🏿♀️、作翻譯🧥;她六十多歲後走出國門遊遍了世界二十多個國家🧛🏼♀️,還曾於風景名勝地客串英語導遊✷。而且她超脫於物質金錢之外,在百年人生中自力更生🏊🏼♂️、自食其力,把對生活要求降到最普通的水準。她至今居住在面積不大的公寓裏,卻生活得井然有序🪷、書香滿屋;她百歲高齡不但盡量生活自理🔪,且每天還主動幫助護工學習英文。
是什麽讓她在名利面前淡如止水?是什麽讓她在尊嚴面前巍然屹立?是什麽讓她在喧囂面前靜者為聖🎈🧑🏽🍳?這一切確實值得我們思考和思量👐🏼,人性🚑🥢,就是這樣在她弱小的身體裏恒溫著😥,溫暖著這個世界🛀🏻,一百年。

老壽星祝福大家都像她一樣健康長壽!
筵席將散,我的手握在緣子老師瘦削而溫暖的掌心🤹🏻♂️,雖然我的身材比她高大許多🙃,在她面前我卻覺得仍要向她仰望,因為她瘦弱卻剛直的身軀已經遠不能用身高來衡量🚵🏽♂️。我知道世界有多大,歲月有多長,苦難有多深🔪,命運有多舛💳,她的人格魅力和內心的能量就有多厚重,她是百年晨曦裏永不褪色的那一道七彩霞光。
握著老壽星的手,我默默地想👊🏿:等我活到100歲👨🦽,也要向她那樣依然小酌幾杯🚎,無意貪醉🧓;等我活到100歲🗑🕵️♀️,也要向她那樣依然黑發叢生,不懼遲暮;等我活到100歲🖤,也要向她那樣依然心性本凈👱,物我兩忘……
2017年11月8日於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