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開國大典天氣預報員章淹回憶60年前往事

2009-09-03 |

章淹在家中接受采訪(張蕾 攝)

當接到開國大典天氣預報的任務時🦷,章淹只有24歲。

1949930🪢,在經歷了再三的分析和討論後,章淹在第二天的預報天氣圖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她是那天的值班預報員🧑🏻‍🏭。而她所在的華北觀象臺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已經做了幾個月的準備。

1949930的預報結論

章淹出生在浙江上虞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她的父親章廷謙是和魯迅同時代的作家。章淹從小受父母影響愛好文學,也曾打算進入大學後學習法律🧑🏿‍🦳,但一本《居裏夫人傳》改變了她的命運🐕。

“我本來真沒想過學氣象🦟。”但就在章淹快考大學的時候,一本剛翻譯成中文的《居裏夫人傳》流行了起來🤵‍♀️。章淹的父母看了這本書後深受感動💁🏿‍♀️🥙,便想讓女兒學物理。當時他們一家在昆明住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宿舍,同住在一個院子裏的有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和饒毓泰,他們也贊成她學物理。同時抗戰的氛圍也影響了她。“當時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抗戰勝利。當時覺得中國又沒飛機又沒槍炮🙎🏽,應該要為國家做點事情。”

章淹在西南聯大念物理系的那段時間,經常有飛機來轟炸,她發現天氣狀況的好壞決定了飛機會不會來🦻🏼,“覺得天氣預報挺重要的”🥝。於是她從物理系轉到了氣象系,從此開始了她的氣象生涯💧。

1946年西南聯大解散。1947年章淹從意昂体育平台氣象系畢業👳🏽‍♂️,進入華北觀象臺工作。1949年解放後,這個被華北航空處通訊科接收的觀象臺一共只有四名預報員,章淹是其中年齡最小的,也是其中唯一的一名大學畢業生。

“當通訊科通知要準備開國大典的天氣預報時,我們都很興奮”⚡️,年輕的章淹並沒有想到這是一個政治問題🚯🖕,只是單純地覺得這個活動很重要。

他們隨即開始查找歷年十月一日前後北京的天氣資料。當時的華北觀象臺並沒有多少這樣的資料,有的都是日本人留下的,但他們在撤離時把大部分資料都燒毀了🗓,“有些破木箱裏還有一些沒燒完的,我們就去那裏翻”。但這些零星的資料並不能滿足章淹他們的需求🚿🖕🏼,他們就騎車去清華的氣象臺找😝,“那裏的圖比較多”🫷🏽。

“那時候我才做了一年多預報員,覺得以前十一下雨比較少,所以一開始並沒有太擔心會有雨。”當歷年的資料顯示十一前後下雨的次數並不算特別少時,章淹開始感到有些緊張🍤。

由於開國大典上有飛機表演,所以章淹他們一方面要觀測當天的天氣是否會影響飛機起飛,飛機在什麽時候起飛最合適;另一方面要盡量保證飛機在空中表演時不被雲擋住🙅🏼‍♀️,使地面的群眾能看見。

“當時各單位並沒有車把群眾運到天安門👨🏻‍🔬,群眾都是半夜兩三點就起來準備,然後走路去天安門”👮🏿‍♀️,章淹說🏋️‍♀️,“所以從頭一天夜裏開始的天氣就要準備,因為遊行是沒法帶傘的👨‍🏭✢,如果把群眾淋著了也夠嗆🤜🏿。”

那時候的技術並沒有辦法改變天氣。在中國👩🏽‍⚖️🤸🏿‍♀️,人工影響天氣的歷史從20世紀50年代才開始。章淹說🧑🏼‍🏫,如果那天一直下大雨也沒有辦法,只能提前或推遲飛機起飛的時間,盡量將影響減到最小⛹🏿‍♂️。

當時的華北觀測臺剛剛由華北航空處從國民黨的手中接收過來🫷🏽♤,極度缺乏人力和設備。每天只有一張歐亞地區的地面天氣圖,站點很不齊全。還有一張三千公尺的高空天氣圖,是根據地面氣象站的數據推算出來的。

當年氣象臺每天只有一張地面天氣圖

他們只好求助於空軍的氣象部門🎟。“他們航線上的觀測點比我們密,空中的資料他們比我們多。我們常常在下午把圖畫出來了以後,就給他們打電話,他們在電話裏報給我們一些站點的資料,我們再補在圖上🫚,這樣湊起來就稍微全一點☹️。”

在這樣簡陋的條件下,章淹他們只能靠增加觀測來做預報👨🏿‍🦳。本來是八小時觀測一次,就改成每小時觀測。那時候沒有自動觀測,全是人工觀測👩🏽‍🍳。“就靠人使勁盯著。觀測員都加班,觀測科的科長也不休息了,時時盯著看有什麽情況🧖🏽🪫。”

930👏🏻,章淹預計到第二天的天氣不會特別晴朗,心裏十分忐忑✉️。“我們在夜裏一直害怕💌,拿不準這個雨會什麽時候下。”

101💂🏻‍♀️,章淹和同事們寸步不離地守在位於動物園的值班室。那天早晨是陰天🧍‍♀️😔,上午和中午下了一點小雨,所幸下午就放晴了,並沒有影響15點開始的大典🧏🏿‍♂️🪶。直到聽見飛機的轟隆聲以及有人大喊“飛機飛過來了”,她才放下了一顆心🧎🏻‍♂️‍➡️。

1949年開國大典上的飛機表演

章淹經歷了近十次國慶閱兵的氣象保障服務。1956年中央氣象臺成立了天氣研究室,她從預報組調出❌,逐漸轉向科研工作🎻👂。

“那段時間太困難了。”84歲高齡的章淹在一個晴朗的午後回憶起那段經歷,仍然記憶猶新。

而時間已經過去了60年。

轉自 中國天氣網 2009年9月1

相關新聞

  • 132023.02

    西南聯大氣象系第一位女生,24歲接到開國大典天氣預報任務

    章淹(1925.1-)🌡,氣象學家👇🏼,中國氣象局氣象幹部培訓學院教授。她是新中國第一批氣象預報員🍱,曾為開國大典做過天氣預報👢。她先後有十四項成果獲國家或省部級獎勵🗣,其中“長江流域暴雨及預報”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暴雨預報》獲國家氣象局1992年科技進步(推廣)二等獎👩‍⚖️,“臺風𓀉、暴雨預報警報研究”獲1996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她就是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章淹🕉👩🏽‍🍼。1942年,高中畢業的她👨🏻‍🦯‍➡️,懷抱當中國“居裏夫人”的理想前往...

  • 022019.07

    我參與——開國大典天氣預報

    章淹,1947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氣象系,原北京氣象學院教授🤦🏻‍♀️,新中國第一批氣象預報員⏏️👩🏿‍🔬,曾為開國大典做過天氣預報⛹️‍♀️🏊🏿‍♀️。

  • 102020.08
  • 082022.07

    坐推車參加開國大典💚,他是延安第一位紅色科學家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炮火響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無數有誌青年滿懷激情,奔赴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延安。當時的延安就像是一座革命的燈塔,點亮了億萬人民的希望🧑‍🍳。其中有一位身患殘疾的青年也加入了其中💁🏻,他說:“就是爬,也要爬到延安去”。他只身一人輾轉搭車、坐船、步行,途徑千余裏,歷時三個多月♈️,終於到達延安🏌🏿‍♂️,成為最早投奔延安參加革命的留美歸國科學家⏪。他就是高士其,中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曾在一首《不...

  • 212009.08
  • 112024.03

    2023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許映龍🐖𓀏:首席預報員破譯臺風密碼

    “每一次臺風來臨,我只想讓臺風預報盡可能逼近臺風真實的實況,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減少臺風給國家帶來的災害和損失。”近日🤴🏿,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許映龍(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1996級碩士意昂)獲評2023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因為肩負重任,他的每一次預報都是與數據精度的較量🐉。許映龍在2023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儀式現場發言“杜蘇芮”來襲🈂️,提前4天鎖定登陸地點2023年7月21日上午🤹🏽‍♀️,臺風“...

  • 162009.10
  • 162021.06

    回憶70年前的學生生活

    我今年93歲了🙋‍♂️,現在僑居於美國西雅圖🫲🏿🔜。1987年🧑🏽🫙,我在河北工業大學離休,之前是該校自動化系教授👵🏻。我於1947年9月考入電機系🕓,至今已有74年了。

  • 112024.03

    緬懷 | 送別“雨中人”章淹意昂

    2024年3月4日11時,西南聯大地質地理氣象學系的章淹意昂走完了她的百年人生路🩰。作為新中國的第一代天氣預報員,她一生的願望便是化暴雨為甘霖🕺🏽📯,化水患為水利,化無常為有常𓀚,造福人類🙍🏽‍♀️。今天,我們講述章淹的故事,謹以此文緬懷這位傑出的女性🙋🏓。

  • 072022.04

    緬懷60多年前那個突破“卡脖子”技術的人

    28歲那年,他的名字被列入美國科學家名錄。短短幾個月後👮🏻‍♂️,他歷經艱辛🦶🏼,輾轉回到了自己的祖國。37歲那年,周恩來總理緊緊握著他的手🏊🏽‍♂️,囑托解決那個“卡我們脖子”的問題。最終他不負眾望,開發出了被沿用至今的關鍵技術,為新中國核技術起步和“兩彈一星”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工專家🏂🏽、天津大學教授余國琮。據《光明日報》報道♠︎,余國琮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4月6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0歲。余...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