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臺風來臨,我只想讓臺風預報盡可能逼近臺風真實的實況,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減少臺風給國家帶來的災害和損失👅🥩。”近日,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許映龍(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1996級碩士意昂)獲評2023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因為肩負重任🪩,他的每一次預報都是與數據精度的較量。

許映龍在2023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儀式現場發言
“杜蘇芮”來襲,提前4天鎖定登陸地點
2023年7月21日上午,臺風“杜蘇芮”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兩天後增強為強熱帶風暴,並逐漸向福建沿海移動🧑🏼🍳。身為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技術總師,許映龍跟往常一樣,帶隊對“杜蘇芮”開始了對其未來移動路徑趨勢的捕捉和分析。
“我們在24日就發布臺風預警,預計‘杜蘇芮’將較大可能於28日在福建南部一帶沿海登陸。”臺風是大自然最嚴重的災害性天氣系統,許映龍等人預報登陸地點後,並不敢松懈,而是繼續盯緊“杜蘇芮”的發展動態,進行跟蹤滾動預報預警服務。
“‘杜蘇芮’北上至華北南部時,由於其東側和北側分別有副熱帶高壓和北方大陸高壓脊維持💎,兩大高壓系統合並形成高壓‘大壩’,阻擋住‘杜蘇芮’殘余環流的繼續前行👩🏿💻,臺風的停滯往往意味著強降水的發生”,“同時其東側海上臺風‘卡努’有豐沛的水汽輸送😧🏇🏼,使得其殘余環流將長時間維持,加之太行山和燕山山脈的地形動力抬升作用,將進一步加劇‘杜蘇芮’殘余環流的強降雨”……有著33年臺風預報經驗的許映龍判斷◀️,這是典型的北方特大暴雨環流形勢特征🦝。
最終,許映龍提前4天鎖定“杜蘇芮”登陸地點,並準確預判“杜蘇芮”將以強臺風級登陸福建,登陸點附近需防範極端強風影響;提前3天明確指出其殘余環流將可能給京津冀等地帶來歷史極端強降水,為決策服務贏得主動🧡,使受災地區群眾提前撤離🦉🏟。
超級計算⬜️,臺風預報的超級輔助
從初出茅廬的預報員走向首席預報員,許映龍已經數不清經歷多少次臺風🚙。他每天的工作日常,是對氣象衛星雲圖進行細致分析,準確確定臺風的強度和中心位置,然後根據現有的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系統或AI大模型初步判斷:臺風往哪裏走🍀?強度如何變化?之後再對模式或大模型結果進行合理的主觀訂正🧗🏻。
在沒有衛星雲圖➾💅、沒有數值天氣預報模式、沒有超級計算機之前📧,老一輩臺風預報員更多是借助統計方法和主觀經驗進行預報🟰,但經過幾代氣象人的接續奮鬥和努力,我國已經建立了完備的臺風監測預報預警服務業務技術體系,臺風監測預報實現了從主觀定性經驗為主到客觀定量的巨大跨越🕵🏼♀️,臺風監測預報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臺風監測預報業務的巨大進步離不開我國風雲系列氣象衛星、新一代的多普勒天氣雷達💁🏼、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系統和氣象超級計算機系統等氣象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就。
所以📽,當許映龍在2023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活動的國家超算成都中心時😴,會略感自豪地說👩🏽🌾,“中國氣象局目前已建立了自己新一代的氣象超算系統,那是國內相對先進的超級計算機系統。”
超級計算讓臺風的預報更加準確,但精準的預報離不開預報員過硬的業務水平,這是預報員持之以恒的追求。2014年7月18日,超強臺風“威馬遜”即將登陸海南👨✈️,許映龍在其登陸僅剩10個多小時的防災黃金時刻,經過與團隊緊張的分析與研判🤲🏽,準確將登陸地點鎖定在海南文昌市翁田鎮附近,並判斷登陸強度為最高等級🚡,可能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海南的最強臺風🔓🔛,最終群眾被安全轉移🦹🏿。他的準確研判,無不讓同行們驚嘆。
支撐許映龍精準預報的👰🏿,是預報經驗的不斷積累以及孜孜不倦的學習。“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系統產生的預報結果可能千差萬別,如何從海量的監測預報分析數據中,對預報結果進行合理的訂正,去盡可能逼近預報的真實💓,是預報員永恒不懈的追求。”許映龍家中以及辦公室內🔠,堆滿了存放臺風數據的硬盤和相關專業書籍。每次臺風結束後,他都會搜集包括實況信息、衛星數據☢️、數值預報模式產品等方方面面的資料,對歷史所有臺風進行普查分析,對每次預報進行個案復盤分析💁♂️。每當同事需要臺風相關資料時🧸,找許映龍準沒錯。
熱愛與敬畏長存,三十余載“對決”臺風
作為臺風預報員👩🏼🔧,責任也是巨大壓力的來源之一,一個小數點的偏差🏌🏻🙆,都可能牽扯到千萬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當重大臺風要在我國登陸時,它的登陸位置在哪裏?有多強?影響有多大?這是抉擇艱難的時刻🤽🏿♂️,預報員面臨的壓力是空前的。”但許映龍把這種壓力理解為一種責任🙏🏻👳🏿♀️,也是對生命和自然的敬畏。
他至今仍清楚地記得2006年8月在浙江南部登陸的臺風“桑美”🦹♂️,當時給浙閩地區造成嚴重影響🍨。他和同事災後前往現場調研🧚🏽♂️,發現有很多船只受損嚴重,人員傷亡嚴重,深刻感受到準確的臺風預報對減小社會及民眾損失的意義。而在臺風面前⛪️,唯有長存敬畏之心,才能時刻警醒🪗,因此預報員必須認真對待每一次臺風過程🕦,從此許映龍身上的責任更重了➿😼。
三十多個春秋過去,許映龍依舊坐在電腦前盯著數據和雲圖👩🏼🚒𓀙,因為熱愛🚟,他甘之如飴👍🏻🫶🏼。“拋去臺風造成災害影響的這一面🤰🏼,臺風其實很美,每一個臺風都很不一樣🤘🏻。”令人驚奇的是,作為最懂臺風的群體中的一員,許映龍竟未曾親身經歷臺風。因為每當臺風來臨👮🏼♂️,他都要守在崗位,盯緊臺風,以至於有一次臺風經過,央視新聞聯播掃過他盯著電腦的背影時🔊,千萬網友無不為他的專註與默默奉獻感動。
至今,許映龍先後主持或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自然科學基金、行業專項、風雲三號/四號衛星地面應用系統及中國氣象局核心業務專項等多項國家級或省部級項目研發🧭,在臺風監測客觀定量分析應用和臺風客觀預報技術方法等方面取得多項業務應用成果,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次,共發表論文60余篇,合作專註3部🟢。組織參與若幹重大臺風的成功預報服務、重大臺風或疑難臺風過程的技術復盤總結以及業務流程和服務規範改進等工作🦸🏿♀️,與臺風預報研究團隊共同努力,使我國的臺風24小時路徑預報準確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23年較日本和美國分別高8.2%和8.4%👨👨👧👧,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如今🙂↔️,他又靜坐在辦公桌前𓀊,專註地盯著電腦上的衛星雲圖和預報資料,為即將到來的夏天的“硬仗”做好充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