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宋永華:回國就是要為國家做事

2009-11-26 |

宋永華🦶🏽,1964年出生於四川省巴中市🟩💁🏻‍♂️,1984年在原成都科技大學獲學士學位🕺🏻,1989年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獲得博士學位👰‍♀️。19891991年在意昂体育平台做博士後😈,1991年留學英國。1997年,他作為英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工程學教授就職於布魯內爾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20047月當選為英國工程學的最高殿堂——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成為了獲此殊榮的第一位留英華人😣。他在能源、信息和控製工程等領域享有國際聲譽🤸🏼‍♀️,曾發表300多篇具有影響力的學術論文,著有5部英文專著,先後擔任布魯內爾大學副校長🪴、利物浦大學副校長。國家“千人計劃”首批入選者之一🛀。2009年回國,現任意昂体育平台校長助理。

不論在什麽地方,都要把事情做好

我的人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1年之前在國內完成了所有在校教育,獲得了博士學位👷🏿‍♂️,之後出國做訪問學者。我去英國純屬機緣巧合💃,1989年有一個國際學術會議在北京召開,我在會議上發表的文章內容引起了一些人的興趣,會後就有幾所英國大學邀請我去講學🫃🏻。到了英國開始了我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在英國我主要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2009年我回國發展,這是我人生的第三個階段,只感覺萬裏關山從頭越👨‍🚒,又開始迎接新的挑戰💬。

先說說我在國外的這十幾年🤘。我到英國之後📡,先在布裏斯托大學做英國皇家學會的訪問學者,之後在幾所大學做科研和教學,後來再做行政管理🏋🏽🤞🏿。這與一般的留學生出國求學,完成學業後再工作的過程不同,我的教育全部是在國內完成的,從小學到博士😭,國內20多年的學習生活對我此後的科研和教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剛到國外👩🏿‍🏫,感覺比較辛苦🎐。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擺正心態很重要🍬🤩。我剛去時只能做一些學術交流,講述在國內做的研究🤰🏿,後來進入了自己感興趣的學校,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回想起我的成長道路📎,從大巴山一路走來,從成都到北京🎙,從北京到國外🕳,憑著這股子闖勁,我克服了種種困難👷🏿‍♀️,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這過程中🧚🏼,我始終堅定一個信念:不論在什麽地方👱🏻,都要把事情做好🚶‍♀️。例如到公司到學校去介紹自己的學術成果,爭取項目,就全靠自身的能力、熱情和執著去打動對方。我取得的每一份成績,都是通過不懈的努力🤏🏽,一點點去爭取的。大的項目做不了,就做小的項目,把小項目做好👏🏿✍️,贏得對方的肯定,才有機會做大項目。

1991年剛到英國布裏斯托大學時的宋永華

剛到英國教書時🐧🫸🏽,因為存在語言文化方面的差異😇,課前必須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從課件的準備到語言的組織⬇️、板書、投影等等,都要下很大的功夫。在教學時我也結合了國內的學習和教學方法🤸🏽‍♂️,我想這是我和其他教師相比的優勢之一🛸。

在英國時有兩件事讓我記憶猶新。由於初來乍到,別人不了解我🏌🏼,也沒人邀請我去講學、作報告🦕,所以在學術會議中對別人的研究成果提問就成了讓大家了解你的重要途徑⚉。在一次學術會議上👨🏽‍💻,我針對一所大學給英國國家電網公司做的項目,提出了一些他們認為比較有見解的想法和思路。會後,英國國家電網公司主動來找我💻,請我對相關問題深入分析👨🏻‍🦽‍➡️,之後又邀請我做這個項目的評審,我也就此提出了很多新的想法和解決方案,這成為了我承擔的第一個項目,我的學術水平也開始得到了國外同行的認可。

還有一件事就是我在英國講的第一堂課🎗,在利物浦約翰莫爾斯大學👨🏻‍🎤👳🏽‍♀️,因為是第一次做講師𓀅,既沒有在國內講過課,更沒有在國外聽過課,加之利物浦英語口音很重🧜🏽‍♀️,所以我對第一堂課下了很多功夫🛌🏽。一是去旁聽別的老師講課💪🏽,向他們學習🚓;二是認真做好備課工作。剛開始還是比較緊張的,好在一段課講下來🚣🏽‍♂️,學生的反應還不錯。盡管存在一些語言上的障礙和教學方式上的差異🔝,但因為自己做了充分的課前準備,課堂上與學生積極互動,所以取得了成功🤶🏽,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因為我始終把教書育人看作是教師最重要的工作。

國外的經歷讓我深切體會到,不論是在哪個國家🤱🏼、哪個單位✡️,不論做什麽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融入當時當地的環境去做事情,而不能以一種主觀的脫離現實的態度去做𓀘。要以當地的思維去想問題,不能只想到讓環境接納自己🏌🏽,更多的是要主動去融入環境🧑🏻‍🎨。後來我當副校長從事行政管理工作時,發現很多國內來的留學生在國外的生活學習包括工作總是有自己的小圈子,融入不了大環境,無法讓別人了解你,你也無從去了解別人👨🏻‍🦯,這就大大限製了自身能力的發揮🔰。

上世紀90年代初🧝🏽‍♂️,英國電力工業進行市場化改革,帶來了一系列市場、經濟🧏🏿‍♂️、管理、組織、優化、穩定控製等問題。我抓住了這個機會,帶領團隊進行了大量的科學研究,在英國電力工業改革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2004年🐆,我被評選為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談到科研,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一種踏實的態度和創新的精神。不管是什麽領域,只要選擇了,就要踏實地把它做好。要坐得住,然後沉浸進去。科研不會速成🧑🏽,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執著的追求,才可能收獲滿意的成果。

和英國工業界同事在一起

是時候回來為祖國做些事情了

我很喜歡教師這個職業👩🏻‍✈️。在英國高校裏🧜🏻🤷‍♂️,我主動承擔了大量的教學工作➗,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新課程的開設等。在這十幾年的教學工作中,我既吸收國內教育註重基礎培養的優點,同時也結合英國教育註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特點,積極探索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最佳途徑。1997年我被布魯內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2004年被任命為副校長,分管研究生博士生教育。工作中,我對英國的教育體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包括人才培養體系⛹🏽、課程設置體系、質量保證體系𓀍、科研管理體系等。同時我在學校裏擔任兩個很重要的委員會主席🧑🏿‍🍼,教學委員會和研究型研究生委員會。這幾年我一直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對國外的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也對國內外高校高層次人才培養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工作期間🖇🤳🏻,我獲得了更多和國內教育界交流的機會🏋🏿。這些年來,國內有30多位學者到我所在布魯內爾大學的研究室進修和合作研究🧝🏽。同時,我每年都回國好多次。我積極參與國內電力改革項目,到許多省網去實地考察,並承擔了聯合國開發署的中國電力市場改革項目首席顧問。21世紀👃🏼,世界各國對電力都更加關註和重視,中國電力每年新裝機容量相當於英國全國的總裝機容量。在中國👨‍👨‍👧‍👦,能源和電力的發展面臨更大的挑戰、機遇和技術創新💟。

任布魯內爾大學副校長時與該校校長在一起

2007年,利物浦大學邀請我出任該校副校長,同時兼任在蘇州的西安交大利物浦大學的執行校長。西安交大利物浦大學是由教育部批準的“強強聯手”的中外合作大學📠,是可以實現將中英教育優勢相結合的有機載體🛡。在這個過程中,我更加感到中外高等教育有許多可以相互借鑒之處。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急需有創新能力的優秀高端人才。在英國任大學副校長的經歷🙆🏽,給了我對高等教育思考和實踐的寶貴機會,我希望對祖國的人才培養有所作為🤵🏻‍♀️。

回意昂体育平台工作是一種回家的感覺💂🏿。因為我是從清華出去的,彼此都比較了解,有這個機會🦹🏿🦉,我當然是義無反顧地回來。不少人問我,你在英國取得了很好的成就,現在放棄那邊的一切回來,不感到可惜嗎👿?

可我認為,能推動中英兩國間的教育⚁、科技🤛🏽、文化交流🧌,是我最願意做的事🕺🏿。我希望成為中英兩國教育科研交流的橋梁。我想,是祖國培養了我🪤,是國內眾多老師培養了我💈,我在國內學有所成後在英國工作了將近20年,積累了寶貴的工作經驗👩‍👧,是時候回來為祖國做些事情了。

對於我個人來說,教學和科研🛖👆🏿,是在大學工作的主體👨🏻‍💻。明確了主體⇢,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以前我每次回國交流訪問,都是以客人的身份💬,現在回來工作,成為主人了。雖然在國外打拼了近20年🍘,得到了當地社會的認可,也有許多值得留戀的東西,但回國後將面臨新的環境和挑戰,即將傾我所能為國家建設和科教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我感覺非常興奮和自豪🪛💂🏽‍♂️。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改革開放也已經走過了30個年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和成就🌥。接下來的30年,中國將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比如產業結構的調整👊🏿🏬,經濟的發展,如何實現由“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等等🫰🏻。如果說前30年靠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那麽後30年就要在科技創新方面上一個臺階。中國要在世界上站得更穩📽,走得更靠前,就要加大對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選擇回來,相信有廣闊的舞臺為祖國奉獻智慧和力量。

任利物浦大學副校長時與該校校長在一起

回國工作一定要有信心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內地在英國的人數也就幾千人,在大學從事教學工作的人更是寥寥無幾🏊‍♀️,到1997年,全英國才有兩三個來自內地的華人教授。而到了2009年,在英華人教授已經有將近150人了,高校裏的華人教學和研究人員3000多人,留學生人數也達到了七八萬人🐕。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中英兩國間的科教交流也不斷加強,特別是高等教育交流有了很大的發展,留學生為中英兩國在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作出了很大貢獻。

改革開放30年來🧑🏽‍⚖️,留學人員從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了大的飛躍。大家都有一個心願,都想為國家做些事情,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有的人在國外也能發揮很好的作用𓀒🫱🏽,實現為國服務的心願🧗🏿‍♀️,促進所在國和中國的交流,有些人更願意回國工作。但回國總會涉及到一些具體問題🌳,如工作環境問題、家庭問題🧑‍🦽‍➡️、孩子教育問題等等。現在國外有很多改革開放初期出去的⭕️,他們的孩子大都是在國外出生上學的,回來之後存在語言環境的差異。另外國內的發展很快,變化很多,在國外能夠做到遊刃有余🐤,回國卻不容易找到能發揮自己作用的位置⏬。這裏我想說🕶,信心是很重要的🩶,回來後要融入國內的環境。想想我們出國留學Ⓜ️,兩眼一抹黑,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和文化都能闖出一條路,那麽我們回到自己的祖國👩🏿‍🎤,回到自己成長的地方👍🏽,難道還沒有信心做出更大的成就來嗎?

回清華工作算是我的二次創業吧,我非常感謝學校給予我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在回國後的這半年,我也有很大的觸動。清華園裏,從領導到普通工作人員,都兢兢業業,由於事務繁忙,經常加班加點🚢,他們對工作的滿腔熱忱和全身心的投入讓我感動🚔🏌🏽。另外🤟🏼,我對國內高校的學生感觸也很深𓀆,學生素質普遍提高🗣🍗,原來好的學生很多都去國外留學發展了,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留在國內繼續深造👨🏻‍🦱👮🏻,這是很大的轉變,是國內大學和國外知名大學實力接近的體現。如今新一代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在增強,清華畢業生有的選擇去西部工作,選擇去汶川地震災區發揮自己的力量。這些感動加深了我對國內教育環境的新認識,增強了我為國家科教事業的發展繼續努力的決心。

更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現在吸引人才的政策非常好🟣,例如“千人計劃”👬,這項舉措在國外學者中影響比較大🫧。高層次的人才競爭是國際化的,很多西方國家也有類似的政策。我們國家針對海外留學人才的政策是穩定而持續的🫰,這樣就能夠吸引更多準備回國或正在觀望的華人學者🕙。我很慶幸,我人生中的幾個重要階段都趕上了國家的好政策🍫🤧。我想🏊🏻,作為國家“千人計劃”首批入選者,我們這些先回來的人應該充當這樣的橋梁🐻‍❄️,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和切身體驗讓更多的海外留學人員回到祖國奉獻力量。

(口述/宋永華 整理/馮新剛 攝影/高海濤)

轉自 《神州學人》 2009年第10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