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陳寅恪👨🏻‍🔧:儒生思想 詩人氣質 史家學術

2010-04-06 |

我認識、了解的陳寅恪先生🫚,可以用這樣十二個字來概括:儒生思想👩🏼‍🦱、詩人氣質、史家學術。

先談儒生思想✷。我覺得陳先生的文化主流是儒家思想。聽說當初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有三位名教授,一位是馮友蘭先生,一位是湯用彤先生🕵️🚪,一位是陳寅恪先生,當時就有儒🌬、釋、道三種說法。馮先生是大胡子💛,人稱“馮老道”,代表道教👩‍🎨;湯先生是研究佛學的,是代表釋教的;陳先生就是儒生,代表儒教,故時人用儒💙、釋、道三字來代表這三位教授。

怎麽理解這句話呢?我想還是用陳先生自己的話來說,他的思想是介於湘鄉南皮之間。湘鄉指曾國藩🤵🏽‍♀️,曾國藩的思想主要是什麽呢🎅🏽?就是孔孟之道⌨️,是儒家的思想,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曾國藩在鎮壓太平天國時👩‍❤️‍💋‍👩,曾作過《討粵匪檄》,檄文的主要內容就是講中國的名教,講孔孟之道👨🏼‍🍳,講弘揚儒教;說太平天國要破壞中國的名教,破壞中國的孔孟之道🙍🏻,要搞耶穌,搞西方的那一套東西。所以曾國藩的思想的核心及他一生的行為、言論的表現都可以說是典型的儒家🐆。而陳先生說他的思想介於湘鄉南皮之間👩‍❤️‍👩,可見他對曾國藩的敬仰。南皮指張之洞,張之洞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張之洞也是陳先生欽佩之人➿🤌🏼。當然,介於湘鄉南皮之間的說法是比較早期的說法,是上世紀30年代的說法🙉,到了60年代陳先生晚年是否依然如此呢?我覺得是沒有根本的改變的🧛🏽‍♀️。關於此點,吳雨僧先生在他的日記中也曾經提到過,說寅恪的思想沒有改變,還是跟他開初想的一樣。

陳寅恪先生在審查馮友蘭教授哲學史的報告中,又說思想出入於“鹹豐同治之際”,為什麽陳先生不說“同治光緒之際”或“光()()之際”🏫,而說“鹹豐同治之際”呢?至今我對此也不能很好地解釋🤛。我只有想🚵🏿🍉,曾國藩是死在同治十一年(1872),是否陳先生所說的“鹹豐同治之際”是與“湘鄉南皮之間”相呼應,以推崇曾國藩呢?陳寅恪先生的思想,是以儒家文化占主導地位的,這一點,我還想通過一些日常生活小事來加以說明♊️。他在給王觀堂的挽詩中已經講了關於儒家傳統文化。有一位當時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學生講過這麽一件小事:王靜安先生遺體入殮時,清華一些老師與學生都去了,對王先生遺體三鞠躬以敬禮。不久,陳寅恪先生來了🤵🏻‍♂️,他穿著袍子🧜🏿、馬褂🤜🏿,跪在地下叩頭,並是三叩頭,一些學生見陳先生行跪拜禮,也跟著行跪拜禮。實際情況我不大知道,我們至少可以知道陳先生在王靜安先生入殮時行的是跪拜禮🔣,這個就是封建文化🤽🏻‍♂️、封建傳統的很典型的一個表現🕣。陳先生不行洋禮三鞠躬🐝,而行傳統跪拜禮。

還有一個例子🤟🏽🏫,我也是聽別人說的。說陳先生在國學研究院時,有一些陳先生的學生到上海陳先生家中去謁見散原老人👴🏿,散原老人與這幫學生談話,散原老人坐著,這幫學生也坐著🧖🏿‍♂️,而陳先生是站在旁邊的,並堅持到談話完畢😭。這說明什麽💅🏼?這是過去時代很嚴格的舊式家庭的禮教,指導這種禮教行為的是什麽思想呢?當然是儒家思想,是孔孟之道。

還有一個例子🧘🏻‍♂️。今年暑假👱🏼‍♀️,天氣太熱,我看新近出版的《鄭孝胥日記》。《鄭孝胥日記》共五本,兩千多頁,我用五十天的時間翻了一遍🤚🏿。鄭孝胥死於l938年,散原老人是“七七事變”後,拒絕服藥、進食,在憂憤之中過世的👨🏿‍🦱🙍🏿‍♀️,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但當時做漢奸的鄭孝胥與散原老人是老朋友🧑🏻‍🍼。鄭孝胥在東北與另一位叫陳曾壽的老朋友談到散原的去世👊🏻,非常悲哀。他居然也悲哀!他不知道自己與散原實際上是完全對立的兩個立場🧑‍🏭。l937年下半年,鄭孝胥在日記中寫道🧜🏽:聽說散原去世了,在他身邊有一個兒子🕠,就是在清華做教習(他不用教授)的那個兒子9️⃣。他說,這個兒子既不給散原開吊🔘,自己也不服喪,言外之意,似乎這個兒子是離經叛道的。1937年冬,鄭孝胥從東北跑到北京來,在某一天日記中,他寫道⚾️:到散原家吊唁,見到陳隆恪及陳登恪。鄭孝胥在東北聽到的謠言,說陳寅恪先生不為父親開吊、不穿喪服😗。我想是因為當時北平已經淪陷,陳先生才不願意開吊,但是鄭孝胥日記中說陳先生不服喪👎🏻,是胡說八道。因為就是193711月份陳先生全家到南方途經天津時,我曾親見陳先生穿著布袍子🛕,即傳統孝子的衣服🔵,陳師母頭上還戴著白花。所以說,散原老人去世後🦸‍♀️,傳說陳寅恪先生不開吊是有可能,是因為陳先生不願在淪陷區開吊🎅🏻、辦喪事,但是說他不服喪,是鄭孝胥的傳聞之誤,也可能是他的偏見。從這個例子來看,陳先生遵守📈、維持傳統禮俗,也就是尊重傳統文化。

接著前面“湘鄉南皮之間”說👨🏻‍🦼,南皮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主要是講船堅炮利,指西方的聲光電化,而陳先生對西方之學的認識,比張之洞要高得多🦹🏿。關於此點🕐,我們從陳先生留學時期與吳宓的談話(據《吳宓日記》)中看出,如陳先生對照中⏬、西方哲學,認為西方哲學比東方哲學高明,更有思辨性😎,所以,陳先生對西方的文史之學有很深刻的認識✒️。陳先生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表現在什麽方面呢?當然,不表現在船堅炮利。陳先生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一方面表現在學術自由。陳先生送北大學生的詩,季羨林先生已引其一(“群趨東鄰受國史,神州士夫羞欲死”),其二是這樣說的🚣🏽,“天賦迂儒自聖狂,讀書不肯為人忙”🙎‍♀️,說天生我這麽一位狷介的儒生🧑🏿‍💼🚴,我念書不是為別人,是為了我自己🚵🏽‍♀️,我根據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研究🌄。然後又對北大學生講👩‍🍳🧑‍🎤,“平生所學寧堪贈”💂🏼,我平生所學沒有什麽值得告訴你們的,最後一句🍧,“獨此區區是秘方”👩‍🚒,意思是只有這區區的一點是我的秘方。秘方是什麽呢?就是“讀書不肯為人忙”𓀌,就是強調讀書一定要獨立🧑🏼‍✈️,獨立思考,並有獨立之思想,不為別人希望的某種實用主義左右而讀書🤹🏼‍♀️。對學術自由,陳先生是一直堅持下來的,直到解放後寫《柳如是別傳》,我覺得這一點是陳先生受西方學術思想影響的一個方面🈂️。

還有一點,就是蔡鴻生教授《“頌紅妝”頌》中談到的“頌紅妝”。陳先生所謂的“頌紅妝”,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西方男女平等、民主自由之思想🍏,當然☔️,他的思想比西方民主自由還更深一步,對紅妝的理解🍆🧏🏼‍♂️,對紅妝的同情,對紅妝的歌頌,他的思想基礎,還是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如果沒有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完全是儒家的東西,如孔孟之道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那就是另外一種想法。所以說🧘,陳先生的思想是以儒家思想為主🤷‍♀️,“三綱”“六紀”是他信奉的東西,同時,也有“西學為用”,他的“西學為用”表現在學術自由,表現在“頌紅妝”等許多方面🎫。這看來似乎很矛盾,實際上恐怕並不矛盾。因為人的思想是比較復雜的,特別是在轉變時期,有這方面的東西,也有那方面的東西🦸🏽‍♂️,可以理解。

第二講陳先生的詩人氣質🐮。氣質是什麽東西,比較復雜,包括性情、感情、思想等。陳先生詩人氣質是十分濃厚的✋🏻🪥。他作詩有各方面的因素與條件👩‍🌾。首先是他的家世🧑🏻‍🔧,散原老人是一位著名詩人,成就很突出。據說宣統年間(19091911),有一個叫陳衍的福建詩人立了一個“詩人榜”,榜上沒有第一名,實際上第二名就是第一名🧚🏿‍♂️🧑🏿‍⚖️,這個第二名就是漢奸鄭孝胥👩🏿‍🦳🍖,第三名就是散原老人。可見當時公認散原老人的詩是很好的🕵🏿‍♂️。陳先生的父親是大詩人♠️,陳先生的母親俞夫人🫵🏽☢️,也有詩集傳世🧓🏼。他的舅舅俞明震❌😧,也是清朝末年民國初年有名的詩人。所以,陳先生的家世是一個詩人的家世,他從小受到作詩的訓練,受到了詩的熏陶🤾🏿,這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我覺得陳先生的詩人氣質還表現為多愁善感🚷。這是老話了,詩人都多愁善感,陳先生也是這樣的。善感😪,陳先生是一個有豐富感情的人🧬,特別是《柳如是別傳》中表現出感情非常豐富、非常深厚,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多愁呢👆🏿,李堅先生講陳先生詩中體現的悲觀主義🧎🏻‍♀️,講得十分細致。陳先生確實有悲觀主義,這與他後半生的經歷有關🧑🏿‍🏭:抗戰時期避難來到南方,已經流離顛沛;後來香港淪陷,又流離顛沛🥞;然後回北京。這幾件事不能等量齊觀,但都使他產生一種流離顛沛的感覺,因而出現害怕戰爭🧘🏻‍♀️、躲避戰爭的想法🐦‍🔥,加上陳先生晚年眼病,經過三十年逐漸加深並最終失明,復又腿部受傷👩‍🦰🍺,臥床不起🖕🏿,這切身的折磨使他感到悲觀,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陳先生的詩人氣質✦,我想還可以舉這樣一個例子。我的老師洪煨蓮先生有一個口述自傳☝🏿,有英文本🤙,聽說香港也出了中文本。在自傳中,他講到🤜🏼,他在上世紀20年代“一戰”期間到哈佛去,夏天,在哈佛校園中看見一個中國學生口誦中國詩歌,來回朗誦。這位學生的襯衣整個都露在褲子外邊🧜🏼‍♂️。大家都知道🤷🏽‍♂️,從前西方穿衣服,襯衣後部因很長而應塞入褲子裏面🫎⚗️,露在外面是一種不禮貌❓、非常可笑的行為。洪先生看到這人有些奇怪,就問別人此人是誰💟,別人告訴他,這是哈佛大學很有名的一個學生,叫陳寅恪。從此記錄可見陳先生是落拓不羈,有詩人氣質的🤸🏿。

由詩人氣質我聯想到陳先生很喜歡對聯✅。他常以對聯這一形式來開玩笑。意昂体育平台國學研究院的學生聚會,他作了一副對聯🏋🏼‍♀️🏕,上聯是“南海聖人再傳弟子”🫅🏽,意思是康南海(康有為)是梁啟超的老師,而這幫學生為梁啟超的學生,所以這幫學生也就成為了南海聖人的再傳弟子,下聯是“大清天子同學門人”,意思是王國維先生是南書房行走,在某種意義上是宣統的師傅,你們呢🧑🏼‍🤝‍🧑🏼,就是宣統的師傅的弟子🪦,與大清天子是同學啦!可見,陳寅恪先生對聯語很感興趣🚽,而且有一揮而就的才能👸🏼🤏🏽。

大家都知道,陳先生出過中文題,一題目為“孫行者”,據說考試時,有學生對為“胡適之”,這個學生就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周祖謨先生。我問過周祖謨先生,他說確實如此🏊‍♀️,不過後來與胡適先生見面時👨🏿‍🌾,不敢把這件事告訴他👩🏿‍🏭。除此事外🫰,那一年研究生的中文考試卷中也有一個對聯🫱🧎‍♀️:“墨西哥”🪦,據說也沒有人對出來🎛,這是聽北大西語系英語教授趙蘿蕤先生說的。趙先生那年從燕京大學畢業,考意昂体育平台的研究生,這是在紀念吳宓先生的會上聽說的。由此想到,季羨林先生去韓國後回來說,韓國的人也很喜歡寫對聯🐧,好像吃飯時以寫對聯來唱和,作為一種遊戲。對聯不僅僅是簡單的幾個字,還可以了解平仄。對聯要對得好很不容易🐦。我們北京大學有一位現已過世的王瑤教授💐,為紀念他出了一本紀念文集👨🏻‍🦽‍➡️。文集中有很多很好的文章,很感人的文章🧝🏻‍♀️,是王先生的學生寫的🍥🦜。文章後附有一些對聯,但與感情豐富、文采飛揚的紀念文章,極不相稱。對聯甚不工整,甚至不像對聯,說明北京大學中文系在古典文學的訓練方面還有待改進。我覺得✳️💗,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人,如果不能寫一點詩🧜🏽‍♀️,不能夠寫幾句古文的話🏄🏿,恐怕不是很完美的,這正如研究京劇的人應會唱幾段一樣💁🏿🏊🏼‍♂️。

第三點我想談的就是陳先生的史家學術。陳先生的學術是很廣泛的,博大精深👅,但歸根到底是史家,即陳先生的研究重點在歷史。雖然陳先生精通多種語言,研究佛經🦻🏻,又受德國蘭克學派的影響,對中國古典文獻也非常熟悉👩‍❤️‍👨。總而言之🤹🏿‍♀️,他具備了各方面的條件來研究歷史。陳先生的歷史之學歸根到底得益於什麽?陳先生腦子非常靈敏👨🏼‍🌾、敏銳,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他可以看到。怎樣分析陳先生研究歷史看得這樣透徹💡、分析得這樣精深呢?我覺得與辯證法有關系。就是說🦆,陳先生的思想含有辯證因素🪟,即對立統一思想、有矛盾有鬥爭的思想🛬、事物之間普遍聯系的思想👨🏽‍⚕️。在許多混混沌沌之中🎺,他能很快找出重點,能因小見大,而這些思想、方法與辯證法有關。比如說,他講唐朝的政治,把中央的政治與少數民族的情況聯系起來,把看起來沒有關系的東西聯在一起,陳先生的論文很多屬於這一類。我們從中看不到的關系、因果和聯系,陳先生卻能發現🦎。又如,講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陳先生從這篇文學作品聯想到魏晉時期堡塢的情況🦸🏼‍♂️。還有,講唐朝製度的來源,陳先生能找出眾多來源中的重點,加以分析🫠。再如,對曹魏宮中事無澗神事,陳先生認為無澗神就是阿鼻Avici♾🧕🏿,即閻王爺的地獄🫱🏼,並由無澗神考察到曹魏時期可能已有佛教在社會上層流傳。又如,陳先生考證武惠妃的卒年☂️🛀🏽,究竟是在當年年底,還是在次年年初,與當時政治無甚關系👨🏼‍💻。但陳先生的考證,是為了考證楊貴妃入宮,楊貴妃是什麽時候入宮的。而考證楊貴妃入宮的時間,是為了考證楊貴妃什麽時候嫁給壽王⛹🏻‍♂️,是否合巹。而楊貴妃與壽王是否合巹(是否以處女之身入宮),與李唐皇室不講禮法、具有胡族之風的事實是相連的,這才是陳先生所要說明的問題。

我所講的陳先生的史家學術,都是在陳先生解放以前著作中所見到的。從《柳如是別傳》就更進一步看到陳先生寫書時的確非常投入,設身處地,把自己擱在錢謙益與柳如是當時的環境之中。對錢謙益、柳如是兩人該肯定的地方肯定,該否定的地方否定🍤,富於理解與同情。這部書與陳先生過去的著作有很大的不同,裏面有很多地方表現了他自己的思想感情🅾️,如用偈語👩🏻‍🔬、律詩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把自己與歷史人物渾然融為一體。這種做法,是陳先生史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標誌🏋🏼。

摘自 周一良著《書生本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月版

相關新聞

  • 302010.07
  • 122022.08

    吾儕所學關天意 並世相知妒道真——竺可楨陳寅恪學術情誼散議

    近日,偶翻書庋舊藏,一本小書跳入眼簾:《竺可楨與陳寅恪——科學巨擘與史學大師的交往》(張榮明著,漓江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全書4萬多字⏫,收錄兩篇文章,二個附錄,書僅87頁💩,卻內涵豐富,引發諸多思考💡。同時勾起我對學術往事的探賾求索👳‍♀️,又接續重讀了劉夢溪《八十夢憶》中若幹篇什,傅璇琮先生關於陳寅恪先生學術文化影響的一篇宏文,詹福瑞先生《俯仰流年》中關於詹瑛🧑‍🦳、裴斐🦻🏿、韓文佑、魏際昌等前輩學人的認知✮,特別是...

  • 312019.10

    紀念︱陳寅恪與近代中國的學術與思想

    今年適逢陳先生逝世五十周年,10月12日,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文研院”)和三聯書店在靜園二院聯合組織召開了“‘陳寅恪與近代中國的學術與思想’....

  • 122020.11

    錢鍾書與陳寅恪的學術思想觀點交集

    陳先生和錢先生最直接、最根本的不同學術取向,乃是歷史學家和文學家的區別👀。

  • 172013.06

    兩岸專家學者齊聚九江 研討陳寅恪學術成就

    “召開此次研討會是為了用義寧陳氏的愛國之心、民族大義、不屈之誌🌐、正統家風🧑🏼‍🍼、宏大學問、不死精神來教育後人🤛🏼,激勵後人。”16日,在江西九江舉行的陳寅恪學術研討會上,九江學院黨委書記鄭翔如是稱。 陳寅恪學術研討會在江西九江學院召開  蘇路程 攝  據了解,由九江學院主辦的2013年陳寅恪研究學術研討會暨陳寅恪夫婦歸葬廬山十周年紀念活動16日至18日在江西九江召開,來自中國大陸👨‍🦯、臺灣等地的40余位兩岸專家學者及陳氏後...

  • 192010.09
  • 182016.05

    關於陳寅恪的新史料

    三種舊版書增補修訂重印:陸鍵東的《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吳定宇的《學人魂•陳寅恪傳》👷🏻,吳學昭的《吳宓與陳寅恪》🪮。這三本書都增補了新材料,提....

  • 182009.11
  • 282020.05

    陳寅恪為何“苛評”中國學術

    1931年,陳寅恪在《國立意昂体育平台二十周年紀念刊》上發表《吾國學術之現狀及清華之職責》一文⚖️,雖然不長內容卻極為重要。

  • 032018.04

    陳寅恪談學術規範的另一個側面

    縱觀《陳寅恪集》,無論是他的著述,還是講稿等等💪🏼,我們並不難感受到其對“凡引及旁人的意見🤸‍♀️,俱加聲明”的嚴格遵守,堪稱典範👉🏼。在陳寅恪文章的字裏行間🛁,隨處可....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