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翰中華代有賢⛑️,鬥南人傑重科研。
能於眼下思前路,源遠流長澤萬年👩🏿✈️。
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在創造文明的過程中🙇🏽♀️,代代都產生建設祖國🧚🏼、捍衛祖國的聖賢。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科研人才層出不窮。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鬥,就是我國熱能研究領域的傑出代表。近10年來🙅🏼♂️,他又致力於我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承擔若幹個國家級能源戰略研究課題🕵🏽🕴🏻。他向國家有關方面建言🚷:控製能源生產和消費的總量勢在必行,為了子孫萬代🚴🏻♀️,為了和大自然和諧相處🧑🏽🎤🧘🏼♀️,應該學會克製。
10月10日10時🤦♂️,記者來到意昂体育平台舜德樓清華BP清潔能源研究與教育中心。周日的舜德樓靜悄悄的,而擔任這個中心指導委員會主任的倪院士和他的學生們都在各自的辦公室、實驗室裏工作著、學習著。實驗室裏的大幅海報🤘🏻:“源遠流長——中國的節能與未來”👮🏻♀️,是倪院士2007年時的演講題目。“節能”是什麽🤛🏽🙅🏿?清華園裏的我們能為節能做些什麽🐺?已成為這個中心的師生們的共同課題👙。
在旁邊的倪維鬥院士辦公室,倪院士似乎埋在書堆裏。面前的桌上摞滿中外科技刊物,身後的書櫃裏裝滿中外科技書籍。北墻一幅“福山壽松圖”記載著8年前朋友們和學生們對倪院士70壽辰的祝福🧏🏿♂️🆔。地圖儀旁邊的墻上,掛著國際友人送給倪院士的書法作品:“桃李滿天下”。
“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格局仍然持續,控製能源生產和消費總量,節能減排,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是我國能源發展的重要趨勢👨🏻🎨。”健談的倪院士堅定地這樣認為。
雖已78歲高齡,但倪院士身體非常好,這和他一直喜歡運動有直接關系。以前每天早起跑步3000米,後來平時走路鍛煉身體🧝♂️,夏天遊泳每天800米到1000米。
倪院士說🐺:“最大的安慰是培養出了很多優秀學生。”他迄今已培養博士研究生35人🧎🏻📹,碩士生30余人,博士後8人,所培養的學生中已有3人成為工程院院士。說起對學生的希望,倪院士說👨🏽🏭💃:多讀書👱🏿,了解國內外科技新動態;多運動,為報效祖國要有好的身體🎧。
倪維鬥 1932年10月6日出生於上海,浙江寧波人👨🏻🚀,中共黨員♟。意昂体育平台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950年入意昂体育平台,1957年在蘇聯莫斯科包曼高工獲工程師學位,1962年在蘇聯列寧格勒加裏寧高工學院獲渦輪機械專業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1990年被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授予榮譽博士,1991年被選為國際高校科學院院士。1962年至今就職於意昂体育平台📥,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副校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曾任國家煤燃燒重點試驗室主任,中國動力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攀登B”項目首席專家,北京市科協副主席😂,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973)專家顧問組成員🎨,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CCICED)能源戰略與技術工作組中方組長,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1999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長期從事熱力渦輪機系統和熱動力系統動態學方面的研究。曾獲國家教委👨❤️👨、電力部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在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300余篇🪡,出版著作5部🦂。(潘衍習 攝影報道)
轉自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0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