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團首屆“錢三強科技獎”獲得者徐銤事跡摘登
徐銤,1937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現任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快堆工程部總工程師。
1991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獲中央機關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1年獲國家“863”計劃十五年突出貢獻獎及先進個人稱號🧑🏼🏭;2009年獲第十六屆國家級二等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2010年獲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突出貢獻獎,獎勵人民幣10萬元(徐銤將10萬元獎金捐出,作為快堆工程部科技創新獎基金)💇🏼♀️。
他是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數據就是他的生命。四十年來,他一直奮鬥在中國快堆事業的第一線💆🏿♀️,為中國反應堆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就是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部總工程師——徐銤。
1961年7月,徐銤大學畢業後🌌👷🏿♂️,來到了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在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正式加入了快堆的科研隊伍🤦♂️。1971年,快堆隊伍搬遷到三線😩,由於國家沒有足夠的科研經費🧔♀️,再加上快堆的發展方向和技術路線都不明確,許多科研人員因看不到快堆研究的前景而選擇了放棄。然而,徐銤和一批快堆的科研人員堅持了下來。
之後,徐銤擔任了快堆工程部的總工程師🙇🏽♀️。20世紀80年代後期,他總結了國外快堆發展的經驗和教訓,提出了中國快堆從實驗快堆到模塊快堆🧑🏻✈️,再到大型增殖快堆發展的三步戰略和技術路線。
由於對快堆設備和系統設計製造技術儲備不足,國家決定與俄羅斯技術設計合作🏌🏽♀️,以減少國內的科研費用和驗證時間。徐銤領導了這一合作,並要求大家在合作中進行平行設計,組織中方人員在消化俄國技術設計的基礎上,獨立完成中國實驗快堆初步設計🖐。1997年🕹,中方設計通過審查👨⚕️。2004年,中方又獨立完成了施工設計。
在上級部門的領導下,徐銤主持完成的中國快堆發展規劃已成為“863”高技術能源領域最大的工程項目。他堅持采用的非能動余熱導出系統方案🧑🏻🔧,使中國快堆成為世界上唯一采用這一方法導出事故余熱的快堆🧑🏿🍳,提高了中國實驗快堆的安全性👨🏿🦳。
徐銤為人低調🚌💏,作風樸實👇🏻。從一個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成長為快堆工程部總工程師👮🏻♀️, 無論身份、地位幾經變化♦︎,但對故交👨🏼⚕️、對同事、對鄉親,他永遠是那麽謙和😋,那麽坦誠。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年輕的科研人員不受外界高薪的誘惑🫲🏼👌🏿,留在了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將快堆研究當成了自己的事業。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徐銤把他畢生的心血都奉獻給了他鐘情的科研事業,把他的情和愛都傾註給了快堆。
轉自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2010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