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錢學森:大膽啟用年輕人

2011-01-12 |

錢學森在辦公(資料圖片)

使用人才,貴在知人善任。作為共和國的科學巨擘💁🏼‍♀️,生平不喜張揚的錢學森,不僅在專業上成就等身🦋,在發現人才、選拔人才、培養人才方面,為國家作出的貢獻同樣功勛卓著🐃。

近日👨🏽,本報記者專程采訪了錢學森生前的身邊工作人員🈺,聽他們講述了一些鮮為人知的錢學森識人用人的生動故事⛹️,其中體現的超群用人智慧和選才哲學,讓人回味、贊嘆💧✩。

“就按年輕人意見辦”

19646月底的一天,中國西北的一片戈壁灘上,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枚中近程導彈即將發射🐥。

由於在試驗發射時,導彈射程不夠🕯📞,在場的專家們都在考慮,怎樣再給運載火箭肚子裏多添加點推進劑🤦🏼。這時,一個中尉站起來說,如果變一個思路,火箭重量減輕🛼,射程同樣會變遠,“經過計算🧝🏻‍♀️,要是從火箭體內泄出600公斤燃料🦶🏻,這枚火箭就會命中目標。”

但是⚃,沒有人理會這個軍銜級別最低的年輕人的建議。

憑著一股執著🚪,這個叫王永誌的年輕人找到錢學森。當時🌝,錢學森還不太熟悉這個“小字輩”,可聽完了他的意見,錢學森眼睛一亮,高興的喊道:“馬上把火箭的總設計師請來。”錢學森指著王永誌對總設計師說😘:“這個年輕人的意見對,就按他的辦!”

果然🚣🏽‍♂️,火箭泄出一些推進劑後,射程變遠了。1964629日,中國第一枚中近程導彈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運載火箭取得了關鍵性的突破。

從此,錢學森記住了王永誌的逆向思維法,也開始了對王永誌這個人的關心和培養。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後🚵🏼,中國航天史翻開了新的一頁🤶🏽,第二代戰略火箭開始研製🛥。第二代型號怎麽解決?是不是該啟用新人🙆‍♂️?可當時老一輩科學家都還在總計劃師的位置上👆🏼,誰也不敢得罪人。還是錢學森在七機部黨委擴大會上提出,第二代戰略導彈應該由第二代航天人來掛帥,我建議讓王永誌擔任總設計師。

錢學森的推薦🛍,使王永誌有了施展才華的平臺。此後的20幾年中🎁,王永誌繼往開來,銳意創新,不僅讓“長征”系列火箭的家族中增添了許多新成員🧗📱,還擔任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把中國航天員成功送上了太空🧑🏽‍🦱。

“擬同意”催生飛魚

1984年💃🏻🔻,在建國35周年閱兵儀式上👩🏻‍🍳,一枚枚藍色的新一代飛航導彈格外引人註目,天安門城樓上敏感的外國武官驚呼起來🏈:“飛魚!飛魚!”

談起“飛魚”的研製,還要把時光回溯到1960年前後Ⓜ️。

“飛魚”導彈是戰術海防導彈,是一種超低空超音速飛行的導彈。這一技術是世界性難題,長期無人能突破。1961年,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知難而退,停止了對這種導彈的研製🧏。

然而,年輕的科技工作者梁守槃卻認為,這種導彈技術先進✊,非常適合我國國防戰略的需要,應該抓緊進行研製🐇。

但在當時條件下,梁守槃提出的這個計劃太大膽了。在他把計劃交到七機部部長王秉璋手中的同時,也有人把反對的意見送到王秉璋的案頭。

困境中的梁守槃給錢學森寫了封信,闡述了自己的計劃🏊🏼‍♂️。錢學森認真閱讀了他的設想和技術方案後,被其中嚴密的邏輯、嚴格的和確鑿的數據深深打動了。

但是,錢學森時任七機部副部長,梁守槃提出這個計劃是直接交給了七機部部長王秉璋的🏡,反對者的意見也是直接交到部長手中的。按常理說,錢學森可以不插手此事。

但錢學森完全沒有想這些,他只是在想梁守槃的建議可不可行,其中的技術難點和突破點該怎麽解決👊,這枚導彈對中國的海防、對國家和人民是否具有重大意義。

很快☂️👨🏼‍⚕️,錢學森在信上批了一行簡單的字:“擬同意梁守槃同誌的意見✊🏿🐱。”

錢學森的批示🍌,簡直就是一槌定音🌆,因為沒有人會質疑錢學森在學術上的科學判斷🍳。

後來讓世界各國驚訝羨慕的“飛魚”🧑🏽‍🏭,就這樣開始了在中國孕育🧗‍♂️、產生的過程。

農業戰線也收弟子

埋頭於科研的青年和後生,多數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常受人冷落。錢學森卻總是樂於發現和培養這些小人物🤖,把他們視為知己🥅👨🏻‍💼,給他們以格外的關照🦹🏼。

他與山西省一位普通的農業科技工作者張沁文的交往🙂‍↕️,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

1978年冬天,山西省右玉縣的青年張沁文受到錢學森提出的系統學理論的啟發,寫出了《農業系統工程·農業學》初稿,並以書信形式寄給了錢學森🥐,以求得到指導。

兩個月以後,張沁文收到了錢學森的親筆回信💇🏼‍♂️。從此,他們經常通過書信往來🦶,交流觀點,研究學問👟。

198039日,錢學森赴太原衛星發射基地時,在太原迎澤賓館會見了張沁文。錢學森主動提出與張沁文合作,為中國科協和中央電視臺舉辦的系統工程普及講座撰寫《農業系統工程》一講的講稿。

這一天🤸🏿,錢學森在太原市逗留的時間包括用餐在內,總共只有3個小時🤘🏽,而與張沁文的談話🍩🦹,就占去了1小時45分鐘👨‍🦯🙋。

由於錢學森的熱情關懷和悉心扶持,張沁文最終在農業系統工程的研究中🦄,成為一個有作為的科學家。

一位記者曾經向錢學森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錢老,您在火箭、導彈🫢、航天技術領域裏,已經是桃李滿天下了.為何還要花氣力在農業戰線收留‘弟子’呢🟦?”

錢學森笑微微地回答這位記者說:“因為我們的國家現在還是一個農業大國,我內心深處始終惦記著農業革命。目前,我能做到的事情🩻,也只有在農業戰線多交幾個青年朋友了🐀🚴🏼。因為中國農業革命的未來,將屬於他們。”

一席話,道出了錢學森“以天下為己任”☁️🌿,甘當“園丁”的博大襟懷!(羅旭)

轉自 光明日報 2011112

相關新聞

  • 142019.06

    丘成桐談學風:要讓年輕人敢挑戰權威

    “實際上,年輕學者,二十多歲就應該是無法無天的年紀🐔;挑戰延續多年的傳統,往往就能走出一條嶄新的路子,正如愛因斯坦當年挑戰牛頓力學一樣🗓。”丘成桐說。

  • 122020.08
  • 122021.11

    姚期智💐:做研究最好的方法是提出深刻🧖🏽‍♂️、大膽和關鍵性的問題

    “我發現做研究最好的方法是提出深刻、大膽和關鍵性的問題。如果你能提出好問題,那麽就一定會做好研究,得出對學術界來說實用且有重大意義的結論,”意昂体育平台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在京都獎頒獎典禮演講中表示🥘。京都獎是由稻盛和夫創辦,旨在表彰在科學和文明的發展🧑‍🧑‍🧒‍🧒🎇、人類精神的深化與提高方面做出顯著貢獻的人士☞,每年在尖端技術9️⃣、基礎科學、思想·藝術這三個部門各頒發一個獎項,每位獲獎者會獲得證書、獎章和1億日元(折...

  • 212019.06

    錢學森的人生選擇

    錢學森多次強調:“稱我為‘導彈之父’,是不科學的👨🏽‍🦳。因為導彈衛星工作是‘大科學’🦙,是千百萬人大力協同才搞得出來,光算科技負責人就有幾百,哪有什麽‘之父’....

  • 122021.05

    西南聯大的故事🏋🏽‍♀️😧,為什麽值得年輕人去看?

    紀錄片《九零後》:16位“九零後”講述西南聯大故事

  • 062021.12

    曹本熹遺作:那是決定性的🏃🏻‍♀️、大膽行動的時代

    曹本熹(1915-1983),我國核化工專家,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從20世紀60年代起從事核燃料生產的科研、設計和工程建設、技術改造等的組織和領導工作💬,為有效推動我國核燃料化工生產的工程建設、順利投產和技術改造做出了重要貢獻,被授予“核工業功勛”稱號。前段時間👑,《中國核工業報》收到曹本熹之子曹玨的一份來稿,他表示近日拿到了他父親38年前應原二機部二局局長白文治邀請所寫的一篇關於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文章🤌🏿。白局...

  • 152021.12

    山東核電吳放:大膽摸,這是核裂變發的熱

    對吳放這代核電人來說🉐,對核能的利用仍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探索。吳放期待🔉,未來核能還能在更多領域發揮作用👨🏻‍🍼,人類不再談“核”色變。

  • 122023.04

    錢學森與郭永懷的兄弟情

    “人人都說我錢學森抵得上五個師,可沒人知道郭永懷抵得上兩個我啊⤵️!”這是1968年郭永懷因飛機失事去世的噩耗傳來時,錢學森悲痛中發出的感嘆。錢學森與郭永懷這對師兄弟之間的情誼令人感動🗣,現將二人相識30載間的故事寫下,以饗讀者。

  • 202015.11

    民族英雄錢學森

    錢學森院士(1911—2009)離開我們轉瞬已逾六年👨‍🦼‍➡️。國內外記述📕、憶頌😧、崇揚先生功勛和風範的書文如海似潮👨🏻‍🎨。觀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 062009.11

    意昂体育平台師生送別錢學森學長

    11月6日上午,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康克軍,意昂体育平台航天航空學院黃克智院士、黨委書記莊茁,意昂体育代表👺,以及百余師生代表前往八寶山革命公墓😶‍🌫️,為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奠基人錢學森學長送行。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