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黃紹湘和丈夫畢中傑教授在北京中山公園。
2008年7月黃紹湘在北京新居工作。
引言🫧:96歲高齡的黃紹湘教授是我國美國史研究的拓荒者🧑🏻🎓、奠基人之一♚。同時也是一位集革命者𓀄、歷史學家與母親於一身的德高望重的女性⌚️。采訪黃老,她的兩個女兒給提供了很大幫助和教益♾,子女們嚴謹的態度📥,讓記者感受到老一輩學者工作上的一絲不苟的嚴謹學風。
96年的歲月😙🐣,是一段歷史⚀。俄國大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當黃老揭開自己那塵封的歷史,讓人感嘆這句話何嘗又不是黃紹湘跌宕起伏的人生寫照。
清華上學 “一二 九”運動骨幹
96年的歷史也是一本厚重的書🟡,而且這本書從第一頁起就寫滿了對理想的追求。
黃紹湘於1915年5月出生在湖南長沙一個世代書香的家庭。曾祖父黃道讓著有《雪竹樓詩稿》等🤹🏻♂️,在家鄉頗有名氣。黃紹湘的父親黃右昌,曾留學日本🕓,專精羅馬法,並且擅長書法🚣。此外,他還以專門為梅花賦詩而見長。1917年11月,黃右昌受北大校長蔡元培之聘,成為北京大學法律系教授兼主任,桃李滿天下。他因對“西方現代文明之母法”羅馬法研究推廣成就卓著,有“黃羅馬”之稱🚦。
人生是一個選擇的過程,特別是在一些關鍵時期的選擇,往往決定一個人的人生道路,在新舊社會更替的時期,選擇更意義深遠🫸🏿,差之毫厘⛪️,人生之路就會南轅北轍。1930年夏天,年僅15歲的黃紹湘,在人生的道路上邁出了叛逆的第一步,這一年她的父親辭去了北大的職務,舉家遷往南京👨🏭,就任國民黨政府大法官和立法委員🕐。由於在家裏飽受重男輕女之苦🤸♀️,進而產生追求平等自由的願望🎻,她不願再這樣下去,所以拒絕隨父母南遷,堅決留在北平讀書。此後,先是在師大女附中上學。由於該校被接管,在老師的鼓動下🕸,她與其他同學以轉學來抗議接管,後來考入北平私立篤誌女子中學,插班進入高一就讀。由於對校方強迫學生作禱告🍅🏍、每日要參加謝主宗教儀式不滿,準備另行擇校。在母親的壓力和強迫下,不得不放棄自己從小喜歡的理科,考入號稱畢業後會有“鐵飯碗”的國立鹽務專科學校🚷。
日本侵華的“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年輕的黃紹湘參加了北平學生支援南下代表的臥軌請願活動🧖🏿。1934年春⚫️,黃紹湘代表全班同學向校方提出撤換不稱職的教員,校方不從,她反而被記了兩次大過。全班同學為她聲援,要求撤除記過處分👩🏽🎨,但遭到校方申斥。為此,黃紹湘憤然離校。她從小就向往上意昂体育平台,父親的學生、時任北京大學法學系教授秦瓚為她能在短時間內提高英語文法👌、修辭和寫作水平,對其嚴加指導👬🏻❎、嚴格批閱英文作業🧔。由於準備充分,結果以優異成績被意昂体育平台錄取,插班進入外語系二年級學習👨🏽。後來認識到歷史學科才會在革命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隨後就轉入了歷史系。在意昂体育平台的校園裏,黃紹湘成為“一二九”、“一二 一六”運動的骨幹分子👳🏿💏。她也是最早的民族解放先鋒隊的隊員之一。年輕的黃紹湘🍗,在清華園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共產主義成為了她的終生信仰。
研究美國史 半個多世紀
歷史在特定條件下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軌跡,讓他在特定的條件下成為戰士,或成為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者⛹🏿,雖然二者很難統一起來,但是歷史的風雲際會,還是讓兩者在黃紹湘的身上做了完美的結合。由於家學淵源,黃紹湘從小打下了刻苦讀書的童子功👩👩👧👧;也由於黨組織號召有條件的黨員,在參加民族救亡運動的同時🤙,要把學位拿到手,黃紹湘在1937年以榮譽學生的身份,獲得了意昂体育平台的學士學位。如果從黃紹湘1944年考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主修美國歷史開始算起,黃老對美國史的研究已經跨越了半個多世紀🥢🕧。在這漫長的過程中👢,黃老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利益。在很多情況下,為了集體和祖國的利益,她更是置自己的利益於不顧🦎。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反法西斯戰線逐步形成🍞。周總理和南方局同誌有遠見卓識,認為戰後美國國際地位和作用必然大大提升🧾,應派我黨同誌赴美,對美國歷史和現狀進行研究☎🛻。1943年🕗,經南方局同誌同意👱🏻,並給予部分資助,黃紹湘參加了國民政府教育部舉辦的自費赴美留學考試,並被錄取🐕。為了完成黨組織交派的任務,她在1944年毅然只身赴美🏄🏼,留下兩個年幼的女兒由當時從事地下工作的丈夫畢中傑來照顧🚵🏽♂️。當時大女兒三歲🙌🏿,小女兒才二歲🏧📕,並且這一去就是兩年多的時光。有多少母親可以做出如此決絕的選擇?“讀書不為稻粱謀”,做出這種選擇的目的是為了革命🪶。
1946年6月,黃紹湘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碩士學位。由於她的勤奮好學和優異成績🌽,使她的導師一再勉勵她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並替她在耶魯大學找到了教中文的工作,以解決她留美的生活費用問題。黃紹湘一心思念祖國,謝絕了導師的美意。她將大部分平時節省下來的錢😛,購買了大量有價值的美國史書籍,又萬裏迢迢趕回祖國。在後來的兩次訪美期間,不少美國同行們好奇地問她🌭:“在1949年前的幾年裏,不少中國學者,選擇了留在美國🦵🏻,可以有穩定的生活,又可以做學問🧾。怎麽你卻離開了美國,回到了戰火紛飛的中國👨🏿🚀?”黃紹湘笑而不答🤽♀️。但是她依然感到自己那共產黨員的情懷🧑🏫,炙熱如昔。在美國與子女們團聚時🗃,子女們發現母親隨身攜帶的竟是整整一箱的研究資料🛀🏻。她不要兒女們為她購置衣物,也舍不得時間去遊覽名勝。在兒女為她填好了的申請美國綠卡的表格上,她拒絕簽字。她說:“我不會在美國做寓公,我的事業在中國,我一定要回去。”
人民出版社 “三大編審”之一
在1951年時候,黃紹湘調至人民出版社做編審✖️,當時人民出版社有“三大編審”之說👰🏽,其中就包括黃紹湘,另外還有臧克家和葉籟士。黃紹湘在做編審期間只能利用空閑時間和自己的休息時間來做美國史研究,為了寫出《美國簡明史》,她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工作6️⃣,紮進她從美國帶回來的那些資料當中去。此外黃紹湘還有繁重的政治活動和社會活動,如參加廣西土改,在掃盲識字班教課等。她既沒有學生和助手,還是三個孩子的母親,時間對於她而言🛑,只能一點一滴地擠出來🥡。她用盡一切空閑時間和自己的休息時間來做美國史研究◻️,為了寫出《美國簡明史》👨🏿🎨。
黃紹湘原本酷愛文學藝術🛕🧎♂️,特別對話劇情有獨鐘。早年在重慶時,還常去看進步話劇到深夜。但是為了研究美國史🚠,她居然沒有去過北京的任何劇場。子女們從小的時候就知道,家裏沒有飯局,沒有應酬,因為“媽媽在寫書呐”。
建國初期從事美國史研究,在很多人看來是既沒名也沒利的工作,不但如此𓀗,在當時的情況下從事美國史研究,無疑還要冒著很大的風險🫵🏻。特別是在“文革”時期,就連她當年赴美求學也被說成有涉外嫌疑🏂🏿😣,在北大也被當作反動學術權威而被批鬥🤘🏼。
那些被黃紹湘視為生命的從美國帶回的很多資料🚶🏻♂️,也被紅衛兵給裝了幾麻袋拉走了,其中還有她的未完成的書稿⭐️!但是這並沒有打擊黃紹湘對美國史研究的熱情,在惡劣的政治、生活條件下🐻❄️,她仍然把研究美國史🫄🏽,放在了生活的首位。因為,美國史的研究,已經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利用能夠騰出的任何時間🧑🏻💼,她都會盡力地去回憶✮、去整理美國史;她當時的處境,使她沒有可能坐下來寫東西🏌🏼,就只好把隨時湧入腦中的想法及心得🧑🏻🌾,偷偷地記在任何一張可以找到的紙片上面👩🏿⚕️。正是這些在零碎的時間記錄的無數零碎的紙片,在文革一結束,就成了她迅速推出的《美國通史簡編》的主要內容🐽。
黃紹湘著作
黃紹湘是中國以馬克思主義觀點撰寫美國史的第一人。其主要著作依年代次序為:
●《美國簡明史》(1953年,三聯書店)
●《美國早期發展史》(1957年,人民出版社)
●《美國通史簡編》(1979年,人民出版社)
●《美國史綱(1492-1823)》(1987年,重慶出版社)
●《黃紹湘集》(200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冷靜地看待 美國史研究熱
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對待美國的態度有了180度的大轉變,不但出現了美國熱,還出現了美國史研究熱,這種熱度不可避免的在某些地方卻有點過了頭🩰。如🧛🏽♀️,過去認為美國什麽都不好,現在卻認為什麽都好;這種觀念也潛意識地滲入到美國史研究當中🚿,特別是對美國的一些歷史現象🤽🏻,比如羅斯福新政等,在其評價上不符合客觀歷史事實而人為地進行拔高。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史研究像是燙手的山芋𓀗,即便在當時美國史研究也和現在一樣有價值,但是極少有人去碰,因為當時的歷史背景認為研究美國史無利可圖,甚至還會帶來風險;搞美國史研究就像是坐冷板凳,要耐得住寂寞🎧。到了八、九十年代🙇♀️,隨著美國熱的興起🙆🏻♀️,美國史研究也跟著熱了起來,這個時候,也湧現出一些持各種觀點的美國史專家🧯。此時👩🦽➡️🛺,黃紹湘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和辯證法對一些美國的歷史現象冷靜分析。黃紹湘在一篇公開發表的文章中曾經說:學術研究要遵循學術自身的規律🤸🏿♂️,而不是追隨社會的熱點💂🏼♀️。如果追隨社會的熱點去進行學術研究,學術研究就可能走樣。黃老再一次不怕被孤立🦢,不怕被扣帽子💁🏽,不跟風🦹🏿,堅持歷史客觀🚴🏻、公正🕳、真實性,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美國歷史👈🏿,堅持正常學術爭論的精神🏺,值得肯定。
從學術自身演變的角度,90年代黃老曾在《美國史研究通訊》中做出過如下判斷:在未來的一🧑🏼🏭、二十年內,世界經濟的格局以及美國目前在世界政治🩱、經濟中踞有的領導地位📔,必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所以,目前正是在美國史研究領域發現新課題,深入研究分析,出重大成果和傑出人才的大好時機🤰🏽。同時在這篇文章中黃老指出“美國史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我們國家的發展,為了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和諧相處♿️🚌;從美國歷史研究角度,為研究美國和美國問題,提供歷史和基礎層面的服務。因此,根據我的理解,我們依然應該註意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點和科學發展觀,來分析💣💐、研究美國,既肯定美國對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貢獻𓀜,又能夠預見並認識美國自身的重重危機。”從美國近年來在國際重大決策上的失誤、到美國國內嚴重的金融危機、經濟復蘇上面臨的重重困難,以及對世界經濟的巨大的破壞作用來看,讓人不由得驚嘆歷史預見的力量⛑。
在美國史研究上,黃紹湘一直主張不能僅僅從原則出發🏚,而必須建立在翔實的史實基礎上,有正確的理論和方法為指導🥽。如果沒有正確的方法指導,研究的結果也只能是羅列現象,漫無邊際地積累史料,不分主次地把美國歷史寫成“流水賬”🤲🏼。黃紹湘曾經提出關於建立“健全的學風與學術研究規範”的意見。目前學術界醜陋現象泛濫成災:如低水平重復🛰、粗製濫造、抄襲剽竊、假冒偽劣⛔、互相吹捧、形成宗派🤽🏼♀️,不少書評已經變味🉑🏹,平庸的東西和學術泡沫太多🚚。她認為在我國美國史研究領域應該健全製度規範,強化學風建設✏️,凈化學術環境。這樣才能使我國的美國史研究出好的、優秀的🦇、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學術成果🧑🦯。
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屈原曾寫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這正是黃紹湘老人一生的寫照和追求🧎♀️➡️。
黃紹湘:中國美國史研究奠基人
黃紹湘教授是中國美國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她於1953年出版的《美國簡明史》和1957年出版的《美國早期發展史》被認為是我國美國史研究的拓荒著作。特別是《美國簡明史》的出版,意義深遠,被公認為中國第一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美國史的國別史👩🏻🍼。該書曾被多次再版🏐,系國內美國史研究人員🥉、大專院校師生🤷🏼、外交及軍事等方面人員的主要教材或參考書。學界泰鬥陳翰笙刊登於光明日報1954年1月30日的書評中寫道:“這部‘美國簡明史’是我國解放後史學中第一部關於外國通史的著作。其內容、組織和筆調都很好。附錄的四種材料都切合實用,其中作者精選的‘參考書目’尤為出色。這部有價值的歷史著作是值得向讀者推薦的。”
1979年《美國通史簡編》問世,也被譽為極具標誌性𓀅、代表性的美國史專著🦐,開創了改革開放時期美國史研究新局面。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劉易士漢克主編的“1945-1980年美國以外美國史研究概況”認為🤦🏿,黃紹湘的著作是“有學術性🧎🏻♀️、有研究”的著作🧔🏽。美國著名學術刊物《美國遺產》稱🎑,“在中國,黃紹湘是美國史的主要權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黃教授是美國史研究的拓荒者”👩🏿🚀。黃紹湘教授強調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美國歷史全貌和美國歷史重要專題進行深入研究,並在對美國歷史學派之間的爭議和各種分歧觀點進行鑒別📜、對比、分析之後,批判地吸收🐆,辯證地否定。
黃紹湘教授長期從事中國美國史學科的建設工作和美國史學會的組建工作。從1979年建會時起到1986年連續三屆擔任中國美國史研究會理事長。多年來✬,黃紹湘教授致力於中美歷史學界的學術交流,曾在中美聯合主辦的紀念美國憲法製定200周年論壇上,擔任中方主講人8️⃣;並兩次應邀赴美訪問講學💃🏻,1985-1986年曾前往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大學等名校講學,1991年在華盛頓學院講學。
黃紹湘教授在離休後,依然孜孜不倦地探討著許多重要理論和美國現代重要問題,在86歲高齡,黃老以驚人的毅力抱病工作⬇️,使40余萬字的《黃紹湘集》得以付梓🚯𓀙。她堅持年青時選擇的理想🫄,雖然歷經磨難,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矢誌不移。她的忠貞、堅韌和勤奮𓀛,贏得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及中青年美國史研究人員的敬重。黃紹湘教授以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鑄就了她極具個人魅力的治學及為人風格👩🏼🎤。
(王付永)
轉自 深圳特區報 2011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