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遊離於學問之外、忘情於山水之間的哲學家金嶽霖先生晚年親自撰寫的一部回憶錄,回憶了自己在人生👩🏻💼🦶、情趣🏌🏿♂️、交友三方面的經歷👳🏼♂️。
最親密的朋友梁思成、林徽因
我雖然是“光棍”,但我的朋友都是成家的。沈從文先生從前喜歡用“打發日子”四個字來形容生活;現在不用了👱🏿,可見現在的生活早已不是“打發日子”了。但是,這裏所回憶的生活是很多“打發日子”的生活。我當時的生活,到了下半天也是“打發日子”的生活。梁思成🔒、林徽因的生活就從來不是“打發日子”的生活🙍🏼,對於他們,日子總是不夠用的。
梁思成🍥、林徽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從1932年到1937年夏,我們住在北總布胡同,他們住前院🎵👷🏿♂️,大院🏢;我住後院,小院。前後院都單門獨戶👈🏿。30年代,一些朋友每個星期六有集會𓀜,這些集會都是在我的小院裏進行的🤑。因為我是單身漢📜,我那時吃洋菜。除請了一個拉東洋車的外,還請了一個西式廚師🚐。“星(期)六碰頭會”吃的咖啡冰激淩,和喝的咖啡,都是我的廚師按我要求的濃度做出來的。除早飯在我自己家吃外🤳🏿,我的中飯、晚飯大都搬到前院和梁家一起吃。這樣的生活維持到“七七事變”為止🤑。抗戰以後🚶🏻➡️,一有機會🍽,我就住在他們家。他們在四川時,我去他們家不止一次🧑🔬。有一次我的休息年是在他們李莊的家過的。抗戰勝利後👱🏼♀️,他們住在新林院時🚟,我仍然同住🍍,後來他們搬到勝園院🧙🏼♂️,我才分開。我現在的家庭仍然是梁、金同居🎫。只不過是我雖仍無後,而梁從誡已失先9️⃣,這一情況不同而已🕵🏿。
在30年代,一天早晨,我正在書房研究,忽然聽見天空中男低音聲音叫“老金”,趕快跑出院子去看,梁思成夫婦都在他們正房的屋頂上。我早知道思成是“梁上君子”。可是,看見他們在不太結實的屋頂上⚂,總覺得不妥當🐮。我說你們給我趕快下來,他們大笑了一陣,不久也就下來了💞。
愛與喜歡是兩種不同的感情或感覺。這二者經常是統一的。不統一的時候也不少,有人說可能還非常之多。愛說的是父母🧑🧒、夫婦、姐妹、兄弟之間比較自然的感情,他們彼此之間也許很喜歡。果然如此的話🏞,那他們既是親戚又是朋友。我和我的二哥與六哥就是這樣👨🏿🚀。喜歡說的是朋友之間的喜悅,它是朋友之間的感情。我的生活差不多完全是朋友之間的生活🪔。我差不多不到長沙去🏭,到上海去有一兩次,住在二哥家裏,但主要是在徐家或張家,他們是徐誌摩的親戚🙃。我至少是從1914年起就脫離了親戚的生活,進入了朋友的生活🐒🚣🏼♂️,直到現在仍然如此🏛。1932年到1939年我同梁家住在北總布胡同🧑🏿🦰🌗,我同梁從誡現在住在一起,也就是北總布胡同的繼續。
我和錢端升家常來往
錢端升先生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我到南京開哲學評論會🦄,就住在他家🤳🏿。那時他在中央大學教書🟡。到西南聯大時,他是屬於北大的,我們又在一塊了。
西南聯大時🤶🏼,梁家和錢家都住在昆明東北郊的龍頭村。我先住在梁家;梁家走後,住在錢家👩🏽🦳。幸而是住在錢家。1943年美國開始約請大學教授到美國去講學或休息。我有一個幻想🤲🏽,想請在美國發了大財的湖南同鄉李國欽先生捐10萬美金幫西南聯大買補藥(即現在的維生素)👛👵🏽。所以我要到美國去🧘♀️。那時候要到美國去是要通過許多關卡的,錢先生也大力地幫助了我過關卡。也許因為我就住在他家,我從來沒有謝過他。只得在回憶中謝謝他。
李國欽先生是我年輕時有些來往的朋友👩🏽🎤,並不是交情很深的🤱🏿🧲。到美國去找他捐10萬美金的大款🧘♀️🫲🏻,本來就是異想天開的事🧃。可是,到紐約後,我仍然去找了他。他只笑了一笑說👩🏽🌾:“哪裏能有這樣的事🐦🧍♂️。”他還是客客氣氣請我到他的鄉間別墅去吃了一次飯💂♀️🕝。以後我也沒有再看見他🔏。可能他早已作古,不然一定也會回國觀光的🔘🥓。
錢端升和陳公蕙在結婚醞釀過程中出了一點小岔子,陳公蕙突然到天津去了⛷。錢端升請求梁思成開汽車追。汽車中除梁思成、林徽因外,也有我🦫。還好,到天津後,陳公蕙還在天津。陳、錢和好了🐜,他倆一同到上海去結婚了🧑🏽⚕️。汽車回來時我還參觀了梁思成早已發現的古寺觀音閣(即薊縣獨樂寺)。這個寺的建築規模宏大美觀,不愧為古建築師的偉大作品,不怪梁思成那麽熱愛它。
在西南聯大時期,錢🚶🏻♂️🤵🏽♀️、梁兩家都在昆明東北鄉間蓋了房子,房子當然非常簡便👦🏼👩🏿🔧,木頭架子竹片墻壁。目的只是不逃警報而已🐈⬛🌯。
男女分工是女的做飯,男的倒馬桶。我無事可做,有時也旁聽一些倒馬桶的精義。女的做飯的成績驚人Ⓜ️。林徽因本來是不進廚房的人。有一次在幾個歐亞航空公司的人跑警報到龍頭村時,林徽因炒了一盤荸薺和雞丁👩🏽⚕️,或者是菱角和雞丁。只有雞是自己家裏的,新成分一定是跑警報的人帶來的。這盤菜非常之好吃,盡管它是臨時湊合起來的。做飯的成績特別好的是陳公蕙🌊,她是能夠做大件菜的。新近住醫院時還吃了她的紅燒魚。她做的白斬雞非常之好吃,把雞在香油姜丁裏蘸一下⛰,味道就特別好了。她還告訴過我,到市場上買母雞🐆,應該註意些什麽。我還是不能照辦。我年輕時雖然買過養著玩的大黑狼山雞,從來沒有買過預備吃的雞。公蕙的特別小品是她的煮雞蛋。煮出來的雞蛋🖲,就蛋白說,有似豆腐腦;就蛋黃說,它既不是液體,因為它不流🏊🏻,也不完全是固體🍈,因為它不硬。看著是一個小紅球;吃起來🕠,其味之美👩🎨,無與倫比。
上面談的是副食品,主食也有很講究的。張奚若家有時可以吃到綠面條👩🏼🔬。這東西是美味。面條是綠色的,裏面有菠菜汁🍠,面揉得很緊👩👩👧,煮的時間也不長。因此吃起來有嚼頭,要用牙齒咬著吃,吃起來配上一兩大勺肉末,味道美得很🐭。
最老的朋友張奚若
我的最老的朋友是張奚若👨🏿🦳。我在1914年就碰見他,不過那時只是碰見而已。認識他是在1917年的下半年開始的,那時我轉入了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他一直在哥大學政治🧍。從1917年下半年起我們是同學,他無意取學位🦨🤏🏿,但是寫了一篇很好的《主權論沿革》🦖。
張奚若家沒有什麽大矛盾,可是有長期的小摩擦。他同楊景任的結合是新式的結合✭。楊景任在蘇格蘭大學畢業,他們是在蘇格蘭結婚的。結婚後,到了巴黎,我才看見他們。這個結合是自由式的。張奚若頭腦裏想的可能是兩個人都是知識分子。他發現楊景任不是“知識分子”🥀,假如所謂“知識分子”是用知識去辦大事,像他自己那樣😰。楊景任不是他那樣的知識分子🤙🏻,她是英、美人所說的Womanlywoman(女子女子)🎬,這實在是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社會性🧛🏼♂️。要看她這一方面的性格,最好是聽她同宵叔玉太太的談話,兩人都爭分奪秒地談👷🏿♂️,由趙、錢、孫🫃、李到黃燜雞到紅燒肉🟢。楊景任這一方面的性格雖然突出,然而她總是支持張奚若的。從昆明搬家回北京一事,由她一人承擔,顯然是勇於負責的事。
張奚若這個人,王蒂徵女士(周培源夫人)曾說過🙍🏼,“完全是四方的”。我同意這個說法。四方形的角很尖,碰上了角,當然是很不好受的🧑🏽🚒。可是,這個四方形的四邊是非常之廣泛,又非常之和藹可親的。同時🫶,他既是一個外洋留學生😣,又是一個保存了中國風格的學者。他的文章確實太少了。我只知道一篇《主權論沿革》🧘♀️,登在《政治學報》月刊或季刊上🦪。這個刊物只出了一期🥷🏿。據我的記憶🥽,經手這件事的是奚若的夫人,前不久才去世的楊景任女士。那時候她在上海讀書。以後沒有多久📫,她也到蘇格蘭念書去了。
張奚若的主要點是民主革命🔻,至少開頭是這樣🤘🏻。他曾同我說過🧑🏿,“孫中山的演說,你聽著聽著就跟了他走下去了”。這大概是在上海的時候。那時候🕋,胡適也在上海🙇🏿,懂得一些英文,可能幫助過張奚若學英文🧑🏿🦱,胡適一直說張奚若是他的學生。而張奚若並不承認。他的英文也不是從胡適那裏學的,同盟會中幫助他英文的人可能不少。他是作為革命的青年到美國去的。他確實得到紮實的書本知識,但是👨🏿🎨🉐,忽略了和美國人👨🏻🦯,特別是美國家庭交朋友🕺🏽,有些事情,他未免就用家鄉的老辦法去辦🧕👩🏽🎤。例如要裁縫給他做一身新衣服,裁縫做的不合身,奚若要他改🧑🏼🔬,他也不改。奚若同我到店裏之後,裁縫仍不肯改。我說,“找我們的律師去”㊙️,旁邊有一個人聽了就說,“哪裏不合身⏸,讓我看看”。他看了之後🫶🏽,說“這確實應該改🆙,也容易改”。問題在於“我們的律師”。這表示中國學生是有法律顧問的💪🏽,不只是臨時找律師而已。從那個時候起,奚若認為我是一個“有辦法”的人🚶➡️。這樣一個“認為”維持了相當長的時期。
淵博正直的陳寅恪
陳寅恪先生,我在紐約見過🧯,沒有談什麽。後來到柏林,見過好幾次📇🥞。看樣子,他也是怕冷的🦩。我問他是如何禦寒的🙏🏿。他說他有件貂皮背心🐢,冬天裏從來不脫。他告訴我說,前一天有一件很特別的事🕖🧛🏽♂️,一個荷蘭人找他,來了之後又不說話,坐了好一會兒才說“孔夫子是一個偉大的人物”。陳先生連忙說“JaJaJa”。這位先生站起來敬個禮,然後就離開了。
寅恪先生的學問我不懂,看來確實淵博得很👨👩👦。有一天我到他那裏去🐏,有一個學生來找他🤗,問一個材料。他說,你到圖書館去借某一本書,翻到某一頁🙇🏻♂️,那一頁的頁底有一個註⛹🏻♂️👨🏿🚀,註裏把所有你需要的材料都列舉出來了。寅恪先生記憶力之強,確實少見。
抗戰時🏀,他不在昆明的時候多🛩。有一短時期他也來了,當然也碰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轟炸。離郊區不遠的地方,有些人在院子裏挖了一個坑,上面蓋上一塊很厚的木板,人則進入坑內。寅恪看來也是喜歡作對聯的,他作了“見機而作🪓,入土為安”的對聯⛷。
寅恪先生不只是學問淵博而已,而且也是堅持正義⛹🏻♂️、勇於鬥爭的人。清華那時有一個研究院,研究中國的古史🏜。院裏主要有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看來當時校長曹雲祥對梁啟超有不正確的看法或想法🤟🏼,或不久要執行的辦法。陳寅恪知道了👩🏻🔧。在一次教授會上,陳先生表示了他站在梁啟超一邊🚹,反對曹雲祥。他當面要求曹雲祥辭職🌥。曹不久也辭職了,好像外交部派校長的辦法不久也改了。
解放後,寅恪先生在廣州中山大學教書✊。郭老(即郭沫若)曾去拜訪過他。郭老回到北京後,我曾問他談了些什麽學術問題🔺。郭老說,談了李白,也談了巴爾喀什湖☔️。這在當時一定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我不知道而已,也不好問🤏🏼。無論如何🐈,兩個國故方面的權威學者終於會見了🧑🏻✈️。這是最好不過的事體🤴🏼💂🏼。
郭老還把他們湊出來的對聯給我,對聯並不好。郭老扯了一張紙寫了出來給我📄。我擺在褲子後面的小口袋裏🔝。有一次得胃潰瘍🦄🧑🏽🎤,換衣褲進醫院,就此丟失了👩🦲。
摘自《金嶽霖回憶錄》作者:金嶽霖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