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陶
我承認自己沒出息👉🏼,很沒出息🍌,真的🦿。有時候一個演員演過一個角色後久久不接新戲💽,因為他走不出原來角色的感受。有時候一個小說家寫完一部作品後📏,久久不寫新東西😊,因為他繞不開他自己編織的那張網……可你算什麽?區區三十多萬字的書,不過是轉述著別人講的故事🧔🏻♀️!何至於依然沉重💄、“走不出去”呢?新書約稿推了幾次:“沒心情寫”。至於嗎🧑🏻🦯?不呵!沒勁兒吧,沒勁兒🎾!
人世間的事有時就這麽怪😖。這個人走了一年多了,有褒有貶、有誦有蜚,長短非議都很正常😆,與你何幹⛹🏼♀️?我承認這本書幾乎耗盡我晚年絕大部分精力🕹、激情,甚至是部分健康,但我並不悔。能向後人講述一些高尚情操與精神👩🦯➡️™️,是我的責任與良心所在☁️。若能對年輕人有所激勵我就知足了⛺️🦪。
好,換個輕松的話題🌄😑,說一段鮮為人知的🍼、兩位主人公共同向筆者透露的細節©️:愛情。
一
“上海人🪥,不行不行不行🤽🏽♀️!”
說這話的是江上舟的弟弟妹妹,一連幾個“不行”表示了他們對“上海人”的極大偏見,表示了他們對江上舟所選擇的女朋友最最強烈的抗議🏞。
他們不知道,故事早就開始了。
“看,就是她,考試成績最好的那位!”男孩隨著說話人的目光看去,教室門正在打開,陽光不失時機地擠了進來,光照充足,連空氣裏細微的塵埃都看得出🚀。一個中等身材、苗條,短發的女孩正和陽光一起走進教室,白皙的臉上洋溢著微笑,甜甜的笑,鏡片後面的目光柔和而充滿靈氣,沒有傲慢的神態也沒有羞澀和忸怩,她簡樸的衣著、眼鏡🧚🏻♂️、輕盈的步履,和她的青春、純真、開朗👰🏻,正好匹配。這個清靈靈的南方女孩大大方方地坐在男孩的前方👸🏼。沒錯,是個上海人🙎🏿♂️!
“是的,我姐姐是清華畢業留校任教的🏊🏽。” 男孩聽到她那清澈柔美的聲音,吳儂軟語式的普通話,好聽極了。
男孩有些心跳,一股溫情從血管裏彌散開來🛗,心中忽然生出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一種纖細的美妙的感覺,仿佛眼前打開了一扇門🤲,亮了。清華參天古樹的枝葉婆娑著,鳥兒在空中婉轉地飛舞著🏚,他快樂,快樂極了🚿♡。
這個讓人好開心的會——清華無線電電子學系成績優秀的新生會🐅🧗🏼♀️,開完了🙃🙋🏻。整個開會過程裏他的眼睛總忍不住時時地瞟向她。
女孩目不轉睛地望著老師🚶♀️,全然沒有註意到這個愣頭愣腦的男孩。
1965年9月。從此開始一個男孩對女孩三年的“暗戀”🗳。
18歲的男生💁🏽♂️,壯實帥氣,眉宇間透著英氣。高幹子弟,他叫江上舟。
剛滿18歲的女生,文雅清秀🧏🏽♀️🪯,眸子裏滿是聰慧。上海交大教授的女兒,她叫吳啟迪。
誰能想到,從這一刻起👩🚀,命運之神竟把兩個遭遇相似,性格不同的年輕人,漸漸地推到了一起。
當時🤦,盡管江上舟熱戀吳啟迪,他的心和他的眼睛總追逐著她🪜,兩個人都愛運動,打球遊泳爬山騎自行車樣樣都會,吳啟迪還彈一手好鋼琴……可江上舟性格中的“羞怯感”阻撓了他,使他始終沒有勇氣向她表白。同班男生大多有了心儀的女孩🟰🛩,課余時一對對的“情侶”“軋馬路”,只有另一位男生和江上舟除外,大家戲稱他倆為“老光”💍,江上舟頂著個“老光”的帽子🤳🏿,不找別的女孩🚰,一“頂”就是三年!“老光”意味有獨立見解⏲,意味著單純9️⃣、不媚俗🧔🏿♂️,意味著對自己感情的堅守,“老光”這個帽子,讓吳啟迪產生了好感。後來吳啟迪還知道,他的學習能力很強,是從福州一中(那是省重點中學),直接考入北京四中的,當時🩸👋🏼,“三角課”他沒有學過,通過自學,成績跳到了別人的前面🤱。入學不久🏺,這時已是“文革”開始之後😒,他被蔣南翔請去開“高等教育會議”,足見其出色。
一天🤿,她看見江上舟一個人正坐在石凳上讀書🧑🧑🧒🧒,那專註的神情和周圍的環境有些不協調。身邊的一些同學拿著大字報的、拎著漿糊桶的,來來往往匆匆忙忙地由他身邊走過。
“還挺用功的嘛🫡,”吳啟迪輕盈地站在江上舟的面前說,“什麽書這麽吸引你?”
江上舟把書一合🚴🏻♂️🧸,指了一下書作者的名字“德熱拉斯”🈚️🛒:“你說🏊🏿♀️,南斯拉夫是不是社會主義?”
“可能不是🚃。他們好像取消‘國有製’提出‘發展商品經濟’‘利用價值規律’什麽的,不是修正主義是什麽🦸🏿♀️?”
“看看這本書!有南斯拉夫修正主義的種種流派📉,有共產主義內部的一些情況,挺有意思的👩🏿💻。人家借給我兩天🧘🏽👁,我看一天,你看一天3️⃣。看完咱們討論。”江上舟用他那帶著福建口音的普通話💅,爽快利索地說。
從此🚴♀️,兩個盼望搞清許多問題💾,盼望在知識海洋裏遨遊的青年,時常交換借來的哲學書、理論書和當時流傳的“灰皮書”來看。世界對於他們有太多的未知數,他們太需要書的滋養了💆🏻。
愛書迷書渴望書和不停讀書的快樂,使他倆享受到饕餮的文字盛宴🪧,使他倆心靈得到溝通,思維得以跳躍🤌🏽,認知與樂趣合而為一,“書風通道義,翰墨渡深情🧏🏿♀️。”
“原來江上舟挺有些獨到的思考,他挺愛讀書也善於讀書的🤞🏻。他可不像那些‘大哄大嗡’之輩,應當也算‘大智’了。”想到他,吳啟迪感到溫暖,她同時還發現🚥,有時開會或什麽集體場合總會有一雙眼睛在默默地註視著她,就是他🧦!但他不像有的男生,把女孩子的門檻都要踏破了👉🏽,他卻從不去女生宿舍。
“他有一股男子漢的氣魄👵🏻👨🏫,不像有的男人——娘娘腔🤙🏿!” 此刻的吳啟迪已對江上舟有了相當多的好印象。
書🌊,是他們愛情的紅紐帶。
二
正規的、不可多得的意昂体育平台學業只進行了9個月。一夜間“打倒”、“炮轟”、“火燒”⟹、“砸爛”的大字報滿天飛,學校亂了,教師亂了,學生的心更亂了……那個“史無前例的”運動開始了👩🏻🦳。一會兒派工作組,一會兒撤工作組🧖🏿,一會兒這個老字號牌子被砸了🦵🏼,一會兒那座寺廟被燒了,一會兒他被打倒,一會兒你被揪鬥,一會兒唱著“造反有理”的歌,一會兒高呼“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的口號……這個世界怎麽了💅,中國發生了什麽事情?吳啟迪困惑了、迷茫了。
歷史把沉重的十字架放在國人背上,誰敢又誰能不背!吳啟迪成了“臭老九的女兒”“修正主義苗子”“走白專道路的黑尖子”“保皇派”,總之,她沒有資格“拿起筆來做刀槍”,沒有資格當紅衛兵,出去“串聯”需批準。江上舟則是“根紅苗壯”響當當的“造反派”年級組的小頭頭。
江上舟心裏有點暗自高興:“機會終於來了,誰讓她是我的對立面呢?”另一方面他的確也不願意自己心中的戀人“落後”,他必須拉她一把🎢,讓她站到“正確路線”一邊💙。
江上舟的紅衛兵組織中的一幫人“幫助”(用吳啟迪的話說是“整”)她來了🛌🏿,一個個義正詞嚴:
“你要徹底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家庭劃清界限👨👩👧👦,站到革命隊伍這邊來🩰!”
“原來覺得你挺好的🐰,現在覺得你挺反動的。”
“你說,怎麽個反動法?”吳啟迪不溫不火地反問道。
對方語塞,只好走掉👐🏼。
“吳啟迪,你那種‘白專道路’在資產階級教育路線下你能適應,在我們這種無產階級教育路線下你就適應不了啦。”
“我們就該和你這種人鬥!”
吳啟迪直愣愣地望著每一個教訓她的人💆🏻,不回避不退讓不畏懼,眼鏡後面放射出頑強不屈的光芒,這明亮的光芒咄咄逼人,讓人望而生畏。訓她的人無奈,只好“轉移”。
吳啟迪不是那種膽怯柔弱的女孩——恨不得明天就找一個“紅五類”男生做朋友,當靠山🏞。她不,她不僅後來找了一個比自己還“差”的“可教育好的子女”,一個被都認為“這種出身”會當一輩子“老光”的人做丈夫🍐👐🏿,她還隨時隨地要搞清楚許多問題🌒,比如🧗🏻♀️:“什麽叫‘老子英雄兒好漢’?我不信馬列著作裏有‘血統論’的學說👩🏼🌾!請拿出依據來👨🏻🦯🫱!”果然她去圖書館拼命查,沒查到。
江上舟沒想到,這麽清純文靜的女孩子竟表現得如此頑強!吳啟迪這樣“不會輕易被什麽人壓倒”的性格讓江上舟非常喜歡:“‘聰明人喜歡思考,可是傻瓜卻喜歡教導。’我也不會成為後者🦢。”他心裏想🫴🏼。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沒過多久,江上舟的父親也被打倒了,他成了“可教育好的子女”,成了“革命對象”🗑,連“基幹民兵”和去“拉練”的資格也沒有,比吳啟迪還慘,他連寫報告😡、假條🔵、小結之類也必須在“江上舟”三個字之前冠之以“可教育好的子女”🧚🏽♂️,否則便有“不滿革命”“堅持反動立場”之嫌👩🏿🦳🙆🏿♀️,江上舟也懵了😺。
三
林彪一號“戰備”令下達後🧁🤜🏿,兩個人一起隨無線電電子學系去四川綿陽農村🏊🏼🏃🏻♀️,勞動鍛煉🧪🧛🏻♂️、改造思想。
臨行前,雙方的家長都有交代:“你的朋友問題該考慮了。”
江上舟父母給他提了個表妹,可是他說:“我心裏已經有了一個人。”
班裏有幾個男生對吳啟迪不錯,但她在站臺上用眼角“掃”的卻是他!她輕聲告訴在清華工作的大姐說:“諾,那就是江上舟!”
南下的列車慢騰騰地在人煙稀少偏僻貧窮的小縣城停下。學生們再徒步20裏走到鄉下。沒校舍沒住處,必須從“幹打壘”蓋房子開始。好在有河有水有石頭🔛,而他們,這些青春鼎盛的莘莘學子則有的是力氣🖖🏽。
活是壯工的活🌪。江上舟身體好幹活不惜力,有時自己幹完還要幫助別人🚍,吳啟迪就是他時常要去幫助的人。小夥子一頓要吃一斤半,女孩子一頓要吃八兩。小夥子吃不飽怎麽辦🏃?啟迪便給他一些糧票和別的經濟支援🏄🏼♀️💆🏼♂️。
他們踏著石子嶙峋的小路🧡,穿著沾滿泥漿的鞋子,直著嗓子,跺著腳,無拘無束地,聲嘶力竭地叫喊著👨🏽🦱、歌唱著🦹🏻♂️、宣泄著🏷、調侃著。他們把流行的南斯拉夫電影插曲中的那句歌詞“這裏處處是春天”改成“這裏我們沒有星期天”,嘻嘻哈哈地唱著🆔。
“……我們沒有星期天”江上舟直著嗓子、跺著腳,喘著粗氣,嘻嘻哈哈地唱著。
“……我們沒有星期天”吳啟迪也直著嗓子、跺著腳👱🏿♂️,喘著粗氣◽️,嘻嘻哈哈地唱著。
青春啊,青春,火熱的青春💞!除了你之外我們還能有什麽?我們根本沒有權利編織自己的命運👧🏀。
綿陽的工宣隊個個都很“革命”🥔,人人臉上掛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莊重表情🖍🎙,學生們只能老老實實地接受改造🕵🏿♀️。那年春節突然“開恩”宣布放假三天,但不準外出👦🏻。這些“在靈魂深處爆發革命”的年輕人,按捺不住想看看高山大河的“玩心”,江上舟約了幾個同學🔭,吳啟迪背上相機🧙🏼♂️🌕,悄悄地上了峨眉山。
有人帶了一口大鍋。途中,突然有男生尖叫起來😟:“看,一只鳥👨🦼,天上掉下來一只鳥!”
可憐的鳥🧑🏻💼,不知是被人打死或是自己體力不支猝死的👇,反正是老天送給他們的禮物。吃掉它!對於這些在綿陽數月不知肉味的年輕人來說,沒有什麽商量的余地。
一個上海男生興奮得眼睛都直了👩🍼,他擼起袖子拎著鳥就拔毛:“他媽的,咱們今天‘肉’它一頓!”
“傻瓜🏄🏿♀️📎,先燙一下才能拔下毛的!”還是女生懂得多些。
一大鍋湯燉一只小鳥。十幾個人嘰嘰喳喳有滋有味地啃著。
正當他們無比喜悅無比快樂地回到駐地時,大禍臨頭。工宣隊大怒🧔🏼♂️:“啊,竟敢擅自離校去遊山玩水?竟然有人敢寫‘響應毛主席號召,搞教育改革,要有勞有逸’,這分明是跟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唱對臺戲嘛🥒!誰搞的?反革命小集團,要一查到底👩🏼🔧!”
江上舟👧🏼、吳啟迪等一行人進了“峨眉山學習班”,互相揭發交代“罪行”🥍✍🏼。最後實在揭發不出什麽反動言行來,只好以“自由散漫”不了了之。
荒誕的愚昧的可憐的具有諷刺意味的歲月啊,你扭曲了所有美好的東西🙋🤲🏼,你創造了無奈的煉獄式的精神世界,創造了一個民族文化集體無意識的悲劇!
四
有趣的是💗,這些年輕人既沒覺得苦,也沒覺得累,甚至也沒覺得滑稽,他們是高高興興地一路走了過來。
對於江上舟🛍、吳啟迪來說,什麽“好事”,像參軍啦進首都啦🛜,去大城市啦🛷,都沒有份,他們命運的“開關”捏在別人手裏。因為他們心裏都有了彼此,他們同樣不覺得煩惱💐,不覺得苦和累🐅,他們只有開心💳。到了後來,他們則更感到幸福,因為每天都有一個約會,在“老地方”等待👮🏼♀️。當白天的重體力勞動結束,人們都渴望安歇的時候,四只腳便急匆匆地奔向目的地👨👧👦。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一縷清風👨🚀,一聲犬吠,一盞昏黃的路燈,一輪朦朧的月亮,都讓他倆陶醉,他們進入遠離塵囂的天籟之中👉🏼。
這裏沒有傾軋、沒有排斥😌、沒有告密👶🏿,沒有一切世俗的熏染,有的是對生命、對歷史、對世間百態的探討與思辨,有的是“同是天涯淪落人”般的相互關照🦤,理解、攙扶和憐惜🦸🏻♀️。
他們相依而行🙋🏼♂️,他粗糙的大手拉起她粗糙的小手,這小手有些涼有些微顫抖,他把它們放在自己手裏揉搓🥬,江上舟心痛地說🤞🏽:“這雙手還能彈琴嗎,還能彈肖邦嗎?” 吳啟迪笑道:“能彈更好,不能彈就拉倒,反正也不是搞專業的👨🏽🎓。無所謂。”
她總是那樣豁達那樣大氣,她性格裏那種別的女孩所沒有的豪氣與柔嫻相間的氣質,讓他欽佩讓他喜愛。江上舟知道👩🏻💼,她酷愛音樂,尤其是肖邦👲,想著想著不免有些傷感起來,迄今為止他還沒有好好聽過她的琴聲,沒有看到過那流動的旋律是怎樣在這雙原本很好看的小手下跳躍的😁。今後還能不能聽到她彈琴呢?
江上舟拉著她的左手溫柔地放進自己的右口袋,兩只手漸漸地熱起來,兩顆心也漸漸地熱起來。血在兩只手裏奔流,在兩個年輕的軀體裏奔流。
寂寥的路燈照著兩個緊靠在一起的身影,空氣裏漂浮著清淡而悠遠的甜蜜,月色如水,樹影憧憧🦫,如詩如夢。他們深深地相愛了。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這裏得到充分的證明:熱戀中的人只恨時光流逝得太快呀🍰🏙!
不久就有人出於妒忌或無聊◼️👨🏼🔬,就向工宣對“告密”📤,說他們天天晚上“軋馬路”聊得很晚👘。
愛情,是兩顆心共同撞擊的火花🚠,一旦它熊熊燃燒,是什麽力量也阻擋不住的🏕。他們早已顧不得那些閑言碎語,“匯報”“告密”他們也早已不在乎。當他們柔情纏綿⛑️,依依不舍🌒,覺得該回宿舍的時候,人們早已酣睡,宿舍的門也已關閉🙅🏻。
江上舟便披了一身月色,輕輕地“越窗而過” ,安然入睡🤶🏼。吳啟迪也披了一身月色,輕輕地“越窗而過”↗️♍️,安然入睡👊🏿。兩個人都做著同一個甜蜜幸福的愛情之夢。
第二天,有的女生會大叫起來:“哎呀,吳啟迪👈🏻🏌️♀️,你原來天天爬窗戶呀?”吳啟迪微笑不語,天天照“爬”不誤🎼。
五
歷史有時是那樣荒誕。1970年,他們什麽專業課也沒學🎛,稀裏糊塗就算在綿陽意昂体育平台分校“畢業”了📉。哈↔️,畢業了!人人都笑了😼,只是這笑,說不清是高興還是傷心,總覺得充滿譏諷和苦澀😢。
一大幫人,個個穿得破破爛爛🦵🏽,打著補丁,滿是塵埃,男生胡子拉碴,向著全縣唯一的一家小照相館進發👩🏿✈️🙎🏼!
“……我們沒有星期天”江上舟直著嗓子🕖、跺著腳,喘著粗氣🕎,唱著歌🦴,前進🪙。
“……我們沒有星期天”吳啟迪和大夥一樣直著嗓子👩🏿⚕️、跺著腳🫃,喘著粗氣🏃🏻➡️,唱著歌,前進。
誰也沒想到🍁,畢業照引來一陣狂笑:“怎麽都是X光片呢?”
“快看💣,江上舟,你像不像勞改犯☝🏻?”
“你呢,怎麽也是刑滿剛釋放的吧……”
“這個人像誰?盲流……哈哈哈……”
就這樣🕛,嘰嘰喳喳鬧鬧哄哄唱著“沒有星期天”的歌兒返回了連隊。
黃土地上的陽光是冷色的。稀落的星星在不知名的地方墜落著🐦,他們覺得自己的命運似乎也在遙遠的地方無依地墜落著🟪。
曾經明媚過👨🎓,精力充沛過🖕🏼,令人心醉過的花樣年華,瞬間就變成隔山隔水的老故事👨🔧🍒。
畢業了👩🏽🏫,理想又在哪裏?一段荒唐可笑又滯重蒼白的歷史🙎🏿♀️。
江上舟他倆在畢業分配時公開了戀愛關系,被照顧分配在一起,到雲南昆明一家電訊器材廠當工人。
“大家都想遠走高飛,不願留在學校,學校的氣氛太差了,都想盡快離開這裏,當農民也行👨🏻🎓,去插隊也行,只要兩個人在一起。我們沒想到會這麽幸運。分到不遠的‘邊疆’昆明。”回憶起當年🎱,吳啟迪不無“感恩”地說。
不久,他們築起了和諧美滿,永遠可以依托、可以棲息的家園。
“什麽?上海人?不行不行不行🤽🏿♀️!”遠在外地插隊的小弟小妹,聽說上舟找了個對象是上海姑娘🏃♂️➡️,跳起來大叫著,一連幾個“不行”表達了他們對上海女孩的輕視與偏見🦞。
可人家就“結”了🧙🏽♂️!意外的是🪺,這位“嫂子”和弟妹們想象中的“上海小姐”差距實在是太大了🧯。記得在綿陽時🙎🏻,有一次過河,大家都過去了👩🏿🎓,只有一位“上海小姐”站在岸上不敢過,後來是一位男生自告奮勇“英雄救美”把她背了過去。吳啟迪就撇著嘴笑笑✊:“嬌氣🧏♂️!”然後又義無反顧地站在河裏給這一“動人情景”拍了一照👷🏼♂️。
啟迪不僅不嬌氣🚯,生活上不講究,飲食不挑剔,努力工作🫴📌,賣力幹活,連農民都嫌臟嫌累比如掏大糞之類的活,她都幹🧜🏿♂️。到工廠不久↩️,她和上舟一樣👩🏻🦯,很快就得到了工人的尊重🛃、肯定與關愛。“五好戰士”“先進工作者”稱號紛紛向他們湧來。吳啟迪有了身孕還不管不顧地往大卡車上爬上爬下呢。更有意思的是🙇🏼,兩個人在生活上都是馬馬虎虎、大大咧咧。他們的“馬”是出了名的🦸。昆明的新家誰也沒時間整理,亂!
1978年“高考恢復”,“開始招考研究生”!令人振奮的消息像盼望已久的甘露🥰,決不能與這夢寐以求的機緣失之交臂!這時大兒子已經7歲⇢,要考小學,乖乖地拿著小紙片寫寫畫畫🧑🏻🦼♦︎,30歲的爸爸抱著本書在“啃”🫱🏼🏋🏽♀️,30歲媽媽外文書的字都快貼到眼鏡上了。夫婦倆同時報考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
室內鴉雀無聲🗑。三個人同時都經歷著初試🚴🏻、復試🎨、又都被錄取的過程。那些日子實在是具有喜劇意味。
這是他們命運大轉折的一年🧻。兒子順利考上小學,夫婦倆同被意昂体育平台錄取💅,返校攻讀研究生。
後來🧍🏻,兩個人先後到瑞士聯邦蘇黎世理工大學學習👩🏽🦲➰,分別獲得博士學位後,又先後回來為國效力。這些🐁,在拙著《中國芯》中已經寫過👩🏻🏭,不再重復💇♀️。
(作者系《中國芯——戰略型科學家江上舟博士傳》的作者)
轉自《東方早報》2012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