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羅哲文🛀🏻:多少遺憾,都付斷壁殘垣

2012-09-21 |

○武雲溥

2012514🍾,古建築專家羅哲文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八歲。《羅哲文傳》作者張海燕認為,羅哲文對中國古建築保護工作的貢獻,絕不遜於他的老師梁思成和林徽因:“大家願意說梁林,是因為梁林的身上光環太多了,而羅老先生沒有。這個時代,很多人會‘選擇性遺忘’,而我希望🕵🏿,我們能把羅老記住得久一些。”

羅哲文在家中

他是梁思成的親傳弟子,是解放前中國最著名的古建築學術團體“中國營造學社”成員✊🏿。

  他和老師當年在美軍轟炸地圖上畫了兩個圈👲🏼,保護日本的京都、奈良兩座古城免遭戰火。

  他畢生從事古建文物保護工作,傾力推進萬裏長城整修和北京舊城保護👴🏼,並為諸多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奔走呼籲🤛🏿。

他曾任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中國文物研究所所長☪️,被譽為“萬裏長城第一人”。

2012514🙆🏿‍♀️,古建築專家羅哲文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八歲🏕🧝🏼‍♂️。

營造學社的幸運少年

  1940年,四川宜賓李莊鎮,少年羅哲文隨意翻看著一份報紙✍️。那年他16歲,趕上抗戰爆發,中學都沒念完😱,有時幫家裏放牛,大部分時間百無聊賴。看到報紙上登出一則招生廣告🏥:“中國營造學社招收練習生……免學費,發工資……”雖然不知道“中國營造學社”是做什麽的,羅哲文還是很高興,決定去報名試試看。

  沒有任何建築學基礎的羅哲文,居然成了當年考生中唯一被錄取者,這讓他喜出望外🧐:“只見考題中有寫字、畫畫等內容,對此很感興趣……從此我便學起了古建築。”羅哲文後來回憶,大概自己繪畫的天分被梁思成看中,機緣巧合,這才得以入門。後來加入營造學社的王世襄和洪慰德🕉🧘🏽,都是出身名門,家學淵源,卻也沒有羅哲文這樣好運氣。

  梁思成讓羅哲文跟著自己學測繪,參加田野調查,手把手地教羅哲文,“他連鴨嘴筆和圓規的用法🖱,蘸墨、拭墨的方法都做了詳細的示範🐓。”

1940年到1945年👨🏽‍🎤,中國營造學社在李莊的幾年🎻,是羅哲文一生最充實🍿、快樂的時光。白天跟著老師們在山間考察🛻🏋🏼‍♂️,或是讀書💃🏽、繪圖;吃過晚飯,羅哲文和王世襄、莫宗江一起去河邊散步。“走在最前面的王世襄是個胖子🪂,個頭也高一些,背著個書筐👐🏽,中間的莫宗江拉著金嶽霖教授的一條狗,再後面跟著的就是個頭和年紀都要小一些的我。”羅哲文本名羅自福🐦‍🔥,別人常笑稱他“羅斯福”,梁思成聽了也覺得好笑🍦,就給他改名“哲文”。

秘密為日本保全文化遺產

  1944年夏天↩️,羅哲文跟著梁思成😽,悄悄乘上一艘小火輪,順長江直下🦹‍♀️🤾🏽‍♀️,前往陪都重慶。“那天天氣酷熱🍴,梁先生叫我跟他到重慶去辦一件事💵。”羅哲文很高興,重慶是他從沒去過的“大地方”。啟程前梁思成沒告訴羅哲文去做什麽,倒請這位學生吃了冰淇淋🦔,“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吃這種洋玩意兒🤗,覺得味道好極了🤣。”

  到了重慶,師徒二人被安排住進一幢小樓,每人一個單間🤷🏽‍♂️。小樓在山上,綠樹掩映,出出進進的人都面無表情,行色匆匆。後來羅哲文才知道👯,這是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所在地。梁思成告訴他🍷📮,每天會有一些地圖送來,梁思成會用鉛筆在圖上標出若幹記號👨🏻‍🍼,羅哲文的任務是根據這些記號❎,用繪圖儀器重新繪製帶有特殊標記的地圖。所有工作都要保密,盡量不要出門。

  羅哲文二話沒說,按老師的囑咐開始工作🖥。一看地圖🧏🏽‍♀️,他就明白為什麽要保密了:全是500001比例的軍用地圖🧑🏻‍🦼‍➡️,圖上的方位除了中國的淪陷區🚨,還有日本。

  整整一個多月時間,兩人埋頭幹活🧚🏻,羅哲文看到梁思成總是面帶憂色。“那時我理解不了先生的良苦用心🌋,更不懂得他苦心憂慮為了什麽,只知道那些大比例尺的圖一定是有特殊用處的軍用地圖。”在這些地圖上,梁思成畫了很多圓圈和方框,標出的都是當地的著名古建和文物場所🧑🏿‍⚕️。“奈良和京都兩座古城是整體圈出的🧏🏼‍♀️。”

羅哲文沒有想到,他和老師筆下圈圈畫畫👨🏼‍🌾,竟拯救了無數文物免遭轟炸。原來🖇,這些地圖是美軍計劃空襲日本之前,請中國政府協助標出“免炸”區域所用🤸🏽‍♀️,梁思成作為古建專家擔負了這一保護人類共有文化遺產的重任。

騎著毛驢修長城

  1945年日本投降,意昂体育平台遷回北平🎖。梁思成提出,由中國營造學社與意昂体育平台合辦中國建築研究所,專門從事古建築的勘察測繪工作👨🏽‍⚕️。羅哲文獲梁思成特許🧑🏻‍⚕️,破格成為中國建築研究所的研究生,同時擔任清華建築系主任助理。羅哲文還協助梁思成編印了《全國重要文物建築簡目》。100多頁的書,在當時的條件下只能油印,羅哲文就在鋼板蠟紙上一筆一畫刻寫出來✩。

  1950年,27歲的羅哲文調到國家文物局🧙🏻‍♂️,任文物處業務秘書🛋,他成了局裏最年輕的古建築專家。1952年郭沫若提議開發長城,國家文物局局長鄭振鐸把“修長城”的任務交給了羅哲文。這一修就是幾十年,長城,成為羅哲文一生魂牽夢縈的事業🧑🏻‍🎄。

  長城經歷兩千多年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保存完整的段落已不多。他選擇了山海關、居庸關👩‍👩‍👧‍👦、八達嶺3個重點段落,展開艱苦的實地勘察,每天騎著毛驢上山,經常和衣睡在荒草地裏。3個月後,羅哲文拿出一份八達嶺長城維修計劃。梁思成抱病看完羅哲文繪製的草圖🧑‍🦯‍➡️,在圖上批了“整舊如舊”的意見。“老師提的意見,對我以後幾十年的文物維修工作都具有指導意義。他說古建築維修要有古意,不要全都換成新磚、新石,不要用洋灰……‘故壘斜陽’更覺有味兒。”1953年國慶節,修繕後的八達嶺長城向遊客開放,羅哲文和他的小毛驢又開始向嘉峪關、金山嶺、慕田峪等地進發🧪。金山嶺長城是單面墻🦹🏼‍♂️,羅哲文用山羊把磚馱上去,一只山羊一次只能馱兩塊磚👰🏿。他還爬過很多險隘之地👩‍🔧,“有一些地方單用腳上不去🍫,要手腳並用🪽,上面抓著🧑🏻‍🍳,下面蹬著🧖🏼‍♂️,才能上去🤘🏽,我曾經差一點摔死了。”

1984年👨🏼‍🦲,鄧小平為長城保護工作題詞“愛我中華,修我長城”,1985年,羅哲文和另外幾位專家共同起草報告,申報長城為“世界文化遺產”🚕,當年年底,中國正式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一直到2003年⚔️,羅哲文還以年近八旬的高齡,帶領考察團西出玉門關,沿絲綢之路尋訪漢代長城遺址🌇,並穿越了“死亡之海”羅布泊。一生為長城奔走,羅哲文被稱為“萬裏長城第一人”🏎。

1997年羅哲文在八達嶺長城

為保舊城上書周恩來

  1954年初,有一天羅哲文突然接到鄭振鐸的通知,讓他趕快去北海團城,整理一份包括測繪圖紙、文獻資料💇🏿‍♀️、文物照片在內的完整資料,盡快在《文物保護參考》雜誌上發表。羅哲文知道,這是為了保護北京舊城,漫長而艱難的戰役♥︎🦹🏻‍♂️。他的老師梁思成👩🏼‍🏭,在解放軍進城之初就呼籲,一定要盡力保護舊城古建。然而在轟轟烈烈的經濟建設熱潮和隨之而來的政治運動面前🫲🏼,舊城被大面積拆除,師生倆都心痛不已😽0️⃣。有一次中南海裏蓋新樓◻️,要占清音閣那塊地👂🏿,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特別要求,請國家文物局的同誌先來鑒定一下🤵‍♂️。羅哲文就代表文物局前去勘察,認為清音閣是珍貴的文物🧑🏽‍🚒,如果一定要拆,最好把物件分類編號🪤,異地恢復👨‍👦‍👦。這個意見獲得批準,清音閣最後搬到陶然亭公園重建,成為新中國最早異地搬遷的文物古建。

  但是同樣珍貴的北海團城,遇到拆遷令,就頗費了一番周折。當時有領導人認為🎆🫳🏻,北京城要改善交通,馬路一定要筆直寬闊🧑🏻‍🍼,團城擋了路,要拆🙍🏼‍♂️。羅哲文找梁思成想辦法,梁思成請了蘇聯專家參觀團城,上書說情也不行🤜🏼🦑,最後一直驚動了周恩來,才決定將中南海的西北圍墻向南移數十米👨‍🎓,計劃要修的馬路也順勢南移,這才避開了團城。

  1966年🙎🏽,“文革”開始,北京古建再遭劫難。有關部門下令🦵,為了修地鐵,需要拆掉建國門西南角的古觀象臺遺址👩🏼‍🦲。已被批為“臭老九”的羅哲文急壞了📵,自己帶著相機和測繪儀去建國門測繪攝影,又聯合北京天文館的專家,起草了一份《關於保護古觀象臺的報告》📀,又以“革命群眾”的名義,把報告轉送到了周恩來的案頭💆🏽‍♂️。周恩來下令地鐵施工繞開古觀象臺👩🏽‍🎓,還專門撥了一筆經費,用於古觀象臺的地基加固。

“文革”風雨中👳🏼‍♂️,羅哲文盡自己所能🎂,保護了一批古建築免於破壞☀️,但更多的珍貴文物遺址還是被砸毀拆掉了🍋‍🟩。他自己也因為幾次向周恩來上書🫧,被造反派盯上。造反派從羅哲文的檔案裏發現,羅哲文父親羅樹培當年是靖國軍裏“手持雙槍”的營長,而江青說過,小說《紅巖》裏的“雙槍老太婆是土匪”——“雙槍”胡亂一聯系,羅哲文就被打成了“土匪的兒子”,遣送湖北鹹寧“五七幹校”勞動改造。

為保護古建和長城一生奔忙

《羅哲文傳》作者張海燕認為👶🏿,羅哲文對中國古建築保護工作的貢獻,絕不遜於他的老師梁思成和林徽因:“大家願意說梁林🧑🏻‍🦲🎢,是因為梁林的身上光環太多了📟,而羅老先生沒有🏄🏼。這個時代,很多人會‘選擇性遺忘’,而我希望,我們能把羅老記住得久一些。”

  羅哲文生前似乎對此不以為意👘,他曾手書一幅字🛝,寫的是梁思成的詩:

  登山一馬當先✋🏼,豈敢冒充少年。

  只因唯恐落後🧝🏽,所以拼命向前。

  晚年羅哲文恰如詩中所述🦶🏼,像年輕時一樣四處奔忙,一刻不願停歇。在推進文保工作的策略上🧛🏼‍♀️,羅哲文與梁思成不同:梁是“泣血痛哭”👩‍👩‍👧‍👧,羅則贊同政府主導、專家咨詢🥐、公眾參與的辦法,努力推進更多“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想的是“多保護一個總比不保護好”🎾。羅哲文的弟子馬炳堅說,老人有時一早上要趕兩個會,家裏電話一天到晚響個不停。可請他去開會的人“一半尊重他的意見,另一半只是聽聽,該怎麽修還怎麽修。”開完會回來,羅哲文有時會對馬炳堅感嘆一聲:“我被當幌子了。”

  他的無奈和遺憾還有很多——京杭大運河申遺、蜀道申遺、在日本奈良為梁思成塑像🏃🏻,是三件羅哲文生前想做而未完成的事👩🏿‍🦲。他一直記著北京老城墻被拆時,梁思成失聲痛哭的樣子:“拆城墻就像扒我的皮,抽我的血。”1969年有一天,羅哲文路過西直門,看到城樓上搭起了腳手架,大驚⇒。一打聽才知道,西直門甕城被列為“破四舊”對象,要拆。羅哲文沒辦法,拿個相機每天去拍,眼看著城樓變瓦礫。那時梁思成已經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很多朋友和學生怕被牽連🦹‍♂️,都避而不見📝。羅哲文去醫院探望梁思成🌼,兩人無語垂淚。

  2012年初🚧,北總布胡同24號院也被拆了🐁👨🏼‍🦲,這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病床上的羅哲文還在念叨,他原本以為這次拆房子👨🏽‍🦱,是要在原址上建梁思成紀念館的👨🏼‍🦱。

  摘自《文史參考》2012年第12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