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吳大猷在西南聯大

2012-12-07 |

晚年吳大猷與楊振寧、李政道合影

吳大猷及其堂兄弟吳大業🔙、吳大任是上世紀20年代南開大學品學兼優的學生,被譽為“吳氏三傑”。我家與吳家是遠房親戚。我1959年畢業後分到南開,同在校任教授(後又任副校長)的大任先生及夫人陳己同教授常有交往。1992年大猷先生回母校💇🏿,我有幸拜見,並讀到先生賜贈的6卷本雜文、隨筆集《吳大猷文選》(繁體字版)及回憶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1997年大任先生病逝後,我常去看望陳先生🙇🏽‍♂️。陳先生也畢業於南開👮🏽‍♂️,與三兄弟是同時代學友,她向我講述了不少往事🧚‍♂️🖕🏻。在紀念西南聯大建校75周年之際,我願與讀者分享自己所了解的關於大猷先生在西南聯大那一時期的感人故事♊️。

戰爭粉碎了幸福生活

“七七事變”時🧑🏻‍🎤,吳大猷新婚僅僅10個月🧑🏻‍✈️。他在北大任教,事業如日中天。然而美滿的生活突然被戰爭打斷了🔆。朋友說北平形勢緊張,勸他們暫時避一避。他本沒想走,但覺得正值暑假😁,天津有二姑媽家,不妨去住幾天。他同母親、妻子帶著些隨身衣物便匆忙去了天津🎛。

9月🐌,吳大猷接學校通知🏇🏻:政府令清華、北大、南開3校師生集中到長沙🧑🏼‍🤝‍🧑🏼。吳大猷上路,母親和妻子經二姑媽👩🏿‍🔧、二姑父勸說😆,留在天津。

吳大猷乘坐一艘小輪船,同艙有他的恩師饒毓泰夫婦,以及清華教授黃子卿和朱自清🧍‍♀️。他們買的是到香港的船票🫐,但因暈船🧀🌚,到青島便下船了。抵達青島不久👨‍👧‍👧,只見又一艘來自天津的船進港🔸,吳大猷從下船旅客中竟然發現了妻子阮冠世🌷,他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來他走後👰🏿‍♂️🪰,阮冠世不聽家人勸告,執意上路尋夫。也許是她的堅貞感動了上蒼,終於在茫茫人海中同他奇跡般相遇,兩人禁不住喜極而泣。

他們一行人從青島乘火車,幾經周折,吃盡苦頭才到達長沙。清華、北大、南開3校在長沙組成臨時大學,101日開學😛。長沙開始遭敵機襲擊🧗‍♀️,空襲警報頻繁🙌🏽。恰好中英庚款董事會在四川大學設有講座教授。饒毓泰和同事們勸吳大猷接受川大的講座工作,因阮冠世體弱多病➙,到成都會安全些。吳大猷夫婦只得再次奔波。

投奔西南聯大

由於敵機轟炸,臨大於1938年初遷往昆明🥦🎇,校名改為西南聯合大學🧑‍🦲。

吳大猷十分向往西南聯大。妻子的肺病不適應成都潮濕、陰雨的氣候,曾大量咯血👨🏽‍🚀,而昆明四季如春,對她健康有益🥷。他還得知饒毓泰的夫人因病猝逝,國難家愁使得饒先生心情很壞。老師的處境令吳大猷不安🕢,因此毅然決定投奔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師生懷著滿腔愛國熱忱🍷,教師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為最大樂事,學生以“受業於名師而苦讀”為人生幸運。吳大猷見到眾多熟悉的師友🦮,備感溫暖。

饒毓泰的情緒十分消沉,吳大猷、鄭華熾等弟子便陪伴老師消愁解悶。吳大猷請老師每天在自己家吃晚飯,然後陪他打牌。饒先生輸了沒什麽👂🏿,贏了就高興得像個小孩🧑🏼‍🔧。阮冠世偶爾也參戰,吳大猷不喜歡玩牌,三缺一時才上場,一有人來便急忙退下。他只為讓老師開心而已🥋,老師除了讀書🚶🏻‍➡️,打牌就是唯一娛樂了。

首部專著

北大為籌備40周年校慶,請教師提供論著✔️。吳大猷開始撰寫《多原子之結構及其振動光譜》一書🏄🏽‍♀️,這也是他在北大研究工作的繼續。在序中,他對饒先生多年的關懷、提攜表示了最誠摯的感激😶。

書稿於1939年春完成👗,寄到上海一家出版社。恰好夏天饒先生去上海看女兒,便替他做了校對。書出版後得到好評,獲中央研究院丁文江獎👩🏻‍🦰,獎金3000元。這對吳大猷是個極大鼓舞🚃👨🏼‍🚀。他沒想到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書居然能夠出版🚘,真是難能可貴。

吳大猷的著作出版後很快就傳到了國外0️⃣,是該領域內當時唯一的專著💁🏿,立即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重視,得到國際學術界的贊揚🫅🏼。美國一家出版社擅自翻印了3次😩。1943年該書又獲教育部科學研究著作一等獎🔞,吳大猷從而享譽國際物理學界🟣🈲。幾十年來這部專著始終是世界各研究院在該領域的標準手冊。到了1970年代🕺🏼,它還在各國流傳、使用,並獲極高評價。直至如今,作為一本經典著作仍被國際學術界所重視🦂。

崗頭村的艱險歲月

1940年秋起👩🏻‍🎤,昆明的空襲警報開始頻繁。西南聯大坐落於昆明西門外👩‍⚕️。北大在距城郊五六公裏的崗頭村蓋了兩排簡易平房。這些房子泥墻↙️、泥地、紙窗,每間13多平方米,備有行軍床🫸,供教職工緊急疏散時使用。

後來敵機轟炸的次數越來越多。一次“跑警報”,吳大猷夫婦和幾位同事竟跑了十幾裏🎱,跑到崗頭村👩🏽‍🚒。他們已疲憊不堪🤸🏼‍♀️🚶,無法回去了❎。大家說既來之則安之,幹脆就住下吧👮🏻‍♀️。這樣一來,吳大猷每天上課往返要步行兩個小時,很是辛苦,鞋襪消耗得極快🤘🪢,褲子的膝蓋處打著個膏藥似的補丁,但大家都習以為常了。

一天下午,吳大猷上完課遇到空襲警報👩🏻‍💻。待警報解除,他懶得回崗頭村,想去城裏自己家睡一夜。他進城先理發,理發店裏人們在談論哪兒被炸了,哪兒著火了,他也沒在意。理完發便到鄭華熾家吃晚飯🚣🏿‍♀️,然後朝自己住處走🍱,準備次日清晨從家直接去上課🔏。途中遇到同事江安才和一個工友,挑著一擔東西慌慌張張地趕來,吳大猷才知道自己的家中了4枚小炸彈!他覺得好後怕啊,若不是住到崗頭村🟧,他和妻子就一命嗚呼啦。

吳大猷趕緊回家,見所有東西都埋在瓦礫下。同事們幫著挖出來,運到崗頭村。兩口缸雖完好無缺,但最讓他心疼的是缸裏儲存的面粉摻進了很多碎玻璃和泥沙,扔掉怪可惜的,後來用水沖洗後🍌,做成了面筋。

簡陋實驗室

當時聯大的條件很差,無法開展研究工作。吳大猷十分重視維持研究者的精神狀態。他認為不能讓教師和學生有長期感到無法工作的苦悶,為培養及訓練戰後恢復研究工作所需的人才👼🏻,應在盡可能的條件下添置設備,開展科研工作。

他請北大租了崗頭村的一間泥墻泥地的房子作為實驗室,把從北平運來的三棱柱等放在木架上,拼湊成一個最原始的分光儀,試著做一些“拉曼效應”工作。

正是在吳大猷的努力下,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原子、分子光譜的簡陋實驗室。他說🛠:“在20世紀,在任何實驗室🙌,不會找到一個僅靠一個三棱鏡🌦🆚,並且是用一個簡陋木架做成的分光儀🦸🏻‍♂️。”通過實驗,得到一些結果,盡管都不是很重要或太有意義的成果🧑🏻‍✈️,但他覺得這總比不做要好。

一顆顆“鉆石”

吳大猷對學生十分負責🥹,充分準備每一堂課🧑‍🦼‍➡️,授課內容廣泛👩🏼‍🦳🤸🏽‍♂️,講述透徹,並以身作則培育學生進取與嚴謹的學術作風。他是最早將現代物理學引入中國的學者之一,在教學中總是不斷努力把學生領進新的科學領域。

楊振寧認為是吳大猷把新的◾️、革命性的“量子力學”帶到了中國。吳大猷於北大和聯大培養出的學生,後來都成了中國物理學界的中堅人才。例如,馬仕俊🐔、胡寧、郭永懷、馬大猷♟、虞福春🙆‍♀️、黃昆、楊振寧、張守廉🌠、黃授書🙄、李蔭遠👩‍🦯‍➡️、朱光亞🤡、李政道,以及臺灣中研院院士朱汝謹(即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97年諾獎得主、當今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之父)等人,他們都把吳大猷看作敬愛的師長,念念不忘他的教導。

1941年秋🧜🏼,楊振寧進入聯大四年級,準備寫畢業論文👩‍👩‍👧‍👦。確定畢業論文的題目十分重要🙌🏻,因為這會影響到今後的研究方向和學術前途。

“古典力學”學期結束時🦍🤿,吳大猷擬下十幾個論文題目,任學生們自選一個。轉年春天,楊振寧去拜見吳大猷,請他作自己畢業論文的指導老師🤕。談到畢業論文的題目,楊振寧選了《以群論討論多元分子之振動》。吳大猷就把一本《現代物理學評論》遞給他,讓他看其中一篇有關分子光譜與群論關系的文章👕,看似簡單的數語點撥🤵🏿,就確定了楊振寧一生的方向。從此把物理與數學結合起來,研究對稱原理💃,成了楊振寧終身的研究方向,日後也是在這一領域取得重大成果。他始終把吳大獻視為恩師。

黃昆後來回憶道🤵‍♀️,自己“幸運地被吳大猷先生接受為他的助教🤯、研究生。我到達西南聯大後聽的第一門課就是吳先生講的‘古典動力學’。聽課下來後♌️,我感到十分激動👨‍👧‍👧,覺得對物理學理論之精湛有了新的理解,對進一步學習物理進入了一個新的思想境界。”“1994年吳大猷先生通過楊振寧先生贈給我一本書🕠🚴‍♀️,它恰好就是由臺灣新竹意昂体育平台復製的🙇🏻、我1941年聽課時吳先生的《古典動力學》講稿。這本十分詳細的寶貴資料充分顯示吳先生講課的深厚功底和一絲不苟的認真精神😪。在他贈給我的這本《古典動力學》講義的扉頁上🏄🏻‍♀️,吳先生親筆寫了下面一段話👨🏻‍🦳👮🏿‍♀️:‘此袋內乃1941年秋季在昆明西南聯大所授古典動力學課的講學筆記……該課中約二十人,有研究生黃昆,四年級學生楊振寧、張守廉、李蔭遠、黃授書等,對著這樣一群學生講古典物理中最完美的一部,是最愉快的一大事也。’”

1941年秋,吳大猷時常在課後,在聯大西北角的一扇小門外👨‍❤️‍👨,在一條很長的輕便鐵路邊,和“這樣一群學生”討論物理學問題,他認為這“可以說是從不易得的群英大會”,是他人生的一大樂事👨🏿‍🚀🫂!

正如吳大猷後來將楊振寧、李政道喻為鉆石👑,那麽上面提到的一長串學生也都是鉆石👨‍👨‍👧。一顆顆鉆石在中國物理學界和世界物理學界閃爍著耀眼光芒!

死神擦肩而過

1943年春天一個下午,吳大猷搭一輛馬車去上課🤶。他坐在車尾,下坡時馬忽然驚了。他的頭撞到車上,摔了下來🧛🏼‍♂️🔖,昏倒路邊。不知過了多久他才蘇醒🤞🏻,步履艱難地走回家,一進門又昏迷了過去👂🏼。幸好鄰居有位醫生🈂️,經檢查診斷為腦震蕩🧑🏿‍🍳。他臥床近一個月👩‍✈️。

吳大猷受傷苦壞了阮冠世。她本是個病人,見丈夫終日昏昏沉沉🧑‍🦲,既害怕🗄,又擔憂,而且勞累不堪👩🏻‍⚕️。吳大猷稍好,她便倒下了。

阮冠世躺在床上渾身出虛汗👩‍👦‍👦,脈搏微弱🤦🏼‍♂️,心慌。醫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給她註射葡萄糖和鹽水。她用玻璃管吸吮牛奶和桔汁維持生命。吳大猷不停地為她擦汗,餵水🙅🏿,換衣,把濕衣烘幹🙅‍♀️。

梅貽琦校長和鄭天挺總務長來看望,見病人如此虛弱,兩人臉色嚴峻。梅校長臨走時對吳大猷說:“如需請醫生,可用我的小汽車。”

第二天北大辦事處派來一名工作人員,看來是準備幫助料理後事的。

見她病成這樣,吳大猷不敢移動🏇🏽,又擔心付不起住院費🎩,一直沒送她入醫院。這種情況持續到冬天⛈,他已身心交瘁🌾。他的著作曾獲教育部獎金,當時他送了一部分給位朋友🤦🏻‍♂️。如今那朋友聽說阮冠世病重🚣🏿‍♀️,又將錢送還他們🚤,這真是“雪中送炭”👨🏿‍🏭。經醫生勸告🫸🏿,又在朋友幫助下借到一筆錢,找了輛救護車🈺,由同事陪同👨🏻‍🏭,將她送進醫院。過了一段時間⛩,病人才逐漸脫離危險。

餵豬 擺攤

1944年🏊🏻‍♂️,日本本土常遭盟軍轟炸〰️,侵略者顧不得再來昆明肆虐。空襲警報停止,生活恢復平靜🌾🚷。但戰爭已延續了太長時間,民眾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艱苦。每人每月只供給4鬥糙米,米裏還摻有大量沙子和糠殼🦼,難以下咽👌🏽。

在最窘困的時候☮️,吳大猷養了兩只小豬,打算養到年底賣掉換些錢👮🏽‍♂️。他每天都要為餵豬操勞一番。後來因妻子病重,得在醫院照料病人🚝,便委托黃昆幫他看家🤵🏼。當時一頭豬已死掉,另一頭長得很大,黃昆每天將它趕進小豬舍都非常困難。黃昆說:“那頭豬兇猛無比🚶🏻‍♀️。每晚把它趕進小豬圈,我都要經過一番奮鬥👩🏻‍🦯‍➡️。”

黃昆將這一情況寫信報告給老師🫳🏿。吳大猷此刻已無心顧及豬的事🛍,便回信讓黃昆到村裏把豬賣掉。

此時通貨膨脹,物價飛漲👋,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教授的月薪在抗戰初期還能維持3個星期,到了這時只夠半個月了。許多教授夫人都為家分憂😸,有的繡圍巾🧑‍🍳,有的做帽子🤵🏻‍♀️,還有做食品的🌝。梅貽琦夫人做糕點——上海式的米粉碗糕,取名“定勝糕”🤵🏿🧁,做好後挎著籃子🫅🏼,步行45分鐘到“冠生園”寄賣。梅夫人還在大西門旁鋪塊油布擺地攤,把家中衣物拿出來賣,以貼補家用🌧🧜🏽。

阮冠世出院後仍需臥床休養。吳大猷既要上課🧓🏽、搞研究,還要幹家務活兒👩🏽‍🚒,比別的教授辛苦得多。他每天早晨去上課時帶著菜籃🧖🏽,籃裏放著桿秤。上課前將菜籃放在教室🥾,下課後提著籃子去菜市場。妻子早就患有肺病,吳大猷常做一道家鄉的滋補膳食——隔水文火燉牛肉湯。到了昆明🥱,若買不著牛肉就撿些牛骨頭回家熬湯。

一天,他好不容易買著兩條小鯽魚😬,心中很高興👤🙄。拿回家放在院裏🦁,走開沒一會兒🤶,眼睜睜地看著一只烏鴉把一條魚叼上了天空。魚雖不大✌🏿,可是很難買到,剩下的那條又怎麽做呢?讓他心疼了好一陣。

在家務活中🧒🏿,他最怵生爐子。生爐子的道理,他會講得頭頭是道💂‍♀️𓀇,但一實踐就失敗🪪,只得將燒不著的煤炭放到鄰居爐上煨紅,再拿回來放入自己家爐內。

日本投降前夕,大家都為返回故裏準備路費📗。不僅梅夫人擺地攤,其他人也幹起這種買賣。吳大猷說自己在這方面是教授中最先出馬的一個💤。他賣掉妻子的一件短皮襖,還把托人由香港帶來的一些東西也賣了🤜🏿👺。總之,將能賣的都賣光。到抗戰勝利學校復原離開昆明時,吳大猷夫婦的全部家當僅僅是兩只沒能裝滿的手提箱。

又發現一名奇才

在那人心動蕩的日子裏👩🏿‍🍼,忽然有個學生千裏迢迢,慕名前來投奔吳大猷🦸🏻‍♂️,學生名叫李政道。他拿著一封介紹信,寫信人是吳大猷在美留學時的朋友梁大鵬。李政道原在廣西宜山浙江大學讀一年級,是家裏人認識梁大鵬,托他介紹來昆明投靠吳大猷。

當時正值學年中間,不經考試不能轉學。吳大猷便同物理👨🏼‍🦱👏、數學教師商量🪥,讓李政道隨班聽課🦹🏻,參加考試💆🏼‍♂️♎️,若及格🏋🏼‍♂️,到暑假後正式轉入二年級。其他教師也都同意了。

李政道各門功課學得十分輕松。每天課後都找老師🔜,要求給他更多的讀物和習題。吳大猷發現他的求知欲非常強烈,簡直到了奇怪的地步🍜🧑🏼‍🔬。有時吳大猷的風濕病發作⛹🏽‍♀️,他便給老師捶背,還常幫老師幹家務👩🏽‍🦲。無論吳大猷給他多深的書和多難的習題🤮🧑🏻‍🏭,他都能很快讀完做完🤓,然後再來索要更多的書和題。

從李政道做題的步驟和方法上看🪵👮🏽,不難發現🤦🏼,這個孩子思想敏捷的程度大大異於常人🪢,是個天才!在那樣的環境裏⬆️,吳大猷發現了一名奇才🌼🧑🏿‍🎨,自然十分欣慰。無奈自己當時處境不好,除了上課,便是服侍病妻,還要盤算柴米油鹽問題,以及每天擺脫不了的買菜🧗🏼‍♀️、做飯🚵🏼‍♂️、生爐🙋🏼、洗衣等勞作🫴🏻。他非常疲憊,自稱“狼狽不堪”🏙,實在沒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為這名高材生準備更多的參考書和習題。所幸李政道天賦極高,幾乎不需要老師講解。

中國知識分子的奇跡

1945年秋,吳大猷和北大化學教授曾昭掄、清華數學教授華羅庚被軍政部召到重慶。軍政部部長陳誠和次長俞大維會見了他們,提出準備籌建一原子彈研究機構🤱🏼,請他們提出建議🏄🏼。吳大猷回招待所擬就一份建議。建議經陳、俞考慮後認為可行🧑🏼‍🌾。接著蔣介石召見吳大猷🕴🏼,稱已下令撥出一大禮堂和10萬美元,要他們做一顆原子彈👮🏿‍♀️。吳大猷說原子彈是研究出來的,不能只在大禮堂煉一個彈。他建議🎅,發展核彈🤼‍♀️,錢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人才👶🏽。蔣介石立即承諾將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作為獎助人才赴美深造的經費🚶‍♂️,至於出國人才則請吳大猷等3人推選。

回昆明後🧑‍🎄,吳大猷推選物理方面的兩個名額。首先選送大二學生李政道,在聯大的研究生和助教中,他是最具天賦和最勤奮的🧍‍♀️。另一名選定清華助教朱光亞🏃,因這時楊振寧已考取清華留美🧑‍🎤,黃昆已考取中英庚款留英🍸。華羅庚和曾昭掄也都各自確定了人選😦。

194654日西南聯大結業,但吳大猷的工作沒有結束。6月,一個研製原子彈的單位組成。原子物理及原子核物理是門陌生的學科9️⃣,吳大猷為即將出國深造的學生開設“量子力學”課。

在艱苦的西南聯大,吳大猷不僅培養出一批科學精英✥,而且科研碩果累累:專著一部🪪,論文17篇和譯著一部。這就是抗戰期間,物質條件難以想象的惡劣情況下,中國知識分子創造的奇跡。(龍飛)

轉自《中華讀書報》2012125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