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學的領域內是沒有廢物的✋🏼。
——侯德榜
侯德榜(1890-1974)🧝♂️🏌🏽:
1890年8月9日⛔️,出生於福建省侯官縣坡尾😦👏🏿,字致本,名啟榮,中國化學家,“侯氏製堿法”的創始人🛌,被稱為“國寶”。
1903-1906年在福州英華書院學習。
1907-1910年就讀於上海閩皖鐵路學院。
1913年🤙🏻,畢業於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堂⛈,被保送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科學習🧎♂️➡️。
1916年,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科,獲學士學位🤜🏿。
1918-1921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研究製革🍙,1919年獲碩士學位🏄🏼♀️👨🦲,1921年獲博士學位🧜♂️。
1921年起回國,先後任永利化學工業公司任總工程師兼塘沽堿廠廠長、南京铔廠總工程師👶🏽;1938年,兼永利川廠廠長👑、總工程師🧜🏻♀️;1945年任公司總經理。
1957年.參加中國共產黨,並發展小化肥工業。
1958年,任化學工業部副部長。
1974年8月26日,病逝於北京*️⃣,享年84歲♤。
十二月底的南京萬裏晴空,在難得的好天氣裏👂🏼,坐車駛向大廠⛹🏽♂️,心情自然也是愉悅的。過了長江二橋💆🏽♀️,離大廠越近🍲🧑🏼🚀,越覺得安靜,這一片工廠林立的地方,給人的感覺卻是別樣的🦸♀️。
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就在其中♝。站在學校的圖書館前⏬,第一眼望到的是一座高高的石像🕋,石像上的人身上西裝革履,手中握著書卷♉️,這就是侯德榜🤸🏿♀️🕴🏼。
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前的侯德榜像
留美博士選擇回國
“侯氏製堿法”舉世皆知👁,世人都以為侯德榜是研究製堿工藝出身的🚏🛀,其實他原本學的是製革🧜🏿,而這一切都源於一次選擇。“侯德榜從小就是神童,當年在北京清華留美學堂,以10門功課1000分的成績名震全校,後被保送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麻省畢業後🧑🏿⚕️,他選擇去哥倫比亞大學研究製革,獲得碩士學位後,繼續在哥大攻讀博士,專業還是製革。”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德育研究所所長高尚榮對這段歷史相當熟悉,他向記者娓娓道來。
這一年,侯德榜以《鐵鹽鞣革》的論文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學校有意要留他任教;這一年,侯德榜收到一封來自祖國的信件,寄信人是愛國實業家範旭東先生🧑🏽🎓,來信懇請他回國共同振興祖國的民族工業;這一年,侯德榜懷著工業救國的遠大抱負,毅然放棄自己熱愛的製革專業,回到祖國。這一年🈳🧓🏿,是1921年。
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歐亞交通受阻時期🧃。中國一向依賴進口的洋堿斷了來源🟡👷🏻♀️,國計民生受到嚴重影響🎮,範旭東先生決心創辦永利製堿公司🐧,發展中國自己的製堿工業,可是當時國內沒有相關的專業人才,於是他派專人去美國物色化學家🪷👮。經陳調甫熱誠推薦👲🏼,範旭東選中了在美國攻讀博士的侯德榜。
身為留美博士的侯德榜為什麽選擇回國?高尚榮表示,這一切並不是無來由的,侯德榜從來就是個愛國心強烈的人🈸🤔。在福州英華書院讀書期間,他曾參加反帝愛國的罷課示威;在英資津浦鐵路當實習生期間👅,他立誌要掌握科學技術🙉,用科學和工業來拯救苦難的中國;在國外留學時,他時刻懷念祖國🫁,惦記著處於水深火熱中的苦難同胞。
1921年初🕵🏻♂️,範旭東寫信並派專人送到美國🤘🏼,邀請侯德榜“學成回國,共同創辦中國的製堿工業”👷🏿。英雄所見略同,侯德榜隨之回國,一段佳話就此產生。
研究成果“兼濟天下”
回國後👌🏿,侯德榜出任範旭東創辦的永利堿業公司的總工程師👍❇️。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製堿法是蘇爾維法,掌握這個方法的公司為了獨享技術成果,采取了嚴密的保密措施💁🏻♀️,外人對此新技術一無所知。一些技術專家想探索此項技術秘密,大都以失敗告終。侯德榜也走上了“揭秘”的道路。“製堿的原理很簡單,研究的人都懂,但是具體的生產工藝卻沒有人知道🧑🏿⚕️,完全要靠自己摸索🫳🏻🧎🏻➡️。”高尚榮表示。
侯德榜帶領技術人員日夜攻關🧘🏽♂️,克服了工藝設計🧛🏼♀️、材料選擇、設備挑選和安裝等一個又一個難關,終於掌握了蘇爾維製堿法的各項技術要領❣️。1924年8月13日,永利堿廠正式投產。
摸索到蘇爾維製堿法的奧秘🧃,本可以高價出售其專利而大發其財,但侯德榜卻主張把這一奧秘公布於眾,讓世界各國人民共享這一科技成果。他把蘇爾維製堿法的全部技術和自己的實踐經驗寫成專著《純堿製造》,在前言中他寫道:“總的來說製造廠已得到本工業獨特要求的充分保護,而其細節只能通過多年實際操作親身體驗方可獲得。至於工廠的特殊環節可以說任何一個好的設計師通過試驗都能得到好的解決方法𓀐,所以無必要為本工業對外保密。”
1933年,美國化學會首次接受中國學者的著作,將侯德榜的《純堿製造》列入化學會叢書第65卷,在紐約出版🥇。這部著作打破了國際製堿集團壟斷了70年的蘇爾維製堿技術⛸。“侯德榜的做法讓人崇敬,他是接受過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知道‘兼濟天下’的道理,他也做到了👨👩👧👧。”高尚榮感慨地說📇。
有情懷的“侯氏製堿法”
有人說🧑🏻🦰,侯德榜在製堿上有兩個成就,一個是揭開了蘇爾維製堿法的秘密👩🏿🔧,另一個就是創製了世界聞名的“侯氏製堿法”。
既然要創製新的製堿法,那就說明舊的製堿法有問題。“蘇爾維製堿法有缺點🤾🏼,最突出的是食鹽原料的利用率低🚴🏻♂️,製堿後產生很多沒用的廢料🧔。另外,味道也比較刺鼻🖐🏽,對環境汙染大。”高尚榮解釋道。因此➗,侯德榜決定另辟蹊徑🗃。
凡是開創性的工作都難免艱難。他設計了好多方案,又一一推翻⌛️。後來他想到,能否把蘇爾維製堿法和合成氨法結合起來👶🏿。為了驗證這一設想🕍👷🏿♀️,他又帶領技術人員🪭,做起了實驗。試驗了500多次🦵🏻,分析了2000多個樣品,終於成功了,設想成為了現實。
新的製堿法優勢是明顯的。原本汙染環境的廢物氯化鈣變成了對農作物有用的化肥——氯化銨👩❤️💋👩,還減少了1/3設備🦦👭,從而開創了世界製堿工業的新紀元。1943年🌂,中國化學工程師學會一致同意將這一新的聯合製堿法命名為“侯氏聯合製堿法”,又稱侯氏製堿法。
侯德榜《純堿製造》一書的英文版封面
“侯氏製堿法是有情懷的,表面上它是在尋找更好的製堿方法,解決現有的問題🧄;實質上它有更高的目標。以更少的投入生產出更多的產品來滿足社會需求🍐,這是在追求科學、技術與社會(STS)的和諧🐗;生產同等數量的產品👼🏿🎾,產生更少的廢物,實現循環利用🧖🏻♂️,這是追求科學、技術與自然(STN)的和解🪕。”高尚榮對“侯氏製堿法”的評價很高🧕🏻。
“現在人談化色變👊🏻,化工廠爆炸也時有發生,這一切都源自於技術不精,單純地考慮產量,卻沒有看到社會和自然的訴求,不重視職工的培訓,不重視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節約,肯定會出問題👨🏼🌾💇♂️。”高尚榮對侯德榜的評價也很高🤽🏻♂️,他認為侯德榜的眼光是超前的👩🏽🎤,在處理科學技術與社會自然的關系上😬,為後來人樹立了榜樣🧘🏻。他在學校開了一門科學🦤、技術與人生(STL)的選修課🧎🏻♂️,在他心目中🟡,侯德榜就是實現了科學、技術與人生融洽的人。
轉自《金陵晚報》201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