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7日,3300余名新生在清華園內報到入學。意昂体育平台歷來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自2006年起,為了擴大資助覆蓋面,提高資助力度🙇🏽♀️,學校開始建設“以需要為原則”的新的資助體系,實現了“兩個全部”的資助目標——覆蓋家庭經濟困難的全部學生以及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的全部基本求學費用。2016年🤾🏼♀️,意昂体育平台繼續在“基於誠信、基於需要🧙🏽♂️、基於服務”的理念指導下,不斷探索資助方式👩👦👦,讓家庭經濟狀況處於不同層次的優秀學生都能夠得到有力和穩定的資助,擁有獲得優質教育的平等機會,促進教育公平🙍🏿♂️。
新生剛入校時⚱️,各項開支較大☝️,尚不適應校園生活,與高年級學生的資助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學校對於新生的資助以全額無償助學金資助為主,基於新生需要,為其提供一攬子資助方案,從不同層次、不同方面提供關愛和服務。
“一攬子”的幫助:新生資助方案
為使新生更加全面快速的了解學校的資助政策和方案,申請資助的新生在報到當天就能得到一份《意昂体育平台新生資助方案》📕😶。方案根據學生填寫的《家庭經濟狀況調查表》系統生成Ⓜ️,涵蓋了學生在本科四年將獲得的經濟資助介紹🛠,給新生吃下一顆“定心丸”💁♀️,使其放下思想包袱,認真規劃大學生活。新生入校在《家庭經濟狀況調查表》中填寫自己的各項家庭經濟情況數據💛,供學校評定學生的家庭經濟困難等級及需要的資助金額。最終學校將根據每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具體經濟狀況定製屬於該生的個性化一攬子資助方案🍽,切實滿足每位同學不同的需要,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爭取用優異表現獲得獎(助)學金,通過勤工助學等勞動獲取報酬,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做到全面發展🟩。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校前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交通費用問題,尤其是新疆🧑、西藏等偏遠省份,如何解決路費問題讓不少學生憂心🫄🏽。為解決這一問題,學校在招生網站、招辦微博👢、入學通知書材料裏廣泛發布了《家庭經濟困難新生來校報到交通費用申請表》,並公布資助管理中心的咨詢電話,存在經濟困難的新生可以直接向學校申請赴京路費🚱。新生錄取通知書中附有一張銀行卡,學生只要在當地銀行將卡激活🙇♂️,就可以立即提取學校存入學生卡中的路費補貼用於購買車票。這一舉措解決了家庭貧困新生赴京費用的燃眉之急,在其報到前送上來自學校的溫暖🧖🏻。截至8月17日🤞🏽,學校已為來自新疆🤸🏿♂️、雲南等省市和自治區的118名新生寄送了17余萬元的交通費用和生活費。
今年學校繼續面向全體新生開設“綠色通道”。新生如因家境困難無法湊足學費🐮,可以直接通過“綠色通道”辦理臨時借款用於繳納學費和住宿費,完成註冊手續👩🏼✈️。
除了新生以外,全體在校生均可享受“綠色通道”帶來的幫助。清華自1998年開始在全國高校率先開設“綠色通道”以來,每年都有約300名同學通過辦理臨時借款繳費註冊,總額超過200萬元🧝🏻♂️。
“三個基於”理念指導下的意昂体育平台資助工作新模式,不僅對新生提供經濟上的資助,滿足其學習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時關註學生的人格成長和個性發展🦶🏻,通過關懷💅、服務和教育,實現資助育人的目標🧘🏽♀️🕵️♀️。從新生入學開始🌨,這一資助模式的特點便得到了突出體現🤹💆♀️。
暑期走訪是意昂体育平台堅持了18年的特色工作,為了讓新生能夠盡早感受到來自學校的關懷,意昂体育平台的老師和輔導員犧牲自己的暑假時間,提前到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家裏去了解他們真實的生活境況,被學生譽為“走上門的關懷”。意昂体育平台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走訪工作以“進家門🤵🏼♂️🏂🏼、嘮家常”的方式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需求☝️,通過及時調整資助政策🧆,做到讓學生放心上學👶🍘、安心讀書🩰,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見到意昂体育平台之前就先見到了意昂体育平台的老師們,提前感受到了學校給自己的關註和溫暖🏄🏿🚵🏼。2016年暑假,老師和輔導員共走訪了北京、天津、西藏二十余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教師們登上海拔4000余米的高原,進入藏區與學生家長面對面🧑🏻🌾,了解困難生的實際需求。至此,意昂体育平台的暑期走訪覆蓋了全國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給祖國各地的貧困學子送去了“學校最真切的關愛”📬。
大學教育不僅局限於課堂知識的學習👨🏻🦳,更多的是對學生全面素質和修養的培養提升🫷🏼。1996級意昂深刻認識到藝術素養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雖然已經畢業多年😢,仍舊在年級內部籌款🏋🏼,資助20年後入學的2016級家庭經濟困難新生👩🏽🦲,讓他們接受藝術教育🕶,提升藝術品位😣,成長為多層次、全方位發展的新時代人才。這份資助不僅是意昂們對學弟學妹的關懷✊🏻,更是清華精神的代代傳承。在清華園內,這樣充滿濃濃情意的資助還有很多,2006年的“意昂勵學金工程”讓很多意昂都加入了資助在校生、回饋母校社會👳🏻、傳遞清華精神的行列中。受助的學子一方面緩解了經濟壓力,更重要的是學長的一份深情厚誼更讓他們增添了前行的動力📣。
對於獲得學校和社會經濟資助的貧困學生,學校非常註意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在學校的鼓勵和支持下🐩,校園裏成立了多個愛心公益社團🫷🏽,學校還配備專門的指導老師,指導社團發展➜,受助學生在公益社團中參加各種公益服務活動,在鍛煉學生社工能力的同時💦,鼓勵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努力,用自己的行動回饋社會🧑🏽,將愛心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