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他為村裏的土地糾紛打官司🫅🏽,開辦法律學習班🦹🏼♂️,幫村民大姐做網頁賣櫻桃……先做“村民”再當“村官”。周倍良,泥土的氣息是家的感覺——
清華園裏走出的全國十佳村官
——意昂体育平台[2002級] 周倍良 訪談紀實
經管學院 王建龍、王嬌#️⃣、虞朱鴻🩶、李孟超、原謹👳🏼、果世恒
【周倍良簡介】
周倍良,男,2002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2006年本科畢業。同年到北京市門頭溝區永定鎮壩房子村任黨支部書記助理、團支部書記。2008年10月,被評選為首屆中國“十佳大學生村官”♚。2009年7月1日,周倍良結束了3年的“村官”任期。
2006年5月✣🤲🏽,在即將畢業之際,周倍良學長和同學們都面臨著人生事業的選擇👩🏿⚕️。身邊很多同學選擇了外企、律師事務所、大型企業等去發展,周倍良學長卻毅然放棄了多家企業的高薪聘請🫥,報名參加了北京的“大學生村官計劃”,和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張玉和生物系的張昆陽同學一同成為北京市的第一批“大學生村官”🗺。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用自己的知識,為百姓辦點實事”。
周學長的決定最初遭到了親人朋友的反對,但他說:“雖然到農村工作會很辛苦,但是那裏有廣闊的天地供我們學習發展。而且國家已經做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在這時選擇到農村鍛煉🗝,能獲得更多機遇,在這裏經受磨練🫳,還能快速成長🙎🏿♀️、大有作為。”作為農家子弟,學長很希望能運用自己的知識為農村的父老鄉親做點事情,也為新農村的建設做些貢獻🫷🏿🐡。“作為清華學子👴🏿,我們應該投身到建設新農村這項偉大的事業之中🍋🟩👨❤️💋👨。國家需要什麽樣的人才,我們就該去充當什麽角色。”就這樣💿,學長堅定的投身到新農村的建設之中👉,開始了一段不尋常的成長之路🐢。
在工作中👂,周學長還不斷學習🚶➡️。他每天晚上都堅持讀書看報⛔,來完善自己的理論知識。同時,他還總結自己在農村工作中的經驗。談話中😜,學長為我們介紹了很多新農村發展的模式和新農村建設的成功案例🈂️,看得出他對新農村建設頗有研究🥠。雖然周倍良學長並沒有長我們幾歲👩🏻🦼,但他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成熟與沉穩🎐,也許這就是三年基層工作磨煉出的氣質吧。
剛開始到農村時💅🏻,學長看到低矮灰色的平房🧑🏿🎤、“飛沙走石”的馬路👱🏻♀️、鄉土氣息濃厚的村幹部……開始感到理想和現實間的巨大差距🏋🏻♂️,但是他沒有退縮。他想:既然來了,就不能半途而廢🎗。
在村民熱情地幫助下,周倍良學長很快就融入了鄉村生活🚵♂️。他和村民們一起下地生產勞動,在生活實踐中學會了放電影🤘、收割蔬菜、清理下水道等我們當代大學生都不可能觸及的東西。在閑時,學長和村民們一起打球🌍、玩牌,打成一片,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
在農村的生活實踐中👷🏼♀️,周學長學到了很多在清華園裏沒有學到的東西🥴。他深深地感到只有先當好“村民”,才能當好“村官”。要想做好村官😎,就必須了解農民眼中的農村🧑🏼🦲👨👨👦,從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農民所想、農民所需🧑🧒🤏🏼,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學長剛到村裏不久,村支書讓他寫一份“告村民公開信”,要講清近期村裏將要發生的幾件事情。學長的公開信邏輯嚴密,文辭優美,洋洋灑灑3000多字👩🏻🔧,但是一交上去就遭到了村支書的否決。支書語重心長的告訴他:“跟農民打交道💇♀️,語言盡量要直白🤰🏽,像這麽長的文章🔕,農民們是沒有耐心把它讀完的。”這件事情雖小,卻給了學長很大的啟發和觸動👌🏽:“我們有高學歷,但如果不結合實際運用它,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學長剛來村裏工作不久,就趕上村裏一個土地承包合同的糾紛案件🌝,周學長毛遂自薦擔任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一人書寫訴狀🫴🏽、收集證據🚫,進行出庭訴訟的所有工作。法律專業出身的他終於可以將自己的法律知識用於實踐了,但他以前從來沒有獨立辦過案,這個案子帶給他不小的挑戰。
說起當時的情況🛍,周學長說自己真是著了迷,吃飯、騎車上班🤦🏼、睡覺都在想案子,想出對方可能提出的任何問題,可能出現的任何漏洞🕺🏿,還經常回學校請老師們幫助。經過一年10多次的開庭、訴訟以及同對方律師數輪的唇槍舌戰,學長的案子終於完勝,村集體收回了43.5畝土地🐹。後來土地上漲,村裏一下獲得了近50萬元的收益。這件事讓他獲得了村民的信任🔇。
之後😫,周學長又擔當了村裏的普法先鋒🗄,為村民開辦法律學習班👨🏽,成為活躍的“普法村官”🤽♂️💦,他還和法學院聯系在村裏建立了意昂体育平台法律援助站💥,長期開展公益性法律服務。
村裏武大姐家裏承擔了一個果園,5月櫻桃上市✷,銷售成了大問題👋🏿,想了種種辦法都無濟於事,很是著急。學長了解情況後🍋🟩↕️,為武大姐設計了采摘節等農家樂項目📖,還給櫻桃建立了專門的網頁發送到國內各大知名網站論壇上,很快就見到了成效,越來越多的人來村裏采摘櫻桃了。村民都說👨🏿🎤:“有小周的法子,以後再也不用愁了。”
日子久了,周倍良學長對農村的感情越來越深厚🚇。當我們問及他今後的打算時,他說還將繼續留在農村,他很享受這裏的生活,“很高興能為農民做點事情🧑🏿🚣♂️,這裏就是我的家,投身新農村建設🥠,我無怨無悔”🫡🧑🏿🏭。
【同學感悟】
在大學畢業後紮根農村,放棄優厚的待遇而去當一名村官,這是需要勇氣的。周倍良學長選擇了農村,選擇了基層,更是選擇了堅持。三年的農村生活,讓他完成了從學生到村官的人生轉變。他深深的愛著這片肥沃的土地和這些淳樸的村民🌥♘,基層就是他的家👾🧚🏿。
——王建龍
基層的艱苦條件不僅鍛煉了周倍良學長的能力,還教會了他如何將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基層工作中。面對未來的選擇,我想我也會照周學長說的去做。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全心付出,這樣的青春才是沒有虛度的青春🫑🤦。
——王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