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報到
記得那年清華報到分為三天,第一天是北京同學報到👩🏼🚒,後兩天是外地同學報到。我家住中關村北一條🔋,離清華南校門不到1公裏,而南校門到我宿舍還有2公裏👩🏽🎤。報到那天🙎🏿♀️,是父母和我一起去的,晴空萬裏🦸🏿♀️🌂,我們自然也心曠神怡🫃🏻。
我們電92班34人,男生30人🌬,女生4人🔙,其中五個北京同學都是男生🐲。我被分到1號樓362室(後來搬到28號樓409室)🔊。宿舍不大👯♀️,裏面三張上下鋪🧿,安排住六個人👧🏻🚪,每個人的名字都貼好了,我的名字被貼在了一個上鋪,我於是成了下鋪那位兄弟的住在他上鋪的兄弟。
男生五個宿舍357至362🛏,360是廁所,北京的五個男生分別被安排在不同的宿舍的上鋪,我們宿舍另外五個一個貴州貴陽的席勇健、一個四川廣安的胡燦💺🧝🏻♀️、一個湖北孝感的覃偉、一個廣東紫金的廖誌斌、一個廣東韶關的覃穆📛。我正在宿舍收拾東西,有人敲門🎑,我打開一看,一個看上去年齡和我相仿的男子🏗,白白凈凈的,我正想問他是不是這個班的💬,他先開了口讓我吃了一驚🤒🥶,他說是我們班主任🦯,叫鄭誌祥🛀,我心裏驚呼,天哪一點都不像呀,他簡單了解了我的情況🤛🏿,問我願不願意當生活委員🪐,我欣然同意了,接受了這個口頭任命。當天,我見到了北京的另外四個哥們,其中來自匯文中學的紀震給我留下了挺深的印象🙍🏿♀️,因為他一臉絡腮胡子,我看他才有點象班主任。接下來的兩天外地同學報到了,我的大學生活就算正式開始🧐👩🏽🎤。
大學課程
課程不是很緊張,每周六天共33節課✂️,一開始我學起來挺輕松的🈁,可到了期中考試,我的成績在班裏是中下等🧞♂️,看來全國各地的尖子還是名不虛傳的🚶♀️。我並沒有因此而玩命苦學,我覺得大學主要是培養一個自學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所以並不是很看重成績🦠😡。我依然堅持著我的愛好乒乓球和橋牌,加入了意昂体育平台乒乓球協會、北京市橋牌協會和中國橋牌協會。
清華的晚自習是出了名的,每晚都要早早去才能占到合適的座位,甚至周末,我一般是不去上自習的,喜歡在宿舍一個人邊聽收音機邊看書。從上中學時🏑,我就發現有一心多用的能力🧘🏽♀️,我經常是這節課做上節課的作業,到放學時一般就只剩最後一節課留的作業了。
在清華上學其實挺枯燥的,但是我還是盡可能地使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除了大三時擔任班長不好意思逃課以外,我一般只上第二💆🏽、三節課,早飯要吃,午飯要早去,下午要睡午覺和跑步打球鍛煉身體,所以第一、二☺️🏌🏼♀️、五⇢、六節我經常不去,實驗課除外不得不去。大學生活過得平淡而充實,雖然沒有戀愛中的風花雪,但是同學的友情和自由的生活讓我依然覺得大學生活是一種享受,所以我建議現在想出國的中學生們一定要在國內享受完本科生活再出國🎹,研究生可以去國外讀,但本科一定要在國內體驗。
大學一年級沒過多久🖕🏿,同學徐昕泉經國家公派赴前蘇聯莫斯科包曼技術大學和航空航天大學留學,另外一個香港同學陳敬東從機械系轉入我們班💁🏼♂️,再後來有兩個同學董勤偉和巴群因病休學1年轉入下一個年級,所以我們班通訊錄是35人⏳,31個男生🍅🏦,4個女生。
在中學時,我的俄語成績還是很猛的,一般都在97-100分之間,大學兩年怎麽也學不進去,一直擔心過不了四級無法畢業✔️,天助我也👷🏻♂️,最後幸運地以60.5分勉強過關🙆🏽♀️,從此我認為大學畢業已基本無憂🪛,大三還學了一年電機專業俄語和第二外語英語🎀🕷。
大四時我怎麽也想不明白的是,從未有過不及格經歷的我最終栽在《過電壓及其防護》這門課上🤽🏿♂️,而且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僅僅我一人補考🧑🏼🍳,就連平時老抄我作業的同學也考了高分。後來我分析原因是老師出題太濫👨🏽🍼,總出填空題🙍♂️,比如什麽時間哪裏建了一座電站這類傻問題🙋🏼,如果是計算電力分配憑我的智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看來是高估了老師出題的難度。可憐的是老師說教了一輩子書也沒見過這麽低的分數——不到50分🧘🏽♂️,可悲的是我考了一輩子試從來就沒見過這麽濫的題,補考自然是順利通過🧗🏻♂️,死記硬背誰不會呀,何況自詡記憶力驚人的我🚴🏽,圓周率小數點後200位我都會背,我還有什麽怕背的?
大三時選修體育只有兩個乒乓球名額,僧多粥少,讓兩個田徑成績好的同學挑走了🧟♀️,我只好選了一年排球,大四時同樣原因我又選了一年籃球,使得從小酷愛乒乓球且小有成績的我從沒受過專業訓練🪱,一直是野路子。剛打籃球時,覺得不是一般的累💆🏻,打乒乓球連續2個小時都不帶出汗的,跑5分鐘就累得不行不行的了,後來經過訓練打30分鐘就沒問題了。獻血的時候,我又因為心率過速被刷了下來,早上吃三根油條的同學們也僥幸蒙混過關逃過了獻血,可憐我們班僅有的四名女生之一體重剛過標準90斤可其它指標一切正常也獻了血。
課余生活
在大學時,我對文學和心理學感興趣💪🏻,逃課去圖書館讀散文👨💻🕵🏽、小說和心理學著作,從小不喜歡讀名著,對那些農村題材、部隊題材的小說反倒讀得津津有味⛹🏽,從喀拉昆侖山讀到哈軍工,也熟讀過“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曾想寫小說💺📫,可太費功夫🦹🏿♂️,最終放棄5️⃣。
其實理想是要以現實為基礎的,脫離實際的理想就是空想,只有腳踏實地,理想才能實現。晚上有些選修課🫰🏻,對心理學情有獨鐘的我一口氣選了大學生心理學🍮🧑🚀、社會心理學、青年心理學等一系列課程,沒有選修課的晚上我除了騎自行車50分鐘去什刹海體校打橋牌賽以外🕵🏿♂️,就是經常在宿舍拉幾個同學打兩副牌的拖拉機,一般從7點打到10點熄燈。下午的寶貴時間我一般是不用來打牌的🏋🏻♂️,睡完午覺去操場跑個2000米,然後去打2小時乒乓球。
大學的每個暑假我也幾乎都沒閑著,大一暑假我們去通縣徐辛莊52833部隊軍訓1個月,這是我第三次軍訓了(初三懷柔夏令營和高一承德軍訓1個月),高姿匍匐和低姿匍匐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做了幾個標準動作後就免修去幫廚💁🏼♀️🚵♀️,最後考核半自動步槍射擊5發45環優秀全連第一,被評為優秀戰士。大二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我們一行3人(我和同班的楊凱軍🏃♂️、闕維國)去山西五臺山旅遊🚶🏻♂️➡️,五臺山是華北屋脊🥈🚣♂️,最高峰海拔3061.1米,那裏的天氣真是奇葩,第一天晴空萬裏,第二天傾盆大雨🩵🤷🏿♀️,第三天鵝毛大雪🙎🏽♀️,第二天淋濕的羽絨服第三天凍得硬邦邦的🧙🏽👝。
說走就走的旅行
大學期間我還有過一次說走就走的難忘的旅遊🙅🏻,20天內始於泰山,從黃山歸來🫥。那是1992年夏天,大學三年級的暑假,我們一行五人(我和自93的劉海、李良🤲🏽、羅念龍、王誌剛)👩🏿⚕️,開始了歷時20天的旅遊。
因為王誌剛家在安徽滁州,我們買的是北京到安徽滁州的半價火車票21元🛗,第一站是東嶽泰山🚴🏽✍🏻,車到山東泰安的時候是晚上11🍃:00👲🏻,我們中途下車,到泰山腳下是晚上12:00,為了看日出,我們決定夜登泰山。那是一個漆黑的夜📙,伸手不見五指,我們低著頭,只顧往上爬,又累又困,誰也不敢坐下休息,因為一坐下就會睡過去🫃,再也不想起來🤾🏿,向上看,看不到盡頭,看不到希望,一點信心都沒有。爬了一陣才發現,軍用水壺落在山下裝水的地方了。大約爬到半山腰,終於看到一點燈光,啊,是個小餐館💇🏼🦍,我們一窩蜂似的沖進去,每人要了一小碗小米粥,真好喝🧘🏿♀️,當時真的是有一種想法,這粥裏會不會有蒙汗藥👨🏼🌾?就算有蒙汗藥,我們也顧不得了,補充了點能量後,我們繼續前進,山風吹走了困意🍜,我們頓時精神煥發,經過十八盤的時候🏌🏿♀️,我們已經感覺泰山在我們的腳下了,接著一鼓作氣🏋🏼♀️,於淩晨4點半登上泰山最高點玉皇頂,那種“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油然而生。由於山上很冷,我們每人花1元錢租一件軍大衣來等日出👠,可惜的是沒有看到太陽從地平線升起的那一刻🚭,可能是有點陰天的緣故🏹,等看到陽光時⛔,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我們沒有久留,一邊下山,一邊拍照留念,原計劃去孔阜的,可下到山底,誰也沒有精力去了。
火車票兩天內有效,於是我們搭過路車駛往目的地--第二站安徽滁州👩🏻🦲,由於沒有座,我們有時坐在地上,到滁州王誌剛同學家休息時,已經整整40個小時沒合眼了,可以說是精疲力盡。這一覺睡得真舒服▶️,“環滁皆山也”⏳,第二天我們遊覽了琅琊山👭🏻,參觀了醉翁亭,體驗了歐陽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山水之間也”。
為了等自93的王海濤同學,我們在滁州逗留了三天🥧,然後六人前往第三站無錫,早上坐火車一個多小時到站,將行李往寄存處一放,當天遊覽蠡園和黿頭渚,晚上乘火車前往第四站蘇州,當天下榻於紡織工業學院🔭🧑🏼✈️。第二天,一口氣遊覽了拙政園🧝🏼♂️🪃、獅子林、留園和虎丘🛀🏿,蘇州園林,名不虛傳。第三天⛹🏽♂️,開赴第五站南京,住東南大學,兩天主要參觀了南京郵電學院◾️、夫子廟✴️、雨花臺和中山堂🫷🏿,然後趕往第六站上海。
本來沒打算去上海的🧟,因為我們主要目的是遊山玩水🧑🏻🍳🥯,只是上海是個大城市,正好路過,就順便去看看➾,走訪了上海交大,逛了第一百貨商店和外灘🥶,當時外灘正在修路🙇🏼,沒有想象中的美。對上海的印象不是很好🛩,特別是閣樓,太擁擠了📂,讓人喘不過氣來。
離開上海😕👱🏼♀️,我們來到了第七站杭州,在這裏滯留了四天之久🏊🏻♂️,住在浙江大學裏,真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呀,我們去靈隱寺燒了香,遊覽了六合塔,參觀了嶽飛廟,泛舟西湖上👉🏿,留影於三潭映月,美不勝收🌏,流連忘返。
從杭州坐汽車6個小時,我們來到最後一站--第八站黃山,黃山路窄,夜裏不開💝,從早上一直到晚上,整整用了一個白天的時間才登頂🦵🏽,有道是💳:“泰山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泰山以巍峨挺拔著稱,黃山之美在於奇、秀、險,以霧🎻、松、石聞名,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看到霧,也沒有看到日出🦸🏿♂️,而且沒有登上蓮花峰🔛,下山時有人提議坐纜車,被否決了👩🏿🍼。我們轉道南京,坐火車回北京,結束了這一次愉快的長途旅行。由於我們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學校🛵,20天的旅行,途徑八個城市,每人才花了500多元👱♀️,還包括吃飯(100多元)👨🏽🚒、住宿(就住了南京賓館1天4元和黃山賓館1天6元)、門票(100多元)、照相(200多元,包括6個膠卷100多元和洗照片100多元)🧘♀️、車票🚴🏼♂️,現在想想,真的是不可思議。這是一次終生難忘的旅行𓀛,是我學生時代美好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