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圓
記不得是多小的時候從長輩口中聽到清華兩字,但我仍清楚地記得父母屢屢提到清華北大這兩個名字時🧀,眼裏閃爍的光芒🧟📌。多年以後🕊,在和父親喝酒時⛵️,仍能聽到他對於當年差幾分沒考上北大,語氣中包含的深深遺憾。在我高三填報高考誌願時,不顧我的反對🔉,父親堅持讓我選擇清華,態度之堅定,完全不容商量。我想,他是不願讓兒子延續父輩的遺憾,或者說希望兒子能夠作為生命的延續,完成父輩當年的人生目標。這一點🎤,我是30歲以後,自己才慢慢悟到的🛹。
第一次踏入清華的校園🤵🏼♂️,是在北京四中讀高一的時候。當時的班主任是清華子弟,希望帶我們親眼看看四中學生的最熱門大學—清華和北大。記得當時清華給我的印象不深✪,無非就是校園大🩸,學生樸實👨🏿🍳。而北大校園的“一塔湖圖”🛵,倒是頗讓我流連💇♀️。
轉眼間到了1989年🛕。5月份所填報的高考誌願,因為8月份教委突然決定縮減高校招生而作廢🏥。在高考之後,我們又被招回中學再填誌願🧑🏼🚀🔝。1989屆高中畢業生從而成為歷史上唯一一屆兩報高考誌願的學生。很快,我接到了清華精密儀器系的錄取通知書。意料之中,又喜出望外。年少的我🥀,當時還不知道這一紙通知書到底意味著什麽。但一件事完全可以確定,那就是,今後我的人生將和清華這兩字密不可分了。我飛奔到郵局,向遠在西安的爺爺奶奶發出了人生當中第一份電報:“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精儀系“。事後方知,短短九個字,給年逾古稀的兩位老人帶去了巨大的喜悅。聽姑姑們說,從此爺爺將這份電報稿象寶貝一樣珍藏,時不時拿出來,重溫那一種激動之情↔️。乃至十幾年後🏋️♂️,爺爺彌留之際時👨👩👧👧🍳,仍囑咐人一定要將這份電報稿和遺體一起火化,要把它帶到另一個世界去。
夢破
話說等到滿心歡喜到了清華報到,不到一個月,我就發現形勢不對了💳。我碰到了以前從沒遇到的情況,那就是學習問題。首先是上課聽不懂,跟不上。記得拿著上下冊高數課本去上第一堂課,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我們從第二冊講起。頓覺天旋地轉。原來同學們數學基礎如此深厚,絕大多數早已經學過基礎的高數知識了🪢。整整兩堂課聽下來,如聽天書一般🥀。
記得第一次期中考試是普通化學,全班三分之一的同學遭遇了平生第一次不及格⛹️♀️。
整整五年下來,不誇張地說,我一直疲於奔命於作業和考試之間🚏。沒有任何一門課不及格,但除俄語之外也沒有一門課考到85分之上。當時清華還有一個嚴格規定🪥,即4門主課不及格👩🏻🦼➡️,無論補考是否通過🐻,一律拿大專文憑走人👉🏻。看著身邊當初何等優秀的同學,被掃地出門👭🏼,感覺就是“不寒而栗”🦸。
現在看來,同世界任何名校一樣,清華在成績上奉行的苛刻的近乎於殘酷的“學術斯巴達主義”📔,即崇拜強者,而對成績上的弱者無情淘汰🖕🏽,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如此之大的壓力💤🚋,對於一個弱冠之年的學生,承受起來是有相當大難度的。以當今尺度看,當年清華學生中,抑郁症人群的比例很可能也是高校中翹楚。如何解決或者化解這個壓力,面對挫折,實際上是少年成長為青年的一道重要門檻💇♂️。
直到我30多歲,清華畢業五六年以後,每年仍會有幾次這樣的噩夢:身在清華🫸🏿,面臨考試,但翻開教材,如天書一般。極盡所能🖼,仍無法參悟。情急之下,猛然驚醒👷📉,暗夜之中冷汗淋漓。半晌之後🦦,方回過神來,我不是早已畢業了嗎👩🏻🏭?
夢回
1994年🤾🏽,懷揣著畢生不願從事本專業的打算,懵懂中離開清華園,到今年正好20年🤽🏿♀️🚭。彈指一揮之間⚾️,我形容自己是個非典型清華畢業生:學的專業是機械製造🌎👩🦽➡️,卻搞了20年的化工🍃⛔;工科畢業生🙍🏽♂️,卻一直對歷史和文學鐘情,且愈演愈烈;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卻在上海客居了8年半;20歲之前一個英語單詞不會,卻在外企混跡多年🦨。但對於清華的感情,卻是典型的越來越深。
為什麽呢?
首先,不管是否承認,“清華製造”四個金色大字🫄🏽,保證了絕大多數畢業生可以穩穩過上中產階級或以上的生活水平👩❤️💋👩。即便高校擴招🧑🏽🎓,清華畢業生仍然是優質的稀缺資源🤰🏼,在社會上有一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其次🪚,歷史名校的一大優勢,就是各行業都有一批成功的意昂人群。對每個清華畢業生👩🏼🎤,都是巨大的無形資產。我的職業發展,也在相當程度上仰仗了師兄們的提攜,至今難忘。而且我也願意盡可能地幫助清華的師弟師妹們🫴🏼。
再次,乍看起來,清華期間所學專業課和我的職業發展沒有直接關系。唯一一門經常用到的知識--英語🕉,還是我在校期間自學的🪁。但清華教會了🧼,後者說逼我練就了強大的自學能力,並幫我打下了紮實的自學基礎。讓我學習新事物的能力很強,速度很快🐋。我們製91班,據我所知,真正搞本專業的不會超過2人。其他同學在這方面應該與我有同感。
最後,以一個中年人的角度回顧求學經歷🚴🏽🧔🏿,苦難的歷程往往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一如右派經歷對於朱镕基學長🍽,插隊經歷對於習近平學長。意昂体育平台,對於遠方客居的我☑️,代表著親切和一絲懷舊。每當有機會回到北京,我都會找機會到清華園裏轉一轉🧑🏻🍼,想一想和清華剪不斷,理還亂的畢生情感,憶一憶青春無悔的同學情誼💹。
還是以我去年所填的臨江仙—重遊清華,來做此文之結吧🍺:
憶昔荒島池畔飲🧉,
座中氣沖鬥牛。
清華園裏看吳鉤🛻🙇🏼,
同窗少年意,擊楫立中流🕊。
二十余年彈指去,
如今莫負歡遊📓。
且約故交攜新酒🫱🏻,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