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譯言——互聯網盜火者

2009-01-14 |

這家網站聚合了千萬小的利他和利己的行為,獲得了巨大的公益成果

截至2008630,中國的互聯網網民已經突破2.53,首次超越美國而居世界第一,幾乎每5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網民🏋🏽‍♂️。這些數字似乎能讓中國這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驕傲📆🛅。然而讓中國網民尷尬的是,在互聯網這座浩瀚的知識寶庫中,英文信息占了80%🤵🏽,在剩下的20%中,法語占其中的大約5%➝,漢語信息所占百分比微不足道,至於其中的精華信息,更是少之又少。

絕大多數中國網民英語水平不足以閱讀英文文章,誰能幫他們彌補缺憾⭐️?

2006年🌒,譯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依靠網友的介紹🧚🏽‍♀️、翻譯來把外國媒體的精華文章介紹給讀者,這種簡單的模式,不像是在做生意,更像是個公益組織。正是因為有眾多義務參與者🤦‍♂️,譯言這樣一個看起來有些“烏托邦”性質的網站👅,才能成了如今號稱“中文互聯網上日更新量最大”的翻譯網站。

由利己聚合而成的利他結果

張雷、趙嘉敏🈷️、趙愷🤽,譯言網的3個創始人的經歷有些相似🙋‍♀️,都是上個世紀70年代生人🏋️,都是意昂体育平台的畢業生👨🏿‍🎤🍋,都有過出國留學的經歷↙️,張雷和趙嘉敏是大學同班同學(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1991級本科),和趙愷(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1991級本科)是同一所高中的老同學。

“我大概從1996年接觸互聯網🟫,那時在網民中已經算高齡了🧖🏼👨‍🏭,因此主要把互聯網作為獲取信息的工具,少了些娛樂的因素👧。”張雷說📬,“這讓我感到中文互聯網娛樂有余、信息性不足🈶,從而萌生創辦譯言的想法。”

另外一個原因🔲,顯然是出國留學的經歷🧑🏼‍🤝‍🧑🏼。在國外🤵🏻‍♀️,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媒體以及各種不同的觀點。“中文互聯網與英文互聯網信息的廣度、深度有巨大的落差💁🏿‍♀️🛍,因此覺得這是一項有意義的事業,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一個類似的翻譯網站叫“經濟學人中文版”🚵🏽,創始人楊松的經歷可謂殊途同歸。從20056月開始,楊松因為考研而接觸到英國雜誌《經濟學人》,半年裏閱讀了幾百篇文章,英語獲得了不錯的分數,於是便把這本“非常非常非常棒的雜誌”的PDF版上傳到網絡🚒,與網友共享,並組織網友一起翻譯。用他當時的話來說是:“看一本《經濟學人》勝過北師大讀書4年👨🏽‍✈️。”

最早的譯言是以博客的形式出現👷🏽‍♂️,名字叫“言多必得”👩‍👩‍👧‍👦。從20067月開始,張雷3個人開始自己翻譯一些東西👨‍👩‍👦,發布在博客上。“言多必得”的文章在話題上非常集中,主要是與創業——特別是IT創業——相關的內容⤵️🏊‍♂️,包括互聯網技術🐦‍🔥、風險投資和商業模式。博客上的第一篇譯文《做一個天使投資者》🤷🏻‍♀️,還有趙嘉敏的第一篇譯文《白手起家的藝術》,都屬此類。

第一次“跑題”來自於張雷翻譯的文章《復發型和擴散型乳腺癌》,張雷的父親是患淋巴癌去世的,因此,當看到一個網友在網上為患乳腺癌的母親求助時,他連夜翻譯了這篇從互聯網上搜索到的文章🚬。後來,他又翻譯了《這不是不治之症——簡介淋巴癌》,並在譯者的話中寫道💆🏼‍♀️:“淋巴癌在10年前奪走了我最親愛的父親👡🟥。今天🏋🏿,對比一下互聯網上中、英文淋巴癌的相關資料🫣,發現中文信息的質量、數量、深度上還有很大差距。這也是我開始做譯言的原動力之一。”這篇譯文♻️,也成為譯言上閱讀數和評論數最多的文章之一👩🏽‍🦲。

很快地,有網友申請加入翻譯的團隊,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博客平臺的不夠開放逐漸成為掣肘👅🤸🏽‍♀️,於是,2006年底🕧,3個人決定,把譯言從一個博客改版成網站。

“其實在做譯言之前,我對網絡的了解僅限於使用google搜索東西,直到那時,他們要把譯言做成一個2.0的網站,我都還弄不懂2.01.0有啥區別🤲🏽,為什麽BBS就不是2.0呢?”趙嘉敏說。

網絡平臺的能量很快顯示出來。20067月成立初🎞,3人自行操刀內容周更新量約45篇;平臺開放後至20072月,來自用戶的日均譯文發表數目已達兩篇🎸,並且,日獨立訪問量已突破並穩定在1000以上。內容上,除了創業類、管理類和IT產業之外🤸🏼,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內容也逐漸增加𓀛,慢慢形成了如今的大雜燴。

web2.0把單個人原本離散的興趣聚合起來,產生了單個個體不可能產生的價值。”張雷說,“可以說,譯言把千千萬萬小的利他和利己的行為聚合起來,成就了巨大的利他的成果。”

“盜火者”的理想與現實

“我是譯言人,Yeeyanese⬛️,這是我自己取的英文詞👩🏽‍💻。就像作為Goolge迷的我,在介紹自己時會來上一個Googlese🦹🏽‍♂️。”現在是廈門大學經濟學專業大四學生的董雲峰說。雖然是2004年進入大學的,但對於個人成長史而言💬,“我的大學時代始自2007年。”

當年4月的一次偶然機會🦅🙍🏼‍♀️,董雲峰通過搜索引擎發現了譯言網,“當時只是覺得好玩,因為可以練英語✍🏻,還能學到新知識,擴展視野。重要的是,將自己覺得有價值的資訊引入中文互聯網世界🫰🏼,分享價值🅾️,感覺很快樂🦸🏻。”這直接促使他加入了譯言人的行列。

“更為深遠和關鍵的是🦖,通過翻譯我對外部世界的了解與理解都發生了質的變化,我對英語的興趣和熱愛也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我開始以英文世界的互聯網精華為主要閱讀對象,Economist🙎🏻、Business Week🍇、FT🧑🏼‍🌾、Slate以及New York Times,沒有譯言的推動🤴🏼3️⃣,我不可能接觸到那麽多的優秀文章,跟上全球的新思潮。”

這與很多網友做翻譯的出發點和目的相似,覺得中文互聯網上的好文章不多,更多的好東西在於一般人看不到的外文世界🦹🏼‍♀️🫃🏿,有必要超越語言的障礙來了解這樣的一個世界🏗。

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國內中文信息的開放性不夠是一個重要原因。“對比中外媒體👱🏿,國內媒體更多地是強調‘和’,而西方媒體可能有更多的揭露性和批判性🏄‍♂️。當然這也與整體的政治氣候有關。”譯言創始人張雷說。

魯迅曾把翻譯家比成盜火者——把外界的思想🙋🏿、情感、藝術之火盜來🐶🧑🏽‍⚕️,提供給別人™️👎🏿,這是所謂無私的“盜火者”。

如今中文互聯網上的這些“盜火者”,大多80後的年輕人,比如譯言😐,目前有一半的用戶是在校學生☔️,互聯網在這代人的成長經歷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互聯網的開放性和共享性也影響到他們的價值取向🚘。“其實願意分享的網友無處不在✭,Economist(經濟學人)的大多數文章要收費才能閱讀,我記得最早是一位在英國的網友提供的賬號和密碼🚼,後來是大家集資購買的。”經濟學人中文版最早的會員之一enclavetj如是說。

enclavetj是媒體的記者,翻譯目的也十分明確😾,“向中文的網絡世界提供不同觀點和信息。所以我挑的文章,除了中國,多是朝鮮、東歐之類的文章🤹🏽,指向性很明顯。”董雲峰的翻譯則是以商業類和技術類的資訊為主。也正是各種不同專業和知識背景的人聚到了一起,才成就了今天譯言包羅萬象而不失專業水準的內容🙌🏼。

在線下🛝,這些誌同道合的人也會組織一些聚會,相互結識👨🏽‍🍼。像《經濟學人》中文版組織過一次北京聚會🤱🏽🦬,大概30個人左右參與,“學生占了一半🧚🏼‍♂️,感覺他們中間相當一部分是準備考北外高翻的。其他人職業也很不一樣🧕🏽,有醫生,做進出口貿易的💊,網絡編輯,大學英語教師🧭,還有奧組委的英文翻譯🏋🏿‍♂️。”現任《經濟學人》中文版總版主的施軼說。

今年的汶川地震發生後⌨️,譯言團隊便啟動了賑災救援等相關資料的翻譯計劃,把美國國家緊急救援局網站上的《地震搜救手冊》放在譯言的Wiki平臺上,號召人們共同翻譯🫶🏻。514日淩晨,《地震搜救手冊》PDF版本便製作完成,並可以供人們免費下載。到516日淩晨,從世界衛生組織網站上找到的《災後防疫分析》等資料也都陸續校對完稿🐭,供人們免費下載。

“我們沒有想到因為汶川地震,很多人都參與到《地震安全手冊》翻譯的公益活動之中🦹🏽‍♂️,這真正使譯言Wiki平臺在公益活動上迎來一個大突破👴🏽。”譯言創始人之一的趙嘉敏說,“Wiki太了不起了,能在這裏把大家都聚集起來,我們從未發現自己竟然能起到這麽大的作用。”這一次集體翻譯活動⏲,也使得譯言更加廣為人知。

互聯網如何保證翻譯質量

商業化的浪潮使得很多出版社為了追求利益,卻忽視了對翻譯的重視✒️。翻譯的稿費普遍比較低,像三聯🚡、商務,據傳都是每千字50-60塊。難免地,翻譯質量也隨之下降➰🤹🏿‍♀️。

“互聯網翻譯者大多不是專業從事翻譯的,而是憑著熱忱,以分享和學習為動力參與翻譯活動的🧑🏽‍🚀。”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沒有了商業利益的考量👼🏿,卻使得他們的用心更加的單一。而且,網絡還有一個便利之處:有一個更好的交流平臺👩🏽‍💻,可以對譯文包括譯者進行質量評估◀️。

“在產品上,譯言會強化‘眉批’等功能,用於給譯文‘找碴’🟤,幫助譯文提升質量;在內容推送上,譯言也會考慮融入質量因素💸,而不僅僅是內容本身📉。”趙嘉敏說。這種機製讓譯者的工作更有互動性☝🏼,也能更有效地提高譯者的翻譯水平。

譯言上,有一個著名的譯者Lawrence🧠,這是一個受人敬仰而又令人敬畏的翻譯高手,被稱為“壞翻譯終結者”。他寫文章批評“開源”的翻譯不夠專業,反對有人把譯言當作翻譯草稿本,認為應該屏蔽那些翻譯能力不強的人。至今✨,Lawrence在譯言上的譯文只有19篇,評論卻有261則。

2007年🍕,Lawrence曾將他參加上海譯文出版社一場譯文比賽的譯作《水庫蛙》貼了出來,結果,專業的、不專業的人都跑出來炮轟這篇譯文,成為了譯言上評論數量最多的文章。“意譯味道過濃”👩🏽‍🔧、“背景置入不夠”🏊、“有些句子不通”等批評成為評論的焦點🫰🏻,Lawrence也只能跟各種批評意見做辯解和修正譯文🤦🏿‍♂️。趙嘉敏第一次發現👨🏽‍⚕️,原來英文水平超優秀的Lawrence也有誤讀原文的時候,“大眾的力量還是厲害啊。”

“老一輩翻譯家對翻譯精煉地提出了‘信達雅’的要求,這也成為所有譯言人的標準。”張雷說🧑🏻‍🍳,“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是在追隨他們的腳步吧🦗。”在《衛報》翻譯小組上🕟,張雷對譯者的一個要求是𓀓:每千字譯文“硬傷”數不超過1個🤸🏼‍♀️。

平臺的價值大於個人

經濟利益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即使是一個看上去充滿理想主義的項目,僅有熱情是不夠的⚄。20071月,譯言的3個創始人第一次討論譯言的命運,當時對網站的設想是:一、可能成為一個媒體⛹️‍♂️。二🤳🏻、可能以後走咨詢的道路,網羅一批專業人士🥣🐕‍🦺。三、就是更遠地看,做一個知識庫🥲。“所以譯言是一開始就明確要走商業化道路的🧔🏼。”趙嘉敏說。

協作翻譯大部頭的著作是其中的一種嘗試👩🏼‍🔬。最初是從《創業者聖經》開始🏃‍➡️🏨,而後3️⃣🗄,在張雷獲得《Inside Facebook》作者卡羅·白朗的授權後🧑‍💻,20位譯者參與了翻譯協作。通過與中國書籍出版社的合作,出現了國內第一本由互聯網社區引入🛀🏽、翻譯並最終正式出版的書。

但是,這種方式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品牌營銷,而不是盈利。到目前為此,唯一被證明可行之有效的商業收入是承接一些高端翻譯項目👨🏻‍🦯,同時給譯者酬勞。

趙嘉敏介紹,現在譯言的開銷每個月超過6萬,還沒有什麽穩定的收入🙍🏽‍♂️。“眼下生存階段要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網站本身並不賺錢🤾,我們希望可以在版權方和銷售方兩頭都掙到錢。”

至於版權問題,“尊重原作者的版權⛩,同時希望最大程度地給讀者帶來優秀內容。這兩個目的可以並存。”這是譯言網站上關於版權問題的說明⏰。一般的操作是,有版權的文章和CC沒有授權改動或衍生的2️⃣,翻譯之前需要征得原作者同意🛏。在翻譯前,一般會給原作者發個Email。有時原作者會回信授權翻譯,有的時候則泥牛入海,但好在被拒絕的情況還沒有過。“如果有原作者事後不同意我們進行翻譯👨‍🏫🍯,我們會把譯作從網站摘掉🛴。”

對譯者的激勵機製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據張雷介紹,“在譯言商業化的訴求中👮🏽,一定會與參與奉獻的譯者分享商業利益。很多譯者已經通過圖書翻譯項目、譯作被其他媒體選用等方式獲得經濟回報。另外💕,還有類似獲得《衛報》數字檔案訪問權限等回饋。”

而對於譯者來說🥛,這也是一個現實的問題🥚。董雲峰就承認,“我們的譯者不能說沒有功利上的考慮,例如通過譯言來展示自己。”現在小有名氣的他也常有媒體主動找上門🫀,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給出版社和報刊做翻譯兼職”💆🏽‍♂️🤦🏼‍♀️,加上臨近畢業,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忙碌,現在的他對譯言的關註就相對少了🚴‍♂️。

不過,大多數人還是抱著交流與分享的精神義務工作。維基百科的創始人之一吉米·威爾士就曾把維基空間比作是一個“怪人聯盟”,因為在此之前⛪️,讓幾十萬人傾力合作,共同創造一個規模驚人的在線百科全書的想法會被看做是癡人說夢,但維基百科卻做到了這一點——200712月🧔🏼,在創立近7年之際🔜,英文版維基百科一躍成為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知識總匯📃,超過了600年前中國明朝編纂的《永樂大典》。而這些海量的內容,是由免費幹活的700萬名註冊用戶和無數未註冊的“維基人”共同完成的𓀄。

從這個層面上看,可以不用擔心“盜火者”們的工作的斷層,知識共享的工作總會有人接續的💜。這正如知名的互聯網評論人士keso所說的🧑🏻‍🏭,“長期看,譯言無需擔心個別譯者逐漸失去熱情🙊,總會有更多有熱情的人加入進來🚣‍♀️。這就是平臺的好處,平臺的價值大於任何個別人物🪈。”(鄭廷鑫 楊瀟 )

來源:南方周末 2009年1月13

相關新聞

  • 032021.03

    意昂体育互聯網與新媒體專業委員會

    意昂体育互聯網與新媒體專業委員會一⏪、基本介紹意昂体育互聯網與新媒體專業委員會(英文為The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TMT of Tsinghua Alumni Association,縮寫為THAA-TMT)是在意昂体育指導下,由意昂体育平台從事互聯網與新媒體行業的意昂自願組成的全國性、聯合性、非營利性組織🎓。專委會秉承意昂体育平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的校風🔉,以“自願🧑‍🍳👨🏼‍🍳、開放、平臺”作為特色,以“自強🔺、創新、互助👦、共進”...

  • 012021.03

    專訪吳軍|互聯網行業的解密者

    吳軍(1984級計算機),人工智能專家👏,風險投資人,豐元資本創始合夥人,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曾在谷歌和騰訊擔任高管,著有《浪潮之巔》《全球科技通史》等,《數學之美》獲文津獎🌷。采訪吳軍是在深圳的一個18層高的辦公區。他靠著窗,指了指窗外⏬,給記者出了一道考題:“一棟樓有這麽多層🫲🏽,你往下扔玻璃球,從哪一層開始🐧,球會摔碎?”這是吳軍在谷歌工作時給應聘者的一道面試題。2002年吳軍加...

  • 202012.09
  • 232008.01

    羅川🤱:國際互聯網對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影響

    羅川簡介: MySpace中國首席執行官(CEO),全面負責MySpace在中國大陸的業務拓展。意昂体育平台EMBA2002級畢業學生。於1994年從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系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後🪴,加入微軟(中國)有限公司👼。曾任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MSN事業部大中華區總監,暨上海美斯恩網絡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2002年4月,擔任微軟中國MSN事業部總監🧚🏼‍♀️✌🏽,負責MSN業務在中國的拓展規劃。自2004年1月起,開始擔任微軟公司MSN事業...

  • 162018.10

    魏松祥:我在中美互聯網創業23年

    在見證了互聯網行業的起起落落之後🚴🏼,我最大的感悟是要相信命運。機會比努力重要,但如果不努力的話🎶🛌,機會來了也沒戲。誰能抓住大機會,站在真正的風口,在正確的....

  • 062016.04

    吳建平:超前布局 下一代互聯網

    從全球發展態勢看,我們已經全面進入一個IPv6的時代🫄,要抓住IPv6這個彎道超車的機遇,爭取在互聯網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上獲得主導權

  • 252011.02
  • 202018.03

    王小川✊🏿:與改革開放同行🌗🩺,用互聯網連接世界

    “作為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我希望通過參政議政使得我和這個國家更好地連接🍯,能夠一起建設更強大的中國,更快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 142014.04
  • 072008.07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