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汽車 2008年12月20日
【編者按】底特律的蕭條、國內汽車產業的繁榮🧑🏼⚕️,使“海歸”回流具備了大前提,而企業的人才戰略、人才發展環境,則將決定“海歸”回流的方向🚣🏼♂️,對優秀人才的搜尋和挖掘已經成為現代商戰中最為引人入勝的一環🧑🏼🎄。
9月1日下午🙍🏽♀️,在東風汽車公司總部的技術中心大樓內💆♀️,身著白色職業裝、灰色西褲的陳渝祺🧜🏼🎍,正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技術開發人員的每一個設計要素,與即將下線的東風乘用車三廂車相提並論的是,陳渝祺負責開發設計的東風乘用車兩廂車業已試製完成🍛。
陳渝祺🐮,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東風乘用車兩廂車設計中心總工程師;是一名受清華意昂會力薦、東風盛情之邀🕤,專程從美國底特律歸來主持開發設計東風乘用車兩廂車的“海歸”⚗️。
追夢底特律
事實上🚵,早在1986年大學畢業之初,被分配到國家“七五”長途客車開發項目時,陳渝祺即開始了車型開發的人生軌跡設計,他先後參與了整車開發🕴🏻、計算機輔助設計等工作。勤奮上進的陳渝祺沒有滿足於安逸的“鐵飯碗”,沒有沉迷於平穩的工作氛圍🤾♂️,在工作五六年後,陳渝祺敏銳地預見到中國汽車開發的未來之路,毅然放棄手中舒適的“鐵飯碗”,只身投奔世界汽車之城的底特律潛心學習汽車機械專業👷♂️。
1994年,風華正茂的陳渝祺拿到了美國韋恩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碩士學位🧑💻,進入了美國TRW汽車集團👴🏻。這是一家專業給福特汽車🔇、通用汽車等主機廠做零部件配套的跨國企業🈁。1998年👨👨👧,陳渝祺在該公司主導的“可變溫度控製技術”項目一舉獲得當年公司集團的總裁發明獎😧。
對陳渝祺而言,進取永遠是他不懈的追求🪨。2000年3月📍1️⃣,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陳渝祺前往密西根——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自此,陳渝祺更加投入地紮進了產品開發、整車集成的實踐之中🤙🏿。在此期間,他參與開發設計了多款車型開發,其中包括通用在美國暢銷的大𓀉、中型跨界車🐩、多功能運動車的開發,以及現今在中國市場上被譽為“陸上公務艙”的上海通用GL-8原型車。
自投身美國通用汽車總部,陳渝祺一紮便是6年光陰。2006年,當中國自主品牌轎車火紅之勢蔓延中國汽車市場時🏍,陳渝祺開始彷徨了:是回國實現強國的造車夢想呢👮♀️?還是繼續留在通用汽車給他人做嫁衣主持設計車型?
回歸🤲🏼,夢的延續
一次偶然中帶有必然的機會,陳渝祺通過意昂体育平台意昂會推薦👦🏽,結識了東風乘用車的一位領導,由於專業上的投契與興趣相似,二人交談甚歡🥝。當得知東風汽車在自主研發乘用車項目時👨🏭,陳渝祺頓時興奮起來🍺。對於機械製造業有著相當悟性的他當時就在反復琢磨🔎,要是能將自己掌握的技術、經驗投入到東風乘用車車型開發中,肯定大有作為。他與東風乘用車隨即進行了詳細地懇談🍒。
如果說陳渝祺骨子裏那股對車型設計開發的摯愛和敢想敢為的魄力,給了他回國加盟東風的激情♑️;那麽,與東風乘用車的相識則使他萌發了這次加盟東風主持開發東風乘用車兩廂車開發設計的靈感。
對於中國汽車工業來說,人才同樣是自主創新戰略能否取得成功的最關鍵因素👐🏼。上世紀70年代,2000多名韓國汽車研發人才從美國返回國內,一舉改變了韓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進程。目前從國外回國的中國汽車工程師還不足百人🍁,但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他們將會在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自主研發方面能夠為海歸提供廣闊舞臺的企業,將是這輪即將到來的“海歸回國潮”中的贏家。
“三心二意”的總師
“對於目前兩廂車的開發📂,我們的步伐還要加快加大。我們不僅要加大對三廂車的調研和各個數據的評測*️⃣,更重要的是培育務實的汽車復合型人才🦢,這是我的工作內容之一,也是現階段整個汽車行業最大的挑戰。”陳渝祺說道。談及未來汽車人才培養話題時,陳渝祺一針見血地指出,高校是始發站,必須打好堅實的基礎;企業是大課堂🧜🏼,要進行合理的定位。一個領導千軍萬馬的人物是從最普通的員工做起的。社會是一個大舞臺💅🏼,要完成人才的塑造,能夠應用於所有國家和企業的優秀人才培養機製是不存在的。因此‼️,只有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才能真正做到人盡其才👲。
對於不同的人才培養單位和用人單位,陳渝祺提出了自己獨特的建議🤒:“對於高校,在汽車人才的培養時,一定要強化工程師教育🎏、弱化科學家教育。大學應該幫助學生打下紮紮實實的理論基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拓學生的視野,強化學生的實用知識和動手能力🧚🏻。另外🔙,高校要引入一些企業經驗豐富又能到大學站講臺的人🧱,這對於工科⛲️、特別是汽車工程師的培養至關重要⛲️。工科學生在學好自己專業知識之外,努力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尤其是管理能力⛳️,多參加社會🧐,尤其是企業實踐,這一點我們要更多地向德國人和日本人學習。”
對於東風汽車這樣一個13萬人的大型企業而言,人才培養要做到的就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人才培養一定要有“三心二意”——真心、愛心、耐心和誠意、在意。企業不把人才當作私有財產👨🏼,立足於行業高度🕥,在企業內部鼓勵人才自由流動,進行適應性選擇,不同崗位要加強溝通、增進了解。對於人才培養👨👧,陳渝祺認為,要主動發揮80後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教育鼓勵為主,不斷激發團隊的激情;對於高校畢業生自身而言⛹🏿♀️,不要只顧眼前利益,不要把工資🧑💻、地點當成唯一的選擇標準🏌🏼♂️,更要考慮到這個工作可能帶給自己的事業發展機會,從各方面綜合指數來衡量⤵️,自主品牌汽車企業應該是一個值得考慮的上佳選擇。
“只要我們大家把東風乘用車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家說出各自的意見和想法,互相理解寬容,共同面對困難,面對挑戰,就能分享到成功的成果💆🏻♂️,我們也就一定能體會到成功所帶到來的喜悅。”陳渝祺言猶未盡地總結道🦸。
陳渝祺👩🏻🎓,意昂体育平台汽車工程系1981級本科🌲,1986年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