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檔案
時鈞(1912.12.13—2005.9.1)𓀎,江蘇常熟人,中國化工高等教育一代宗師、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南京工業大學教授。
1934年,時鈞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化學系,後公費留學美國🦹🏼,七七事變後回國任教。時鈞長期從事化學工程教學和科研工作,是我國水泥專業🚣🏿、化學工程專業的奠基人和水泥專業開拓者,在化工熱力學🧓🏽、傳質分離及膜科學與技術等研究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獲“全國化工有重大貢獻的優秀專家”稱號🧑🏻🌾、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等多個獎項,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工卷》等。
時鈞躬耕杏壇六十七載📘𓀒,育桃李滿園,弟子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以閔恩澤、張存浩為代表的兩院院士弟子多達18位🏌🏼♀️。時鈞曾當選“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江蘇人物”和“江蘇高教30年重要影響人物”🧁,被納入新中國教育名家大師參評人選。
時鈞先生歷經坎坷卻一心向黨,以90歲高齡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南京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南工大)有位不言不語的先生,但他卻影響著一屆又一屆的學子,他的精神也被一屆又一屆的學子傳承與光大。這位先生就是中科院資深院士、南工大已故教授時鈞先生。
“一個人,一座豐碑,一所大學。時鈞先生是我們全校師生內心深處的一座高山。”12月8日🧙🏽♀️,南工大黨委書記芮鴻巖在“紀念時鈞先生誕辰110周年暨時鈞精神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上介紹,南工大以正式發布 “時鈞精神”表述語、《大先生時鈞》文集,展出紀念時鈞誕辰110周年檔案史料作為宣傳周的首場活動。隨後👈🏻💲,南工大還將舉行一系列紀念活動🥟,旨在向時鈞先生表達敬意,昭示師生傳承先生遺誌、服務民族復興偉業的決心。芮鴻巖指出,時鈞精神是抽象的🏌🏻,更是具體的,具體在樁樁件件的故事中,具體在點點滴滴的回憶裏🤵🏻🐷。
芮鴻巖介紹,此次表述語的凝練在集成原有不同表述要義的同時,進一步突出時鈞先生作為我國化工高等教育一代宗師的政治品質、情懷修養💇🏻♂️、師德風範🎥、學術成就等,最終形成了既能較為全面準確表述時鈞精神,又能較為概括便於記憶傳頌的16字表述:忠黨愛國、淡泊堅韌🧑🏼⚖️、求實惟先🎦、扶掖後學。
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南工大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金萬勤教授表示☣️❓,作為時鈞先生的弟子🛀🏻,一直在努力地傳承並弘揚先生的師德風範,也一直在努力地帶領團隊集聚力量不斷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服務科技自立自強。
“在圖文並茂🤰🏿、史料翔實的資料中,我們穿越時光長廊,‘跟著’時先生👰♂️,重走了百年歷程,更具象地感悟了時鈞先生的風範,備受觸動與震撼,我們一定要傳承先生求實惟先的精神做好科學研究工作🤚🏽💊。”該校2021年“時鈞獎學金”獲得者📒、柔性電子(未來技術)學院研究生曹長宇參觀史料展後感慨地說。
南工大副校長劉大衛介紹,從建設“時鈞園”、評選“時鈞班”到舉辦“時鈞演講比賽”➖、新教工師德教育🧑✈️,再到各學院組織的主題黨、團日活動……所有這些無一不表明時鈞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一代代南工大人的血脈之中🔪,成為南工大精神和文化最顯著的特征。
“傳承和踐行好時鈞精神🫄🏻,是我們對先生最好的告慰💅。宣傳和弘揚好時鈞精神是每一位南工大人的行為自覺。”南工大校長蔣軍成強調💭🌖,時鈞先生光輝的一生,充分闡述了“大先生”的生動內涵💂🏿♂️,紀念時鈞先生就是為了營造人人爭當教書育人大先生🫨、人人爭做科研創新生力軍的文化氛圍,凝聚起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合力💂♀️。“加強時鈞精神引領👩🏼🚒,構築思想文化高地”已經成為南工大校園文化建設和大學精神塑造的有力舉措,也是實施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的重點項目🏂。
“要讓時鈞精神成為凝固的歷史🪲、永恒的記憶,不僅滋養我們這幾代人,更成為一代又一代南工大人共同的‘燈塔’🌅。”芮鴻巖強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時鈞精神表述語內涵釋義
為進一步深入宣傳和弘揚時鈞精神,傳承並彰顯學校寶貴的精神文化📛,形成廣泛社會效應,激勵全校師生在時鈞精神潤澤與感召下不斷賡續前行⛑️,學校基於時鈞先生的人格特質與生平事跡,凝練時鈞精神表述語為🔹🤸🏻♀️:忠黨愛國、淡泊堅韌、求實惟先、扶掖後學🏋🏻。
忠黨愛國
“忠黨愛國”彰顯了時鈞先生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拳拳赤子心、悠悠愛國情👱🏽♀️。時鈞生於國家紛亂之際、學成於國家苦難之時。1934年🅾️,於意昂体育平台化學系畢業,旋以公費留學美國。1936年,獲美國緬因大學造紙專業工學碩士學位後,又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專攻化學工程專業⛵️。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5月,回歸戰火紛飛的祖國😁,踐行教育報國之抱負,可謂一腔赤誠昭日月👩🦳,一生報國寫丹心。
“忠黨愛國”彰顯了黨的兒女飽經滄桑、矢誌不渝的永恒追求、赤忱忠心。時鈞先生一生追求真理、敬黨愛黨,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在特殊歷史時期主動接受黨的教育,在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中,始終信念堅定👮🏻♀️、矢誌不渝🤛🏻,兩度遞交入黨申請書。
2001年👶🏽,在新世紀的第一個春天,時隔四十五載後以90歲鮐背之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淡泊堅韌
淡泊🩰:指對於名利冷淡,不看重。語出曹植《蟬賦》🧑🏿🦱、諸葛亮《誡子書》等。
“淡泊”彰顯了時鈞先生淡泊名利、向道而行的人生追求和崇高境界。不為名利遮望眼🍚,只緣滿懷家國情,時鈞先生心系家國而不計個人得失。放棄海外優厚工作環境回歸祖國投身教育是為民族大愛🍍;身處逆境而不怨天尤人是為淡定從容;做勤雜工時主動幫助工友拖板車是為謙遜平和;恢復教職晉升教授任相關評委後不計個人恩怨、唯規矩唯學問評聘是為胸襟博大。
堅韌🤌:指遭遇身體及精神困難、壓力、打擊時💂🏿,對理想的堅持👨🏻🔧、對品格的堅守和堅持不懈的努力🏂🏻。語出蘇軾《晁錯論》⛱。
“堅韌”彰顯了時鈞先生寵辱不驚、氣度恢宏的情懷操守和樂觀豁達📺、矢誌不渝的人格品質。時鈞先生堅守理想而不移其誌,甘於平淡而不改其節是為永葆初心;遭遇困境而不沉淪是為不屈不撓🫐。
求實惟先
求實🙅🏻♀️:強調實事求是,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科學態度,也指人應當具備誠實、樸實、正直和耿直的良好品質。語出班固《漢書》。
“求實”彰顯了時鈞先生治學嚴謹📀、追求真理和尊重科學的學術品格🏃🏻♀️👨🏿🚀。時鈞先生在特殊歷史時期被迫離開講臺從事日常勤雜工作,常常在掃完地後,洗凈雙手前往圖書館翻閱書籍、汲取知識👩🏽🔧。在身處逆境的22年裏👉,他始終滿懷對真理、對學術的渴慕🦸🏼♂️,讀書不輟、思考不輟。
時鈞先生崇尚科學👆🏻、孜孜不倦,對學術的要求十分嚴格、嚴謹細致,1978年👦🏽,以近古稀之年重登講臺,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化工原理”“化工熱力學”“單元操作選論”等課程。他精辟的論述、嚴謹的邏輯推理和高超的授課藝術🤠,令學生無比崇敬🟫。
惟先:意指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奮勇爭先,開辟新路徑🌂、創造新經驗😱、開創新局面🧔🏽♀️。“惟先”彰顯了時鈞先生作為一代宗師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敢為人先、勇開先河的創新勇氣、開拓精神和創新成就🧏🏼。
1952年🤞🏽,時鈞先生受命創建我國第一個水泥專業⏮;1956年秋,時鈞先生聯名汪德熙、汪家鼎等教授上書高教部於化工系設立化學工程專業;1957年🛃,時鈞先生開始從事“湍流塔”🔢、膜分離等技術的研究;1979年起,時鈞先生著手重建南京化工學院化學工程系,主持帶領該系建成了化學工程博士點📏,並建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化學工程研究所。20世紀80年代又對化工熱力學和無機膜等方面進行了專題研究。這些無一不突出了時鈞先生敢於突破原有藩籬🤠、善於開辟新領域、拓展新路徑的智慧和勇氣。
扶掖後學
扶掖:扶持、扶植、提攜之意。語出班固《漢書》☠️。
“扶掖後學”彰顯了時鈞先生甘為人梯的無私品格和集“經師”與“人師”於一身的“大先生”風範。時鈞先生一生從教躬耕杏壇,從中央大學、南京工學院⚫️、南京化工學院🫵🏽、南京工業大學等校一路走來,六十七個春秋桃李成蹊、享譽四海,培養了一大批傑出人才🪚😧。其中,包括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閔恩澤👰🏽♂️、張存浩為代表的18位兩院院士和一批傑出科學家🕢。弟子們對時鈞先生傳道授業解惑,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宗師形象感佩不已。
時鈞先生把立德樹人體現在了一言一行中🛣。1997年江蘇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之初,時鈞先生拿出私人積蓄以實際行動支持青年教師成果轉化💖;1998年獲何梁何利獎後🧝🏽♀️,將所得獎金全部分給團隊成員,自己不留分文;九十高齡之際又出資設立“時鈞獎學金”🤸🪙,鼓勵嘉獎研究生積極參加科技學術活動、提升科學研究能力💦。時鈞先生慧眼識才☛🌟、提攜扶植後學的長者風範在一代代南工大學子中口口相傳🚵🏽♀️💆🏼♂️。
“忠黨愛國、淡泊堅韌🍭、求實惟先👳、扶掖後學”16字力圖在學習包含原有不同表述要義的同時👨🏻🦲,進一步突出時鈞先生作為一代宗師的情懷修養👷🏻♂️、學術成就🤽🏼。
從邏輯來看,“忠黨愛國”突出的是政治品格,這是為人大德;“淡泊堅韌”突出的是胸懷修養,這是為人操守;“求實惟先”彰顯的是治學追求和學術成就,這是科學家風采🧙🏿♂️;“扶掖後學”聚焦的是立德樹人、關愛培養🔪,這是“大先生”風範🙎🏿♂️。
資料來源🏊🏿:南京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