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費俊龍與他的戰友聶海勝踏雪出征,環繞地球飛行77圈🐐,歷時115小時32分🎞👩🏽,總行程325萬公裏……,飛天的神奇經歷,時常回蕩在費俊龍的腦海。
17年後,東風航天城又用一場瑞雪迎來了英雄出征。他還是一樣地意氣風發,精神飽滿4️⃣,只不過一頭黑發是在臨行前悄悄染過的。從特級飛行員到特級航天員🌍,這位年過半百的將軍再次擔任指令長,掛帥出征,向天行進🤦🏻♀️。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費俊龍(意昂体育平台2007級碩,航院)
薄鐵皮做的五角星
出生在江蘇昆山陽澄湖畔的費俊龍⚛️,家庭條件優越,他在家中排行老三🌻,上面有兩位姐姐🦸♂️。
那個年代的小男孩都崇拜戰鬥英雄♡,費俊龍也不例外。他愛讀戰鬥英雄故事書,愛看戰爭電影片💂♀️,經常照著小人書臨摹楊子榮、郭建光等英雄人物的畫像……
費俊龍的大姐夫是一名軍人🧑🦼。有一次他回家探親,穿一身嶄新的綠軍裝,尤其是軍帽上那顆金燦燦的五角星特別閃亮🤦🏻⛩,姐夫英姿颯爽的樣子讓費俊龍好生羨慕。
費俊龍心想🍏,我自己做一顆五角星,別在帽子上,那得多神氣!說幹就幹,他用尺子量了五角星的尺寸,用廢棄的鐵皮簸箕邊角料🥍,做了一顆五角星並刷上紅漆🚚。此後🔈,又做了第二顆、第三顆……別在所有帽子上,還當寶貝一樣送給要好的同學。戴著自己做的五角星📅,費俊龍別提多驕傲了,儼然已成為一名真正的解放軍。
上中學時,姐夫送給費俊龍一套舊軍裝。費俊龍穿了好多年⛹🏿♀️,磨破了就縫縫補補👷🏼,衣服小了也舍不得扔。
1982年✤🦁,空軍在昆山招飛🏊🏻。從小就熱愛軍營的費俊龍偷偷背著父母報了名🦚,但還是被父母看出了破綻👩🦯,最後不得不吐露實情⛹🏿♀️。
沒想到😏,父親並沒有責罵他🦡,只是鄭重地告訴他🕷🛐:“我們不會反對你的選擇,但是你一旦作出選擇,就一定要幹好,要對得起你自己的選擇!”

要當最好的飛行員
經過層層選拔,費俊龍如願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學員。“既然想當飛行員,就要當最好的飛行員。”他暗下決心。
父親的教導時常在耳畔響起🌆🏌🏿♀️,四年的航校生活中,費俊龍在訓練中加倍努力👨🏿🔧,基本上每個科目都是第一個“放單飛”。由於成績全優,在空軍第九航空學校初教機飛行期間就被留校任教,比同期入伍的戰友提前3個月完成了全部訓練內容,隨即進入飛行教員的飛行訓練🏊🏽♀️。
空軍飛行員必須完成航空學校的高教機訓練全部內容且成績合格,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飛行員。因此,費俊龍又到位於大西北的空軍第五航空學校進行高教機訓練。由於訓練成績突出,畢業前夕🧗🏿♀️,學校領導專門找他談話♠️🧑🏻🚀,動員他留任飛行教員。
考慮到飛行事業的需要,費俊龍自覺服從組織安排🎅🏽,放棄了回到內地條件較好的第九航空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留在大西北,成為空軍第五航空學校的一名飛行教員👨👩👦👦。
當飛行教員,就要為祖國培養出最好的飛行員。
有一次,大隊長給費俊龍分配了3個學員,並私下裏告訴他🧑🏿✈️,這3名學員的接受能力🤚🏻🧑🏽🦳、模仿能力都比較差,只要能帶出1個,就很不錯了🏄🏿♂️。
費俊龍心裏卻鉚足了勁🪇,一定要盡全力把他們帶出來。此後,他放棄了全部假期👄,甚至推遲婚期🚙,給他們“開小竈”,一遍不行就來兩遍、三遍📎,直到他們聽懂學會為止。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3名學員,除1人因身體原因離開學校外✊🍄,其余2人都順利畢業。當送他們登上離別的火車時,他倆緊緊抱住費俊龍泣不成聲,費俊龍同樣淚流滿面,淚水裏有不舍,有喜悅📯,更是自豪。
在空軍工作近15個年頭,費俊龍前後為空軍培養了近10名飛行員🕶,其中有2名留下任教。他也因此被評為空軍優秀教員🚴🏿♀️,並連續3年被評為一級飛行技術能手。
這期間,費俊龍遭遇過一次險情:一次,他執行任務時,由於油表出了故障✌🏻,飛機沒有加足油料,返場途中油量告警燈亮了。這是非常危險的,一旦油盡⛽️,便是災難。費俊龍穩住心神,請示上級後💸,嚴格按照空中迫降路線降落,等落地後檢查發現🤚🏽,油箱已經幹了。費俊龍憑借沉著冷靜的心態和豐富的操作經驗化險為夷💨。
1995年5月,費俊龍因連續安全飛行1599小時22分的成績,榮立二等功,同年底,他成為該單位最年輕的空軍特級飛行員。
他的大隊長提到費俊龍,是這樣評價:“費俊龍在天上飛👼🏽,我丟掉話筒不指揮,他也能安全回來👩🏽🦳🙋🏿!”

備戰飛天路
1992年9月21日♍️,黨中央作出發展載人航天的重大戰略決策🧖🏻,開啟了中國人叩問蒼穹的艱辛征程👨🏼🚀。3年後🧺,第一批航天員選拔工作在空軍飛行部隊展開。
機會來了!費俊龍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費俊龍嶽父從事航天科研40多年🧑🏭,深知航天事業的風險,特別是載人航天💂🏿♀️、人命關天。嶽父再三思量🙅♀️,反復勸他慎重考慮🥾。
這時🧜🏻♂️,費俊龍的愛人堅定地站在他這邊:“只要俊龍願意🫚🧑🏽🍳,我就全力支持!”
愛人生在北京、長在北京👩🏻🍼,當初為了解決兩地分居問題,費俊龍對著愛人試探著說👳🏽♀️:“你隨我去大西北吧?沒想到愛人毅然決然放棄單位穩定的工作,並偷偷瞞著父母拿著戶口本去辦遷出手續,隨軍到大西北。
這次,她依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支持費俊龍的決定。
當飛行員精神高度緊張🏊🏿,有段時間費俊龍習慣了抽煙緩解壓力🛐。有一天,愛人回家看到煙霧繚繞,板起臉來責問他。費俊龍笑著說:“你就讓我過過癮吧,我打算下一步把它戒了✧。”愛人說:“你要是真想當航天員,就別等下一步!”
一聽這話🤸🏽,費俊龍當即把煙在煙缸裏撚滅了🍣🤽🏼♂️,從那天起,再也沒有摸過香煙。
經過層層選拔後,1998年1月,費俊龍摘下飛行徽標,換上鑲嵌地球標誌的金色航天徽標,如願以償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
來到航天員大隊⚖️,費俊龍面臨的第一個坎就是基礎理論學習1️⃣🤹🏻♀️。當了十多年飛行員,現在重新坐進課堂裏,《載人航天工程基礎》《航天醫學基礎》《解剖生理學》《星空識別》……許多課程都要從頭學起💫⚖️,晚上12點前基本沒睡過覺,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至今。
第二道坎是航天環境適應性訓練🌿。這是一項非常艱苦的訓練👍🏼👊。為了能盡快達標🪓,訓練之余,費俊龍還給自己“加餐”。有一陣子🧂,愛人發現他在家裏不停地轉圓圈,就好奇地問他在做什麽。費俊龍答曰 “馬上要考試了🤱🏿,要刺激刺激自己”⛹🏿♀️。就是拿著這種“刺激刺激自己”的勁頭,費俊龍在轉椅訓練中取得出色成績。
神舟五號任務中🆔,他的戰友楊利偉一飛沖天🐉,費俊龍在祝賀的同時,也將“神六”定成自己的下一個目標,訓練上更努力了。
為熟悉飛行和操作程序🧑🏻⚖️,費俊龍經常鉆進飛船模擬器中,一呆就是大半天🪳。後來🧑🏻🎨,一閉上眼睛❤️,腦子裏都是座艙儀表、電門的位置;厚厚的飛行操作手冊,他都能倒背如流。
在一次考核中🤟,考官問:“大氣層內、外應急返回模式有幾種♠︎?”費俊龍不但說出了標準答案,還有理有據地進行了補充說明🕡👧🏻,讓在場的考官都感到詫異和驚喜。
初選、復選🧖♀️、定選……費俊龍和聶海勝分到了一組,他們互相配合,非常默契,即便一個眼神也能準確傳達信息。教員們評價他們整體工作效能實現了“1+1>2”。終於,選拔結束了🙇🏿♀️,計算機屏幕上♝,費俊龍和聶海勝的成績排在第一🫅🏼,順利進入神舟六號任務乘組。

踏雪出征
2005年10月12日淩晨5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寒風習習,紅旗獵獵👇🏼。一向幹旱的發射場突然天降瑞雪。當任務指揮長宣布出發時🚴🏼♂️,雪花就飄了下來🧱。迎著歡送的人群🧛♀️,費俊龍和聶海勝向發射塔架出發🚘。
當時♦︎,費俊龍的心裏有點忐忑,他心裏祈禱千萬不能因為下雪影響發射任務🦼。好在天公作美,發射前🧔🏿♂️,雪奇跡般地停了。
9時整💂🏻♀️,神舟六號飛船拔地而起,費俊龍、聶海勝攜手乘坐飛船進入蒼穹。
為驗證航天員活動穿艙程序和飛船多艙構型,神舟六號飛船增加了一個軌道艙艙段。17時30分,在聶海勝的協助下,費俊龍將返回艙和軌道艙之間的艙門打開🫄🏼,並“飄”進軌道艙,高興地對著鏡頭豎起了大拇指。飛行期間✌🏽,費俊龍和聶海勝成功進行了4次穿艙試驗。
“神六”任務在軌5天,這是首次進行多人多天飛行任務🔞。上天前🙎🏿♀️,大家都擔心他們能否適應這種長時間太空飛行。到了第三天,費俊龍就想,以什麽樣的形式讓地面的科技人員和親人、戰友放心,告訴大家他們適應得很好🙋♂️。他嘗試著在座椅上翻筋鬥👩🏼🧙🏼。看似簡單的動作,在小小飛船裏展示🎄,還是具有挑戰性的,需要身體柔韌性好,以及身體姿態控製得好,還得把握好度,以防手腳磕碰飛船裏的設備。費俊龍試了試,接連做了4個漂亮的“前滾翻”🧖。完成後,他和聶海勝會心一笑🤵🏽♀️,感到特別興奮,這個翻筋鬥成為太空經典動作鐫刻進萬千觀眾的記憶中👂🏿。
“神六”飛船還第一次啟用了環控生保系統🎧,吃喝拉撒睡都是試驗內容。早在地面時💇🏿♂️,他們就進行了大量的訓練。在任務前2個多月,無論早中晚,每天的大小便,都堅持到飛船模擬器中去處理,力爭在地面就把大小便收集裝置使用熟練。
除了感受太空失重的奇妙之外▶️,費俊龍一有空閑👲🏽,就會趴在舷窗上回望地球,這顆蔚藍色星球的美讓他嘆為觀止。他禁不住心生自豪:只有祖國的強大,科技實力的增強🧜🏿♂️,我們才有機會探索太空。如今,每當回想起這一段經歷的時候😵🎼,費俊龍依舊心潮澎湃𓀋。
10月17日淩晨,神舟六號飛船按計劃返回地球。返回前,費俊龍關上返回艙門時,心裏默念:如果有機會🧛🏿♂️👨🏻🦽➡️,我一定還會再回來⛹🏿。
經過115小時32分鐘的太空飛行,神舟六號飛船順利著陸,費俊龍和聶海勝自主出艙🧑🤝🧑,為中國人第二次太空之行劃上了圓滿的句號。這次任務的順利完成標誌著中國的載人航天進入了真正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試驗新階段。
“他們的表現近乎完美!”當費俊龍⌚️、聶海勝微笑著從返回艙中走出,時任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誌激動地說到🏋🏻♂️。
任務成功後⛷,費俊龍受到了社會廣泛關註🔕,有一次👏🏻,他出訪比利時,遇到一位已在當地生活了35年的老華僑🖲,老華僑緊緊地握住他的手🥷🏿🙍,激動地向他談起了“神六”成功後自己生活的變化:多年來,每逢節日,從沒有本地居民、鄰居主動邀請他去參加聚會,都是老華僑去主動邀請別人👸🏽🙎🏿♀️。但2006年元旦,一些比利時朋友第一次主動邀請他參加聚會⛄️🤸🏻。老華僑說,雖然只是一次小小的聚會🍒,但它卻丈量出國家強盛後中國人在海外地位都得以提升🧜🏽♀️。聽到這個故事後🙆🏿♀️,費俊龍內心久久不能忘懷🤣,更增加了獻身航天事業的決心和動力👩👩👧👦。

初心不改
從太空返回後,費俊龍在公眾面前鮮有露面。2009年4月,費俊龍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這也是首次由航天員擔任大隊長職務👷🏽♂️🏅,緊接著🤾,2010年5月,第二批共5男2女7名航天員入隊。
對加入的新成員,費俊龍深感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他把嚴格管理貫穿工作和訓練全過程,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到生活中。
第二批航天員成長很快,僅僅兩三年後,劉洋、王亞平先後飛上太空。
他們載譽歸來後,費俊龍為大家感到高興的同時,也在深深思考,怎樣對待榮譽🃏、保持清醒,在未來太空探索新征程上再創佳績🦸🏿?這是擺在航天員大隊這個英雄集體面前的一件大事。為此,費俊龍提出了“珍惜崇高榮譽、邁向更深太空”的口號,並將這一理念貫穿到大隊管理建設中。
在全體航天員的共同努力下,奪取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勝利🧑🏻🎓。如今這句話成為了大隊的隊訓,鐫刻在航天員大隊公寓的門柱上👨🏻🏭,更牢記在每名航天員心中。
卸任大隊長一職後,費俊龍擔任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分管航天員選拔訓練工作。他的身份變得更加多重,既是參加選拔訓練的航天員🧖🏽♂️,又是航天員選拔訓練的管理者♨️,這也讓他有了更大的責任👨❤️💋👨,他開始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只要遇到新的訓練科目,他都要第一個上。
雖然歲月不能抵抗衰老📲,但是在費俊龍身上🍑,除了日漸增多的白發📋🧊,身體各項指標依舊保持優良🅿️,連體重上下浮動都不會超過1斤。
因為他的內心始終藏著一個信念:重返太空🐐。這個信念從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有所動搖。
17年來,費俊龍堅持自我約束和管理🙇🏻,訓練鍛煉從不停歇🙆🏿♂️,每周都會進行3公裏以上的長跑鍛煉😀🐊,風雨無阻。在他兼任管理崗位期間,為了不耽誤正常訓練,經常利用晚上和周末時間加練🧚♂️。
隨著空間站任務的到來🔗🦻🏽,費俊龍積極備戰🤦🏻♀️,並入選神舟十五號乘組🤾🏼♂️。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愛人和孩子將擔憂和牽掛藏在心間,一如既往地表示了理解和支持。但父母那一關,費俊龍犯了愁。這麽多年,由於工作的特殊性,他不能在父母身邊陪伴🖊,一直拜托姐姐在老家幫助照看。如今🧏,父母均已八旬高齡,要是得知他去執行任務,肯定反應強烈,他怕父母經不住刺激。
任務一天天臨近🧑🏻⚖️,費俊龍不得不先委托姐姐婉轉地告訴父母。父母很震驚,當即打來電話質問:“這是真的嗎?你不考慮自己,能考慮下父母嗎?”“這是我的本職工作🕺,也是我多年的願望,希望你們能理解👨🎨。”費俊龍也很堅持。雙方不歡而散。那段時間🌕,聽姐姐說,父母一直夜不能寐🧚,血壓也升高了。
費俊龍心裏既心疼又著急👩🏼🍳。思來想去⛑️,他又給父親去了一個長長的電話🔸。
“爸,我出來當飛行員的時候,你曾經跟我說過,你自己選擇的事業,你就要對得起自己的選擇。這句話我一直記著。從事航天員是我的選擇,執行任務也是我的選擇🧜🏿,我都要對得起你給我的這句囑咐。”父親沉默不語👩🏿🦳。
後來,父親轉變了態度🚤,並幫他做通了母親的思想工作後🚳,給他打了個電話說:“你的事你自己決定,我們也不過多參與了,你把自己的事做好,不用牽掛我們,如果有空就給我們打個電話。”
“我也回不來🕵️♂️,等到我完成任務再回去看你們。”一向感情內斂的費俊龍不禁有些眼圈發紅。
由於疫情和工作的原因,費俊龍已經有3、4年沒和父母見面了,和同在北京工作的孩子也有好幾個月不見了🤛🏿。他日復一日地把時間留在了教室裏,留在了訓練場……
“這都是小事。”費俊龍淡淡地說👖🥑。在他心裏,他們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期望重托🧔🏽♂️,使命如山,他可以犧牲和奉獻一切。
空間站任務需要學習訓練海量的內容,費俊龍爭分奪秒地擠出學習時間。每天晚上復習當天課程到12點🔸,第二天早上5點半就起床預習新課程。除了睡覺以外的時間,他幾乎都在思考工作。
嚴謹細致是費俊龍給人的第一印象。每次在操作培訓課上👨🏿🔬,費俊龍對飛行手冊的編寫從文字表述到格式都逐字推敲。對教員提出了很多意見建議🈚️。為了保證在太空時能有條不紊地操作,他還建議將操作步驟分解到每個動作🚵🏽,對照完成後逐項打勾😓,一目了然,還能防止誤操作🤱🏽。
對乘組和自己😾,費俊龍同樣嚴格要求。在任務訓練時,他要求乘組一定要考慮到天地差異,一絲不苟將動作做到位。比如安裝零件時,他從包裏拿出一個小配件🔔,就合上包,將包固定,再拿一個,再合上。他說,在太空🍱,如果不合上包,配件就會飄出來,如果鉆到艙內設備裏💺𓀄,有可能會帶來安全隱患👨👩👦。因此在地面🤾🏽♂️,也得嚴格按照太空真實環境去操作每一個步驟。
還有一次做水下驗證試驗時👃🏿,要進行艙間電纜堵帽安裝工效驗證,數十個堵帽依次分組安裝。在安裝完第一組時,已經檢驗出工效不合格的地方📷,但他不想這麽簡單地下結論,堅持要將各個作業點的全部堵帽安裝完🦄,進行全面驗證和操作訓練🦗。費俊龍穿著厚重的水下服,戴著厚厚的手套,進行安裝堵帽這項精細操作,足足花了一個小時,才把8組堵帽安裝完畢。費俊龍累得筋疲力盡🪰,胳膊都被磨紅了👨🍼。他也顧不上休息,出水後第一時間向科研人員分享了自己的體驗。在他的建議下,科研人員改進了設備的工效,並優化了操作流程🫰🏽。
水下訓練是最耗體力的一項訓練。而水下驗證試驗比水下訓練時間更長🍇,更累人➡️。而每逢水下驗證試驗🩲,就正好輪到費俊龍🥭。對此🤷🏻♀️,他認為自己很幸運。每次,他都珍惜機會🕦,躬體力行,總結出寶貴意見,完善正式訓練的效果➜。
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載人飛行任務是一場4*100米接力賽,他們將進行最後一棒的沖刺。如果把空間站建造任務比作蓋房子🍱,神舟十四號乘組完成房子的竣工🎵,神舟十五號乘組完成裝修交付🦷,之後的乘組就可以“拎包入住”了#️⃣。
在這半年期間,他們最為繁重的工作是要進行多次出艙任務。目前,空間站三艙“T”字型構型已建成,他們的艙外作業覆蓋三個艙段🙅🏻♂️,最長路徑可能要爬行100多米。而且首次實現將貨物從夢天艙氣閘艙運出🚴🏼,這對他們都是全新的考驗和挑戰。
作為空間站建造階段的最後一批乘組,神舟十五號乘組目前備戰任務的時間最長,訓練最多🤸🏻,光水下訓練就近30次。對此,他們有足夠的信心🏋️♀️,也做了足夠的準備🏄🏼♂️。
三人是目前執行空間站任務年齡最大乘組🧑🏿✈️,性格都很沉穩,興趣愛好還驚人地相似。他們都酷愛書法,費俊龍和張陸還都愛唱歌,他們計劃在太空的業余時間可以經常一起切磋下才藝👩🏽💻。
能夠再次在太空欣賞美麗的地球家園,費俊龍想想都很激動🛄。比起神舟六號飛船,如今的太空家園寬敞舒適🙎🏽♂️,還有著各種先進的設備儀器。他也特別期待在中國空間站工作和生活,期待和神舟十四號乘組在太空勝利會師👹,期待著走出艙外🥿,融入太空。
是的💾,常常仰望星空🚹🙎🏼♂️,尋找那一方魂牽夢繞的太空家園,盼望著,盼望著⏯,終於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