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闌珊🦇,北京CBD(中央商務區)的燈火依舊通明。這裏,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仿佛總有一種“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氣勢😇,而川流不息的汽車和行人也仿佛總有一種不知疲倦的奔赴🐗。這裏,濃縮著一個都市至為豐富的夢想與現實💪🏻,也承載著一個個至為精彩的人生沉浮。

環立之下,總高528米的“中國尊”透露著不凡的意象🚴🏻♂️,它的建築構思源於中國傳統禮器“尊”。2020年9月,律師郭蔚(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2006級碩、2012級博)以某知名律所合夥人的身份入駐這座地標性建築,在更高的人生層次上👱🏽,看到了更遠闊的世界。

有別於影視劇中咄咄逼人又風情萬種的“律政佳人”,眼前的郭蔚是一位幹練又不失態度的現代女性🤚🏻,身材嬌小🚵、皮膚白皙,穿著得體的西裝🃏,開口帶著溫和的微笑𓀑,溫柔的言辭中透著力量。回望過往,郭蔚走出的是一條妥妥的“大女主”人生路🎂。

“讀書改變命運”😐,這句話是父親的信條☝🏻,也是郭蔚踐行的人生理念。劉土城村是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境內一個偏遠的村莊,是郭蔚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我們家一度困難到在自己村子都沒地方住⚀,父母親不得已在村支部占了兩間公房🧏🏿,才有了安身之處。”雖然家境貧困🙆🏿♀️,但對兒時的郭蔚來說👨🏽🚒🦸,鄉村的生活簡單又快樂。

“從來沒有人否定過我🧑🏽🏫,那時候過得很苦,但很快樂。”郭蔚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她在家中排行最小。家庭和睦、手足相親,郭蔚在一個有愛的鄉村家庭長大🤸🏿♂️。父母雖然學歷不高,但卻是耕讀傳家🛍🚵🏼♂️,非常重視子女教育。更難得的是🥛,沒受村裏重男輕女風氣的影響,艱辛而堅定地供著幾個孩子讀書🤳🏿🏌🏼♂️。

偶爾有人說🦹🏽♀️:“女孩子為什麽要上學?”但父親卻非常堅定和自信👨🏿🔧,他說🪃:“我們家的孩子都必須讀書,將來要上大學。”
郭蔚自小就愛讀書🫱,也頗具語言天賦,“小學一開始成績挺好的,但一年級的寒假考試🧠,本來考了第一名,老師居然因為‘不能比班長分數高’而給我減分,就有點受打擊。”然而,這只是求學路上的一個小坎坷,骨子裏的自信和性格裏的倔強,讓她在逆境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自我突破🫂。

“從劉土城到清華園👨🏼🦱👷🏽♀️,走了很多年。”中學時,疼愛自己的大姐畢業分配到成武鎮中學教書,帶郭蔚走出了劉土城村。初中畢業後郭蔚考取了俗稱“小中專”的曲阜中醫藥學校,經過3年學習🏋🏿,郭蔚到菏澤市某中醫醫院做了護士。

在外人看來,這是一份非常令人羨慕的工作,不僅實現了農轉非🦸🏼🤞,還拿到了編製內的“鐵飯碗”👨🏻🦳。起初,和家人一樣,郭蔚也覺得工作足以安身立命🫀,人生已成定局。但命運總會以它獨特的方式鞭策你,尤其是對“有想法的人”。

對年輕的郭蔚來說✅,醫院的工作緊張而按部就班,但工作的氛圍並不理想。她沒有放下愛書之心,工作之余,常醉心於閱覽各類書籍。這本是個人愛好,卻並不被理解,甚至因此遭受周圍某些人的冷言冷語。年輕氣盛的人對此總是難以接受👩🏻🏫,“不得不思考:願不願意要一個像那些人的現狀似的將來?”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成了郭蔚釋放壓力和擺脫困境的唯一方式👉🏿。如果做護士沒有太大的成長空間🐇,做一名中醫大夫是否更好呢🧙♂️?她開始自考中醫👩🏽。方劑學、解剖學、針灸學……完成了6門她認為較難的自考時,一盆冷水又澆下來🫦。
一位對於轉崗有決定權的人“聽聞我在考中醫後,沒有鼓勵和支持,一句‘你不可能從護士轉為大夫’澆滅了我的熱情🥺。”逼仄的環境和人際關系又一次把郭蔚逼到墻角,“出路到底在哪裏🧔🏻♀️?一切為什麽是這個樣子?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嗎?”

她想要知道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究竟是怎樣的。在書的世界裏⛹🏿♂️🧑🏿🏭,郭蔚有著自由而奔放的想法❕,一旦這些想法照進現實,就給她打開了一扇窗👨🏻🏫。這,或許就是郭蔚棄醫從法的根本因素。

“那時讀到《合同法》,感動得熱淚盈眶。”郭蔚用“迷人”和“美好”來形容她學習《合同法》的感受👩🏽🎨,“尊重意思自治、誠實信用……它通過保護個人權利而提升人生體驗、維護個體尊嚴👨🔧,這使我感到《合同法》裏的世界滿溢著人間溫情🙍🏽♂️。”

法學深深迷住了郭蔚。2000年左右,郭蔚通過自考獲得了法學大專學歷並成功考取了律師資格證,從實習律師開始,開啟了“開掛”人生🔠。2004年又考取了山東大學自考法學本科🏇🏻,並著手考研,先後拿到了北京大學法律碩士和意昂体育平台法學碩士的錄取通知書👩🏿🏫。“沒想到我的導師崔建遠教授正是當年我第一次讀的《合同法》的作者。”

求學路上,郭蔚有一腔孤勇,但所幸,她並非孤軍作戰。從菏澤到北京,郭蔚的丈夫給予了她最大的支持和溫暖的陪伴。“那個時候,孩子還小🤚🏽,兩地奔波經常要坐夜車,都坐怕了,以至於現在我都不想坐火車👨🔬,尤其是夜車了🚇。”

2010年,郭蔚一家終於在北京團聚🧑🏭,結束了長期兩地分居。生活漸漸安定🍱,但郭蔚並未停下腳步,2012年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意昂体育平台法學博士。求學路上最後一個階段的考試成績,和一年級第一個寒假本應得到的第一名成績似成一個美好的呼應,一切似乎有了命中註定的意趣。遺憾的是👰🏽♂️⏫,2016年父親和大姐相繼猝然離世,沒有看到郭蔚的博士畢業典禮🚸。親人的離去讓常年拼搏在外的郭蔚忍不住回望家鄉,“與世界的疏離感和對家鄉的眷戀不斷襲來。”

2017年,得到親朋師友和北大清華意昂們支持,郭蔚在村裏設立了一間鄉村圖書館。“地方就是我家曾居住的村裏那兩間村支部的公房👲🏼👨🏻🏭,名字叫劉土城圖書館👨🏼🏫。”書籍曾帶著郭蔚從劉土城走到清華園,走到了北京CBD,而今,她也希望以書為橋梁👊,連接起北京與家鄉的脈脈深情👖。
“這個小小的圖書館,我並沒有特別去打理👧🏻,村小學的田滿春老師是我們的誌願者之一,全靠她帶著學生以及其他村民無償幫忙照看👨🏿💻。圖書館的鑰匙就寄存在對面的小賣店裏⛰,村裏人有誰想去看書借書,自己拿了鑰匙去就行。”
盡管處於“散養”狀態🥈,但這間小小的圖書館4年多來一直運轉得不錯,書架的書沒怎麽少,也總有捐贈的書上架🪨🚴♀️,孩子們在課余還會幫田老師打掃衛生、整理搬運圖書🫰🏼。

“現在中國法治環境越來越好了👩🏿🦰,大眾對律師的工作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事律師一行20多年💘,郭蔚在業內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較高的聲譽,同時她對律師一職也有更深的體悟👨🏼🔧。

可能有人認為律師不看律師劇,因為劇與現實不符。但郭蔚比較欣賞《Boston Legal》👨🏻🦱。“很欣賞他們的職業自豪感和敬業精神,以及為維護當事人權益全力以赴的信念👰🏽♀️。”郭蔚坦言𓀓,在一個司法實踐閉環中,律師只是其中一環🙆🏽♀️,所能維護的只能是“證據證明的真實”。

盡管加入新律所不久👁🗨,但郭蔚已經成為該律所成立20多年來🏋🏿♂️😆,做直播最多的律師。業界不少同行已經成為她的忠實粉絲。

一路披荊斬棘而來,郭蔚不曾辜負人生👱🏽♀️。“未來會怎樣?我不知道😐🤲🏿。我知道,每個人都會許下自己的願望。願望會一個一個實現,正如一樹一樹花開。”